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蓄冷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水蓄冷装置.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214870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7CN104214870A21申请号201410472385122申请日20140917F24F5/0020060171申请人中山市蓝水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地址528437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创业大厦128号房72发明人杨宇楠74专利代理机构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44231代理人侯来旺54发明名称一种水蓄冷装置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蓄冷装置,包括蓄冷罐体、热水管道、冷水管道、制冷机、空调机和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为泡沫塑料隔热板。由于所述水蓄冷装置在高温层和低温层之间设置了隔热板,隔热板大小与蓄冷罐体大小一致,使冷水和热水能。
2、完全分离,提高了蓄冷效率;冷水管道和热水管道上均匀设置了出水孔,让进出水更均匀,同时在隔热板外圆上垂直设置了隔热板圈,防止了隔热板在上下移动中发生偏斜;在隔热板上下面分别设置了第一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器,并且分别与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相连,当隔热板到达蓄冷罐体底部或者顶部时候,电磁阀能接受到感应自动关闭,提高了安全型,延长了实用寿命。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214870ACN104214870A1/1页21一种水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蓄冷罐体、热水管道、冷水管道、制冷机。
3、、空调机和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为泡沫塑料隔热板,所述热水管道外端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冷水管道外端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空调机、第二电磁阀为第一循环回路,所述第二电磁阀、制冷机、第一电磁阀为第二循环回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罐体为圆柱体罐体,所述隔热板为水平设置,所述隔热板上面为高温层,所述隔热板下面为低温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外圆直径与蓄冷罐体内直径相同,所述隔热板外圆周上垂直设置有隔热板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管道和冷水管道上均匀设置有出水孔。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蓄冷装。
4、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上下面各设置有第一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蓄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器与第一电磁阀相连,所述第二感应器与第二电磁阀相连。权利要求书CN104214870A1/3页3一种水蓄冷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水蓄冷装置。背景技术0002水蓄冷空调系统主要的原理是,在用电低谷时段运行制冷主机,将46度的冷冻水蓄存起来,并在用电高峰时段将蓄存的冷水抽出来供空调使用,从而实现电力移峰填谷,利用峰谷电价差,降低空调运行费用。0003目前常用的水蓄冷装置主要分为自然分层式、多槽式、迷宫式、隔膜式,其中自然分层式水蓄冷依靠不同温度的水的密度差形成自然分层。
5、,因其结构简单、安装简易、维护方便,受到大面积的推广应用。但是自然分层水蓄冷系统存在一定的能量损失,蓄冷效率在85左右,同时由于水的密度在4时最大,蓄水温度不能低于4,否则无法实现自然分层,蓄冷量受到限制。水的导热系数不大,因此只要分层稳定,其间的热交换就不大,但是现在大多自然分层法采用的布水器并不能很好的起到均匀效果。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完全隔离冷水和热水,提高蓄冷效率的水蓄冷装置。0005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水蓄冷装置,包括蓄冷罐体、热水管道、冷水管道、制冷机、空调机和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为泡沫。
6、塑料隔热板,所述热水管道外端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冷水管道外端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空调机、第二电磁阀为第一循环回路,所述第二电磁阀、制冷机、第一电磁阀为第二循环回路。0006进一步地,所述蓄冷罐体为圆柱体罐体,所述隔热板为水平设置,所述隔热板上面为高温层,所述隔热板下面为低温层,以隔热板为界,很好的把冷热水隔离开。0007进一步地,所述隔热板外圆直径与蓄冷罐体内直径相同,所述隔热板外圆周上垂直设置有隔热板圈,防止隔热板在上下移动过程中发生偏斜。0008进一步地,所述热水管道和冷水管道上均匀设置有出水孔,使进出水更均匀。0009进一步地,所述隔热板上下面各设置有第一感应器和第二感应。
7、器。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感应器与第一电磁阀相连,所述第二感应器与第二电磁阀相连,感应器感应到隔热板到达蓄冷罐体时,把信号传输给电磁阀,电磁阀能自动关闭。0011本发明的水蓄冷装置的有益效果由于所述水蓄冷装置在高温层和低温层之间设置了隔热板,隔热板大小与蓄冷罐体大小一致,使冷水和热水能完全分离,提高了蓄冷效率;冷水管道和热水管道上均匀设置了出水孔,让进出水更均匀,同时在隔热板外圆上垂直设置了隔热板圈,防止了隔热板在上下移动中发生偏斜;在隔热板上下面分别设置了第一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器,并且分别与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相连,当隔热板到达蓄冷罐体底部或者顶部时候,电磁阀能接受到感应自动关闭,提高了。
8、安全型,延长了实用寿命。说明书CN104214870A2/3页4附图说明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0013图1为发明一种水蓄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0015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蓄冷。
9、装置,包括蓄冷罐体1、热水管道2、冷水管道5、制冷机7、空调机10和隔热板8,所述隔热板8为泡沫塑料隔热板,所述热水管道2外端设置有第一电磁阀3,所述冷水管道5外端设置有第二电磁阀6,所述第一电磁阀3、空调机10、第二电磁阀6为第一循环回路,所述第二电磁阀6、制冷机7、第一电磁阀3为第二循环回路。0016所述蓄冷罐体1为圆柱体罐体,所述隔热板8为水平设置,所述隔热板8上面为高温层9,所述隔热板8下面为低温层4,以隔热板8为界,很好的把冷热水隔离开。0017所述隔热板8外圆直径与蓄冷罐体1内直径相同,所述隔热板8外圆周上垂直设置有隔热板圈11,防止隔热板8在上下移动过程中发生偏斜。0018所述热。
10、水管道2和冷水管道5上均匀设置有出水孔(未图示),使进出水更均匀。0019所述隔热板8上下面各设置有第一感应器(未图示)和第二感应器(未图示)。0020所述第一感应器与第一电磁阀3相连,所述第二感应器与第二电磁阀6相连,感应器感应到隔热板到达蓄冷罐体时,把信号传输给电磁阀,电磁阀能自动关闭。0021蓄冷时候,热水从热水管道2流出,经过制冷机7制冷后进入低温层4存储起来,隔热板8在蓄冷过程中向上移动;放冷时候,冷水从低温层4放出到达空调机10释放出来再进入高温层9,隔板8在放冷过程中向下移动。蓄冷过程中,隔热板8向上移动到蓄冷罐体1顶部时,第一感应器感应后把信息传送到第一电磁阀3,第一电磁阀3自。
11、动关闭;放冷过程中,隔热板8向下移动到蓄冷罐体1底部时,第二感应器感应后把信息传送到第二电磁阀6,第二电磁阀6自动关闭,保证了运行的安全。隔热板8采用泡沫塑料板,能有效的把冷水和热水分离开,并且在外圆上垂直设置了隔热板圈11,能避免隔热板8在上下移动过程发生偏斜。0022本发明的水蓄冷装置的有益效果由于所述水蓄冷装置在高温层和低温层之间设置了隔热板,隔热板大小与蓄冷罐体大小一致,使冷水和热水能完全分离,提高了蓄冷效率;冷水管道和热水管道上均匀设置了出水孔,让进出水更均匀,同时在隔热板外圆上垂直设置了隔热板圈,防止了隔热板在上下移动中发生偏斜;在隔热板上下面分别设置了第一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器,并且分别与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相连,当隔热板到达蓄冷罐体底部或者顶部时候,电磁阀能接受到感应自动关闭,提高了安全型,延长了实用寿命。0023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说明书CN104214870A3/3页5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说明书CN104214870A1/1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421487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