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蒸发器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蒸发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蒸发器。
背景技术
热泵是通过压缩机将气态的制冷剂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然后
送到冷凝器散热后成为常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在此过程中冷凝器散发的热
量通过风机输送至谷仓,然后液态制冷剂经毛细管,进入蒸发器,由于制冷
剂从毛细管到达蒸发器后空间突然增大,压力减小,液态的制冷剂就会汽化,
变成气态低温的制冷剂,从而吸收大量的热量,蒸发器就会变冷,空气中的
水蒸汽遇到冷的蒸发器后就会凝结成水滴。特别是在冬天,或者北方较冷环
境下,蒸发器上往往凝结成霜。本发明因此而来。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蒸发器,其用于热风管道内,
利用管道内的热风可以提高蒸发器的效率,节能环保。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新型蒸发器,用于热风管道内,包括蒸发器本体,所述蒸发器本体呈圆
柱状并具有封闭的内腔,所述蒸发器本体设有若干个与热风流向一致的通风
管,所述通风管穿设在所述内腔内且所述通风管两端通风口分别延伸至所述
蒸发器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内腔连通有冷凝剂输入管和冷凝剂输出
管。
进一步的,所述蒸发器本体包括若干个蒸发器模块,所述蒸发器模块沿
所述蒸发器本体周向布置,每个蒸发器模块均具有封闭的模块内腔,每个模
块内腔分别连通有冷凝剂输入管和冷凝剂输出管。
进一步的,所述蒸发器本体的外壁周向上设有若干个翅片。
进一步的,所述冷凝剂输入管设置在所述蒸发器本体的下部,所述冷凝
剂输出管设置在所述蒸发器本体的上部。
进一步的,所述蒸发器本体外部还设有管状外壳,所述翅片的端部固定
在所述外壳的内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内壁上设有挂架,所述蒸发器模块挂设在所述挂
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内腔或所述模块内腔内设有若干个沿所述通风管轴向垂
直方向布置的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内腔或所述模块内腔的内壁之间设有间
距作为冷凝剂出入口,所述隔板将所述内腔或所述模块内腔分隔成若干个腔
体,相邻两个腔体的冷凝剂出入口分别设置在所述内腔或所述模块内腔内相
对的两侧,冷凝剂从底部腔体进入到顶部腔体呈S型走向。
进一步的,所述蒸发器本体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固定在固定底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为钢管,所述钢管穿过所述蒸发器本体并延伸至
所述蒸发器本体的上方,所述钢管的顶端设有喷淋器,所述钢管的下端连接
至供水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1、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热泵的蒸发器单独设置在热风管道内,
一方面可以提高蒸发器的效率,另一方面可避免蒸发器在冬天、或者北方较
冷环境下出现结霜的问题,该蒸发器结构简单,节能环保;
2、采用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蒸发器上方设置喷淋器,可连续
或间歇性作业用于清洗蒸发器,在冬天或天气寒冷的情况下,还可以将供水
管连接至热水源或者地下水源,可以提高蒸发器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
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
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新型蒸发器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新型蒸发器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其中:
1、蒸发器本体;1-1、蒸发器模块;
2、内腔;2-1、模块内腔;
3、通风管;
4、冷凝剂输入管;
5、冷凝剂输出管;
6、翅片;
7、外壳;
8、支撑杆;
9、喷淋器;
10、固定底座;
11、供水管;
12、挂架;
13、隔板;
14、冷凝剂出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
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限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
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
条件。
参见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提供一种新型蒸发器,使
用的时候将蒸发器安装在热风管道内,其包括蒸发器本体1,该蒸发器本体
1呈圆柱状并具有封闭的内腔2,蒸发器本体1设有若干个与热风流向一致
的通风管3,通风管3穿设在内腔2内并且通风管3的两端通风口分别延伸
至蒸发器本体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内腔2连通有冷凝剂输入管4和冷凝剂
输出管5,一般情况下将蒸发器竖直置于热风管道内,此时,冷凝剂输入管
4设置在蒸发器本体1的下部,冷凝剂输出管5设置在蒸发器本体1的上部。
为了进一步优化本发明的实施效果,进一步提高蒸发器的效率,在蒸发
器本体1的外壁周向上设有若干个翅片6;为了保证蒸发器的完整性,在蒸
发器本体1外部还设有管状外壳7,并且翅片6的端部固定在外壳7的内壁
上。
为了进一步提高蒸发器的效率,参见图2,在内腔2内设有若干个沿通
风管3轴向垂直方向布置的隔板13,隔板13与内腔2内壁之间设有间距作
为冷凝剂出入口14,内腔2被隔板分隔成若干个腔体,相邻两个腔体的冷
凝剂出入口分别设置在内腔2内相对的两侧,这样冷凝剂从底部腔体进入顶
部腔体呈S型走向,内腔2内的冷凝剂可充分吸收通风管3吸收的热量,提
高蒸发器的效率。
为了方便蒸发器在热风管道内的固定,蒸发器本体1还设有支撑杆8,
支撑杆8固定在固定底座10上。
具体的,上述支撑杆8为钢管,该钢管穿过蒸发器本体1并延伸至蒸发
器本体1的上方,并在钢管的顶端设有喷淋器9,钢管的下端链接至供水管
11,通过连续或间歇开启喷淋器9,可起到对蒸发器的清洗作用;在冬天或
天气寒冷的情况下,还可以将供水管11连接至热水源或者地下水源,通过
喷淋热水或地下水可以提高蒸发器的工作效率。
参见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其他与实施例相同,不同
之处在于:蒸发器本体1包括若干个蒸发器模块1-1,蒸发器模块1-1沿蒸
发器本体周向布置,每个蒸发器模块1-1均具有封闭的模块内腔2-1,每个
模块内腔2-1内均有通风管3,每个模块内腔2-1分别连通有冷凝剂输入管
4和冷凝剂输出管5,以适用于设置多个蒸发器的热泵使用。
在模块内腔2-1内设有若干个沿通风管3轴向垂直方向布置的隔板13,
隔板13与模块内腔2-1的内壁之间设有间距作为冷凝剂出入口14,隔板13
将模块内腔2-1分隔成若干个腔体,相邻两个腔体的冷凝剂出入口分别设置
在模块内腔2-1内相对的两侧,冷凝剂从底部腔体进入到顶部腔体呈S型走
向。
为了蒸发器模块1-1安装方便,在外壳7内壁上设有挂架12,蒸发器模
块1-1挂设在挂架12上。
上述实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
术的人是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