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加载目标应用的方法与设备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加载目标应用的
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应用的广泛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具有下载、安装应用
的需求,而用户间的应用共享也显得尤其重要。
现有的应用共享方式主要靠用户主动搜索,例如,对于已经
下载安装了某款应用的用户A,而未安装该款应用的用户B也想安
装此款应用,用户B从用户A处获知该款应用的应用名称,随后,
根据该应用名称在应用市场里面搜索、下载、安装该款应用。
然而,上述共享方式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目
前应用市场名目繁杂,同名的应用很多,用户B无法确定所搜索
到的应用是否就是该用户A正在使用的应用。并且,这种共享方
式不够便利,搜索、下载、安装的过程较为复杂,不利于用户的
使用体验。
因此,如何有效共享、加载目标应用,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
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加载目标应用的方法与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在第一设备端用于加载目
标应用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
获取对应第二设备的应用加载信息;
在第一设备上加载所述应用加载信息所对应的目标应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在第二设备端用于加
载目标应用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
根据关于第二设备中所安装应用的应用日志信息生成对应的
应用加载信息;
向对应第一设备共享所述应用加载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加载目标应用的
第一设备,其中,该第一设备包括:
第一装置,用于获取对应第二设备的应用加载信息;
第三装置,用于在第一设备上加载所述应用加载信息所对应
的目标应用。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加载目标应用的
第二设备,其中,该第二设备包括:
第二装置,用于根据关于第二设备中所安装应用的应用日志
信息生成对应的应用加载信息;
第四装置,用于向对应第一设备共享所述应用加载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加载目标应用的
第三设备,其中,该第三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第一设备,以及如上
所述的第二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获取对应第二设备的应用加载
信息,在第一设备上加载该应用加载信息所对应的目标应用,打
破传统的通过应用市场安装应用的模式,有效提高了应用加载的
效率,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第一设备通过第二设备的共享功能,实现对应用
的共享与安装,当第二设备具有应用源文件时,在双方终端建立
连接后直接进行安装,甚至可以不需要网络即可完成;当第二设
备没有应用源文件时,根据该第二设备共享的应用下载地址,从
对应的网络设备获取应用源文件并进行安装,进一步提高应用加
载的效率,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
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一种用于加载目标应用的设
备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加载目标应
用的设备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方面的一种用于加载目标应用的
方法流程图;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加载目标应
用的方法流程图。
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在本申请一个典型的配置中,终端、服务网络的设备和可信
方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
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
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
或闪存(flash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
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
