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合干旱山区的党参地膜育苗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材作物育苗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适合干旱山区的党参地膜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中药材生产、开发利用得到国家、省、市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将其上升为农业特色支柱产业,成为山区农民主要的经济来源。药农的传统育苗方法是施肥、施农药、翻耕、耙耱平整土地、撒播种子、浅翻苗床、耙耱镇压、覆盖作物秸秆,这种育苗方法不但田间作业层次多、费时费工,而且作物秸秆用量大,每667㎡需要300-350kg的作物秸秆,人工覆盖薄厚不均匀,造成出苗不均匀,秸秆还带有大量致病菌和一定的杂草种子,增加田间管理工作量和劳动强度,投资大、增温保墒和保全苗的作用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将地膜种植、病虫害防治和集雨抗旱技术融为一体、投资少、劳动强度小、育苗效率高的适合干旱山区的党参地膜育苗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适合干旱山区的党参地膜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整地施肥用药: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的土地块,每亩撒施充分腐熟细碎的农家肥2000-3000kg、磷酸二铵30-50kg、尿素8-12kg、磷酸二氢钾4-6kg,撒施杀虫杀菌剂防治地下害虫,清除土壤中的秸秆、石块、农膜等残留物,深耕深翻土地,耕作深度30cm-35cm,将肥料、农药翻入耕作层中,耙耱整平;
B、苗床整理:在整块土地上划苗床区域,苗床宽度为120cm,相邻苗床之间为压膜行,其宽度为15cm,在苗床两边形成底宽为7-9cm,高为9-11cm的小垄,拍实小垄两侧,在苗床内每平方米撒施35%多菌灵和0.5%阿维菌素的混合颗粒5-7g,然后用小型微耕机带旋耕刀耙地一遍,再在苗床内每间隔55-65cm处起底宽为9-11cm、高为9-11cm、上宽为4-6cm的小垄,使苗床成为多个棋盘格子状的小块,整平每块棋盘格子状小块内的土地;
C、均匀播种:选择无杂质、籽粒饱满、无霉变的党参种子,在苗床内均匀撒播党参种子15-18g/㎡,播种后轻轻翻动苗床,翻动深度不大于1cm,随后拍压苗床,使种子入土与土壤结合紧密,同时在苗床内喷施25%丙溴灭多威1500倍液28-32kg∕亩;
D、覆盖地膜:在苗床上覆膜,将地膜两边压在压膜行中,压紧压实,覆膜后使地膜与苗床之间保持8-10cm的空间,在每个棋盘格子状小块的膜面上打2-3个接纳降水的渗水孔;
E、田间管理:降雨后及时观察地膜是否压紧压实,并查看渗水孔渗水情况,确保降水全部渗入膜内;当苗高5-7cm即将接触地膜时,开始在地膜上打通风孔,由少到多,一周内通风孔达到地膜面积的78-82%,使膜下党参幼苗逐渐适应露地生长条件后,选择阴天或傍晚揭去地膜,让其在露地条件下生长;田间杂草较少时人工拔除,杂草密度较大时可以使用党参专用除草剂进行除草;
F、起苗收获:霜降节气过后,地上茎叶干枯后到土壤封冻前或来年土壤解冻后起苗收获,起苗时一定要起全苗,苗子按大小长短分级,剔除损伤苗和病虫危害苗出售或供给栽培用苗。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中撒施杀虫杀菌剂时,每亩撒施40%辛硫磷乳油1kg、95%敌百虫原粉2kg、15kg油渣与3kg水搅拌均匀后的混合物以及35%多菌灵和0.5%阿维菌素的混合颗粒剂4kg。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D中选用宽150cm、厚0.008-0.010mm的透明地膜。
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方法将增温保墒、提墒增墒、集雨蓄渗、径流拦截抗旱措施和病虫害防治融为一体,采用一次性施肥,地下害虫、土传性病害防治,先整理苗床再播种后覆膜的方式,利用地膜覆盖替代传统作物秸秆覆盖,把苗床整理成棋盘格子状,苗床上增加许多梯形小垄,在增大苗床播种面积的同时实现自然降水的有效接纳与蓄渗,解决了干旱山区党参育苗不能应用地膜覆盖技术的问题,显著提高了干旱山区党参育苗单产,尤其适宜于干旱、半干旱雨养农业区旱地党参育苗。本发明由于前期病虫害防治到位和地膜封闭作用,病虫害发生较轻,幼苗生长健壮抗性增强,一般后期不需进行药剂防治。本发明抗旱、保全苗、培壮苗、低成本、低投入、高产出,简便实用,易于掌握,节省劳力,便于推广普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采用甘肃省宕昌白条党的党参品种,试验地土壤类型为黄土母质上发育成的褐棕壤,当地海拔2300m,年降水450㎜-550㎜之间,前茬作物为马铃薯。试验时设置本发明的适合干旱山区的党参地膜育苗和传统作物秸秆覆盖育苗两种育苗方式作对比,每种育苗方式面积0.5亩。
