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喷肥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化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喷肥。
背景技术
中国是农业大国,尤其是水稻的种植量较大。目前我国大部分水稻在种植过程中
都喷洒农药,虽然这在防止病虫害、增产增收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长期喷洒会使土壤累积
过多有害化学残留物,这会破坏土壤肥力,降低肥料利用率,同时污染水资源,破坏生态环
境,加上农作物有可能累积或残留有害化合物,这对人类健康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目前市面上有不少水稻喷肥,可令水稻叶片加厚、质地变硬,使虫子咬不动,达到
不喷洒农药也能防虫害的目的,既保护了环境,又有生产出绿色无污染的有机大米,但是利
用此方法种植出来的大米产量低,米粒不饱满,口感差。因此,需要一种既能保证水稻产量
和质量,又能代替农药防治病虫害、且基本不会污染环境的水稻肥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发明一种水稻喷肥,在水稻生长初期和拔节期使用该喷肥,可令水稻
叶片加厚、质硬,无需喷洒农药也可有效预防虫害,并且促进水稻的光合作用,促进稻谷生
长成熟。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水稻喷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乙烯利2-4份、硫酸铜0-2份、氯化胆碱
3-6份。
所述的水稻喷肥,其应用方法为:将原料兑入200-300份水,混合均匀后在水稻生
长初期喷施;将原料兑入50-100份水,混合均匀后在水稻拔节期喷施。
所述的水稻喷肥在水稻生长初期喷施的量为每亩水稻田使用量不超过200ml;所
述的水稻拔节期喷施的量为每亩水稻田使用量不超过400ml。
所述的水稻喷肥在水稻生长初期喷施时间为每7-14天喷施一次;所述的水稻拔节
期喷施时间为每5-10天喷施一次。
所述的乙烯利、硫酸铜、氯化胆碱均为固体纯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水稻喷肥营养均衡,可有效加强水稻的光合作用,乙烯利成分可促进稻谷生
长成熟,保证稻谷的产量和质量;本发明的水稻喷肥能使水稻叶片加厚、质地坚硬,有效防
治虫害,可代替农药的作用,使水稻无需喷洒农药,减少农药对土地的侵蚀以及对环境的污
染,保护了生态环境,还能生产出绿色环保大米,食用后对人体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加上其
渗透力强,用量少,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可降低种植成本,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是用于说明
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根据本发明的实质对本发明进行的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发明
要求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称取固体纯品乙烯利2g、氯化胆碱3g,兑入200g水,混合均匀,得到水稻喷肥A;
称取固体纯品乙烯利2g、硫酸铜1g、氯化胆碱4g,兑入50g水,混合均匀,得到水稻喷肥
B。
在水稻生长初期每7天喷施一次水稻喷肥A,拔节期每5天喷施一次水稻喷肥B。
所述的水稻喷肥A和水稻喷肥B均为一亩水稻田的喷施量。
实施例2
