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RP系统共享模式下的操作模式配置方法和装置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ERP系统共享模式下的
操作模式配置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现如今,ERP(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系统凭借其集
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思想于一身,优化了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的优点,受到越
来越多企业的青睐。
现有大规模企业都是由多个子公司组成,为了便于统一管理,传统方法都
是在ERP系统中划分多个组织(每个组织对应每个子公司),由各组织的ERP
系统操作人员(以下简称操作人员)在ERP系统中对其所属组织的事务进行操
作。因此,基于这种单一人员只操作单一组织的情况,传统方法都是将一个单
一操作配置的参数及方案设置保留在电脑客户端。
现如今,随着企业内部结构及管理制度的改变,在ERP系统中采用的是共
享模式,即同一操作人员既可以对其自身所属组织的资源进行操作,又可以对
其他组织的资源进行操作。然而,由于传统方法中是将一个单一操作配置保存
在电脑客户端,所以,操作人员要对多组织的资源进行操作时,所有组织都是
使用的该单一操作配置。但由于不同组织所需要的操作模式往往不一样,这时
就需要操作人员手动修改配置,显然,操作非常不便利。此外,该手动修改后
的配置只是临时性的,下次重新对该组织进行操作时,使用的还是保存在客户
端的那个操作配置,显然,使用的操作配置非常受限于客户端。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不受限于客户端的操作便利的基
于ERP系统共享模式下的操作模式配置方法和装置。
一种基于ERP系统共享模式下的操作模式配置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向服务器发送配置获取请求,所述配置获取请求中携带用户编码及组织编
码;
获取从所述服务器查找到的与所述用户编码和所述组织编码对应的操作模
式的配置参数;
根据所述配置参数加载对应的操作模式的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向服务器发送配置获取请求,所述配置获取请
求中携带用户编码及组织编码的步骤,包括:
根据用户输入的登录信息获取用户编码;
根据所述用户编码获取预设的组织编码;
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用户登录请求,所述用户登录请求中携带所述用户编码
及预设的组织编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向服务器发送配置获取请求,所述配置获取请
求中携带用户编码及组织编码的步骤,包括:
根据用户输入的登录信息获取用户编码;
根据所述用户编码获取用户最近一次所操作的组织的组织编码;
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用户登录请求,所述用户登录请求中携带所述用户编码
及用户最近一次所操作的组织的组织编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向服务器发送配置获取请求,所述配置获取请
求中携带用户编码及组织编码的步骤,包括:
检测组织切换操作指令,获取用户编码及切换后的组织编码;
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组织切换请求,所述组织切换请求中携带所述用户编码
及切换后的组织编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同一组织的操作模式有一个或多个配置方案。
一种基于ERP系统共享模式下的操作模式配置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配置请求模块,用于向服务器发送配置获取请求,所述配置获取请求中携
带用户编码及组织编码;
配置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从所述服务器查找到的与所述用户编码和所
述组织编码对应的操作模式的配置参数;
加载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配置参数加载对应的操作模式的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置请求模块还用于根据用户输入的登录信息
获取用户编码;根据所述用户编码获取预设的组织编码;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用
户登录请求,所述用户登录请求中携带所述用户编码及预设的组织编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置请求模块还用于根据用户输入的登录信息
