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涡流缓速器测试系统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涡流缓速器测试系统,具体是指一种新型电涡流缓速器
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电涡流缓速器是一种汽车辅助制动装置,俗称电刹,主要应用于大型客车、
城市公交车辆及重型卡车。该装置安装在汽车驱动桥与变速箱之间,通过电磁
感应原理实现无接触制动。
电涡流缓速器测试系统是针对出厂前的电涡流缓速器的性能进行检测,从
而确保合格的电涡流缓速器才能在市场上流通,因此拥有良好性能的电涡流缓
速器测试系统则显得优为重要。然而,传统的电涡流缓速器测试系统,需要人
工看各种仪表显示,然后一一与标准值校验、记录,这样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而且容易误判或记录错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的电涡流缓速器测试系统,需要人工看各种仪
表显示,然后一一与标准值校验、记录,这样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而且容易
误判或记录错误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电涡流缓速器测试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电涡流缓速器测试系统,
包括电涡流缓速器;还包括分别与电涡流缓速器相连接的驱动器、温度传感器、
电流变送器和扭矩传感器,分别与温度传感器、电流变送器和扭矩传感器相连
接的处理单元,以及分别与驱动器和处理单元相连接的上位计算机;所述处理
单元则由单片机,分别与单片机相连接的模数转换单元、电压转换单元、A/D
转换单元和CAN通讯单元,与模数转换单元相连接的温度信号放大单元,以及
与A/D转换单元相连接的扭矩信号放大单元组成。所述温度信号放大单元还与
温度传感器相连接,电压转换单元与电流变送器相连接,扭矩信号放大单元则
还与扭矩传感器相连接,CAN通讯单元则通过CAN总线与上位计算机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A/D转换单元由信号采集电路,与信号采集电路输出端
相连接的转换电路组成;所述信号采集电路的输入端与扭矩信号放大单元的输
出端相连接,所述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相连接。
所述的信号采集电路由三极管VT1,负极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
正极则形成该信号采集电路的输入端的电容C2,与电容C2相并联的电容C1,
正极与电容C2的正极相连接、负极则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的电容C3,
正极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则接地的电容C6,以及P极与电容
C6的负极相连接、N极则与转换电路相连接的二极管D1组成;所述三极管VT1
的发射极还与转换电路相连接。
所述的转换电路由转换芯片U,三极管VT2,三极管VT3,三极管VT4,
正极与转换芯片U的VPOS管脚相连接、负极接地的电容C4,与电容C4相并
联的电容C5,正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负极接地的电容C8,与电容
C8相并联的电容C7,负极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正极则与三极管VT3
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容C9,负极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的同时接地、正极
则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容C10,一端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
接、另一端则与转换芯片U的VOUT管脚相连接的电阻R1,一端与三极管VT4
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则经电阻R2后接地的电阻R3,以及串接在三极管VT4
的发射极和基极之间的电阻R4组成;所述转换芯片U的VPOS管脚接+5V电
压、其VINP管脚则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其COMM管脚和GNEG
管脚则均与二极管D1的N极相连接、其VNEG管脚则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
连接的同时接-5V电压、其GPOS管脚和VOUT管脚以及FDBK管脚则均与三
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2的集电极接地;所述三极管VT4
的集电极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其基极则与电阻R3和电阻R2的连接
点相连接;所述转换芯片U的VOUT管脚则形成该转换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的转换芯片U为AD603集成芯片。
本发明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可自动完成测试流程,无需人工校验、记录,降低了测试人员
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测试效率,并且避免测试过程中出现误判或记录错误等现
像而影响测试人员对电涡流缓速器性能的评估。
