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齿轮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一种耐磨齿轮,属于齿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现有的工业领域中,很多地方都需要用到齿轮来传动链接,齿轮应也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产品上,但现有的齿轮在工作的时候如果压力过大,或者实用较为频繁,就容易导致齿轮的损坏,使齿轮间不能很好地齿接在一起,就会导致该拥有齿轮传动的产品不能够很好地实用,而且,齿轮都在内部,还不好更换,这就导致现有的齿轮应用中,对齿轮拥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一种耐磨齿轮,耐磨齿轮由陶瓷相镍基合金原料粉末混合,压制烧结,退火,机加工,淬火,回火,渗碳工序制备而成:
陶瓷相镍基合金原料粉末包括陶瓷相和镍基合金,陶瓷相(重量)由碳化钨30-40份,氧化钴10-15份,碳化钽10-15份,氧化铪2份,二硅化钼1份组成;镍基合金(重量)由Co0.7-0.8%,Zn0.6-0.7%,Ti0.4-0.5%,Ga0.1-0.2%,La0.07-0.08%,In0.05-0.06%,Fe0.04-0.05%,Sr0.01-0.02%,余量为Ni组成;陶瓷相和镍基合金的重量比为0.5,
其中粉末混合工序中:称取碳化钨,氧化钴,碳化钽,氧化铪,二硅化钼粉末按照上述比例混合,按照球料比23:1进行球磨合金化,磨球为淬火钢球,球磨时间70h,施加99.9%以上的高纯氩气,获得陶瓷相粉末;称取上述比例镍基合金粉末,按照球料比13:1进行球磨合金化,球磨时间50h,添加无水乙醇为过程控制剂,获得镍基合金微粉;将陶瓷相粉末和镍基合金微粉混合,再次球磨80小时,获得陶瓷相镍基合金混合粉末;
其中压制烧结工序中:将上述获得的陶瓷相镍基合金混合粉末干燥,筛分,压制成所需的产品的尺寸形状;然后进行真空烧结,升温速率30℃/min升温至1460℃时进行保温8小时,后随炉冷却,
其中退火工序中:退火温度900℃,保持5h,然后随炉冷却至160℃后取出空气中自然冷却;
其中机加工工序中:按照齿轮尺寸机加工;
其中淬火,回火工序中:所述淬火处理的温度为1030-1040℃,所述回火处理的温度为460-470℃,
渗碳工序:温度800℃碳势0.3%,保温6h,然后升高碳势至0.5%,保温9h,之后炉温降至750℃,碳势控制在1.0%;保温4h,之后空冷至室温;最终得到耐磨齿轮。
所述的一种耐磨齿轮,陶瓷相(重量)由碳化钨30份,氧化钴10份,碳化钽10份,氧化铪2份,二硅化钼1份。
所述的一种耐磨齿轮,陶瓷相(重量)由碳化钨40份,氧化钴15份,碳化钽15份,氧化铪2份,二硅化钼1份。
所述的一种耐磨齿轮,陶瓷相(重量)由碳化钨35份,氧化钴13份,碳化钽13份,氧化铪2份,二硅化钼1份。
所述的一种耐磨齿轮,镍基合金(重量)由Co0.7%,Zn0.6%,Ti0.4%,Ga0.1%,La0.07%,In0.05%,Fe0.04%,Sr0.01%,余量为Ni组成。
所述的一种耐磨齿轮,镍基合金(重量)由Co0.8%,Zn0.7%,Ti0.5%,Ga0.2%,La0.08%,In0.06%,Fe0.05%,Sr0.02%,余量为Ni组成。
所述的一种耐磨齿轮,镍基合金(重量)由Co0.75%,Zn0.65%,Ti0.45%,Ga0.15%,La0.075%,In0.055%,Fe0.045%,Sr0.015%,余量为Ni组成。
所述的一种耐磨齿轮,其中淬火,回火工序中:所述淬火处理的温度为1030℃,所述回火处理的温度为460℃。
所述的一种耐磨齿轮,其中淬火,回火工序中:所述淬火处理的温度为1040℃,所述回火处理的温度为470℃。
所述的一种耐磨齿轮,其中淬火,回火工序中:所述淬火处理的温度为1035℃,所述回火处理的温度为465℃。
