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差装置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差装置,适用于降压差很大的设备上使用,特别适用于于减压阀上使用。
背景技术
高压差装置用于调节流体的压差,如申请号为201410743022.7、名称为高压差多级套筒调节阀的中国专利。
现有技术的高压差装置存在减压范围小的缺陷,不能满足使用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减压范围大的高压差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压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和压差容器;压差容器包括螺旋槽套柱、密封桶组件和垫圈组件;
基座上开有进口流道、出口流道、进口和出口;进口流道与进口连通,出口流道与出口连通;
密封桶组件固定在基座上;密封桶组件内开有密封桶内腔;
螺旋槽套柱由多个螺旋槽套以内向外依次套装组合而成;螺旋槽套的外壁开有螺旋槽,螺旋槽环绕螺旋槽套的中轴线,并沿着螺旋槽套的轴向延伸;螺旋槽套上开有螺旋槽套通孔,螺旋槽套通孔与螺旋槽连通;最内层的螺旋槽套的螺旋槽套通孔与出口流道连通;
任意内外相邻的两个螺旋槽套中:外层的螺旋槽套套装在内层的螺旋槽套外,这两个螺旋槽套过盈配合,外层螺旋槽套的螺旋槽套通孔与内层螺旋槽套的螺旋槽连通,这两个螺旋槽套的螺旋槽套通孔呈上下设置;
垫圈组件套装在螺旋槽套柱最外层的螺旋槽套外,并将该螺旋槽套的螺旋槽局部覆盖住,螺旋槽被覆盖部分为:自该螺旋槽套的螺旋槽套通孔以上,但不到最顶端;最外层螺旋槽套上未被垫圈组件覆盖的螺旋槽与密封桶内腔连通;
垫圈组件与最外层的螺旋槽套过盈配合;密封桶组件套装在垫圈组件外,垫圈组件与密封桶组件过盈配合;垫圈组件中开有垫圈流道,垫圈流道一端与进口流道连通,另一端与密封桶内腔连通。
本发明所述的垫圈组件由多个垫圈上下依次叠加组合而成;垫圈套装在螺旋槽套柱最外层的螺旋槽套外,并与该螺旋槽套过盈配合;密封桶套装在垫圈外,并与垫圈过盈配合;垫圈上开有垫圈通孔和垫圈槽,垫圈通孔和垫圈槽连通;上下依次叠加垫圈的垫圈通孔和垫圈槽构成所述的垫圈流道,最下层垫圈的垫圈槽和最上层垫圈的垫圈通孔分别构成垫圈流道的两端。
本发明最下层垫圈的垫圈槽与进口流道连通,最上层垫圈的垫圈通孔与密封桶内腔连通。
本发明任意上下相邻的两个垫圈中:下层垫圈的垫圈通孔与上层垫圈的垫圈槽相通。
本发明任意上下相邻的两个垫圈中:两个垫圈的垫圈通孔成错位布置。
本发明任意上下相邻的两个垫圈中:两个垫圈的垫圈通孔成180度错位布置。
本发明所述的密封桶组件包括密封桶和端盖;密封桶固定在基座上,密封桶内开有所述的密封桶内腔;端盖固定在密封桶上,将密封桶内腔密封住。
本发明进口流道中设置有分流段,出口流道中设置有合流段。
本发明一个螺旋槽套的外壁上开有多条螺旋槽。
本发明一个基座上安装有多个压差容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设计合理,本发明流体出口处的压力成倍的低于进口处的压力,达到成数量级降压倍率的效果,减压范围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垫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垫圈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见图1~图5,本发明实施例包括基座1和压差容器2。压差容器2包括螺旋槽套柱、密封桶组件和垫圈组件。
基座1上开有进口流道7、出口流道8、进口14和出口15;进口14与进口流道7连通;出口流道8与出口15连通。进口流道7中设置有分流段16,起到分流作用。出口流道8中设置有合流段17,起到合流作用。
