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调节装置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环境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需要对温
度的调节之外,还需要对空气进行净化。
针对这一需求,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带有净化功能的空调器,一般是在其出
风口增加空气过滤网,对排入环境中的空气进行过滤,然而空气过滤网的过滤
效果一般与其风阻是矛盾的,也就是说过滤效果越好的空气过滤网的风阻一般
越大,在空调器的出风口设置空气过滤网,会影响空调器的送风距离,从而降
低了空调器的调温效果。
现有技术中的带有净化功能的空调器,空气质量好无需净化时,出风仍然
会经过过滤,导致空气过滤网的过快损耗,而且过滤网未及时更换或进行清洁
时会出现二次污染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备气温调节和空气净化功能的环境调
节装置。
本发明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使得进行空气调温的送风距离不受净化的
影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环境调节装置。该环境调节装置包括:
净化组件,配置为对吸入环境调节装置的环境空气进行净化,以生成净化后的
气流;调温组件,配置为对吸入环境调节装置的环境空气进行热交换,以生成
调温后的气流;第一出风路径,配置为将净化后的气流输出至周围环境中;第
二出风路径,配置为将调温后的气流输出至周围环境中。
可选地,环境调节装置还包括:内壳体,内部限定有容纳净化组件和调温
组件的空腔;外壳体,罩设于内壳体的外部,驱动机构,配置为带动外壳体相
对于内壳体轴向运动;第一出风路径和第二出风路径,通过外壳体相对于内壳
体位置变化,切换其开闭状态。
可选地,第一出风路径和第二出风路径中分别设置有第一出风风门和第二
出风风门,第一出风风门和第二出风风门与外壳体分别驱动连接,被配置成由
外壳体带动择一开启。
可选地,上述环境调节装置还包括:导风罩,设置于内壳体上方;第一出
风路径的出风口,开设于内壳体的上部;第二出风路径的出风口,开设于导风
罩上部的罩体上。
可选地,内壳体上部设置有沿纵向向上逐渐收窄的连接部,连接部的顶端
与导风罩的底端连接;第一出风路径的出风口,开设于连接部上。
可选地,外壳体的顶部具有与连接部顶部形状相匹配的开口,并在相对于
内壳体向上移动后,露出第一出风路径的出风口。
可选地,导风罩为透光材料制成,在导风罩内部还设置有发光部件。
可选地,上述环境调节装置还包括:风机,布置于内壳体内,配置为吸入
环境空气,以向净化组件和/或调温组件供应。
可选地,上述环境调节装置还包括:风机布置于净化组件和调温组件之间。
可选地,上述环境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一进风路径,配置为经由其吸入待
净化的环境空气,以向净化组件供应;第二进风路径,配置为经由其吸入待调
温的环境空气,以向调温组件供应。
可选地,第一进风路径和第二进风路径中分别设置有第一进风风门和第二
进风风门,第一进风风门和第二进风风门与外壳体分别驱动连接,被配置成由
外壳体带动择一开启。
可选地,第一进风路径的进风口设置于环境调节装置的内壳体底部,净化
组件设置于第一进风路径的进风口的上方。
可选地,净化组件包括多层空气过滤网,依次横向叠放于第一进风路径的
进风口的上方。
可选地,第二进风路径的进风口设置于内壳体侧壁上且高于净化组件;外
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二进风路径的进风口相对的开口。
可选地,风机为涡轮风扇,其底部高于第二进风路径的进风口的至少一部
分。
本发明的环境调节装置,具备两条出风路径,分别输出净化后的环境空气
和调温后的环境空气,用于满足不同环境调节的需求,既可以在调温时提高送
风距离提高调温效果,也可以在净化时提高空气的净化效果。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环境调节装置可以通过壳体之间的相对运动完成进风
路径的切换,切换过程简单,操作部件少,动作可靠。
更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环境调节装置中两条进风路径可以共用风机等部
件,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
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
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
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环境调节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环境调节装置的另一种工作模式下的内部
示意图;以及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环境调节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
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
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等指
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
发明而不是要求本发明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