本发明的适合干旱山区的党参地膜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整地施肥用药: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地块,每亩撒施充分腐熟细碎的农家肥2000-3000kg、磷酸二铵30-50kg、尿素8-12kg、磷酸二氢钾4-6kg;撒施杀虫杀菌剂防治地下害虫,撒施杀虫杀菌剂时,每亩撒施40%辛硫磷乳油1kg、95%敌百虫原粉2kg、15kg油渣与3kg水搅拌均匀后的混合物以及35%多菌灵和0.5%阿维菌素的混合颗粒剂4kg;清除土壤中的秸秆、石块、农膜等残留物,深耕深翻土地,耕作深度30cm-35cm,将肥料、农药翻入耕作层中,耙耱整平。
B、苗床整理:在整块土地上划苗床区域,苗床宽度为120cm,相邻苗床之间为压膜行,其宽度为15cm,在苗床两边形成底宽为7-9cm,高为9-11cm的小垄,拍实小垄两侧,在苗床内每平方米撒施35%多菌灵和0.5%阿维菌素的混合颗粒5-7g,然后用小型微耕机带旋耕刀耙地一遍,再在苗床内每间隔55-65cm处起底宽为9-11cm、高为9-11cm、上宽为4-6cm的小垄,使苗床成为多个棋盘格子状的小块,整平每块棋盘格子状小块内的土地。
C、均匀播种:选择无杂质、籽粒饱满、无霉变的党参种子,在苗床内均匀撒播党参种子15-18g/㎡,播种后轻轻翻动苗床,翻动深度不大于1cm,随后拍压苗床,使种子入土与土壤结合紧密,同时在苗床内喷施25%丙溴灭多威1500倍液28-32kg∕亩。
D、覆盖地膜:选用宽150cm、厚0.008-0.010mm的透明地膜,在苗床上覆膜,将地膜两边压在压膜行中,压紧压实,覆膜后使地膜与苗床之间保持8-10cm的空间,在每个棋盘格子状小块的膜面上打2-3个接纳降水的渗水孔。
E、田间管理:降雨后及时观察地膜是否压紧压实,并查看渗水孔渗水情况,确保降水全部渗入膜内;当苗高5-7cm即将接触地膜时,开始在地膜上打通风孔,由少到多,一周内通风孔达到地膜面积的78-82%,使膜下党参幼苗逐渐适应露地生长条件后,选择阴天或傍晚揭去地膜,让其在露地条件下生长;田间杂草较少时人工拔除,杂草密度较大时可以使用党参专用除草剂进行除草,由于前期病虫害防治到位和地膜封闭作用,病虫害发生较轻,幼苗生长健壮抗性增强,一般不需进行药剂防治。
F、起苗收获:霜降节气过后,地上茎叶干枯后到土壤封冻前或来年土壤解冻后起苗收获,起苗时一定要起全苗,苗子按大小长短分级,剔除损伤苗和病虫危害苗出售或供给栽培用苗。
传统作物秸秆覆盖育苗方法:为了使传统作物秸秆覆盖育苗与本发明的适合干旱山区的党参地膜育苗在各项操作环节上的一致性,在利用传统作物秸秆覆盖育苗方法育苗作对比试验时,苗床整理后先撒施35%多菌灵和0.5%阿维菌素的混合颗粒剂4kg,然后用多功能微耕机带旋耕刀耙地一遍,再均匀撒播党参种子15kg∕亩,浅翻苗床表土后压重物耱地一遍,喷施25%丙溴灭多威1500倍液30kg∕亩,最后苗床覆盖小麦秸秆300kg∕亩。
传统作物秸秆覆盖育苗党参发芽出苗后及时用4.5%溴氰菊酯40ml和40%氧化乐果60ml或80%敌敌畏80ml或25%丙溴灭多威50ml和70%d多菌灵100g或25%丙溴辛硫磷80ml和45%甲霜锰锌100g等杀虫杀菌剂兑水15kg喷施,防治病虫害,7-10天一次,以上杀虫剂交替使用,苗高6cm以上后揭去小麦秸秆,再喷雾一次后视病虫害发生发展情况选用相应的药剂进行病虫害防治管理。
两种育苗方式结果对比:
第二年2月10日,土壤解冻开始起苗,利用本发明的适合干旱山区的党参地膜育苗方法育苗实收党参苗414.4kg,折合亩产828.8kg,平均苗长22.6cm;利用传统作物秸秆覆盖育苗方法育苗实收党参苗300.8kg,折合亩产601.6kg平均苗长16.1cm,两者相比,利用本发明的适合干旱山区的党参地膜育苗方法育苗比利用传统作物秸秆覆盖育苗方法育苗亩增产227.2kg,增产率37.8%,平均苗长增加6.5cm;出售时,利用传统作物秸秆覆盖育苗方法育苗的党参苗平均每千克售价为11.2元,销售收入为6737.92元∕亩,而利用本发明的适合干旱山区的党参地膜育苗方法育苗的党参苗平均每千克售价为14.6元,销售收入为12100.48元∕亩,亩增收5362.56元;在投资方面,利用本发明的适合干旱山区的党参地膜育苗方法育苗每亩用地膜10kg,投资120元,利用传统作物秸秆覆盖育苗方法育苗每亩覆盖小麦秸秆300kg,投资360元,多喷施农药5次,多投资35元。
实施例2:
本实施例采用甘肃省宕昌白条党的党参品种,试验地土壤类型为黄土母质上发育成的褐棕壤,当地海拔2150-2640m,年降水450㎜-610㎜,前茬作物为马铃薯。试验时设置本发明的适合干旱山区的党参地膜育苗和传统作物秸秆覆盖育苗两种育苗方式作对比,每种育苗方式面积15亩,育苗方法和实施例1的相同。
两种育苗方式结果对比:
第二年2月10日,土壤解冻开始起苗,利用本发明的适合干旱山区的党参地膜育苗方法育苗平均亩产党参苗776.4kg,平均苗长21.0cm;利用传统作物秸秆覆盖育苗方法育苗平均亩产党参苗533.5kg,平均苗长14.8cm,两者相比,利用本发明的适合干旱山区的党参地膜育苗方法育苗比利用传统作物秸秆覆盖育苗方法育苗平均亩产增加243.1kg,平均苗长增加6.2cm,早出苗7-10天,少喷农药4次。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限制,其他未背离本发明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做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