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空调器.pdf

  • 上传人:Y0****01
  • 文档编号:6312756
  • 上传时间:2019-05-31
  • 格式:PDF
  • 页数:9
  • 大小:635.88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867450.5

    申请日:

    2015.12.01

    公开号:

    CN105509147A

    公开日:

    2016.04.2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4F 1/00申请日:20151201|||公开

    IPC分类号:

    F24F1/00(2011.01)I; F24F13/10; F24F11/00

    主分类号:

    F24F1/00

    申请人: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何振健; 余丹; 梁博; 叶务占; 林金煌; 肖林辉; 陈诚

    地址:

    519070 广东省珠海市前山金鸡西路六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代理人:

    赵囡囡;邹秋爽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10),壳体(10)具有出风口(11);挡风板(20),挡风板(20)可移动地设置在出风口(11)处以改变出风面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的送风的远近距离不能调节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所述壳体(10)具有出风口(11);
    挡风板(20),所述挡风板(20)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出风口(11)处以改变
    出风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20)沿所述壳体(10)
    的周向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20)为两个,两个所述
    挡风板(20)对称的设置在所述出风口(11)的左右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挡风
    板(20)移动的驱动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挡风板(20)和所述驱动机构之间的传动
    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齿轮及与所述齿轮
    啮合的齿条,所述齿轮设置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齿条设置在所述挡风板(20)
    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20)为弧形板。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控制器,所述驱动
    机构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用于检测使用者活
    动区域的人感传感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人感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控制所述驱动机
    构,进而改变所述出风面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感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出风口(11)
    的上部。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20)具有避让位置及遮
    挡位置,所述挡风板(20)处于所述避让位置时所述出风口的出风面积最大,所述
    挡风板(20)处于所述遮挡位置时所述出风口(11)的出风面积最小,所述控制器
    控制所述驱动机构,以控制所述挡风板(20)在所述避让位置及遮挡位置之间往复
    运动。

    说明书

    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制冷温降与其吹风息息相关,其风场直接影响着房间的制冷温降效果,普通空
    调大多考虑空调的送风距离与送风角度。

    空调器调整送风角度时,仅仅能够实现空调器出风口不同角度的制冷,而对于距离
    空调器较远或者距离空调器较近的场所制冷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的送风的远近
    距离不能调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壳体具有出风口;挡
    风板,挡风板可移动地设置在出风口处以改变出风面积。

    进一步地,挡风板沿壳体的周向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挡风板为两个,两个挡风板对称的设置在出风口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用于驱动挡风板移动的驱动机构以及设置在挡风板和驱动
    机构之间的传动机构。

    进一步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

    进一步地,传动机构包括齿轮及与齿轮啮合的齿条,齿轮设置在电机的输出轴上,
    齿条设置在挡风板上。

    进一步地,挡风板为弧形板。

    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控制器,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用于检测使用者活动区域的人感传感器,控制器根据人感
    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控制驱动机构,进而改变出风面积。

    进一步地,人感传感器设置在出风口的上部。

    进一步地,挡风板具有避让位置及遮挡位置,挡风板处于避让位置时出风口的出风
    面积最大,挡风板处于遮挡位置时出风口的出风面积最小,控制器控制驱动机构,以控
    制挡风板在避让位置及遮挡位置之间往复运动。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当空调器的出风口出风时,通过挡风板移动能够改变出风
    口的出风面积。当挡风板调节到出风口的出风面积最大的位置时,空调器的送风距离最
    近。当挡风板调节到出风口的出风面积最小的位置时,空调器的送风距离最远。当挡风
    板调节到出风面积处于最大和最小的位置之间时,空调器的送风距离在最近和最远之间。
    当挡风板在出风面积最大和最小的位置之间移动时,空调器的送风距离变化以实现均匀
    性控温。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的送风的远近距离不能调
    节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
    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壳体的实施例的出风口处于遮挡位置的主视示意
    图;

    图2示出了图1的空调器的壳体的出风口处于遮挡位置的左视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空调器的壳体的实施例的出风口处于避让位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的空调器的壳体的实施例的出风口处于避让位置的左视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的空调器的试验场地示意图;以及