明的限制。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环境调节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该
环境调节装置具备空气调温和空气净化的功能,具体包括两条出风路径,第一
出风路径210和第二出风路径220,其中第一出风路径210将净化后的气流输
出至周围环境中,第二出风路径220将调温后的气流输出至周围环境中。本实
施例的环境调节装置,在不同工作模式下使用不同的出风路径,通过路径的切
换,避免了净化组件影响送风距离,以及过度损耗净化组件的问题,另外可以
利用出风路径出风口的位置实现更好的调温效果。
在本实施例的环境调节装置中,可以利用净化组件310对吸入环境调节装
置的环境空气进行净化,以生成净化后的气流。以及利用调温组件330对吸入
环境调节装置的环境空气进行热交换,以生成调温后的气流。
第一出风路径210和第二出风路径220之间的选择,可以根据用户设定的
环境调节装置的工作模式确定。例如,在调温工作模式下,第一出风路径210
关闭,第二出风路径220开启;而在净化工作模式下,第二出风路径220关闭,
第一出风路径210开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出风路径210和第二出风路径220的开闭可以采用多种
方式实现。例如,在第一出风路径210和第二出风路径220的进口或出口设置
挡风板,并可被驱动为开启和关闭。
在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方式为采用内外两层壳体结构,利用壳体的相
对运动,切换第一出风路径210和第二出风路径220的开闭状态。例如,环境
调节装置还设置有:内壳体340和外壳体350,内壳体340内部限定有容纳净
化组件310和调温组件330的空腔;外壳体350罩设于内壳体340的外部。外
壳体350可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沿内壳体340的轴向在一定范围内运动,第一
出风路径210和第二出风路径220通过外壳体350相对于内壳体340位置变化,
切换其开闭状态,具体地,外壳体350相对于内壳体340可以预设有至少两个
预设位置,分别为对应于开启第一出风路径210的位置和开启第二出风路径220
的位置。
利用外壳体350切换出风路径的一种可选的方式为:第一出风路径210和
第二出风路径220中分别设置有第一出风风门和第二出风风门,第一出风风门
和第二出风风门与外壳体350分别驱动连接,可被配置成由外壳体350带动择
一开启。
考虑到在调温模式下的制冷效果,需要将出风设置尽量高,从而形成气流
循环,而在净化或者加温时需要将出风设置得更低,本实施例的环境调节装置
还可以设置有导风罩360,设置于内壳体340上方。第二出风路径220的至少
一部分设置于导风罩360的内部,第二出风路径220的出风口开设于导风罩360
上部的罩体上。第一出风路径210的出风口,开设于内壳体340的上部。
更优选地,内壳体340上部设置有沿纵向向上逐渐收窄的连接部,连接部
的顶端与导风罩360的底端连接;第一出风路径210的出风口开设于连接部上。
在外壳体350向上移动至第一预设位置时,第一出风路径210的出风口可以显
露出来。而在制冷模式下,外壳体350相对于内壳体340处于第二预设位置时,
第一出风路径210的出风口被外壳体350遮蔽。也就是外壳体350的顶部具有
与连接部顶部形状相匹配的开口,并在相对于内壳体340向上移动后,露出第
一出风路径210的出风口。从而在不使用第一出风路径210,将其出风口隐藏,
整体更加美观,而且可以作为出风口的开闭部件。
另外,本实施例的环境调节装置的导风罩360可以为透光材料(例如亚克
力材料)制成,在导风罩内部还设置有发光部件。在开启后,形成照明或装饰
效果,增加了视觉效果。导风罩360下部还可以设置有旋转驱动机构,将第二
出风路径220的出风口旋转至不同的方向。
第一出风路径210和第二出风路径220可以共用同一风机,保证结构紧凑,
节省成本。风机320、净化组件310、调温组件330均可以设置于内壳体340
内,另外,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方式下,环境调节装置还利用两条不同的进
风路径向风机320提供环境空气。第一进风路径110和第二进风路径120,其
中第一进风路径110配置为经由其吸入待净化的环境空气,第二进风路径120
经由其吸入待调温的环境空气。本实施例的环境调节装置,在不同工作模式下
使用不同的进风路径和出风路径组合,实现了环境空气不同的调节功能。
第一进风路径110和第二进风路径120之间的选择,也可以根据用户设定
的环境调节装置的工作模式确定。例如,在调温工作模式下,第一进风路径110
关闭,第二进风路径120开启;而在净化工作模式下,第二进风路径120关闭,
第一进风路径110开启。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出风路径的开闭可以与进风路径的切换联动进行,
例如第一出风路径210和第一进风路径110可以联动开启,第二出风路径220
和第一进风路径120可以联动开启。第一进风路径110和第二进风路径120可
以通过外壳体350相对于内壳体340位置变化,切换其开闭状态。
利用外壳体350切换进风路径的一种可选的方式为:第一进风路径110和
第二进风路径120中分别设置有第一进风风门和第二进风风门,第一进风风门
和第二进风风门与外壳体350分别驱动连接,可被配置成由外壳体350带动择
一开启。其中第一进风路径110和第一出风路径210可同时被开启或关闭,第
二进风路径120和第二出风路径220可同时被开启或关闭。
利用外壳体350切换进风路径的另一种可选的方式为:内壳体340上分别
开有第一进风路径110和第二进风路径120的进风口,外壳体350同样设有开
口。该开口的位置被配置为:当外壳体350相对于内壳体340处于第一预设位
置时,外壳体350上的开口与第一进风路径110的进风口相对,从而第一进风
路径110开启;当外壳体350相对于内壳体340处于第二预设位置时,外壳体
350上的开口与第二进风路径120的进风口相对,从而第二进风路径120开启。
