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级变速器的外壳运行装置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级变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无级变速器的外壳运行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级变速是指采用变速传动结构和工作直径可变的主、从动轮相配合来传递动力,可以实现传动比的连续改变,从而得到传动系与发动机工况的最佳匹配。现有无级变速传动结构通常包括钢带式无级变速传动结构、滚轮转盘式无级变速传动结构等。其中,钢带式无级变速传动结构存在钢带易损坏的问题,滚轮转盘式无级变速传动结构存在结构复杂、维护不便的问题。基于此,有必要发明一种全新的无级变速传动结构,以解决现有无级变速传动结构存在的上述问题。在申请号为“201310117401.0”、公布号为“CN103234015A”的专利文本中,公开了一种无级变送器的机械运行结构,这个结构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无级变速结构,但是两个碗形轮之间没有支撑,运行不够稳定,采用单一动力变速,动力也相对不足。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运行稳定性差和动力不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级变送器的外壳运行装置,在两个碗形轮之间夹设轴承,本装置在运行时更加稳定,使用寿命长,同时增加了混合动力,动力强劲。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无级变速器的外壳运行装置,包括中心轴,中心轴的一端为螺纹段,螺纹段上旋接有螺母,中心轴的外侧面中部环向设置有齿槽段,中心轴的外侧面配合有轴套,轴套的外侧面开设有若干个轴向限位槽,各个轴向限位槽内均嵌设有一个连接板,各个连接板的内端端面上均设置有一个圆弧形轮齿段,各个圆弧形轮齿段均与齿槽段相互啮合,各个连接板的侧面均安装有一个枢轴,各个连接板分别通过各个枢轴一一对应铰接于各个轴向限位槽的槽壁上,两个碗形轮的碗口之间沿轴向等距安装有若干个柱形轮,柱形轮的数目与连接板的数目一致,各个柱形轮的两端均各设置有一个轮帽,且各个柱形轮上的两个轮帽均分别与两个碗形轮的内壁贴合,各个柱形轮的外侧面均配合有一个柱形轮套,各个柱形轮套的外侧面一一对应固定于各个连接板的外端端面,两个碗形轮之间压装有中间轴承,中间轴承包括两个外支撑架和置于两个外支撑架之间的内支撑架,两个外支撑架与内支撑架之间均通过多个滚珠支撑,碗形轮与对应侧的外支撑架通过多个配合付相连,碗形轮可相对于对应侧的外支撑架在中心轴的中心轴线方向移动。在两个碗形轮之间安装中间轴承,两个碗形轮均顶在同侧的外支撑架上,两个碗形轮的运动更加稳定,使用寿命长。
其中,作为优选地,碗形轮上设有齿槽圈,齿槽圈套装在中心轴上,齿槽圈的外周开设有环向的齿槽,发动机的输出轴通过齿轮与齿槽啮合,电机带动齿槽圈同步运动,减小了两个碗形轮的运行阻力,增加了助力,提供了混合动力,运行稳定可靠,实现了变扭矩的效果。
其中,内支撑架的外壁上开设有环向齿,环向齿在辅助电机的驱动下转动,在无级变送器运行的过程中,进一步减小两个碗形轮的运行阻力,提供了二次混合动力。
其中,中心轴分为左段中心轴和右段中心轴,左段中心轴与右段中心轴之间通过双内圈轴承相连,双内圈轴承的两个内圈均与外圈之间通过多个滚珠支撑,左段中心轴与双内圈轴承的左侧内圈过盈配合,右段中心轴与双内圈轴承的右侧内圈过盈配合,左段中心轴和右段中心轴不同步转动,在辅助电机带动环向齿转动的同时,右段中心轴旋转,左段中心轴不转,保证了无级变速器的安全稳定运行。
配合付的具体结构为:碗形轮朝向同侧外支撑架的端面设有多个插齿,多个插齿沿着端面呈等角度环向布置,外支撑架上开设有与插齿数量相同的插槽,插齿插入到对应位置的插槽内。在出厂时,插齿相对于插槽的端面有一定的间隙,在无级变速器工作的过程中,轮帽与碗形轮之间会有磨损,磨损后,两个碗形轮之间的间距会减小,由于配合付的存在,能够满足两个碗形轮的伸缩量,进一步增加了运行的稳定性。
其中,作为优选地,插齿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插齿的间隔角度为90度。
其中,环向齿为横齿或斜齿。
本发明减小了运行阻力,增加了运行动力,运行更加稳定,同时也能够满足碗形轮的运行伸缩量,非常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也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中间轴承的内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外支撑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碗形轮相对同侧外支撑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插齿与卡槽的安装关系示意图。
