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及其供电模式切换方法、装置【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其供电模式切
换方法、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具有拍摄功能。例如,汽车上常
用的行车记录仪。行车记录仪可以记录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视频图像和声音,
相当于车辆的黑匣子。用户开车时,会开启行车记录仪上的摄像机,就可以
通过摄像机拍摄得到沿途的风景或路况信息。
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电子设备的供电模式切换,常规的方式主要为两
种,第一种方法是在电子设备内部设置传感器和计时器,如果在预定的时间
内,比如30秒内检测到传感器没有满足某种工作条件,则电子设备自动进行
模式切换,例如进入休眠模式,但是该方式下仅仅由传感器获取的数据来判
断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会存在很多误判的情况;第二种方法是用户通过手
动按下电子设备上的相应供电模式的切换键,使电子设备进入对应工作模式,
例如关闭电源键使电子设备进入关机模式,而无法实现供电模式的自动切换。
而且,现有的电子设备比如行车记录仪,通过点烟器接口来供电,在车辆停
止后如果不断开该点烟器接口与行车记录仪的连接,该行车记录仪依然会在
一定时间内继续工作,浪费车辆的蓄电池电量,导致车辆需要正常供电时无
法启动;即现有技术中存在很多电子设备关闭电源键后,电子设备仍可能处
于工作状态,并没有关闭电子设备的相应功能模块或相关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至少一个问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及其供
电模式切换方法、装置。
为实现该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供电模式切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判断重力传感器获取的数据是否满足表征该设备处于静止状态的预设的
第一条件;
当满足第一条件时,控制本设备基于一定时间间隔获取至少两张图片,
通过两张图片的差异判断本设备是否产生空间位移;
当判定本设备未产生空间位移后,控制本设备进入休眠模式;
在预设的第一时间范围内通过重力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判定本设备未被致
动时,控制本设备从休眠模式进入关机模式。
具体的,所述判断重力传感器获取的数据是否满足表征该设备处于静止
状态的预设的第一条件的步骤,包括:
在预设的第二时间范围内通过重力传感器获取多组数据,每组数据包含
相对应的多个数据;
判断该多组相对应的多个数据是否均小于该第一条件中所包含的表征设
备处于静止状态的相应多个参数;
当该多个数据均小于该相应的多个参数时,表征重力传感器获取的数据
满足表征该设备处于静止状态的预设的第一条件;否则第一条件未被满足。
具体的,通过两张图片的差异判断本设备是否产生空间位移的步骤,包
括如下步骤:
计算所述任意两张图片之间的差异区域的量化数据;
将所述量化数据与预设的第二条件进行比较;
当所述量化数据不满足所述第二条件时,表征所述本设备产生空间位移;
否则,表征本设备继续处于静止状态而未产生空间位移。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揭示,所述的量化数据包括多个像素点的灰度
值,所述第二条件包括与所述灰度值相应的灰度差异值,通过对应比较所述
多个灰度值是否均小于所述相应的灰度差异值,确定是否满足所述第二条件。
进一步的,当判定本设备产生空间位移后,保持本设备供电模式不变。
具体的,在预设的第一时间范围内通过重力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判定本设
备未被致动的步骤,包括:
在预设的第一时间范围内通过重力传感器获取多组数据,每组数据包含
相对应的多个数据;
判断该多组相对应的多个数据是否小于预设的本设备被致动时的对应多
个参数;
当该多个数据均小于预设的对应多个参数时,表征本设备未被致动;否
则,表征本设备被致动。
进一步的,判断该多组相对应的多个数据是否小于预设的本设备被致动
时的对应多个参数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步骤:
当判断得到该多个数据均不小于预设的本设备被致动时的对应多个参数
时,控制本设备进入开机模式。
进一步的,当在预设的第一时间范围内通过重力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判定
得到本设备被致动时,控制本设备从休眠模式进入开机模式。
进一步的,当控制本设备从休眠模式进入开机模式后,还包括步骤:
在预设的第三时间范围内控制本设备基于一定时间间隔获取至少两张图
片,通过两张图片的差异判断本设备是否产生空间位移;
当判定本设备未产生空间位移后,控制本设备从开机模式进入休眠模式;
反之,保持本设备处于开机模式。
具体的,本设备处于开机模式时,重力传感器与用于获取所述图片的摄
像装置均处于开启状态。
