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可变内压比螺杆真空泵.pdf

  • 上传人:n****g
  • 文档编号:6353123
  • 上传时间:2019-06-03
  • 格式:PDF
  • 页数:7
  • 大小:369.37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477187.9

    申请日:

    2015.08.06

    公开号:

    CN105003435A

    公开日:

    2015.10.2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F04C 18/16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陈宗武 张东庆 郭金光 郑志变更后:陈宗武 张东庆 郭金光 郑志 冷亮|||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04C 18/16申请日:20150806|||公开

    IPC分类号:

    F04C18/16; F04C25/02

    主分类号:

    F04C18/16

    申请人:

    山东伯仲真空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宗武; 张东庆; 郭金光; 郑志

    地址:

    255090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马尚镇小套工业园伯仲路3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7212

    代理人:

    巩同海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设计一种真空泵,特别涉及一种可变内压比螺杆真空泵,属于螺杆真空泵技术领域,包括泵体及泵体内的主动转子、从动转子,主动转子、从动转子上的螺旋槽与泵体内壁形成密封腔,一可变护座,设置在密封腔排气端,其上设有至少2个排气孔;一阀芯,可旋转的安装在可变护座内,阀芯上设有与排气孔配合的关闭板,阀芯外侧连接旋转驱动装置。本发明可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自动调整内压比大小,能够满足高真空度使用要求,同时,大幅降低能耗。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可变内压比螺杆真空泵,包括泵体(1)及泵体(1)内的主动转子(3)、从动转子(2),主动转子(3)、从动转子(2)上的螺旋槽与泵体(1)内壁形成密封腔,其特征在于:
    一可变护座(4),设置在密封腔排气端,其上设有至少2个排气孔(4.2);
    一阀芯(7),可旋转的安装在可变护座(4)内,阀芯(7)上设有与排气孔(4.2)配合的关闭板(7.2),阀芯(7)外侧连接旋转驱动装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内压比螺杆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变护座(4)包括内凸台(4.5)、外凸台(4.6)及连接内凸台(4.5)、外凸台(4.6)的环形底板(4.4),排气孔(4.2)设置在底板(4.4)上,并沿底板(4.4)周向均匀布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变内压比螺杆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孔(4.2)为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或长条形,或两端为半圆、中间通过弧线连接的长弧形。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内压比螺杆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孔(4.2)具有一致的旋向。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内压比螺杆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芯(7)包括内环台(7.5)、外环台(7.6),内环台(7.5)与外环台(7.6)之间的环形区域内设置关闭板(7.2)及通孔区(7.3),内环台(7.5)套在内凸台(4.5)外侧,外环台(7.6)插入外凸台(4.6)内侧,外环台(7.6)的外侧设有齿轮(7.1),对应的可变护座(4)的外凸台(4.6)上设有安装座(4.1),一蜗杆(5)设置在安装座(4.1)内,并与齿轮(7.1)相配合。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变内压比螺杆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孔区(7.3)内间隔设置加强筋(7.4),加强筋(7.4)的底面高于关闭板(7.2)的底面。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变内压比螺杆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变护座(4)的底板(4.4)上,最后排气孔(4.2)一侧设有限位销(4.3),该限位销(4.3)限定关闭板(7.2)最大开启及最小开启极限位置,使当关闭板(7.2)运行至最大开启位置时,所有排气孔(4.2)打开,当关闭板(7.2)运行至最小开启位置时,仅最后排气孔(4.2)打开。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变内压比螺杆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蜗杆(5)连接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连接控制系统,泵体(1)内设有压力传感装置,压力传感装置连接控制系统。