上述发明内容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发明耐磨齿轮中陶瓷相由碳化钨,氧化钴,碳化钽,氧化铪,二硅化钼组成提高了材料的机械性能;2)镍基合金的成分具有较高强度,再陶瓷相的作用下钢结硬质合金强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3)通过粉末混合,压制烧结,退火,机加工,淬火,回火工序使制造工序更为简单,降低了成本;4)渗氮工序提高工件的表面硬度和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耐磨齿轮,耐磨齿轮由陶瓷相镍基合金原料粉末混合,压制烧结,退火,机加工,淬火,回火,渗碳工序制备而成:
陶瓷相镍基合金原料粉末包括陶瓷相和镍基合金,陶瓷相(重量)由碳化钨30份,氧化钴10份,碳化钽10份,氧化铪2份,二硅化钼1份组成;镍基合金(重量)由Co0.7%,Zn0.6%,Ti0.4%,Ga0.1%,La0.07%,In0.05%,Fe0.04%,Sr0.01%,余量为Ni组成;陶瓷相和镍基合金的重量比为0.5,
其中粉末混合工序中:称取碳化钨,氧化钴,碳化钽,氧化铪,二硅化钼粉末按照上述比例混合,按照球料比23:1进行球磨合金化,磨球为淬火钢球,球磨时间70h,施加99.9%以上的高纯氩气,获得陶瓷相粉末;称取上述比例镍基合金粉末,按照球料比13:1进行球磨合金化,球磨时间50h,添加无水乙醇为过程控制剂,获得镍基合金微粉;将陶瓷相粉末和镍基合金微粉混合,再次球磨80小时,获得陶瓷相镍基合金混合粉末;
其中压制烧结工序中:将上述获得的陶瓷相镍基合金混合粉末干燥,筛分,压制成所需的产品的尺寸形状;然后进行真空烧结,升温速率30℃/min升温至1460℃时进行保温8小时,后随炉冷却,
其中退火工序中:退火温度900℃,保持5h,然后随炉冷却至160℃后取出空气中自然冷却;
其中机加工工序中:按照齿轮尺寸机加工;
其中淬火,回火工序中:所述淬火处理的温度为103℃,所述回火处理的温度为46℃,
渗碳工序:温度800℃碳势0.3%,保温6h,然后升高碳势至0.5%,保温9h,之后炉温降至750℃,碳势控制在1.0%;保温4h,之后空冷至室温;最终得到耐磨齿轮。
实施例2
一种耐磨齿轮,耐磨齿轮由陶瓷相镍基合金原料粉末混合,压制烧结,退火,机加工,淬火,回火,渗碳工序制备而成:
陶瓷相镍基合金原料粉末包括陶瓷相和镍基合金,陶瓷相(重量)由碳化钨40份,氧化钴15份,碳化钽15份,氧化铪2份,二硅化钼1份组成;镍基合金(重量)由Co0.8%,Zn0.7%,Ti0.5%,Ga0.2%,La0.08%,In0.06%,Fe0.05%,Sr0.02%,余量为Ni组成;陶瓷相和镍基合金的重量比为0.5,
其中粉末混合工序中:称取碳化钨,氧化钴,碳化钽,氧化铪,二硅化钼粉末按照上述比例混合,按照球料比23:1进行球磨合金化,磨球为淬火钢球,球磨时间70h,施加99.9%以上的高纯氩气,获得陶瓷相粉末;称取上述比例镍基合金粉末,按照球料比13:1进行球磨合金化,球磨时间50h,添加无水乙醇为过程控制剂,获得镍基合金微粉;将陶瓷相粉末和镍基合金微粉混合,再次球磨80小时,获得陶瓷相镍基合金混合粉末;
其中压制烧结工序中:将上述获得的陶瓷相镍基合金混合粉末干燥,筛分,压制成所需的产品的尺寸形状;然后进行真空烧结,升温速率30℃/min升温至1460℃时进行保温8小时,后随炉冷却,
其中退火工序中:退火温度900℃,保持5h,然后随炉冷却至160℃后取出空气中自然冷却;
其中机加工工序中:按照齿轮尺寸机加工;
其中淬火,回火工序中:所述淬火处理的温度为1040℃,所述回火处理的温度为470℃,
渗碳工序:温度800℃碳势0.3%,保温6h,然后升高碳势至0.5%,保温9h,之后炉温降至750℃,碳势控制在1.0%;保温4h,之后空冷至室温;最终得到耐磨齿轮。
实施例3
一种耐磨齿轮,耐磨齿轮由陶瓷相镍基合金原料粉末混合,压制烧结,退火,机加工,淬火,回火,渗碳工序制备而成:
陶瓷相镍基合金原料粉末包括陶瓷相和镍基合金,陶瓷相(重量)由碳化钨35份,氧化钴13份,碳化钽13份,氧化铪2份,二硅化钼1份组成;镍基合金(重量)由Co0.75%,Zn0.65%,Ti0.45%,Ga0.15%,La0.075%,In0.055%,Fe0.045%,Sr0.015%,余量为Ni组成;陶瓷相和镍基合金的重量比为0.5,
