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奶制品中甲醛含量的检测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奶制品中甲醛含量的检测方法,属于食品安全检测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奶制品掺假的现象屡禁未止,而且越来越严重和普遍。由于甲醛有防腐消毒作用,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奶户在原奶中加入甲醛以达到收奶时的微生物指标,孰不知甲醛为较高毒性的物质,它可以破坏生物细胞蛋白,可引起人体过敏、肠道刺激反应、食物中毒等疾病。因此找到一种准确的检测方法,是有效地控制奶制品中甲醛含量在安全范围的前提,是关系到广大消费者身体健康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奶制品中甲醛含量的检测方法,结果准确性和可信度高,现象明显,而且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安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奶制品中甲醛含量的检测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取30ml待测样品,加入少量稳定剂,摇匀静置在20-30度的环境下2小时;
2)加入定量的二氯甲烷进行样品预处理;
3)放入管式真空炉,保持10-2的真空压力和200-300K的温度下,烘烤3-4小时;
4)取玻璃基底,将其清洗干净并晾干;
5)将预处理过的样品放置在玻璃基底上;
6)将玻璃基底固定在样品台上;
7)使用液氮将样品台温度降低至150K;
8)滴入0.5ml盐酸溶液,定容后与已知浓度的红色标准色谱板进行对比即可判断甲醛的含量范围。
优化的,上述奶制品中甲醛含量的检测方法,其稳定剂为二月桂酸二正辛基锡或五硫醇锑。
本发明方法只需配制一种混合试剂,只有一步加试剂操作,显色反应快,只需大约1分钟,测定条件相对也宽松;而且灵敏度高,成本低,在原奶检测中干扰也小,检出F民3.8μg/ml。对于大中型乳品企业来说,是一种非常适用于普及的快速检测原奶中掺甲怪的方法。10,可真实地反映食品中甲醛含量,适用于各种食品中甲醛含量的检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为一种奶制品中甲醛含量的检测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取30ml待测样品,加入少量稳定剂即二月桂酸二正辛基锡,摇匀静置在20度的环境下2小时;
2)加入定量的二氯甲烷进行样品预处理;
3)放入管式真空炉,保持10-2的真空压力和200K的温度下,烘烤3小时;
4)取玻璃基底,将其清洗干净并晾干;
5)将预处理过的样品放置在玻璃基底上;
6)将玻璃基底固定在样品台上;
7)使用液氮将样品台温度降低至150K;
8)滴入0.5ml盐酸溶液,定容后与已知浓度的红色标准色谱板进行对比即可判断甲醛的含量范围。
实施例2
本发明为一种奶制品中甲醛含量的检测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取30ml待测样品,加入少量稳定剂即二月桂酸二正辛基锡,摇匀静置在30度的环境下2小时;
2)加入定量的二氯甲烷进行样品预处理;
3)放入管式真空炉,保持10-2的真空压力和300K的温度下,烘烤4小时;
4)取玻璃基底,将其清洗干净并晾干;
5)将预处理过的样品放置在玻璃基底上;
6)将玻璃基底固定在样品台上;
7)使用液氮将样品台温度降低至150K;
8)滴入0.5ml盐酸溶液,定容后与已知浓度的红色标准色谱板进行对比即可判断甲醛的含量范围。
实施例3
本发明为一种奶制品中甲醛含量的检测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取30ml待测样品,加入少量稳定剂即五硫醇锑,摇匀静置在25度的环境下2小时;
2)加入定量的二氯甲烷进行样品预处理;
3)放入管式真空炉,保持10-2的真空压力和250K的温度下,烘烤3.5小时;
4)取玻璃基底,将其清洗干净并晾干;
5)将预处理过的样品放置在玻璃基底上;
6)将玻璃基底固定在样品台上;
7)使用液氮将样品台温度降低至150K;
8)滴入0.5ml盐酸溶液,定容后与已知浓度的红色标准色谱板进行对比即可判断甲醛的含量范围。
本发明方法只需配制一种混合试剂,只有一步加试剂操作,显色反应快,只需大约1分钟,测定条件相对也宽松;而且灵敏度高,成本低,在原奶检测中干扰也小,检出F民3.8μg/ml。对于大中型乳品企业来说,是一种非常适用于普及的快速检测原奶中掺甲怪的方法。10,可真实地反映食品中甲醛含量,适用于各种食品中甲醛含量的检测。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