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
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
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
(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
带,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
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
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非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media),
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一种用于加载目标应用的设
备示意图。第一设备1包括第一装置101和第三装置103。
其中,第一装置101获取对应第二设备2的应用加载信息。
在此,第一装置101获取对应第二设备的应用加载信息的方式包
括但不限于:
1)第一装置101接收其他设备所推送的对应第二设备2的应
用加载信息。例如,该第一装置101接收该第二设备2所推送的
应用加载信息,或者,接收第三方设备所推送的对应该第二设备2
的应用加载信息,该应用加载信息可以是该第二设备2共享至该
第三方设备的。
2)第一装置101访问包括对应该第二设备2的应用加载信息
的页面,并点击该应用加载信息以进行获取。
3)第一装置101通过请求-响应的方式接收其他设备所返回
的应用加载信息,如向该第二设备2或其他第三方设备发送请求,
并获取其所返回的应用加载信息。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上述获取对应第二设备的应用加载
信息的方式仅为举例,其他现有的或今后可能出现的获取对应第
二设备的应用加载信息的方式如可适用于本发明,也应包含在本
发明保护范围以内,并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第三装置103在第一设备上加载所述应用加载信息所对应的
目标应用。具体地,第三装置103根据第一装置101所获取的对
应第二设备2的应用加载信息,确定该应用加载信息所对应的目
标应用,在该第一设备1上加载该目标应用。例如,该第三装置
103根据确定的目标应用,先下载对应的应用源文件,再安装该目
标应用;或者,该第三装置103根据确定的目标应用,边下载对
应的应用源文件边进行安装。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上述加载目标应用的方式仅为举例,
其他现有的或今后可能出现的加载目标应用的方式如可适用于本
发明,也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以内,并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
于此。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所述第一设备或所述第二设备包
括但不限于移动终端,以及含智能OS的智能家电、穿戴设备、车
载应用等。
优选地,第一设备1的各个装置之间是持续不断工作的。具
体地,第一装置101获取对应第二设备的应用加载信息;第三装
置103在第一设备上加载所述应用加载信息所对应的目标应用。
在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持续”是指第一设备1的各装置
分别按照设定的或实时调整的工作模式要求,获取对应第二设备
的应用加载信息、加载对应的目标应用。
在此,第一设备1通过获取对应第二设备的应用加载信息,
在该第一设备1上加载该应用加载信息所对应的目标应用,打破
传统的通过应用市场安装应用的模式,有效提高了应用加载的效
率,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优选地,所述第三装置103获取对应用户对所述应用加载信
息的选择操作;在所述第一设备上加载所选择的所述应用加载信
息所对应的目标应用。具体地,第一装置101所获取的对应第二
设备2的应用加载信息可以包括多个,用户可以选择其所感兴趣
的应用在第一设备1上进行安装。此时,第三装置103例如通过
调用该第一设备1所提供的应用程序接口(API),或者,通过调
用诸如JSP、ASP或PHP等动态网页技术,或通过其他约定的通信
方式,获取该用户对应用加载信息的选择操作。随后,该第三装
置103根据该用户所选择的应用加载信息,确定对应的目标应用,
并在该第一设备1上加载该目标应用。
优选地,所述第三装置103获取所述目标应用的应用源文件;
在所述第一设备上加载所述应用源文件。具体地,第三装置103
根据第一装置101所获取的对应第二设备2的应用加载信息,确
定该应用加载信息所对应的目标应用,进而,获取该目标应用的
应用源文件,例如,从该第二设备2获取该应用源文件,或者,
从与该应用加载信息相对应的网络设备获取该应用源文件;随后,
该第三装置103在该第一设备1上加载该应用源文件,以实现对
该目标应用的加载。
更优选地,获取所述目标应用的应用源文件包括:
从所述第二设备获取所述应用源文件;或者