可选的,所述通过两张图片的差异判断本设备是否产生空间位移的步骤
中,还包括步骤:
基于边沿检测算法确定所述两张图片之间的差异。
具体的,本设备处于休眠模式时,保持重力传感器处于开启状态,用于
获取所述图片的摄像装置处于关闭状态。
具体的,本设备处于关机模式时,所述重力传感器及与用于获取所述图
片的摄像装置均处于关闭状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供电模式切换装置,包括有: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重力传感器获取的数据是否满足表征该设备处
于静止状态的预设的第一条件;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当满足第一条件时,控制本设备基于一定时间间隔
获取至少两张图片,通过两张图片的差异判断本设备是否产生空间位移;
第一切换模块,用于当判定本设备未产生空间位移后,控制本设备进入
休眠模式;
第二切换模块,用于在预设的第一时间范围内通过重力传感器获取的数
据判定本设备未被致动时,控制本设备从休眠模式进入关机模式。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判断模块还包括有获取单元和第一比较单元,
所述获取单元,在预设的第二时间范围内通过重力传感器获取多组数据,
每组数据包含相对应的多个数据;
所述第一比较单元,用于判断该多组相对应的多个数据是否均小于该第
一条件中所包含的表征设备处于静止状态的相应多个参数;
当该多个数据均小于该相应的多个参数时,表征重力传感器获取的数据
满足表征该设备处于静止状态的预设的第一条件;否则第一条件未被满足。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判断模块还包括有计算单元和第二比较单元,
所述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任意两张图片之间的差异区域的量化数据;
所述第二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量化数据与预设的第二条件进行比较;
当所述量化数据不满足所述第二条件时,表征所述本设备产生空间位移;
否则,表征本设备继续处于静止状态而未产生空间位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揭示,所述的量化数据包括多个像素点的灰
度值,所述第二条件包括与所述灰度值相应的灰度差异值,通过对应比较所
述多个灰度值是否均小于所述相应的灰度差异值,确定是否满足所述第二条
件。
进一步的,当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判定本设备产生空间位移后,保持本设
备供电模式不变。
具体的,所述第二切换模块还用于在预设的第一时间范围内通过重力传
感器获取多组数据,每组数据包含相对应的多个数据;及
判断该多组相对应的多个数据是否小于预设的本设备被致动时的对应多
个参数;及
当该多个数据均小于预设的对应多个参数时,表征本设备未被致动;否
则,表征本设备被致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切换模块还用于当判断得到该多个数据均不小于预
设的本设备被致动时的对应多个参数时,控制本设备进入开机模式。
进一步的,当第二切换模块判定得到本设备被致动时,控制本设备从休
眠模式进入开机模式。
进一步的,当第二切换模块控制本设备从休眠模式进入开机模式后,还
用于:
在预设的第三时间范围内控制本设备基于一定时间间隔获取至少两张图
片,通过两张图片的差异判断本设备是否产生空间位移;及
当判定本设备未产生空间位移后,控制本设备从开机模式进入休眠模式;
反之,保持本设备处于开机模式。
具体的,本设备处于开机模式时,重力传感器与用于获取所述图片的摄
像装置均处于开启状态。
可选的,所述第二判断模块还用于基于边沿检测算法确定所述两张图片
之间的差异。
具体的,本设备处于休眠模式时,保持重力传感器处于开启状态,用于
获取所述图片的摄像装置处于关闭状态。
具体的,本设备处于关机模式时,所述重力传感器及与用于获取所述图
片的摄像装置均处于关闭状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有如上述所述的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如下优点:
1、本发明所述的电子设备供电模式切换方法,在判断重力传感器获取
的数据满足表征该设备处于静止状态的预设第一条件后,还要控制本设备的
相应摄像装置基于一定时间间隔获取至少两张图片,并通过两张图片的差异
判定本设备是否产生空间位移;当判定得到本设备未产生空间位移后,才控
制本设备进入休眠模式;即本发明中结合重力传感器和摄像装置获取的图片
差异共同来判定设备是否产生空间位移,当设备没有产生空间位移时,自动
控制本设备进入休眠模式。实现了电子设备供电模式的自动切换,提高本方
案实施的精确度,避免了单采用重力传感器来判定设备是否产生位移时,将
设备的匀速移动误判为静止状态而带来误差的问题。
2、进一步的,本设备在进入了休眠模式后,还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通过
重力传感器判定设备是否被致动,当判定得到设备未被致动时,控制本设备
从休眠模式进入关机模式,即能实现设备在满足一定条件时自动从休眠模式