密封桶组件包括密封桶5和端盖4。密封桶5的底部固定在基座1上,密封桶5内开有密封桶内腔9。
端盖4固定在密封桶5上,将密封桶内腔9密封住。
螺旋槽套柱由多个螺旋槽套3以内向外依次套装组合而成。
螺旋槽套3的外壁开有螺旋槽10,螺旋槽10环绕螺旋槽套3的中轴线,并沿着螺旋槽套3的轴向延伸。一个螺旋槽套3的外壁上能开有多条螺旋槽10,本实施例中,一个螺旋槽套3的外壁上开有两条螺旋槽10。螺旋槽10是流体,如气体、液体的通道。螺旋槽套3上开有螺旋槽套通孔11,螺旋槽套通孔11与螺旋槽10连通。
任意内外相邻的两个螺旋槽套3中:外层的螺旋槽套3套装在内层的螺旋槽套3外,这两个螺旋槽套3过盈配合,这样就形成密封,使得流体不会渗入两个螺旋槽套3之间的接触区域,驱使流体向螺旋槽10流动;并且外层螺旋槽套3的螺旋槽套通孔11与内层螺旋槽套3的螺旋槽10连通;这两个螺旋槽套3的螺旋槽套通孔11呈上下设置,这样流体就不会从一个螺旋槽套通孔11直接进入另一个螺旋槽套通孔11,而是在螺旋槽10流过一段距离,增加了阻力。
螺旋槽套柱最内层的螺旋槽套3的螺旋槽套通孔11与出口流道8的合流段17连通。
垫圈组件套装在螺旋槽套柱最外层的螺旋槽套3外,并将该螺旋槽套3的螺旋槽10局部覆盖住,并且螺旋槽10被覆盖部分为:自螺旋槽套通孔11以上,但不到最顶端。垫圈组件与该螺旋槽套3过盈配合,这样就形成密封,使得流体不会渗入到垫圈组件与螺旋槽套3之间的接触区域,驱使流体向螺旋槽10流动。最外层螺旋槽套3上未被垫圈组件覆盖的螺旋槽10与密封桶内腔9连通。
密封桶5套装在垫圈组件外;垫圈组件与密封桶5过盈配合,这样就形成密封,使得流体不会渗入到垫圈组件与密封桶5之间的接触区域,驱使流体向螺旋槽10流动。
垫圈组件中开有垫圈流道,垫圈流道一端与进口流道7的分流段16连通,另一端与密封桶内腔9连通。
垫圈组件由多个垫圈6上下依次叠加组合而成。
垫圈6套装在螺旋槽套柱最外层的螺旋槽套3外,而密封桶5套装在垫圈6外;垫圈6与该螺旋槽套3过盈配合,这样就形成密封,使得流体不会渗入到垫圈6与螺旋槽套3之间的接触区域,驱使流体向螺旋槽10流动;垫圈6与密封桶5过盈配合,这样就形成密封,使得流体不会渗入到垫圈6与密封桶5之间的接触区域,驱使流体向螺旋槽10流动。
垫圈6上开有相连通的垫圈通孔12和垫圈槽13,上述多个上下依次叠加的垫圈6的垫圈通孔12和垫圈槽13构成垫圈流道。最下层的垫圈6的垫圈槽13和最上层的垫圈6的垫圈通孔12构成垫圈流道的两端,最下层的垫圈6的垫圈槽13与进口流道7的分流段16连通,最上层的垫圈6的垫圈通孔12与密封桶内腔9。本发明中,以最靠近基座1的垫圈6为最下层垫圈6。
任意上下相邻的两个垫圈6中:下层垫圈6的垫圈通孔12与上层垫圈6的垫圈槽13相通;并且上下相邻的两个垫圈6的垫圈通孔12成180度错位布置,这样流体就不会从一个通孔12直接进入另一个通孔12,而是在垫圈槽13流过一段距离,增加了阻力。
流体从基座1的进口14流入进口流道7后流入分流段16,然后向两侧流进压差容器2,流进垫圈流道,经垫圈流道流进密封桶内腔9,充满密封桶内腔9后,流体沿最外层螺旋槽套3上的螺旋槽10循环往内流,当流到该螺旋槽套3的螺旋槽套通孔11时,由该螺旋槽套通孔11进入次外层螺旋槽套3上的螺旋槽10;流体在次外层螺旋槽套3上的螺旋槽10上再流到次外层螺旋槽套3的螺旋槽套通孔11中,以此螺旋循环流动,直到流出最内层的螺旋槽套3的螺旋槽套通孔11,然后流入出口流道8的合流段17,再经过基座的出口流道8由出口15流出。
由于流体从进口14到出口15要经过垫圈流道和多层螺旋槽套3的多条螺旋槽10,流体流动过程中的阻力增大,以及分流效果的叠加,使出口15处的压力成倍的低于进口14处的压力,达到成数量级降压倍率的效果。
根据进出口高压差比例的需求,一个基座1上能安装多个压差容器2,本实施例仅为2个。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