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沉降喷雾固液混合机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防沉降喷雾固液混合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药、化工及饲料加工等行业经常需要通过混合机将物料固体颗粒与液态
物料混合均匀,现有技术中,是通过水管或喷壶将液态物料导入混合机,液态物料呈水流状
流入混合机内,造成液态物料喷洒不均匀,出现部分区域过多或过少,导致混合不均或混合
需要时间更长,并且现有的混合机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沉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节能环保和混合效果好的
新型防沉降喷雾固液混合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防沉降喷雾固液混合
机,包括有下机架以及设置在所述下机架顶部的上机架,所述上机架上设置有料筒,所述料
筒的右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上设置有喷液装置,所述喷液装置的左侧设置有喷液
头和烧结网,所述喷液装置的右侧设置有进液口,所述下机架内设置有摆动电机,所述摆动
电机的一侧设置有蜗杆减速机,所述蜗杆减速机连接有曲柄,所述曲柄连接有连杆,所述连
杆的另一端连接有链轮,所述上机架内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
转动减速机,所述转动减速机带动旋转轴旋转,所述旋转轴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驱动轮。
优选地,上述的一种新型防沉降喷雾固液混合机,其中所述料筒的左侧设置有出
料口。
优选地,上述的一种新型防沉降喷雾固液混合机,其中所述摆动电机通过带轮与
所述蜗杆减速机连接。
优选地,上述的一种新型防沉降喷雾固液混合机,其中所述蜗杆减速机通过链条
与所述曲柄连接。
优选地,上述的一种新型防沉降喷雾固液混合机,其中所述上机架上设置有支撑
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挡轮。
优选地,上述的一种新型防沉降喷雾固液混合机,其中所述下机架的底部设置有
若干个底座。
优选地,上述的一种新型防沉降喷雾固液混合机,其中所述下机架的外壁上设置
有二维控制面板和电源开关。
优选地,上述的一种新型防沉降喷雾固液混合机,其中所述进液口上设置有呼吸
口球阀和压缩空气进口。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进料口上设置有喷液装置,喷液装置的左侧设
置有喷液头和烧结网,喷液装置的右侧设置有进液口,下机架内设置有摆动电机,摆动电机
的一侧设置有蜗杆减速机,蜗杆减速机连接有曲柄,曲柄连接有连杆,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有
链轮,上机架内设置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转动减速机,转动减速机带动
旋转轴旋转,旋转轴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驱动轮,通过摆动电机和旋转电机来带动料筒
实现二维运动,物料在加工过程中不会发生沉降,并且喷液装置加液体物料是通过喷头进
行喷射,操作方便,混合效果好,减少了混合所需要的时间,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右视图。
图中:1、料筒2、挡轮3、上机架
4、链轮5、下机架6、连杆
7、曲柄8、蜗杆减速机9、带轮
10、摆动电机11、转动减速机12、驱动轮
13、底座14、旋转电机15、进液口
16、压缩空气进口17、呼吸口球阀18、烧结网
19、喷液头20、出料口21、进料口
22、支撑架23、链条24、旋转轴
25、二维控制面板26、电源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
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
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新型防沉降喷雾固液混合机,包括有下机架5以及设置在下
机架5顶部的上机架3,下机架5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底座13,下机架5的外壁上设置有二维
控制面板25和电源开关26,上机架3上设置有支撑架22,支撑架22上设置有挡轮2,上机架3
上设置有料筒1,左右两边的挡轮2将料筒1支撑住,料筒1的左侧设置有出料口20,料筒1的
右侧设置有进料口21,进料口21上设置有喷液装置,喷液装置的左侧设置有喷液头19和烧
结网18,喷液装置的右侧设置有进液口15,进液口15上设置有呼吸口球阀17和压缩空气进
口16。
下机架5内设置有摆动电机10,摆动电机10的一侧设置有蜗杆减速机8,摆动电机
10通过带轮9与蜗杆减速机8连接,蜗杆减速机8通过链条23连接有曲柄7,曲柄7连接有连杆
6,连杆6的另一端连接有链轮4,上机架3内设置有旋转电机14,旋转电机14的输出轴上连接
有转动减速机11,转动减速机11带动旋转轴24旋转,旋转轴24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驱动
轮12。通过摆动电机10和旋转电机14来带动料筒1实现二维运动,物料在加工过程中不会发
生沉降,并且喷液装置加液体物料是通过喷头进行喷射,操作方便,混合效果好,减少了混
合所需要的时间,节能环保。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
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
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