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7

一种土地利用面积估算方法及其装置.pdf

  • 上传人:r7
  • 文档编号:627684
  • 上传时间:2018-02-26
  • 格式:PDF
  • 页数:17
  • 大小:1.13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68446.7

    申请日:

    2014.09.15

    公开号:

    CN104200117A

    公开日:

    2014.12.1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F 19/00申请日:20140915|||公开

    IPC分类号:

    G06F19/00(2011.01)I; G06Q50/02(2012.01)I

    主分类号:

    G06F19/00

    申请人:

    复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伟; 凌焕然

    地址:

    200433 上海市杨浦区国定路323号702-18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0

    代理人:

    成丽杰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环境领域,公开了一种土地利用面积估算方法及其装置。本发明中,包含以下步骤:A.获取土地利用数据和超密地表径流数据;B.利用土地利用数据和超密地表径流数据,对各土地与各径流进行空间拓扑分析;C.根据空间拓扑分析的结果导出与种植园共流的所有土地。利用“源-流-汇”系统控制理论,使得土地利用面积的估算形成一个数学模型,在进行估算时,只需获得各类地理数据,即可对各土地利用面积进行全面并准确的估算,弥补了现有技术中基于面源污染进行各分类土地面积估算的空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土地利用面积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A.获取各待估算土地的空间数据、种植园空间数据和超密地表径流矢量数据;
    B.利用所述空间数据、所述种植园空间数据和所述超密地表径流矢量数据,对各待估算土地进行空间形态分析,得到各待估算土地的上游种植园及上游土地间的树型结构,所述树型结构为种植园-土地对应结构;
    C.利用递归算法估算该树型结构中待估算土地的累积污染值;
    其中,一土地的累积污染值利用其所有直联土地的累积污染值之和与其所有直联土地改造为湿地水塘后对污染的消减计算;顶层土地的累积污染值与其上游各种植园的污染产生之和有关,与顶层土地至顶层土地的各上游种植园的距离有关;所述直联土地为一土地上一层的土地,且两个土地间无其他土地;
    D.估算并导出各所述待估算土地的利用面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地利用面积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土地的累积污染值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所得:
    f(x)=Σi=1nTAi·θidiρ·δi,x=0;]]>
    其中,所述TAi为所述顶层土地的上游第i个种植园面积;所述θi为一种植园i氮素产生系数;所述di为一种植园i与所述顶层土地间的距离;所述δi为基于地貌的种植园i与目的湿地地表微径流氮素传输系数;所述ρ为反距离加权幂参数。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土地利用面积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ρ的取值为2。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土地利用面积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土地的累积污染值通过以下递归公式计算所得:
    f(x)=f(x)-Σj=1mWAj·σj,x>0;]]>
    其中,所述WAj为所述土地的上游第j个直联土地面积;所述σj为第j个直联土地的湿地群落系统氮消减系数。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土地利用面积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估算土地的利用面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D=f(x)σ;]]>
    其中,所述σ为湿地群落系统氮消减系数。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地利用面积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园-土地对应结构包含N层种植园-土地对应结构,所述N为大于1的自然数;
    其中,所述N层种植园-土地对应结构中,底层为一待估算土地,其余各层为种植园或M层种植园-土地对应结构,所述M为大于1的自然数。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地利用面积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B之前,还包含以下步骤:
    获取微子流域数据,根据所述微子流域数据划分各汇水区域;
    在所述步骤B之中包含以下子步骤:
    分别在每一个汇水区域对各待估算土地进行空间形态分析,得到各待估算土地的上游种植园及上游土地间的树型结构。