从与所述应用加载信息相对应的网络设备获取所述应用源文
件。
第三装置103获取目标应用的应用源文件包括从第二设备2
获取该应用源文件。具体地,该第一设备1例如通过与第二设备2
进行近距通信或通过互联网相连接,以使该第一设备1的第三装
置103从该第二设备2获取该目标应用的应用源文件。例如,第
三装置103根据第一装置101所获取的应用加载信息,或进一步
地,根据用户所选择的应用加载信息,确定对应的目标应用,进
而,该第一设备1发起与该第二设备2的蓝牙连接,以向该第二
设备2请求该目标应用的应用源文件,第二设备2根据该请求,
通过蓝牙传输的方式,向该第一设备1发送该目标应用的应用源
文件,第一设备1的第三装置103获取该应用源文件,并进行后
续的安装操作。
在此,第一设备1与第二设备2之间的近距通信利用目前的
设备之间的无线数据传递技术来实现,例如通过蓝牙、WLAN、P2P
等技术均可以实现,甚至可以不需要信号,只需要设备之间的距
离够近即可。
第三装置103获取目标应用的应用源文件的方式还包括从与
该应用加载信息相对应的网络设备获取该应用源文件。具体地,
第一装置101所获取的应用加载信息例如包括对应目标应用的访
问链接,第三装置103根据该应用加载信息中所提供的访问链接,
通过访问该访问链接,从对应的网络设备获取该目标应用的应用
源文件,再进行后续的安装操作。
优选地,该第三装置103所获取的应用源文件例如是该网络
设备根据第一设备1的终端属性进行适配后的应用源文件。例如
第一设备1的操作系统为iOS,而第二设备2所共享的目标应用为
android平台的,则该网络设备根据该第三装置103的访问请求,
将对应该目标应用的iOS平台的对应应用源文件提供给该第一设
备1。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上述获取应用源文件的方式仅为举
例,其他现有的或今后可能出现的获取应用源文件的方式如可适
用于本发明,也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以内,并在此以引用方
式包含于此。
在此,第一设备1通过第二设备2的共享功能,实现对应用
的共享与安装,当第二设备2具有应用源文件时,在双方终端建
立连接后直接进行安装,甚至可以不需要网络即可完成;当第二
设备2没有应用源文件时,根据该第二设备2共享的应用下载地
址,从对应的网络设备获取应用源文件并进行安装,进一步提高
应用加载的效率,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优选地,所述第三装置103根据所述第一设备对所述第二设
备的信任信息,在所述第一设备上加载所述目标应用。具体地,
第一设备1对第二设备2可以具有不同的信任信息,当该第一设
备1对第二设备2的信任信息不同时,该第一设备1加载目标应
用的加载位置、加载过程、所加载的功能全面性都有可能不同。
例如,当第一设备1对第二设备2较信任时,在第一设备1根据
对应第二设备2的应用加载信息获取到对应的应用源文件之后,
特别是从该第二设备2接收应用源文件之后,并不对该应用源文
件进行安全检查,而直接进行安装加载的操作。而当该第一设备1
对第二设备2不信任时,则在安装加载目标应用之前先对该应用
源文件进行扫描、杀毒等安全检查。
在此,对该第二设备2的信任信息例如可以是第一设备1预
置的,也可以由该第一设备1的用户自行设置。
在此,第一设备1基于对第二设备2的不同的信任信息,在
该第一设备1上加载目标应用,对不同的信任信息采用不同的加
载模式,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优选地,所述应用加载信息包括关于所述目标应用的应用许
可相关信息;其中,所述第三装置103根据所述应用许可相关信
息,在所述第一设备上加载所述目标应用。具体地,第一装置101
所获取的应用加载信息还可以包括关于目标应用的应用许可相关
信息,该应用许可相关信息例如包括该目标应用的邀请码或邀请
链接、许可复制信息或第二设备2赠送的应用许可等。第三装置
103根据该应用加载信息所包括的应用许可相关信息,在该第一设
备1上加载该目标应用。例如,第一装置101获取对应第二设备2
的应用加载信息,该应用加载信息包括了对应该应用加载信息的
目标应用的邀请码,该邀请码用于在安装加载该目标应用时使用
以便正确安装加载;随后,该第三装置103根据该应用加载信息
确定对应的目标应用,进而,根据该邀请码,在该第一设备1上
安装加载该目标应用。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加载目标应
用的设备示意图。第一设备1包括第一装置201和第二装置203;
第二设备2包括第二装置202和第四装置204。以下参照图2对该
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具体地,第二设备2的第二装置202
根据关于第二设备中所安装应用的应用日志信息生成对应的应用
加载信息;第四装置204向对应第一设备共享所述应用加载信息;
第一设备1的第一装置201获取对应第二设备的应用加载信息;
第三装置203在第一设备上加载所述应用加载信息所对应的目标
应用。其中,第一装置201、第三装置203分别与图1所示对应装
置相同或基本相同,故此处不再赘述,并通过引用的方式包含于此。
其中,第二装置202根据关于第二设备中所安装应用的应用
日志信息生成对应的应用加载信息。具体地,第二装置202例如
通过调用第二设备2的应用程序接口(API)或其他约定的通信方