获取用户编码;根据所述用户编码获取用户最近一次所操作的组织的组织编码;
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用户登录请求,所述用户登录请求中携带所述用户编码及用
户最近一次所操作的组织的组织编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置请求模块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组织切换操作指令,获取用户编码及切换后的组织编
码;
组织切换请求模块,用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组织切换请求,所述组织切换
请求中携带所述用户编码及切换后的组织编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同一组织的操作模式有一个或多个配置方案。
上述基于ERP系统共享模式下的操作模式配置方法和装置,客户端向服务
器发送配置获取请求,所述配置获取请求中携带用户编码及组织编码;所述服
务器查找与所述用户编码和所述组织编码对应的操作模式配置参数,并将所述
配置参数返回给所述客户端;所述客户端根据所述配置参数加载对应的配置。
将操作模式的配置参数存储于服务器,根据用户编码及组织编码调用对应操作
模式的配置参数,使操作模式的配置不再受限于客户端,避免了同一操作人员
对不同组织操作时要手动修改配置,极大的节省了操作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基于ERP系统共享模式下的操作模式配置方法的流程
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发送配置请求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发送配置请求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再一个实施例中发送配置请求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基于ERP系统共享模式下的操作模式配置装置的结构
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配置请求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基于ERP系统共享模式下的操作模式配置装置的结
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
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
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ERP系统共享模式下的操
作模式配置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2,向服务器发送配置获取请求,该配置获取请求中携带用户编码及
组织编码。
本实施例中,用户需要登录ERP系统客户端,通过该客户端对各组织的事
务进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由于各组织涉及的事务不同、操作要求不同,因
此在ERP系统中的参数设置以及报表的套打方案设置不同,即不同组织的操作
模式的配置不同。比如,组织X有代员工缴电话费业务,因此一张凭证上就会
出现同一科目做几十条数据的情况,这时就要求操作时能自动携带上一行分录
的科目,以减少手工每次录入科目,即组织X的参数需要设置为“自动携带上
一行分录科目”;而组织Y没有这个代员工缴电话费的业务,就不希望自动携带
上一行分录科目,以避免每次还要修改带出来的科目,则组织Y的参数就不需
要设置“自动携带上一行分录科目”,显然不同组织针对同一参数的设置不同,
即不同组织的操作模式的配置不同。
用户登录客户端后,需要使用与组织相对应的操作模式才能快捷、便利的
对该组织的事务进行操作。本实施例中,用户通过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配置获
取请求,配置获取请求里面携带用户编码与组织编码,以请求与该组织编码对
应的组织的操作模式的配置参数。其中,用户编码和组织编码在ERP系统中是
唯一不重复的。
步骤104,获取从服务器查找到的与用户编码和组织编码对应的操作模式的
配置参数。
本实施例中,服务器中会预先将用户编码、组织编码与对应的操作模式的
配置参数进行关联存储。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配置获取请求后,服务器会根据
配置获取请求中携带的用户编码与组织编码查找对应的操作模式的配置参数。
并将查找到的对应的操作模式的配置参数返回给客户端。
进一步,在查找对应的操作模式的配置参数之前,服务器会验证该用户是
否具有对该组织编码对应的组织的操作权限。若验证通过,则查找对应的操作
模式的配置参数,反之,则不作处理。
步骤106,根据配置参数加载对应的操作模式的配置。
客户端获取服务器返回的对应的操作模式的配置参数后,根据该配置参数