图6为中间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双内圈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中心轴,2为螺纹段,3为螺母,4为齿槽段,5为柱形轮套,6为轴套,7为连接板,8为圆弧形轮齿段,9为枢轴,10为碗形轮,11为中间轴承,12为外支撑架,13为内支撑架,14为配合付,15为齿槽圈,16为齿槽,17为环向齿,18为左段中心轴,19为右段中心轴,20为双内圈轴承,21为左侧内圈,22为右侧内圈,23为插齿,24为插槽,25为单内圈轴承,26为柱形轮,27为轮帽,28为环形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图5,图6和图7所示,无级变速器的外壳运行装置,包括中心轴1,中心轴1的一端为螺纹段2,螺纹段2上旋接有螺母3,中心轴1的外侧面中部环向设置有齿槽段4,中心轴1的外侧面配合有轴套6,轴套6的外侧面开设有若干个轴向限位槽,各个轴向限位槽内均嵌设有一个连接板7,各个连接板7的内端端面上均设置有一个圆弧形轮齿段8,各个圆弧形轮齿段8均与齿槽段4相互啮合,各个连接板7的侧面均安装有一个枢轴9,各个连接板7分别通过各个枢轴9一一对应铰接于各个轴向限位槽的槽壁上,两个碗形轮10的碗口之间沿轴向等距安装有若干个柱形轮26,柱形轮26的数目与连接板7的数目一致,各个柱形轮26的两端均各设置有一个轮帽27,且各个柱形轮26上的两个轮帽27均分别与两个碗形轮10的内壁贴合,各个柱形轮26的外侧面均配合有一个柱形轮套5,各个柱形轮套5的外侧面一一对应固定于各个连接板7的外端端面,两个碗形轮10之间压装有中间轴承11,中间轴承11包括两个外支撑架12和置于两个外支撑架12之间的内支撑架13,两个外支撑架12与内支撑架13之间均通过多个滚珠支撑,碗形轮10与对应侧的外支撑架12通过多个配合付14相连,碗形轮10可相对于对应侧的外支撑架12在中心轴1的中心轴线方向移动。在两个碗形轮10之间安装中间轴承11,两个碗形轮10均顶在同侧的外支撑架12上,两个碗形轮10的运动更加稳定,使用寿命长。轴套6与中间轴承11固定连接。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如图8所示,碗形轮10上设有齿槽圈15,齿槽圈15套装在中心轴1上,齿槽圈15的外周开设有环向的齿槽16,发动机的输出轴通过齿轮与齿槽16啮合,电机带动齿槽圈15同步运动,减小了两个碗形轮10的运行阻力,提供了混合动力,运行稳定可靠。
碗形轮10分为左右两个,有主动轮和从动轮之分,主动轮可以由发动机或电机驱动,从动轮可以增加电机驱动,增加助力,实现混合动力。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如图2、图9和图10所示,内支撑架13的外壁上开设有环向齿17,根据实际需要,环向齿17可选为横齿或斜齿,环向齿17在辅助电机的驱动下转动,在无级变送器运行的过程中,进一步减小两个碗形轮10的运行阻力,提供了二次混合动力。
中心轴1分为左段中心轴18和右段中心轴19,左段中心轴18与右段中心轴19之间通过双内圈轴承20相连,双内圈轴承20的两个内圈均与外圈之间通过多个滚珠支撑,左段中心轴18与双内圈轴承20的左侧内圈21过盈配合,右段中心轴19与双内圈轴承20的右侧内圈22过盈配合,左段中心轴18和右段中心轴19不同步转动,在辅助电机带动环向齿17转动的同时,右段中心轴19旋转,左段中心轴18不转,消除扭力,保证了无级变速器的安全稳定运行。
实施例四
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如图3和图4所示,配合付14的具体结构为:碗形轮10朝向同侧外支撑架12的端面设有多个插齿23,多个插齿23沿着端面呈等角度环向布置,外支撑架12上开设有与插齿23数量相同的插槽24,插齿23插入到对应位置的插槽24内。在出厂时,插齿23相对于插槽24的端面有一定的间隙,在无级变速器工作的过程中,轮帽27与碗形轮10之间会有磨损,磨损后,两个碗形轮10之间的间距会减小,由于配合付14的存在,能够满足两个碗形轮10的伸缩量,进一步增加了运行的稳定性。
其中,作为优选地,插齿23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插齿23的间隔角度为90度。
本发明减小了运行阻力,增加了运行动力,运行更加稳定,同时也能够满足碗形轮10的运行伸缩量,非常实用。
其中,环向齿17为横齿或斜齿。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与实施三的区别在于,左段中心轴18与右段中心轴19之间通过单内圈轴承25相连,右段中心轴19过盈配合在单内圈轴承25的内圈内,左段中心轴18通过环形支架28与单内圈轴承25的外圈固定,中心轴1的左段中心轴18和右段中心轴19不同步转动,在辅助电机带动环向齿17转动的同时,右段中心轴19旋转,左段中心轴18不转,消除扭力,保证了无级变速器的安全稳定运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在本发明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