式,获取该第二设备2中所安装应用的应用日志信息,如该第二
设备2已安装应用的时长、使用该应用的频度、使用该应用的功
能全面性、是否曾使用该应用的关键功能(如转账功能)等信息,
进而,根据该应用日志信息,生成该应用对应的应用加载信息。
例如,对于第二设备2中已安装应用A,该应用的安装时长为
一周,所使用的频度为每天三次,第二装置202获取关于该应用A
的上述应用日志信息,生成对应的应用加载信息。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上述生成应用加载信息的方式仅为
举例,其他现有的或今后可能出现的生成应用加载信息的方式如
可适用于本发明,也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以内,并在此以引
用方式包含于此。
第四装置204向对应第一设备共享所述应用加载信息。具体
地,第四装置204向对应第一设备1共享该第二装置202所生成
的应用加载信息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1)发布至网络设备端以供该第一设备1访问下载;
2)直接推送至第一设备1;
3)根据该第一设备1所发送的请求,将该应用加载信息返回
至该第一设备1;
4)提供关于该应用加载信息的访问接口,以供该第一设备1
访问下载。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上述共享应用加载信息的方式仅为
举例,其他现有的或今后可能出现的共享应用加载信息的方式如
可适用于本发明,也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以内,并在此以引
用方式包含于此。
优选地,第一设备1与第二设备2的各个装置之间是持续不断
工作的。具体地,第二设备2的第二装置202根据关于第二设备
中所安装应用的应用日志信息生成对应的应用加载信息;第四装
置204向对应第一设备共享所述应用加载信息;第一设备1的第
一装置201获取对应第二设备的应用加载信息;第三装置203在
第一设备上加载所述应用加载信息所对应的目标应用。在此,本
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持续”是指第一设备1与第二设备2的各
装置分别按照设定的或实时调整的工作模式要求,生成及共享对
应的应用加载信息、加载对应的目标应用。
在此,第一设备1通过第二设备2的共享功能,实现对应用
的共享与安装,提高了应用加载的效率,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优选地,所述应用加载信息包括关于所述目标应用的应用许
可相关信息。具体地,第二装置202所生成的应用加载信息还可
以包括关于目标应用的应用许可相关信息,该应用许可相关信息
例如包括该目标应用的邀请码或邀请链接、许可复制信息或第二
设备2赠送的应用许可等。第二装置202例如将该应用许可相关
信息加入到该应用加载信息的特定字段中,再共享至该第一设备1;
第一设备1的第一装置101获取该应用加载信息,在该应用加载
信息的特定字段中提取关于该目标应用的应用许可相关信息;随
后,第三装置103根据该应用加载信息所包括的应用许可相关信
息,在该第一设备1上加载该目标应用。
优选地,所述第二装置202根据关于第二设备中所安装应用
的应用日志信息确定待分享的目标应用;生成所述目标应用所对
应的应用加载信息。具体地,第二装置202例如通过调用第二设
备2的应用程序接口(API)或其他约定的通信方式,获取该第二
设备2中所安装应用的应用日志信息,如该第二设备2已安装应
用的时长、使用该应用的频度、使用该应用的功能全面性、是否
曾使用该应用的关键功能(如转账功能)等信息,进而,根据该
应用日志信息,确定待分享的目标应用,例如,当具有多个安装
应用时,将安装时长最长的安装应用确定为待分享的目标应用,
或者,将使用频度最高的安装应用确定为待分享的目标应用。随
后,该第二装置202根据该确定的待分享的目标应用,基于该目
标应用的应用日志信息,生成该目标应用对应的应用加载信息,
并共享至该第一设备1。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方面的一种用于加载目标应用的
方法流程图。
在步骤S301中,第一设备1获取对应第二设备2的应用加载
信息。在此,在步骤S301中,第一设备1获取对应第二设备的应
用加载信息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1)在步骤S301中,第一设备1接收其他设备所推送的对应
第二设备2的应用加载信息,例如,在步骤S301中,第一设备1
接收该第二设备2所推送的应用加载信息,或者,接收第三方设
备所推送的对应该第二设备2的应用加载信息,该应用加载信息
可以是该第二设备2共享至该第三方设备的。
2)在步骤S301中,第一设备1访问包括对应该第二设备2
的应用加载信息的页面,并点击该应用加载信息以进行获取。
3)在步骤S301中,第一设备1通过请求-响应的方式接收其
他设备所返回的应用加载信息,如向该第二设备2或其他第三方
设备发送请求,并获取其所返回的应用加载信息。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上述获取对应第二设备的应用加载
信息的方式仅为举例,其他现有的或今后可能出现的获取对应第
二设备的应用加载信息的方式如可适用于本发明,也应包含在本