(2)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于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处理单元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A/D转换单元的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
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新型电涡流缓速器测试系统,由驱动器,电涡流缓
速器,温度传感器,电流变送器,扭矩传感器,处理单元以及上位计算机组成。
实施时,驱动器与电涡流缓速器相连接,其用于控制电涡流缓速器的加速、
减速、启停等动作。该温度传感器、电流变送器以及扭矩传感器则均与电涡流
缓速器相连接,该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电涡流缓速器的工作温度,其优先采用
上海扬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TN3000型LED数显温度传感器;电流变送
器则用于采集电涡流缓速器的实时工作电流,其优先采用北京华智兴远科技有
限公司生产的HZ-AC-D1系列电流变送器;而扭矩传感器则用于采集电涡流缓
速器的实时扭矩信号,其优先采用江苏兰菱机电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ZJ-A型转
矩转速传感器来实现。处理单元则同时与温度传感器、电流变送器以及扭矩传
感器相连接,其用于对电涡流缓速器的温度信号、电流信号以及扭矩信号进行
处理。该上位计算机与驱动器相连接,而处理单元还通过CAN总线与上位计算
机相连接,该上位计算机作为人机交换窗口,测试人员可在上位计算机上输入
对电涡流缓速器的控制指令,并由上位计算机把控制指令发送给驱动器,由驱
动器对电涡流缓速器进行控制;同时,该上位计算机还可接收处理单元发送来
的各种信号,测试人员可通过上位计算机了解电涡流缓速器的各种实时信息。
为了更好的对电涡流缓速器的各种实时信号进行处理,如图2所示,该处
理单元则由单片机,模数转换单元,电压转换单元,A/D转换单元,温度信号
放大单元,扭矩信号放大单元以及CAN通讯单元组成。
其中,该温度信号放大单元用于对采集到的温度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因此
其与温度传感器相连接,而模数转换单元则用于把放大后的温度信号转换为数
字信号,其与温度信号放大单元相连接。该扭矩信号放大单元用于对扭矩信号
进行放大处理,因此其与扭矩传感器相连接,该A/D转换单元则用于把放大后
的扭矩信号转换为系统可识别的数字信号,其与扭矩信号放大单元相连接。该
电压转换单元与电流变送器相连接,其用于把采集到的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
号。单片机则同时与模数转换单元、电压转换单元以及A/D转换单元相连接,
其用于对温度信号、电压信号以及扭矩信号进行识别。该CAN通讯单元则与单
片机相连接,其用于把处理后的各种信号传输给上位计算机。
如图3所示,所述的A/D转换单元由信号采集电路,与信号采集电路输出
端相连接的转换电路组成。所述信号采集电路的输入端与扭矩信号放大单元的
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相连接。
所述信号采集电路由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6,二极管D1以
及三极管VT1组成。所述转换电路则由转换芯片U,三极管VT2,三极管VT3,
三极管VT4,电容C4,电容C5,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电
阻R1,电阻R2,电阻R3以及电阻R4组成。
连接时,电容C2的负极与转换芯片U的VINP管脚相连接、其正极则形成
该信号采集电路的输入端。电容C1则与电容C2相并联。电容C3的正极与电
容C2的正极相连接、其负极则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电容C6的正极与
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其负极则接地。二极管D1的P极与电容C6的负
极相连接、其N极则同时与转换芯片U的COMM管脚以及GNEG管脚相连接。
电容C4的正极与转换芯片U的VPOS管脚相连接、其负极接地。电容C5与电
容C4相并联。电容C8的正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其负极接地。电容
C7与电容C8相并联。电容C9的负极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其正极
则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电容C10的负极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
的同时接地、其正极则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电阻R1的一端与三极
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其另一端则与转换芯片U的VOUT管脚相连接。电阻
R3的一端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其另一端则经电阻R2后接地。电阻
R4串接在三极管VT4的发射极和基极之间。
同时,所述转换芯片U的VPOS管脚接+5V电压、其VNEG管脚则与三极
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的同时接-5V电压、其GPOS管脚和VOUT管脚以及FDBK
管脚则均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其VOUT管脚还形成该转换电路的输
出端。所述三极管VT2的集电极接地;所述三极管VT4的集电极与三极管VT3
的集电极相连接、其基极则与电阻R3和电阻R2的连接点相连接。为了达到更
好的实施效果,所述的转换芯片U优选为AD603集成芯片来实现。
如上所述,便可很好的实施本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