加载对应的操作模式的配置,即完成对该组织的对应的操作模式的设置。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操作模式的配置参数存储于服务器,根据用户编码及
组织编码调用对应操作模式的配置参数,使操作模式的配置不再受限于客户端,
避免了同一操作人员对不同组织操作时要手动修改配置,极大的节省了操作成
本。
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向服务器发送配置获取请求,所述配置获
取请求中携带用户编码及组织编码的(简称发送配置请求)步骤具体包括:
步骤202,根据用户输入的登录信息获取用户编码。
本实施例中,用户登录客户端时输入登录信息,具体的,登录信息可包括
用户编码以及登录密码。客户端根据用户输入的登录信息获取用户编码。
步骤204,根据用户编码获取预设的组织编码。
客户端根据用户编码获取预设的组织编码。进一步,该预设的组织编码可
以是用户所属的组织对应的组织编码。比如用户A属于组织X,但是基于共享
模式,用户A可以对组织X的事务进行操作,也可以对组织Y的事务进行操作,
那么客户端根据用户A的用户编码获取的预设的组织编码就可以是用户A所属
的组织X所对应的组织编码。
进一步,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设置预设的组织编码。更进一步,用户设
置预设的组织编码时,可以设置该预设组织编码的有效期限。比如,用户A可
以设置在一段预设时间阀值内,根据用户A输入的登录信息获取的用户编码,
来获取的预设的组织编码是组织Z,超过该预设时间阀值时,用户A再登录客
户端,则预设的组织编码就仍还原成默认的组织编码,比如用户所属的组织X
对应的组织编码。具体的,如果用户在一段时间阀值内需要一直操作组织Z的
事务,那么登录时直接默认配置组织Z的操作模式,用户则可以直接进行操作。
步骤206,向服务器发送用户登录请求,用户登录请求中携带用户编码及预
设的组织编码。
客户端获取用户编码和预设的组织编码后,向服务器发送用户登录请求,
该用户登录请求中携带获取的用户编码和预设的组织编码。
进一步,服务器会根据用户登录请求中携带的用户编码与组织编码查找对
应的操作模式的配置参数。并将查找到的对应的操作模式的配置参数返回给客
户端。客户端实现用户登录后,就可以直接加载预设的组织编码对应的组织的
操作模式的配置,并使用该配置。
本实施例中,在用户登录时,配置预设的组织的操作模式,该预设的操作
模式由用户的身份或根据用户自身需求来进行预先设置,使用户登录后直接使
用的操作模式是跟用户关联性较大的操作模式,减少了用户登录后还需要进行
切换组织的操作的概率,进而节省了资源以及操作成本。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向服务器发送配置获取请求,所述配置获
取请求中携带用户编码及组织编码(简称发送配置请求)的步骤具体包括:
步骤302,根据用户输入的登录信息获取用户编码。
步骤304,根据用户编码获取用户最近一次所操作的组织的组织编码。
本实施例中,客户端会记录用户上次退出登录时所操作的组织的组织编码,
即记录用户最近一次所操作的组织的组织编码。
客户端在从用户输入的登录信息中获取用户编码后,会根据用户编码获取
该用户最近一次所操作的组织的组织编码。
步骤306,向服务器发送用户登录请求,用户登录请求中携带用户编码及用
户最近一次所操作的组织的组织编码。
客户端获取用户编码和该用户最近一次所操作的组织的组织编码后,向服
务器发送用户登录请求,该用户登录请求中携带获取的用户编码和该用户最近
一次所操作的组织的组织编码。
进一步,服务器会根据用户登录请求中携带的用户编码与组织编码查找对
应的操作模式的配置参数。并将查找到的对应的操作模式的配置参数返回给客
户端。客户端实现用户登录后,就可以直接加载该用户最近一次所操作的组织
对应的操作模式的配置,并使用该配置。
本实施例中,在用户登录时,配置用户最近一次所操作的组织对应的操作
模式,使用户登录后直接使用的操作模式是跟用户关联性较大的最近一次所操
作的组织对应的操作模式,减少了用户登录后还需要进行切换组织的操作的概
率,进而节省了资源以及操作成本。
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向服务器发送配置获取请求,所述配置获
取请求中携带用户编码及组织编码(简称发送配置请求)的步骤包括:
步骤402,检测组织切换操作指令,获取用户编码及切换后的组织编码。
本实施例中,用户需要切换另一个组织进行操作时,不同的组织对应的操
作模式的配置不同。客户端检测用户做出的组织切换操作指令,具体的,用户
可以通过点击界面的组织切换的功能按钮来做出组织切换操作,也可以对单据
界面上对公司字段进行选择以做出组织切换操作。
进一步,当检测到组织切换操作指令时,客户端获取用户编码以及切换后
的组织编码。
步骤404,向服务器发送组织切换请求,组织切换请求中携带用户编码及切
换后的组织编码。
本实施例中,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组织切换请求,该组织切换请求中携带
用户编码及切换后的组织编码。服务器根据组织切换请求中携带的用户编码与
切换后的组织编码查找对应的操作模式的配置参数。
本实施例中,在用户切换组织时,能够根据用户编码及切换后的组织编码
