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贮箱箱底焊缝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质量无损检测,射线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运载火
箭贮箱箱底焊缝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运载火箭燃料贮箱通常由箱体、箱底焊接而成,贮箱箱底为椭球底结构,由圆
环(六块瓜瓣)、顶盖、型材框和法兰等零件焊接而成。为保证焊接质量,运载火
箭贮箱焊缝需要进行100%X射线照相检测。
目前运载火箭贮箱X射线照相检测采用传统的胶片式射线照相检测技术,具有
检测周期长,胶片准备、暗室显影、定影、水洗、干燥需要在暗室环境下进行,所
用显影液、定影液对环境有污染,胶片、显影液、定影液为一次性使用,成本高,
检测介质为底片,需要有专门的评片室在观片灯下进行评片,评片结果为纸质报告,
数据难以共享,查询、复查、归档难度比较大、需要专门的房间进行底片保存。
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技术是采用数字探测器代替胶片和成像板,通过数字探测
器经过图像处理直接变为数字图像。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技术的优点是可以实时进
行射线检测和评片,不需要成像板和激光扫描仪,不需要进行暗室处理,便于评片、
查询、保存、归档和数据共享,成本低,不污染环境;缺点是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
过程采用数字探测器成像,数字探测器无法折弯,无法与管路焊缝、曲面焊缝表面
贴合,对于小直径管路焊缝使用数字探测器检测时时图像变形量大,两侧管壁图像
相互干扰,同时带来图像的几何放大,散射线使得图像整体不清晰度增大,降低了
检测的灵敏度。
专利号为ZL201010206202.3的发明专利介绍了管道环缝数字射线检测系统。
专利号为201210079569.2介绍了一种钢管焊缝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装置,适用于
环焊缝和直焊缝。上述专利只能适用于管道直焊缝、环焊缝的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
而无法适用于椭球底纵缝、环缝和法兰环缝的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运载火箭贮箱箱底焊缝X射线数字
成像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运载火箭贮箱箱底焊缝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
系统,所述运载火箭的贮箱箱底为焊接形成的椭球面,其特征是,所述检测系统包
括工装、变位机、第一机器人、第二机器人和总控单元,所述工装固定所述贮箱,
所述变位机使所述工装及贮箱实现翻转和旋转运动,所述第一机器人和第二机器人
分别设置在所述贮箱箱底的焊缝正反两面,所述第一机器人上夹持X射线机,所述
第二机器人上夹持数字探测器,所述总控单元与所述变位机、第一机器人、第二机
器人、X射线机和数字探测器通讯连接,所述总控单元控制所述变位机移动所述贮
箱,控制所述第一机器人将所述X射线机对准焊缝进行X线照射,控制所述第二机
器人将所述数字探测器对准所述焊缝,与所述X射线机对应,所述数字探测器采集
所述焊缝的X射线图像。
优选地,所述总控单元通过无线方式与所述变位机、第一机器人、第二机器人、
X射线机和数字探测器通讯连接。
优选地,所述总控单元还包括焊缝图像采集模块、焊缝图像处理模块、缺陷智能
识别模块。
优选地,所述第一机器人、变位机和第二机器人安装在曝光室,所述总控单元安
装在图像评定室,所述曝光室与图像评定室通过铅板隔离。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运载火箭贮箱箱底焊缝检测系统的检测方
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在所述变位机上安装工装,在工装上安装所述贮箱;
(2)所述总控单元控制所述变位机将所述贮箱运动至预设位置;
(3)所述总控单元控制所述第一机器人、变位机和第二机器人的相对控制和速度,
确保在整个检测过程中所述X射线机头到所述贮箱箱底焊缝、所述数字探测器到所述贮
箱箱底焊缝的距离和角度基本不变;
(4)所述总控单元设置和调整X射线透照工艺参数、数字成像检测工艺参数;
(5)所述总控单元控制所述第一机器人上的X射线机对所述待测焊缝进行照
射X射线,控制所述第二机器人上的数字探测器采集X射线图像;
(6)所述总控单元采集和保存图像。
优选地,还包括以下步骤:
(7)所述总控单元对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
(8)所述总控单元对缺陷进行智能识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通过两个机器人和2轴变位机协调控制,配合数字探测器、X射线机、总控单