发明保护范围以内,并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在步骤S302中,第一设备1在第一设备上加载所述应用加载
信息所对应的目标应用。具体地,在步骤S302中,第一设备1根
据在步骤S301中所获取的对应第二设备2的应用加载信息,确定
该应用加载信息所对应的目标应用,在该第一设备1上加载该目
标应用。例如,在步骤S302中,第一设备1根据确定的目标应用,
先下载对应的应用源文件,再安装该目标应用;或者,在步骤S302
中,第一设备1根据确定的目标应用,边下载对应的应用源文件
边进行安装。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上述加载目标应用的方式仅为举例,
其他现有的或今后可能出现的加载目标应用的方式如可适用于本
发明,也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以内,并在此以引用方式包含
于此。
优选地,第一设备1的各个步骤之间是持续不断工作的。具
体地,在步骤S301中,第一设备1获取对应第二设备的应用加载
信息;在步骤S302中,第一设备1在第一设备上加载所述应用加
载信息所对应的目标应用。在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持续”
是指第一设备1的各步骤分别按照设定的或实时调整的工作模式
要求,获取对应第二设备的应用加载信息、加载对应的目标应
用。
在此,第一设备1通过获取对应第二设备的应用加载信息,
在该第一设备1上加载该应用加载信息所对应的目标应用,打破
传统的通过应用市场安装应用的模式,有效提高了应用加载的效
率,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优选地,在步骤S302中,第一设备1获取对应用户对所述应
用加载信息的选择操作;在所述第一设备上加载所选择的所述应
用加载信息所对应的目标应用。具体地,在步骤S301中,第一设
备1所获取的对应第二设备2的应用加载信息可以包括多个,用
户可以选择其所感兴趣的应用在第一设备1上进行安装。此时,
在步骤S302中,第一设备1例如通过调用该第一设备1所提供的
应用程序接口(API),或者,通过调用诸如JSP、ASP或PHP等动
态网页技术,或通过其他约定的通信方式,获取该用户对应用加
载信息的选择操作。随后,在步骤S302中,第一设备1根据该用
户所选择的应用加载信息,确定对应的目标应用,并在该第一设
备1上加载该目标应用。
优选地,在步骤S302中,第一设备1获取所述目标应用的应
用源文件;在所述第一设备上加载所述应用源文件。具体地,在
步骤S302中,第一设备1根据在步骤S301中所获取的对应第二
设备2的应用加载信息,确定该应用加载信息所对应的目标应用,
进而,获取该目标应用的应用源文件,例如,从该第二设备2获
取该应用源文件,或者,从与该应用加载信息相对应的网络设备
获取该应用源文件;随后,在步骤S302中,第一设备1在该第一
设备1上加载该应用源文件,以实现对该目标应用的加载。
更优选地,获取所述目标应用的应用源文件包括:
从所述第二设备获取所述应用源文件;或者
从与所述应用加载信息相对应的网络设备获取所述应用源文
件。
在步骤S302中,第一设备1获取目标应用的应用源文件包括
从第二设备2获取该应用源文件。具体地,该第一设备1例如通
过与第二设备2进行近距通信或通过互联网相连接,以使该第一
设备1在步骤S302中从该第二设备2获取该目标应用的应用源文
件。例如,在步骤S302中,第一设备1根据在步骤S301中所获
取的应用加载信息,或进一步地,根据用户所选择的应用加载信
息,确定对应的目标应用,进而,该第一设备1发起与该第二设
备2的蓝牙连接,以向该第二设备2请求该目标应用的应用源文
件,第二设备2根据该请求,通过蓝牙传输的方式,向该第一设
备1发送该目标应用的应用源文件,在步骤S302中,第一设备1
获取该应用源文件,并进行后续的安装操作。
在此,第一设备1与第二设备2之间的近距通信利用目前的
设备之间的无线数据传递技术来实现,例如通过蓝牙、WLAN、P2P
等技术均可以实现,甚至可以不需要信号,只需要设备之间的距
离够近即可。
在步骤S302中,第一设备1获取目标应用的应用源文件的方
式还包括从与该应用加载信息相对应的网络设备获取该应用源文
件。具体地,在步骤S301中,第一设备1所获取的应用加载信息
例如包括对应目标应用的访问链接,在步骤S302中,第一设备1
根据该应用加载信息中所提供的访问链接,通过访问该访问链接,
从对应的网络设备获取该目标应用的应用源文件,再进行后续的
安装操作。
优选地,在步骤S302中,第一设备1所获取的应用源文件例
如是该网络设备根据第一设备1的终端属性进行适配后的应用源
文件,例如第一设备1的操作系统为iOS,而第二设备2所共享的
目标应用为android平台的,则该网络设备根据第一设备1在步
骤S302中的访问请求,将对应该目标应用的iOS平台的对应应用
源文件提供给该第一设备1。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上述获取应用源文件的方式仅为举
例,其他现有的或今后可能出现的获取应用源文件的方式如可适
用于本发明,也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以内,并在此以引用方
式包含于此。
在此,第一设备1通过第二设备2的共享功能,实现对应用
的共享与安装,当第二设备2具有应用源文件时,在双方终端建
立连接后直接进行安装,甚至可以不需要网络即可完成;当第二