调用对应操作模式的配置参数,自动配置与切换后的组织对应的操作模式,不
不需要用户手动修改配置,极大的节省了操作成本。
进一步,服务器在查找对应的操作模式的配置参数之前,会对该用户编码
对应的用户是否具有该组织编码对应的组织的作业权限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
则服务器会根据获取的用户编码和切换后的组织编码查找对应的配置参数,并
返回给客户端,客户端进而会根据该配置参数加载对应的配置。若验证不通过,
则不作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同一组织的操作模式有一个或多个配置方案。
本实施例中,同一组织中,对ERP系统进行操作的用户可能不只一个,比
如考虑到工作量大,需要不少于一名操作用户相互分工合作来完成。那么,不
同的操作用户根据分配的事务不同,所需要的操作模式可能就会存在不同。比
如用户A所操作的是具有重复类型的科目,那么用户A就希望能够将参数设置
为“自动带出上一行分录的科目”,而用户B所操作的是没有重复类型的科目,
那么用户B就不希望将参数设置为“自动带出上一行分录的科目”,以避免要手
动修改带出来的科目。
这种情况下,用户A和用户B就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对同一组织的操作模式
进行不同的设置。服务器中会将用户编码、组织编码以及对应的操作模式的配
置参数进行关联存储。用户登录客户端或者切换组织时,服务器就会查找与用
户编码及组织编码对应的操作模式的配置参数,返回给客户端。用户A和用户
B对同一组织的事务进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操作模式就不同。
本实施例中,不同用户根据自身需求对同一组织的操作模式进行不同的设
置,避免了用户还需要手动修改配置的操作,节省了操作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发送配置更新请求给服务器,该配置更
新请求中携带用户编码和组织编码以及修改的配置参数,使服务器根据用户编
码和组织编码将修改的配置参数进行更新存储。
本实施例中,用户通过客户端对配置参数进行修改,具体的,可以修改参
数设置或报表中的套打方案设置。客户端可以将修改后的配置参数及对应的组
织编码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根据组织编码将修改的配置参数进行更新存储。
进一步,客户端发送给服务器修改后的配置参数及对应的组织编码的同时,还
会发送用户编码,服务器根据用户编码及组织编码将修改的配置参数进行更新
存储。通过客户端的修改操作对配置进行更新,使配置的更新操作更灵活,也
更符合用户使用需求。
如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基于ERP系统共享模式下的操
作模式配置装置,该装置包括:
配置请求模块502,用于向服务器发送配置获取请求,配置获取请求中携带
用户编码及组织编码。
配置参数获取模块504,用于获取从服务器查找到的与用户编码和组织编码
对应的操作模式的配置参数。
加载模块506,用于根据配置参数加载对应的操作模式的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配置请求模块502还用于根据用户输入的登录信息获取
用户编码;根据用户编码获取预设的组织编码;向服务器发送用户登录请求,
用户登录请求中携带用户编码及预设的组织编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配置请求模块502还用于根据用户输入的登录信息获取
用户编码;根据用户编码获取用户最近一次所操作的组织的组织编码;向服务
器发送用户登录请求,用户登录请求中携带用户编码及用户最近一次所操作的
组织的组织编码。
如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配置请求模块502包括:
检测模块602,用于检测组织切换操作指令,获取用户编码及切换后的组织
编码。
组织切换请求模块604,用于向服务器发送组织切换请求,组织切换请求中
携带用户编码及切换后的组织编码。
在一个实施例中,同一组织的操作模式有一个或多个配置方案。
如图7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
更新请求模块508,用于发送配置更新请求给服务器,该配置更新请求中携
带用户编码和组织编码以及修改的配置参数,使服务器根据用户编码和组织编
码将修改的配置参数进行更新存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
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
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
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
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