这种方式节省了风门结构,结构更加简单紧凑。
第一进风路径110和第二进风路径120的进风口可以灵活地开设于环境调
节装置的内壳体340的底部或者侧壁上。例如利用两条独立的风道从而底部或
侧壁吸风。其中一种优选的方式为:第一进风路径110的进风口可以设置于内
壳体340的底部:第二进风路径120的进风口可以设置于内壳体340的侧壁上。
本实施例的环境调节装置,风机320从第一进风路径110和第二进风路径
120之一吸入空气,经过相应处理后,从第一出风路径210和第二出风路径220
排出。环境调节装置内部的一种可选结构为内壳体340内,一种可选的结构为:
净化组件310设置于第一进风路径110的进风口的上方,以对来自于第一进风
路径110吸入的空气进行净化,第二进风路径120的进风口设置于内壳体340
侧壁上且高于净化组件310;外壳体350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二进风路径120
的进风口相对的开口,并且在调温模式下,外壳体350的侧壁上的开口与第二
进风路径120的进风口相对。风机320布置于内壳体340内,可从第一进风路
径110或第二进风路径120吸入环境空气,风机320可以选用为涡轮风扇,涡
轮风扇的底部高于第二进风路径120的进风口的至少一部分。调温组件330设
置于风机320的上部。第一出风路径210和第二出风路径220分别设置于中部
的壳体顶壁和导风罩360的上部。
利用以上内壳体内部结构,风机320开启后,可从开启的第一进风路径110
或第二进风路径120吸入空气,经过调温组件330后,向外排出,其中经过第
一进风路径110的环境空气经过了净化组件310的净化。第一出风路径210的
送风距离和覆盖面积相应小于第二出风路径220的送风距离和覆盖面积。
净化组件310可以使用多层空气过滤网,叠放形成,在本实施例中,多层
空气过滤网可以用多层空气过滤板的形式,依次横向叠放于第一进风路径120
的进风口的上方设置的框架内,该框架具有朝向内壳体340侧壁的开口,以在
维护时方便抽取空气过滤板。
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多层空气过滤网可以包括多层集尘滤网、去甲醛滤网、
除臭滤网、高效空气过滤器(HighefficiencyparticulateairFilter,简称HEPA)
等,全面地对空气进行过滤。由于多层过滤的风阻过大,因此在现有技术中一
般无法在空调器使用。而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调温过程中,无需经过过滤层,
因此保证了送风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所有的空气均需经过风机320和调温组件330,调温组件
330可以使用压缩式制冷系统的换热器,并仅在调温模式下开启。考虑到制冷
效果,需要将出风设置尽量高,从而形成气流循环,而在净化或者加温时需要
将出风口设置得较低,本实施例的环境调节装置还可以设置有两个出风路径,
分别从较高的位置或者较低的位置出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环境调节装置处于调温工作模式的示意图,图
中的虚线箭头示出了空气流向,在此工作模式下,第一进风路径110封闭,外
壳体350侧壁的开口与第二进风路径120的进风口相对,风机320将空气从第
二进风路径120吸入,经过调温组件330的冷却,沿导风罩360内的风路从上
部的第二出风路径220的出风口送出,此时送风距离远,可在环境形成气流循
环保证调温效果。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环境调节装置处于净化工作模式的示意图,图
中的虚线箭头示出了空气流向,在此工作模式下,外壳体350侧壁的开口与第
二进风路径120的进风口错开,第二进风路径120封闭,而处于内壳体340顶
部的第一出风路径210的出风口显露。风机320将空气从第一进风路径110吸
入,经过净化组件310的多层过滤,经过开启或关闭的调温组件330从导风罩
360与内壳体的连接部上的出风口送出。
除了以上两种工作模式外,本实施例的环境调节装置还可以被配置为:将
环境空气从第一进风路径110吸入,经过净化和调温后从而第二出风路径220
输出,以在制热或者除湿等送风距离要求较低时,同时进行空气净化。
本实施例的环境调节装置的工作模式,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灵活调整,
例如在一种特殊的使用场景下,第一进风路径110也可以与第二送风路径220
或者第二进风路径120也可以与第一送风路径210配合使用,从而实现多种组
合功能,例如小范围调温、净化除湿、小风量调温等。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环境调节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下部示
出的部分为外壳体350,导风罩360位于上部,导风罩360上具有纵向设置多
个出风口作为第二出风路径220的出风口,外壳体350向上部滑动至预定距离
后,中部的环形连接部下方的第一出风路径210的出风口显露。以上工作模式
可以由用户利用遥控器或者本地人机交互装置进行设置,本实施例的环境调节
装置放置于室内,既可以完成调温净化等功能,也可以利用导风罩360的灯光
进行装饰和照明,为用户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生活环境。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
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
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
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