    8.
      一种土地利用面积估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模块: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待估算土地的空间数据、种植园空间数据和超密地表径流矢量数据;
    分析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空间数据、所述种植园空间数据和所述超密地表径流矢量数据,对各待估算土地进行空间形态分析,得到各待估算土地的上游种植园及上游土地间的树型结构,所述树型结构为种植园-土地对应结构;
    污染值估算模块,利用递归算法估算该树型结构中待估算土地的累积污染值;
    其中,一土地的累积污染值利用其所有直联土地的累积污染值之和与其所有直联土地改造为湿地水塘后对污染的消减计算;顶层土地的累积污染值与其上游各种植园的污染产生之和有关,与其至其上游种植园的距离有关;所述直联土地为一土地上一层的土地,且两个土地间无其他土地;
    估算模块,用于估算并导出各所述待估算土地的利用面积。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土地利用面积估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园-土地对应结构包含N层种植园-土地对应结构,所述N为大于1的自然数;
    其中,所述N层种植园-土地对应结构中,底层为待估算土地,其余各层为种植园或M层种植园-土地对应结构,所述M为大于1的自然数。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土地利用面积估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微子流域数据;
    所述装置中还包含以下模块:
    划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微子流域数据划分各汇水区域;
    所述分析模块,还用于分别在每一个汇水区域对各待估算土地进行空间形态分析,得到各待估算土地的上游种植园及上游土地间的树型结构。