称取固体纯品乙烯利3g、硫酸铜1g、氯化胆碱4g,兑入220g水,混合均匀,得到水稻喷肥
A;
称取固体纯品乙烯利3g、硫酸铜2g、氯化胆碱5g,兑入75g水,混合均匀,得到水稻喷肥
B。
在水稻生长初期每10天喷施一次水稻喷肥A,拔节期每9天喷施一次水稻喷肥B。
所述的水稻喷肥A和水稻喷肥B均为一亩水稻田的喷施量。
实施例3
称取固体纯品乙烯利3g、硫酸铜1g、氯化胆碱5g,兑入245g水,混合均匀,得到水稻喷肥
A;
称取固体纯品乙烯利4g、硫酸铜1g、氯化胆碱5g,兑入80g水,混合均匀,得到水稻喷肥
B。
在水稻生长初期每11天喷施一次水稻喷肥A,拔节期每8天喷施一次水稻喷肥B。
所述的水稻喷肥A和水稻喷肥B均为一亩水稻田的喷施量。
实施例4
称取固体纯品乙烯利4g、硫酸铜2g、氯化胆碱5g,兑入260g水,混合均匀,得到水稻喷肥
A;
称取固体纯品乙烯利4g、硫酸铜2g、氯化胆碱5g,兑入75g水,混合均匀,得到水稻喷肥
B。
在水稻生长初期每12天喷施一次水稻喷肥A,拔节期每10天喷施一次水稻喷肥B。
所述的水稻喷肥A和水稻喷肥B均为一亩水稻田的喷施量。
实施例5
称取固体纯品乙烯利4g、硫酸铜1g、氯化胆碱6g,兑入300g水,混合均匀,得到水稻喷肥
A;
称取固体纯品乙烯利3g、硫酸铜2g、氯化胆碱6g,兑入90g水,混合均匀,得到水稻喷肥
B。
在水稻生长初期每13天喷施一次水稻喷肥A,拔节期每10天喷施一次水稻喷肥B。
所述的水稻喷肥A和水稻喷肥B均为一亩水稻田的喷施量。
实施例6
称取固体纯品乙烯利4g、硫酸铜2g、氯化胆碱6g,兑入300g水,混合均匀,得到水稻喷肥
A;
称取固体纯品乙烯利4g、硫酸铜2g、氯化胆碱6g,兑入100g水,混合均匀,得到水稻喷肥
B。
在水稻生长初期每14天喷施一次水稻喷肥A,拔节期每10天喷施一次水稻喷肥B。
所述的水稻喷肥A和水稻喷肥B均为一亩水稻田的喷施量。
实施例7
对比试验
1.1试验材料
试验地选择土壤类型为含有机质31.5g/kg,全氮192.2mg/kg,有效磷12.8mg/kg,速效
钾108.3mg/kg,pH值7.46。地势平坦,灌排方便。供试水稻品种为两优6326。采用简化大棚营
养土隔离层旱育秧方法。叶龄达3.8-4.1叶左右开始移栽,栽植密度16572株/667m2。采用大
区对比法,不设重复,每个处理面积667m2。
1.2试验处理
试验设18个处理,处理1-6为对照组A:常规施肥,不做其他处理;处理7-12为对照组B:
常规施肥,并常规喷施农药;处理13-18为试验组:常规施肥,并喷施实施例1-6的水稻喷肥,
按照实施例相应的喷施方法进行喷施。
1.3试验结果
通过试验观察,对照组A的水稻长势较差,茎秆细小,叶片泛黄、虫眼较多,有轻度早衰
现象,成熟时稻穗较短;对照组B的水稻长势好,茎秆粗壮,叶片厚,虫眼少,稻穗较长,成熟
时植株茎上部仍有少数绿叶;试验组的水稻喷施了本发明实施例1-6的水稻喷肥,其长势较
好,茎秆粗壮,叶片厚、质硬,虫眼少,稻穗较对照组B稍短。
不同处理产量调查结果如下:
表1不同处理产量调查结果
项目
对照组A
对照组B
试验组
平均株高/cm
87.4
95.3
94.2
平均穗长/cm
20.5
26.4
23.7
平均有效穗数/穗/株
6.9
10.4
9.8
平均实粒数/粒/穗
121.0
154.6
138.4
平均千粒重/g
26.4
27.8
27.5
平均谷/杆
0.80
0.92
0.88
平均产量/kg/667m2
415.7
728.4
687
由表1可知,对照组A的水稻只施放肥料,株高、穗长、有效穗数、实粒数及产量比其余两
组有明显的差距,原因是没有喷施农药,虫害严重,影响了长势和产量;对照组B的水稻喷施
了肥料和农药,长势良好,产量高,但农药在一定程度上会残留在土壤里,破坏农业环境;试
验组的水稻喷施了本发明的水稻喷肥,有效地防治了病虫害,长势较好,产量与对照组B差
距不大,且试验组的水稻没有喷施农药,既节省了种植成本,保护了农业环境,又能生产出
绿色无污染、有益人体健康的有机粮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