元实现运载火箭贮箱椭球底焊缝的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提高检测效率,降低X射
线检测用胶片、冲洗药液、洗片机、暗室等成本,减少胶片、冲洗药液对环境污染
和人员身体健康的危害,达到运载火箭贮箱箱底焊缝数字化、绿色化射线检测,为
智能化检测奠定基础。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
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的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总控单元,2为工装,3为变位机,4为第一机器人,5为第二机器人,
6为固定贮箱,7为X射线机,8为数字探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
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参见附图1,运载火箭贮箱6箱底焊缝检测系统主要包括:总控单元1、工装2、变
位机3、第一机器人4、第二机器人5,工装2固定贮箱6,变位机3使工装2及贮箱6
实现移动,第一机器人4和第二机器人5分别设置在贮箱6的箱底的焊缝正反两面,第
一机器人4上夹持X射线机7,第二机器人5上夹持数字探测器8,总控单元1与变位
机3、第一机器人4、第二机器人5、X射线机7和数字探测器8通讯连接,总控单元1
控制变位机3移动贮箱6,控制第一机器人4将X射线机7对准焊缝进行X线照射,控
制第二机器人5将数字探测器8对准焊缝,与X射线机7对应,数字探测器8采集焊缝
的X射线图像。总控单元1通过无线方式与变位机3、第一机器人4、第二机器人5、X
射线机7和数字探测器8通讯连接。总控单元1还包括焊缝图像采集模块、焊缝图像处
理模块、缺陷智能识别模块,用于采集、处理X射线图像,并对缺陷进行智能识别。
运载火箭贮箱6箱底焊缝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在变位机3上安装工装2,在工装2上安装贮箱6;
(2)总控单元1控制变位机3将贮箱6移动至预设位置;
(3)总控单元1控制所述第一机器人4、变位机3和第二机器人5的相对控制和速
度,确保在整个检测过程中所述X射线机头7到所述贮箱箱底6焊缝、所述数字探测器
7到所述贮箱箱底6焊缝的距离和角度基本不变;
(4)总控单元1设置和调整X射线透照工艺参数、数字成像检测工艺参数;
(5)总控单元1控制第一机器人4上的X射线机7对待测焊缝进行照射X射线,
控制第二机器人5上的数字探测器采集X射线图像;
(6)总控单元1采集和保存图像;
(7)总控单元1对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
(8)总控单元1对缺陷进行智能识别。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第一机器人4和第二机器人5均为6个自由度的机器人,变位机3为2轴变位机,
与工装2安装在一起。总控单元1用于控制第一机器人4、第二机器以及变位机3的相
对位置、相对速度,确保X射线机7头到贮箱6的箱底的焊缝及贮箱6的箱底的焊缝到
数字探测器8的距离和角度相对稳定;总控单元1用于设置和调整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
参数;总控单元1用于采集焊缝X射线图像,进行焊缝图像滤波、图像增强、缺陷识别
等图像处理操作,进行图像数据储存、查询、数据共享等图像数据管理操作。总控单元
1安装在贮箱6箱底焊缝图像评定室。
第一机器人4用于夹持X射线机7机头,使X射线机7的窗口始终对准贮箱6箱底
的焊缝中心,保持X射线机7的窗口与贮箱6箱底焊缝中心的距离基本一致。
变位机3与第一机器人4和第二机器人5实现协调控制,以保证贮箱6箱底的焊缝
在X射线检测过程中与X射线机7机头、数字探测器8的相对速度和相对位置保持一致。
零件固定工装2将贮箱6箱底固定在变位机3上,保证贮箱6箱底在X射线检测过
程中固定在变位机3上。
数字探测器8用于接收和采集焊缝的X射线数字图像。数字探测器8固定在6第二
机器人5的末关节上。数字探测器8可以采用面阵列式或线阵列式。
第二机器人5用于夹持数字探测器8,使数字探测器8始终对准贮箱6箱底的焊缝
中心,保持数字探测器8中心与贮箱6箱底焊缝中心的距离基本一致。
第一机器人4、变位机3和第二机器人5安装在曝光室,曝光室与图像评定室通过
铅板隔离。
将X射线机7的机头、数字探测器8分别安装在第一机器人4和第二机器人5上,
进行数字探测器8校正。将运载火箭贮箱6箱底通过零件固定工装2固定在变位机3上。
在总控单元1上规划第一机器人4、变位机3和第二机器人8的运动轨迹,设置X射线
透照参数和数字图像采集参数。根据设定的路径参数、透照参数和数字图像采集参数实
时采集贮箱6箱底纵缝、环缝和法兰环缝的X射线图像信息。在采集过程中在总控单元
1上可实时观看和处理焊缝X射线图像,识别焊接缺陷,进行图像和焊接缺陷信息共享。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
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
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