    说明书

    一种土地利用面积估算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土地利用面积估算技术。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农业生产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了明显胁迫,包括过量施用农药和化肥导致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改变土地利用结构,破坏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生态系统自净能力降低。此外,人为的田间管理模式也会影响流域尺度生态环境质量。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一直是我国生态环境领域研究热点。不同田间管理模式、土地利用方式等人类活动对流域尺度下的面源污染控制的影响,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面源污染模型相结合,一方面将新开发的模型用于农业面源污染预测,以及各种农业管理措施对流域水质及负荷的影响;另一方面应用现有模型对流域的面源污染进行评估,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并被引入到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一定成果。
    面源污染模型通过对整个流域系统及其内部发生的复杂过程进行定量描述,识别其污染物主要来源、传输和迁移路径,分析面源污染产生的时间和空间特征,计算和预报污染产生的消减和负荷及其对水体的影响,评估土地利用变化以及不同管理与技术措施对面源污染负荷和水质的影响,为开展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调控提供依据。国外面源污染模型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即经验统计模型、机理模型、功能模型,以及引入3S技术和不确定性的改进版模型。美国国家环保局网站2013年列出93模型。其中,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功能模型。
    由于在土地选择模型中选择出的土地一般均面积过大,如果将整块土地改为某分类的土地,将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必然不适用现有土地资源不足的国情。但现有技术中,还无法进行基于面源污染进行各分类土地的面积估算,同时由于地形地貌的多变,各分类土地的分布较广,采用人工经验进行估算的话其可信度也将不尽人意。例如,在流行的SWAT等环境模拟模型中,土地利用变化仅是输入因素,并不是输出成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地利用面积估算方法及其装置,使得实现基于面源污染进行各分类土地的面积估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土地利用面积估算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A.获取各待估算土地的空间数据、种植园空间数据和超密地表径流矢量数据;
    B.利用所述空间数据、所述种植园空间数据和所述超密地表径流矢量数据,对各待估算土地进行空间形态分析,得到各待估算土地的上游种植园及上游土地间的树型结构,所述树型结构为种植园-土地对应结构;
    C.利用递归算法估算该树型结构中待估算土地的累积污染值;
    其中,一土地的累积污染值利用其所有直联土地的累积污染值之和与其所有直联土地改造为湿地水塘后对污染的消减计算;顶层土地的累积污染值与其上游各种植园的污染产生之和有关,与其至其上游种植园的距离有关;所述直联土地为一土地上一层的土地,且两个土地间无其他土地;
    D.估算并导出各所述待估算土地的利用面积。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土地利用面积估算装置,包含以下模 块: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待估算土地的空间数据、种植园空间数据和超密地表径流矢量数据;
    分析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空间数据、所述种植园空间数据和所述超密地表径流矢量数据,对各待估算土地进行空间形态分析,得到各待估算土地的上游种植园及上游土地间的树型结构,所述树型结构为种植园-土地对应结构;
    污染值估算模块,利用递归算法估算该树型结构中待估算土地的累积污染值;
    其中,一土地的累积污染值利用其所有直联土地的累积污染值之和与其所有直联土地改造为湿地水塘后对污染的消减计算;顶层土地的累积污染值与其上游各种植园的污染产生之和有关,与其至其上游种植园的距离有关;所述直联土地为一土地上一层的土地,且两个土地间无其他土地;
    估算模块,用于估算并导出各所述待估算土地的利用面积。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主要区别及其效果在于:首先利用各类地理数据对待估算土地进行空间形态分析,将复杂的地表形态,抽象为种植园-土地对应结构,也就是共流的种植园与土地间的对应结构,也就是抽象为一个树型结构;再在该树型结构中,根据递归算法和反距离加权算法对待估算土地的累积污染值进行估算并导出。利用“源-流-汇”系统控制理论,使得土地利用面积的估算形成一个数学模型,在进行估算时,只需获得各类地理数据,即可对各土地利用面积进行全面并准确的估算,弥补了现有技术中基于面源污染进行各分类土地面积估算的空白。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顶层土地的累积污染值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所得:
    f(x)=Σi=1nTAi·θidiρ·δi,x=0;]]>
    其中,所述TAi为所述顶层土地的上游第i个种植园面积;所述θi为一种植园i氮素产生系数;所述di为一种植园i与所述顶层土地间的距离;所述δi为基于地貌的种植园i与目的湿地地表微径流氮素传输系数;所述ρ为反距离加权幂参数。