其中粉末混合工序中:称取碳化钨,氧化钴,碳化钽,氧化铪,二硅化钼粉末按照上述比例混合,按照球料比23:1进行球磨合金化,磨球为淬火钢球,球磨时间70h,施加99.9%以上的高纯氩气,获得陶瓷相粉末;称取上述比例镍基合金粉末,按照球料比13:1进行球磨合金化,球磨时间50h,添加无水乙醇为过程控制剂,获得镍基合金微粉;将陶瓷相粉末和镍基合金微粉混合,再次球磨80小时,获得陶瓷相镍基合金混合粉末;
其中压制烧结工序中:将上述获得的陶瓷相镍基合金混合粉末干燥,筛分,压制成所需的产品的尺寸形状;然后进行真空烧结,升温速率30℃/min升温至1460℃时进行保温8小时,后随炉冷却,
其中退火工序中:退火温度900℃,保持5h,然后随炉冷却至160℃后取出空气中自然冷却;
其中机加工工序中:按照齿轮尺寸机加工;
其中淬火,回火工序中:所述淬火处理的温度为1035℃,所述回火处理的温度为465℃,
渗碳工序:温度800℃碳势0.3%,保温6h,然后升高碳势至0.5%,保温9h,之后炉温降至750℃,碳势控制在1.0%;保温4h,之后空冷至室温;最终得到耐磨齿轮。
实施例4
一种耐磨齿轮,耐磨齿轮由陶瓷相镍基合金原料粉末混合,压制烧结,退火,机加工,淬火,回火,渗碳工序制备而成:
陶瓷相镍基合金原料粉末包括陶瓷相和镍基合金,陶瓷相(重量)由碳化钨33份,氧化钴12份,碳化钽12份,氧化铪2份,二硅化钼1份组成;镍基合金(重量)由Co0.72%,Zn0.63%,Ti0.44%,Ga0.13%,La0.072%,In0.053%,Fe0.044%,Sr0.013%,余量为Ni组成;陶瓷相和镍基合金的重量比为0.5,
其中粉末混合工序中:称取碳化钨,氧化钴,碳化钽,氧化铪,二硅化钼粉末按照上述比例混合,按照球料比23:1进行球磨合金化,磨球为淬火钢球,球磨时间70h,施加99.9%以上的高纯氩气,获得陶瓷相粉末;称取上述比例镍基合金粉末,按照球料比13:1进行球磨合金化,球磨时间50h,添加无水乙醇为过程控制剂,获得镍基合金微粉;将陶瓷相粉末和镍基合金微粉混合,再次球磨80小时,获得陶瓷相镍基合金混合粉末;
其中压制烧结工序中:将上述获得的陶瓷相镍基合金混合粉末干燥,筛分,压制成所需的产品的尺寸形状;然后进行真空烧结,升温速率30℃/min升温至1460℃时进行保温8小时,后随炉冷却,
其中退火工序中:退火温度900℃,保持5h,然后随炉冷却至160℃后取出空气中自然冷却;
其中机加工工序中:按照齿轮尺寸机加工;
其中淬火,回火工序中:所述淬火处理的温度为1032℃,所述回火处理的温度为464℃,
渗碳工序:温度800℃碳势0.3%,保温6h,然后升高碳势至0.5%,保温9h,之后炉温降至750℃,碳势控制在1.0%;保温4h,之后空冷至室温;最终得到耐磨齿轮。
实施例5
一种耐磨齿轮,耐磨齿轮由陶瓷相镍基合金原料粉末混合,压制烧结,退火,机加工,淬火,回火,渗碳工序制备而成:
陶瓷相镍基合金原料粉末包括陶瓷相和镍基合金,陶瓷相(重量)由碳化钨37份,氧化钴14份,碳化钽14份,氧化铪2份,二硅化钼1份组成;镍基合金(重量)由Co0.76%,Zn0.67%,Ti0.48%,Ga0.18%,La0.079%,In0.058%,Fe0.047%,Sr0.016%,余量为Ni组成;陶瓷相和镍基合金的重量比为0.5,
其中粉末混合工序中:称取碳化钨,氧化钴,碳化钽,氧化铪,二硅化钼粉末按照上述比例混合,按照球料比23:1进行球磨合金化,磨球为淬火钢球,球磨时间70h,施加99.9%以上的高纯氩气,获得陶瓷相粉末;称取上述比例镍基合金粉末,按照球料比13:1进行球磨合金化,球磨时间50h,添加无水乙醇为过程控制剂,获得镍基合金微粉;将陶瓷相粉末和镍基合金微粉混合,再次球磨80小时,获得陶瓷相镍基合金混合粉末;
其中压制烧结工序中:将上述获得的陶瓷相镍基合金混合粉末干燥,筛分,压制成所需的产品的尺寸形状;然后进行真空烧结,升温速率30℃/min升温至1460℃时进行保温8小时,后随炉冷却,
其中退火工序中:退火温度900℃,保持5h,然后随炉冷却至160℃后取出空气中自然冷却;
其中机加工工序中:按照齿轮尺寸机加工;
其中淬火,回火工序中:所述淬火处理的温度为1037℃,所述回火处理的温度为468℃,
渗碳工序:温度800℃碳势0.3%,保温6h,然后升高碳势至0.5%,保温9h,之后炉温降至750℃,碳势控制在1.0%;保温4h,之后空冷至室温;最终得到耐磨齿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