切换到关机模式,进一步的节约电能;而且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对重力传感器
获取的多个数据进行判定,避免了重力传感器临时停车对本方案造成误判的
可能。
3、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电子设备在预设的第一时间范围内通过重力
传感器获取多组数据,每组数据包含相对应的多个数据,当判断得到该多个
数据均不小于预设的本设备被致动时的对应多个参数时,控制本设备进入开
机模式。即本电子设备中预先存储有重力传感器被致动时的相关多个参数,
依据一定时间范围内重力传感器获取的对应数据即可将该电子设备直接切换
到开机模式;判断方式精确度高,且无需再结合摄像装置获得的图片再判定,
进一步节约电子设备的电量。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
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
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电子设备供电模式切换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程序流程
图;
图2为本发明中电子设备供电模式切换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程序流程
图;
图3为本发明中电子设备供电模式切换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程序流程
图;
图4是本发明的电子设备供电模式切换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
图;
图5是本发明的电子设备供电模式切换装置中第一判断模块的结构示意
图;
图6是本发明的电子设备供电模式切换装置中第二判断模块的结构示意
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描述,所述实施例的
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
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
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
详细描述对于示出本发明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
“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
本发明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
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
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
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
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
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
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
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
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
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
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这里所使用的“终端”、“终端设备”既
包括无线信号接收器的设备,其仅具备无发射能力的无线信号接收器的设备,
又包括接收和发射硬件的设备,其具有能够在双向通信链路上,执行双向通
信的接收和发射硬件的设备。这种设备可以包括:蜂窝或其他通信设备,其
具有单线路显示器或多线路显示器或没有多线路显示器的蜂窝或其他通信设
备;PCS(PersonalCommunicationsService,个人通信系统),其可以组合
语音、数据处理、传真和/或数据通信能力;PDA(PersonalDigitalAssistant,
个人数字助理),其可以包括射频接收器、寻呼机、互联网/内联网访问、网
络浏览器、记事本、日历和/或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全球定
位系统)接收器;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计算机或其他设备,其具有和/或
包括射频接收器的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计算机或其他设备。这里所使用的
“终端”、“终端设备”可以是便携式、可运输、安装在交通工具(航空、海
运和/或陆地)中的,或者适合于和/或配置为在本地运行,和/或以分布形式,
运行在地球和/或空间的任何其他位置运行。这里所使用的“终端”、“终端设
备”还可以是通信终端、上网终端、音乐/视频播放终端,例如可以是PDA、