    根据对一土地上游各种植园的产生污染的累积,和在径流传输过程中对产生污染的消减,计算一土地的累积污染值,同时应用了上游污染的累积和污染在传输途中的消减,也就是反距离加权算法,使得估算累积污染值时更为精准。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ρ的取值为2。随着幂值的增大,邻近作用将增大,通过定义更高的幂值,可进一步强调最接近点,定义较低的幂值将扩大距离较远的输出点的影响,导致数据更加平滑。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一土地的累积污染值通过以下递归公式计算所得:
    f(x)=f(x)-Σj=1mWAj·σj,x>0;]]>
    其中,所述WAj为所述土地的上游第j个直联土地面积;所述σj为第j个直联土地的湿地群落系统氮消减系数。
    细化了具体的递归法计算公式,使得可以有效估算累积污染。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待估算土地的利用面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D=f(x)σ;]]>
    其中,所述σ为湿地群落系统氮消减系数。
    细化了具体的面积估算公式,使得待估算土地的利用面积被准确估算。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种植园-土地对应结构包含N层种植园-土地对应结构,所述N为大于1的自然数;
    其中,所述N层种植园-土地对应结构中,底层为一待估算土地,其余各层为种植园或M层种植园-土地对应结构,所述M为大于1的自然数。
    在对空间形态分析的过程中,利用多层嵌套的树型结构,与实际复杂的地形结构更为接近,进一步使得最终的估算面积结果更为准确。
    作为进一步优化,在所述步骤B之前,还包含以下步骤:
    获取微子流域数据,根据所述微子流域数据划分各汇水区域;
    在所述步骤B之中包含以下子步骤:
    分别在每一个汇水区域对各待估算土地进行空间形态分析,得到各待估算土地的上游种植园及上游土地间的树型结构。
    利用分形计算大大加快面积估算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中土地利用面积估算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中茶园-湿地系统抽象结构示意图;
    图3a、图3b、图3c分别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中简单茶园-湿地系统抽象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中另一种茶园-湿地系统抽象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中另一种茶园-湿地系统抽象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中多级的基于土地的基本模型示意图;
    图7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中土地利用面积估算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中土地利用面积估算装置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第四实施方式中土地利用面积估算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土地利用面积估算方法,本申请发明人根据污染物的传输的“源-流-汇”的关系,利用“源-途径-汇”的机制形成的连通模型,将复杂的土地系统进行简单抽象,建造数学模型进行土里利用面积估算。
    其流程如图1所示,具体如下:
    步骤101,获取各待估算土地的空间数据。
    具体的说,是从土地利用数据LUCC分类数据中读取适宜改造的土地的空间数据,LUCC分类数据是多边形(Ploygon)类型面状矢量数据,为国土资源部门提供的土地利用数据,包话有土地的数据,由字段DLMC区别。
    步骤102,获取种植园空间数据。
    步骤103,获取超密地表径流矢量数据。
    具体的说,超密地表径流矢量数据为由模型生成的流域中最细小的河流。此要素的作用有两个,一是提供与土地和种植园两种要素的空间连通的依据,二是提供河流之间的上下游拓扑关系,实现在子流域范围内的回溯。
    步骤104,对各待估算土地进行空间形态分析,得到各待估算土地的上游种植园及上游土地间的树型结构。
    具体的说,是利用待估算土地的空间数据、种植园空间数据和超密地表径流矢量数据进行空间形态分析,树型结构为种植园-土地对应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种植园-土地对应结构包含N层种植园-土地对应结构,N为大于1的自然数;其中,N层种植园-土地对应结构中,底层为一待估算土地,其余各层为种植园或M层种植园-土地对应结构,M为大于1的自然数,也就是说,空间形态分析后得到一个单向关系树,在该树型结构中,叶节点为顶层土地,其余各层可以为单一的种植园或者是复合的种植园-土地对应结构,各层节点上的土地均为待估算土地。
    举例来说,如果需要对一种如图2所示的茶园-湿地系统抽象结构示意图进行空间形态分析,其中湿地W2可以相当于本实施方式中的待估算土地。经过分析,系统可以进一步抽象为简单要素的组合,最简单的模型如图3a,图3b和图3c所示。分别表示茶园-湿地在有距离的空间向量作用下的4种完全组合。当距离d为0时,即空间邻接关系。进而可以构造最简单的茶园-湿地系统,如图4所示。在图2中T3-d5-T4-d6-W2结构,可以进一步分拆简化为T3-d5-d6-W2和T4-d6-W2两种结构。进而适用于图4的抽象。在图4的抽象中,假如d的距离为0,则可以很好的表现茶园与湿地共流邻接的情况。进一步地,对于湿地有上游茶园的情况,则演变为图4的基本模型的组合,也就是一层的湿地-茶园系统。经图3和图4的基本模型进行更高层次的组合,可以形成嵌套组合关系,如图5所示。在此抽象时已经复合了二级基本模型的嵌套结构。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复合嵌套以实现多级的基于土地的基本模型对现实世界的描述,如图6所示,也就是得到空间形态分析的最终结果,一个种植园-土地对应结构的树型结构。