设备2没有应用源文件时,根据该第二设备2共享的应用下载地
址,从对应的网络设备获取应用源文件并进行安装,进一步提高
应用加载的效率,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优选地,在步骤S302中,第一设备1根据所述第一设备对所
述第二设备的信任信息,在所述第一设备上加载所述目标应用。
具体地,第一设备1对第二设备2可以具有不同的信任信息,当
该第一设备1对第二设备2的信任信息不同时,该第一设备1加
载目标应用的加载位置、加载过程、所加载的功能全面性都有可
能不同。例如,当第一设备1对第二设备2较信任时,在第一设
备1根据对应第二设备2的应用加载信息获取到对应的应用源文
件之后,特别是从该第二设备2接收应用源文件之后,并不对该
应用源文件进行安全检查,而直接进行安装加载的操作。而当该
第一设备1对第二设备2不信任时,则在安装加载目标应用之前
先对该应用源文件进行扫描、杀毒等安全检查。
在此,对该第二设备2的信任信息例如可以是第一设备1预
置的,也可以由该第一设备1的用户自行设置。
在此,第一设备1基于对第二设备2的不同的信任信息,在
该第一设备1上加载目标应用,对不同的信任信息采用不同的加
载模式,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优选地,所述应用加载信息包括关于所述目标应用的应用许
可相关信息;其中,在步骤S302中,第一设备1根据所述应用许
可相关信息,在所述第一设备上加载所述目标应用。具体地,在
步骤S301中,第一设备1所获取的应用加载信息还可以包括关于
目标应用的应用许可相关信息,该应用许可相关信息例如包括该
目标应用的邀请码或邀请链接、许可复制信息或第二设备2赠送
的应用许可等。在步骤S302中,第一设备1根据该应用加载信息
所包括的应用许可相关信息,在该第一设备1上加载该目标应用。
例如,在步骤S301中,第一设备1获取对应第二设备2的应用加
载信息,该应用加载信息包括了对应该应用加载信息的目标应用
的邀请码,该邀请码用于在安装加载该目标应用时使用以便正确
安装加载;随后,在步骤S302中,第一设备1根据该应用加载信
息确定对应的目标应用,进而,根据该邀请码,在该第一设备1
上安装加载该目标应用。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加载目标应
用的方法流程图。以下参照图4对该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具体地,在步骤S403中,第二设备2根据关于第二设备中所安装
应用的应用日志信息生成对应的应用加载信息;在步骤S404中,
第二设备2向对应第一设备共享所述应用加载信息;在步骤S401
中,第一设备1获取对应第二设备的应用加载信息;在步骤S402
中,第一设备1加载所述应用加载信息所对应的目标应用。其中,
步骤S401、S402分别与图3所示对应步骤相同或基本相同,故此处
不再赘述,并通过引用的方式包含于此。
在步骤S403中,第二设备2根据关于第二设备中所安装应用
的应用日志信息生成对应的应用加载信息。具体地,在步骤S403
中,第二设备2例如通过调用其上的应用程序接口(API)或其他
约定的通信方式,获取该第二设备2中所安装应用的应用日志信
息,如该第二设备2已安装应用的时长、使用该应用的频度、使
用该应用的功能全面性、是否曾使用该应用的关键功能(如转账
功能)等信息,进而,根据该应用日志信息,生成该应用对应的
应用加载信息。
例如,对于第二设备2中已安装应用A,该应用的安装时长为
一周,所使用的频度为每天三次,在步骤S403中,第二设备2获
取关于该应用A的上述应用日志信息,生成对应的应用加载信息。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上述生成应用加载信息的方式仅为
举例,其他现有的或今后可能出现的生成应用加载信息的方式如
可适用于本发明,也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以内,并在此以引
用方式包含于此。
在步骤S404中,第二设备2向对应第一设备共享所述应用加
载信息。具体地,在步骤S404中,第二设备2向对应第一设备1
共享在步骤S403中所生成的应用加载信息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1)发布至网络设备端以供该第一设备1访问下载;
2)直接推送至第一设备1;
3)根据该第一设备1所发送的请求,将该应用加载信息返回
至该第一设备1;
4)提供关于该应用加载信息的访问接口,以供该第一设备1
访问下载。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上述共享应用加载信息的方式仅为
举例,其他现有的或今后可能出现的共享应用加载信息的方式如
可适用于本发明,也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以内,并在此以引
用方式包含于此。
优选地,第一设备1与第二设备2的各个步骤之间是持续不断
工作的。具体地,在步骤S403中,第二设备2根据关于第二设备
中所安装应用的应用日志信息生成对应的应用加载信息;在步骤
S404中,第二设备2向对应第一设备共享所述应用加载信息;在
步骤S401中,第一设备1获取对应第二设备的应用加载信息;在
步骤S402中,第一设备1加载所述应用加载信息所对应的目标应