    说明书

    说明书可变内压比螺杆真空泵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一种真空泵,特别涉及一种可变内压比螺杆真空泵,属于螺杆真空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螺杆真空泵是把两个经过严格动平衡校正、用轴承做支撑的螺杆,安装在泵腔内,两个螺杆相互啮合,螺杆上的螺旋槽与容纳螺旋槽的内壁构成一个个彼此连接的密封腔,运转时,两个转子在泵腔内作同步高速反向旋转,随着螺杆的连续转动,密封腔连续向前推移,空气由吸气口吸入,经密封腔推送,由排气口排出,由此来进行抽真空。
    螺杆真空泵的内压比与吸排气口、螺杆型线等有关,内压比越高,抽真空能力越强。在吸气口、螺杆型线确定的情况下,内压比一般是通过排气口的大小调整确定,排气口越大,内压比越低,排气口越小,内压比越高。
    螺杆真空泵实际工作时,在初始阶段,由于真空度低,如采用高内压比真空泵,其能耗很高,因此,此时更适用低内压比真空泵,排气量大,工作效率高,而随着真空度不断提高,低内压比真空泵效率迅速下降,此时,更适用高内压比真空泵,提高真空度。而现有的螺杆真空泵均为定内压比,为了兼顾整个工作过程,通常是确定一个合适的内压比,兼顾能耗与真空度要求。因此,难以在能耗与真空度上取得大的突破。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变内压比螺杆真空泵,可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自动调整内压比大小,能够满足高真空度使用要求,同时,大幅降低能耗。
    本发明所述的可变内压比螺杆真空泵,包括泵体及泵体内的主动转子、从动转子,主动转子、从动转子上的螺旋槽与泵体内壁形成密封腔,一可变护座,设置在密封腔排气端,其上设有至少2个排气孔;一阀芯,可旋转的安装在可变护座内,阀芯上设有与排气孔配合的关闭板,阀芯外侧连接旋转驱动装置。
    可变护座上设有多个不同通气量的排气孔,阀芯与可变护座相配合,通过旋转驱动装置驱动阀芯及关闭板转动,从而可以对排气孔进行封闭。随着排气孔的封闭,内压比将随之改变,排气孔的总排气量越大,内压比越小,排气孔的总排气量越小,内压比越高。内压比配合实际工况的使用要求进行调整,既能满足低真空度情况下使用低内压比,降低能耗,又能满足高真空度情况下使用高内压比,提高真空度的要求。
    所述的可变护座包括内凸台、外凸台及连接内凸台、外凸台的环形底板,排气孔设置在底板上,并沿底板周向均匀布置。
    所述的排气孔为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或长条形,或两端为半圆、中间通过弧线连接的长弧形。
    所述的排气孔具有一致的旋向。
    所述的阀芯包括内环台、外环台,内环台与外环台之间的环形区域内设置关闭板及通孔区,内环台套在内凸台外侧,外环台插入外凸台内侧,外环台的外侧设有齿轮,对应的可变护座的外凸台上设有安装座,一蜗杆设置在安装座内,并与齿轮相配合,通过蜗杆的转动,带动阀芯旋转,实现关闭板对排气孔的打开及关闭动作。
    所述的通孔区内间隔设置加强筋,加强筋的底面高于关闭板的底面,加强筋增加阀芯强度,同时避免影响排气孔的排气。
    所述的可变护座的底板上,最后排气孔一侧设有限位销,该限位销限定关闭板最大开启及最小开启极限位置,使当关闭板运行至最大开启位置时,所有排气孔打开,当关闭板运行至最小开启位置时,仅最后排气孔打开,关闭板的运行位置,可通过对驱动装置的电机进行控制,限位销通过机械方式限位。
    所述的蜗杆连接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连接控制系统,泵体内设有压力传感装置,压力传感装置连接控制系统。
    工作过程:
    初始状态下,工作环境的真空度低,关闭板开启到最大位置,所有排气孔均打开,总排气量最大,此时,设备的内压比低,配合低真空度的环境,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能耗降到最低。随着环境真空度的提高,压力传感装置检测到泵体内的压力变化,控制系统控制伺服电机动作,伺服电机驱动蜗杆使阀芯旋转,关闭板逐步将排气孔关闭,设备的内压比逐步升高,以满足对真空度的要求。当运行到最后的阶段时,关闭板开启到最小位置,仅保留最小的一个排气孔,直至完成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可变内压比螺杆真空泵可根据工作状况调整设备的内压比大小,根据真空条件,选择最合适的内压比,最大程度降低能耗,整体耗能大幅下降,节能达到50%以上,同时,满足更高真空度使用要求,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剖视图;