    步骤105,利用递归算法估算该树型结构中待估算土地的累积污染值。
    具体的说,一土地的累积污染值利用其所有直联土地的累积污染值之和与其所有直联土地改造为湿地水塘后对污染的消减计算;顶层土地(也就是,树型结构叶节点)的累积污染值与其上游各种植园的污染产生之和有关,与顶层土地至顶层土地的各上游种植园的距离有关;直联土地为一土地上一层的土地,且两个土地间无其他土地。
    需要说明的是,首先,针对树型结构中各个节点土地查找上游是否有水田,如果没有,则当前递归层中只有一个土地(即x=0时)应用公式利用以下公式计算顶层土地的累积污染值:
    f(x)=Σi=1nTAi·θidiρ·δi,x=0;]]>
    其中,TAi为顶层土地的上游第i个种植园面积;θi为一种植园i氮素产生系数;di为一种植园i与顶层土地间的距离;δi为基于地貌的种植园i与目的湿地地表微径流氮素传输系数;ρ为反距离加权幂参数。根据对一土地上游各种植园的产生污染的累积,和在径流传输过程中对产生污染的消减,计算一土地的累积污染值,同时应用了上游污染的累积和污染在传输途中的消减,也就是反距离加权算法,使得估算累积污染值时更为精准。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公式中的ρ的取值为2,即邻近作用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随着幂值的增大,邻近作用将增大,通过定义更高的幂值,可进一步强调最接近点,定义较低的幂值将扩大距离较远的输出点的影响,导致数据更加平滑。
    其次,值得一提的是,种植园产生的面源污染在以森林为基质的山区传输时,其面源污染会受到森林生态系统的消减。同时也受到传输的距离、传输的通道形态、地面高程相对差等影响,在传输过程中由于曝气而自然消减。因此,选择合适的与距离和这些要素的抽象是科学的描述相关数学模型的关键。因此,本申请发明人发现影响因素分成了两个部分:
    ①与空间相关。由传输的距离、传输的通道形态、地面高程相对差共同作用产生的地表径流表面径流长度d来决定。这个数据可以由DEM和相关水文模型(例如ArcHydro)精确产生。
    ②与生态系统相关。这主要包括传输所经过的森林生态系统和河流的落差、形态产生的污染物的消减。这个数据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基于地貌的地表微径流氮素传输系数δ来确定。这个系数δ由实际研究所决定。
    基于上述两个因素的描述,考查分布式水文模型GBHM和TOPModel的地表坡坡面径流产流及QUAL2E污染物在模型中的衰减,均发现种植园产生的面源污染在传输过程中的污染物的衰减与距离的偏导呈负相关。
    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利用递归公式逐级计算树型结构内除叶节点外的其他土地的累积污染值,针对一个节点土地利用以下递归公式计算:
    f(x)=f(x)-Σj=1mWAj·σj,x>0;]]>
    其中,WAj为土地的上游第j个直联土地面积;σj为第j个直联土地的湿地群落系统氮消减系数。计算前需要对该土地再建立单向关系树,在当前递归环中遍历计算完毕后,继续查找下一个需要计算的节点土地,重复本步骤105进行计算,直至所有节点土地均计算完毕。细化了具体的递归法计算公式,使得可以有效估算累积污染。
    步骤106,估算各待估算土地的利用面积。
    具体的说,待估算土地的利用面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D=f(x)σ;]]>
    其中,σ为湿地群落系统氮消减系数。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树型结构中各个土地均可利用上式进行面积估算。
    步骤107,导出各待估算土地的利用面积。
    具体的说,还可以建立目的土地矢量数据集,将估算后的土地利用面积记录下来。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在面积估算完成后,还可以对改造后的土地区位进行估算,具体的说,为了避免原有土地产生的面源污染干扰,所以区位选择在紧临在需改造的土地污染流入部分。
    此外,需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土地可以为水田,种植园可以为茶园,也就是说,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应用场景可以估算水田改造为湿地的面积。
    本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主要区别及其效果在于:首先利用各类地理数据对待估算土地进行空间形态分析,将复杂的地表形态,抽象为种植园-土地对应结构,也就是共流的种植园与土地间的对应结构,也就是抽象为一个树型结构;再在该树型结构中,根据递归算法和反距离加权算法对待估算土地的累积污染值进行估算并导出。利用“源-流-汇”系统控制理论,使得土地利用面积的估算形成一个数学模型,在进行估算时,只需获得各类地理数据,即可对各土地利用面积进行全面并准确的估算,弥补了现有技术中基于面源污染进行各分类土地面积估算的空白。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土地利用面积估算方法。第二实施方式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做的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估算方法基础上,第二实施方式为计算范围划分出多个汇水区域,在各个汇水区域内进行分别的估算。利用分形计算大大加快面积估算的时间。
    本实施方式的流程如图2所示,具体如下:
    本实施方式中的步骤201至步骤203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步骤101至步骤103相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204,获取微子流域数据。