    图6至图8示出了图1的空调器在图5的试验场地内进行试验的试验结果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壳体;11、出风口;20、挡风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
    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壳体10和挡风板20。壳体
    10具有出风口11。挡风板20可移动地设置在出风口11处以改变出风面积。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当空调器的出风口11出风时,通过挡风板20移动能够
    改变出风口11的出风面积。当挡风板20调节到出风口11的出风面积最大的位置时,
    空调器的送风距离最近。当挡风板20调节到出风口11的出风面积最小的位置时,空调
    器的送风距离最远。当挡风板20调节到出风面积处于最大和最小的位置之间时,空调
    器的送风距离在最近和最远之间。当挡风板20在出风面积最大和最小的位置之间移动
    时,空调器的送风距离变化以实现均匀性控温。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
    技术中的空调器的送风的远近距离不能调节的问题。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挡风板20沿壳体10的周向方向移
    动。具体地,挡风板20设在在壳体10的周向内壁上,上述结构的挡风板20的固定结
    构较稳固,容易实现。具体地,挡风板20为弧形板,上述结构紧凑、节省空间。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挡风板20为两个,两个挡风板20
    对称的设置在出风口11的左右两侧。上述结构保证了空调器在出风时始终以出风口11
    的中心向左右对称的出风。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出风口11的位置设置在室内的居中
    位置后,不用再通过改变出壳体10的角度位置来调整出风的中心位置。挡风板20可以
    安装在出风口11的内壁侧,通过电机驱动、在挡风板20下沿设计对应于电机齿轮相互
    咬合的齿条。通常的空调器制冷需要满足房间范围内均匀温降,以此可以作为空调器运
    行的制冷默认的开机运行状态,对于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空调器对应制冷运行的默认
    状态下左右两块挡风板在出风面积最大和出风面积最小时来回切换,即通过电机驱动挡
    风板20做来回运动,使得送风能够由近及远的对房间气流组织进行充分循环混合,使
    得室内充分的进行强制对流换热,从而达到均匀快速温降的效果。如当以出风面积最小
    时的状态制冷运行,空调风机吸入的空气与换热器热交换后的冷空气将通过出风口被送
    至房间离空调器较远侧,能够使得远侧的空气温度快速的降低,但近侧的空气会较大程
    度的滞后于远侧的温降效果;相反的如果以出风面积最大的状态制冷运行,则远侧的空
    气会较大程度的滞后于近侧的温降效果。这与空气对流的强弱相关。实际的结果也如实
    例中的远距离范围送风、近距离范围送风所达到的温降效果对应。

    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空调器还包括用于驱动挡风板20移动的驱动机构以及
    设置在挡风板20和驱动机构之间的传动机构。上述结构容易实现。具体地,驱动机构
    包括电机,电机作为驱动机构容易实现,电机容易得到、可供选型的种类较多。

    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传动机构包括齿轮及与齿轮啮合的齿条,齿轮设置在电
    机的输出轴上,齿条设置在挡风板20上。上述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制作。

    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空调器还包括控制器,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安装有
    控制器的空调器使用更加方便。具体地,空调器还包括用于检测使用者活动区域的人感
    传感器,控制器根据人感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控制驱动机构,进而改变出风面积。上述智
    能化的设置不但更加人性化,而且还节省了人工调节空调器出风的过程。进一步具体地,
    人感传感器设置在出风口11的上部,上述设置的人感传感器可控的区域更大,进一步
    满足了根据房间内人体所在的区域活动来选择优先制冷的区域,人感传感器的控制可以
    参见申请号为201420472675.1的中国专利申请中的内容。

    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挡风板20具有避让位置及遮挡位置,挡风板20处于避
    让位置时出风口的出风面积最大(本实施例能达到出风口的开度为180度,送风距离最
    近),挡风板20处于遮挡位置时出风口11的出风面积最小,控制器控制驱动机构,以
    控制挡风板20在避让位置及遮挡位置之间往复运动。上述结构能够有效地控制出风距
    离。实现远距离快速制冷或近距离快速制冷。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采用了以下试验:试验以3P空调器、对应的在面积40m2(长
    9.3m、宽4.3m)、房高2.8m的房间进行试验,其中墙体为红砖砂浆材料,厚度为21厘
    米。试验初始条件:室内环境温度36℃/RH40%(RH表示空气的相对湿度)、室外43℃
    /-(室外的湿度对试验没有影响,因此对室外的湿度不进行测量控制,-表示不进行测量
    和控制。),控制内侧墙温控制在32.5℃±0.5℃。空调器设定制冷16℃以超强风档运行
    试验。试验结果如下:

    图6至图8示出了空调器运行1小时后的房间温度竖直高度1.3m对应平面的温度
    场。图6示出的是远距离范围送风制冷降温效果图。图7示出的是近距离范围送风制冷
    降温效果图。图8示出地是远距离和近距离结合的送风制冷降温效果图。图6至图8中
    横坐标为房间的长度,纵坐标为房间的宽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
    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
    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关 键  词:
    空调器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空调器.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31275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