用。在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持续”是指第一设备1与第
二设备2的各步骤分别按照设定的或实时调整的工作模式要求,
生成及共享对应的应用加载信息、加载对应的目标应用。
在此,第一设备1通过第二设备2的共享功能,实现对应用
的共享与安装,提高了应用加载的效率,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优选地,所述应用加载信息包括关于所述目标应用的应用许
可相关信息。具体地,在步骤S403中,第二设备2所生成的应用
加载信息还可以包括关于目标应用的应用许可相关信息,该应用
许可相关信息例如包括该目标应用的邀请码或邀请链接、许可复
制信息或第二设备2赠送的应用许可等。在步骤S403中,第二设
备2例如将该应用许可相关信息加入到该应用加载信息的特定字
段中,再共享至该第一设备1;在步骤S401中,第一设备1获取
该应用加载信息,在该应用加载信息的特定字段中提取关于该目
标应用的应用许可相关信息;随后,在步骤S402中,第一设备1
根据该应用加载信息所包括的应用许可相关信息,在该第一设备1
上加载该目标应用。
优选地,在步骤S403中,第二设备2根据关于第二设备中所
安装应用的应用日志信息确定待分享的目标应用;生成所述目标
应用所对应的应用加载信息。具体地,在步骤S403中,第二设备
2例如通过调用其上的应用程序接口(API)或其他约定的通信方
式,获取该第二设备2中所安装应用的应用日志信息,如该第二
设备2已安装应用的时长、使用该应用的频度、使用该应用的功
能全面性、是否曾使用该应用的关键功能(如转账功能)等信息,
进而,根据该应用日志信息,确定待分享的目标应用,例如,当
具有多个安装应用时,将安装时长最长的安装应用确定为待分享
的目标应用,或者,将使用频度最高的安装应用确定为待分享的
目标应用。随后,在步骤S403中,第二设备2根据该确定的待分
享的目标应用,基于该目标应用的应用日志信息,生成该目标应
用对应的应用加载信息,并共享至该第一设备1。
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可在软件和/或软件与硬件的组合体中
被实施,例如,可采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通用目的计算机
或任何其他类似硬件设备来实现。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软
件程序可以通过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文所述步骤或功能。同样地,
本发明的软件程序(包括相关的数据结构)可以被存储到计算机
可读记录介质中,例如,RAM存储器,磁或光驱动器或软磁盘及
类似设备。另外,本发明的一些步骤或功能可采用硬件来实现,
例如,作为与处理器配合从而执行各个步骤或功能的电路。
另外,本发明的一部分可被应用为计算机程序产品,例如计
算机程序指令,当其被计算机执行时,通过该计算机的操作,可
以调用或提供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和/或技术方案。而调用本发明
的方法的程序指令,可能被存储在固定的或可移动的记录介质中,
和/或通过广播或其他信号承载媒体中的数据流而被传输,和/或
被存储在根据所述程序指令运行的计算机设备的工作存储器中。
在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包括一个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
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和用于执行程序指令的处理器,其
中,当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该处理器执行时,触发该装置运行基
于前述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方法和/或技术方案。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
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
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
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
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
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发明内。不应
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
显然“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单元或步骤,单数不排除复数。装
置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单元或装置也可以由一个单元或装置通
过软件或者硬件来实现。第一,第二等词语用来表示名称,而并
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