    图2是主动转子、从动转子配合示意图;
    图3是从动转子装配分解图;
    图4是可变护座主视图;
    图5是阀芯主视图。
    图中:1、泵体;2、从动转子;3、主动转子;4、可变护座;5、蜗杆;6、阀芯压盖;7、阀芯;8、前护板;4.1、安装座;4.2、排气孔;4.3、限位销;4.4、底板;4.5、内凸台;4.6、外凸台;7.1、齿轮;7.2、关闭板;7.3、通孔区;7.4加强筋;7.5、内环台;7.6、外环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3所示,本可变内压比螺杆真空泵,包括泵体1及泵体1内的主动转子3、从动转子2,主动转子3、从动转子2上的螺旋槽与泵体1内壁形成密封腔,主动转子3的螺杆连接外部驱动装置,主动转子3与从动转子2的另一端通过齿轮机构相连。密封腔一端为进气端,另一端为排气端,密封腔的排气端设置前护板8及可变护座4,前护板8设置在主动转子3上,可变护座4设置在从动转子2上,可变护座4内设置一可旋转的阀芯7,阀芯7上设置一阀芯压盖6,阀芯压盖6通过螺栓固定在可变护座4上,阀芯7外侧连接旋转驱动装置。
    如图4所示,可变护座4包括内凸台4.5、外凸台4.6及连接内凸台4.5、外凸台4.6的环形底板4.4,内凸台4.5套在螺杆上,外凸台4.6上设有螺栓孔,外凸台4.6的的一侧设有安装座4.1,用于安装蜗杆5。底板4.4上设有至少2个通气量不同的排气孔4.2,排气孔4.2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多个,如设置6个、8个、10个、20个等等,排气孔4.2可以为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或长条形等多种形状,本实施例优选两端为半圆、中间通过弧线连接的长弧形,该长弧形排气孔4.2具有一致的旋向,并沿底板4.4周向均匀布置。排气孔4.2的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其排列顺序可按大小排列,也可自由排列,本实施例设置最后一个排气孔4.2为最小排气孔,该最小排气孔4.2一侧设有限位销4.3,该限位销4.3限定关闭板7.2最大开启及最小开启极限位置,使当关闭板7.2运行至最大开启位置时,所有排气孔4.2打开,当关闭板7.2运行至最小开启位置时,仅该最小排气孔4.2打开。
    如图5所示,阀芯7包括内环台7.5、外环台7.6,内环台7.5与外环台7.6之间的环形区域内设置关闭板7.2及通孔区7.3,内环台7.5套在内凸台4.5外侧,外环台7.6插入外凸台4.6内侧,外环台7.6的外侧设有齿轮7.1,齿轮7.1与设置在安装座4.1内的蜗杆5配合。通孔区7.3内间隔设置加强筋7.4,加强筋7.4的底面高于关闭板7.2的底面。
    旋转驱动装置包括蜗杆5,蜗杆5连接伺服电机,该伺服电机可控制蜗杆5正向及反向旋转,伺服电机连接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还连接压力传感装置,压力传感装置设置在泵体1 内。通过控制系统随时调整关闭板7.2的开度,从而实现对内压比的可变调节。
    工作过程:
    初始状态下,工作环境的真空度低,关闭板7.2开启到最大位置,所有排气孔4.2均打开,总排气量最大,此时,设备的内压比低,配合低真空度的环境,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能耗降到最低。随着环境真空度的提高,压力传感装置检测到泵体1内的压力变化,控制系统控制伺服电机动作,伺服电机驱动蜗杆5使阀芯7旋转,关闭板7.2逐步将排气孔4.2关闭,设备的内压比逐步升高,以满足对真空度的要求。当运行到最后的阶段时,关闭板7.2开启到最小位置,仅保留最小的一个排气孔4.2,直至完成工作。

    关 键  词:
    可变 螺杆 真空泵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可变内压比螺杆真空泵.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35312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