    具体的说,用于限定汇水区域,根据汇水原理,不会让空间形态分析无限制的查找下去,这样可以把空间形态分析及后续的面积估算限定在一个比较小的空间尺度,这个限定的作用主要影响河流的中游子流域,此子流域的南部是有其它子流域的汇水输入的。
    步骤205,根据微子流域数据划分各汇水区域。
    步骤206,在一汇水区域内,对各待估算土地进行空间形态分析,得到各待估算土地的上游种植园及上游土地间的树型结构。
    具体的说,本步骤实际的空间形态分析方法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步骤104相类似,区别在于,本步骤的分析区域限定在一个汇水区域内,使得分析不要无限制的分析下去,缩小分析范围,大大加快了每一个汇水区域内各待估算土地的估算速度。
    本实施方式中的步骤207至步骤209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步骤105至步骤107相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210,判断是否有其他汇水区域未经分析;若是,则返回执行步骤206,若否,则结束流程。
    具体的说,就是需要遍历所有的汇水区域进行分析及估算。
    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分形计算法,缩小了每个分析估算步骤的应用范围,大大加快了对待估算土地利用面积的估算速度,同时,降低了系统的运算量,也降低了系统功耗。
    上面各种方法的步骤划分,只是为了描述清楚,实现时可以合并为一个步骤或者对某些步骤进行拆分,分解为多个步骤,只要包含相同的逻辑关系,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对算法中或者流程中添加无关紧要的修改或者引入无关紧要的设计,但不改变其算法和流程的核心设计都在该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土地利用面积估算装置,如图3所示,包含以下模块: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待估算土地的空间数据、种植园空间数据和超密地表径流矢量数据。
    分析模块,用于利用空间数据、种植园空间数据和超密地表径流矢量数据,对各待估算土地进行空间形态分析,得到各待估算土地的上游种植园及上游土地间的树型结构,树型结构为种植园-土地对应结构。
    污染值估算模块,利用递归算法估算该树型结构中待估算土地的累积污染值。其中,一土地的累积污染值利用其所有直联土地的累积污染值之和与其所有直联土地改造为湿地水塘后对污染的消减计算;顶层土地的累积污染值与其上游各种植园的污染产生之和有关,与其至其上游种植园的距离有关;直联土地为一土地上一层的土地,且两个土地间无其他土地。
    估算模块,用于估算并导出各待估算土地的利用面积。
    具体的说,种植园-土地对应结构包含N层种植园-土地对应结构,N为大于1的自然数;其中,N层种植园-土地对应结构中,底层为待估算土地,其余各层为种植园或M层种植园-土地对应结构,M为大于1的自然数。
    不难发现,本实施方式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对应的系统实施例,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一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一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各模块均为逻辑模块,在实际应用中,一个逻辑单元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也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的一部分,还可以以多个物理单元的组合实现。此外,为了突出本发明的创新部分,本实施方式中并没有将与解决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问题关系不太密切的单元引入,但这并不表明本实施方式中不存在其它的单元。
    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土地利用面积估算装置。第四实施方式是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做的进一步改进,如图4所示,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的估算方法基础上,第四实施方式为计算范围划分出多个汇水区域,在各个汇水区域内进行分别的估算。利用分形计算大大加快面积估算的时间。
    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微子流域数据。
    本实施方式中的土地利用面积估算装置中还包含以下模块:
    划分模块,用于根据微子流域数据划分各汇水区域。
    分析模块,还用于分别在每一个汇水区域对各待估算土地进行空间形态分析,得到各待估算土地的上游种植园及上游土地间的树型结构。
    由于第二实施方式与本实施方式相互对应,因此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二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二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同样可以实现,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二实施方式中。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关 键  词:
    一种 土地利用 面积 估算 方法 及其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土地利用面积估算方法及其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27684.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