MID(MobileInternetDevice,移动互联网设备)和/或具有音乐/视频播放
功能的移动电话,也可以是智能电视、机顶盒等设备。
本发明的有关方法和装置的应用场景,是基于带有重力传感器、摄像头、
处理器和存储模块的行车记录仪为硬件基础,以安装有Linux系统的处理器
的行车记录仪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且该行车记录仪安装在汽车上。但应该
说明的是,该描述仅是示例性的,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此,本发明实施例
的方法和装置也可适用于其他操作系统,本质上与操作系统无关。不难理解,
本发明不仅仅局限于行车记录仪,还包括其他不具有用户操作界面,或者不
能实现供电模式自动切换的其他电子设备,例如智能摄像头、智能手表等。
请参见附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供电模式切换方法的一个
实施例的程序流程图,其包括以下步骤:
S11,判断重力传感器获取的数据是否满足表征该设备处于静止状态的预
设的第一条件。
不难理解,在行车记录仪中与处理器连接有重力传感器,例如,该重力
传感器通过I2C(IntegratedCircuit)或SPI(SerialPeripheralInterface)
接口与行车记录中的处理器相连,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的合适的连接方式,本
发明对此不做限定。通过重力传感器可以检测到汽车沿X,Y或Z三轴的加速
度数值,根据加速度数值的变化判断汽车是否处于静止状态。例如,在本发
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汽车静止不动时,重力传感器的加速度数值分别为
(0,0,0),当然在实际的操作中,高精度的重力传感器的加速度数值可以有
微小的变化,不可能绝对都为零。
具体的,请参见附图2,为步骤S11的一个实施例的程序流程图,具体包
括如下步骤:
S110,在预设的第二时间范围内通过重力传感器获取多组数据,每组数
据包含相对应的多个数据;
S111,判断该多组相对应的多个数据是否均小于该第一条件中所包含的
表征设备处于静止状态的相应多个参数。
进一步的,当判定得到多个数据均小于该相应的多个参数时,表征重力传
感器获取的数据满足表征该设备处于静止状态的预设的第一条件;否则第一
条件未被满足。
不难理解,在本发明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时间范围为20分
钟内,基于4分钟的时间间隔通过重力传感器获得了5组数据,且每组数据
都包含有相对应的X、Y、Z轴的三个数据;然后判断得到的5组数据中的对
应数据是否小于该第一条件中所包含的表征设备处于静止状态的相应多个参
数,其中该多个参数可以是预先存储在行车记录仪存储介质中的对应于X、Y、
Z轴的三个参数,例如该相对应的三个参数分别是(0.002,0.002,0.001),
当然该数据需要在汽车静止时取样多组重力传感器获取的X,Y,Z轴的加速度
数值进行平均而得到。当该4组数据均小于该对应的三个参数时,表征满足
预设的第一条件,判定承载该行车记录仪的汽车为静止状态;否则不满足该
第一条件,汽车没有静止。
进一步的,请参见附图1,本发明方法还包括步骤:
S12,当满足第一条件时,控制本设备基于一定时间间隔获取至少两张图
片,通过两张图片的差异判断本设备是否产生空间位移。
前述步骤S11中,当通过重力传感器获取的数据满足表征该行车记录仪
处于静止状态的第一条件时,再控制行车记录仪的摄像装置基于一定的时间
间隔获取至少两张图片,通过两张图片的差异判断本行车记录仪是否产生空
间位移。
具体的,本发明中,控制行车记录仪的摄像装置基于一定的时间间隔获
取至少两张图片的步骤可以通过以下两个实施例来实现。
1、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图片通过调用拍照模式触发拍照得到。
在行车记录仪的带有Linux系统的处理器中,预先加载有驱动摄像头的USB
驱动程序。不难理解,可以通过调用USB底层操作库libusb与USB摄像头实
现通信,提供USB的控制指令,来切换摄像头为相机模式,并通过软件指令
来设置拍照的时间间隔、相机光圈、快门、ISO等参数,基于一定的时间间
隔抓拍得到至少两张图片。
2、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图片通过截获对应时间点的视
频图像而得到。基于一定的时间间隔,将所对应的时间点的视频帧静态数据
通过一定的截获算法截获,得到至少两张图片。
进一步的,在行车记录仪基于一定时间间隔抓拍得到至少两张图片后,
通过两两图片之间的差异判定本行车记录仪是否产生空间位移。具体的,请
参见附图3,为通过两张图片的差异判断行车记录仪是否产生空间位移的程
序流程图,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20,计算所述任意两张图片之间的差异区域的量化数据;
S121,将所述量化数据与预设的第二条件进行比较;当所述量化数据不
满足所述第二条件时,表征所述本设备产生空间位移;否则,表征本设备继
续处于静止状态而未产生空间位移。
具体的,所述的量化数据包括多个像素点的灰度值,相应的,所述第二
条件包括预先存储在行车记录仪存储介质中的相应灰度差异值。通过获取差
异区域的多个像素点的灰度值是否均小于预设的灰度差异值,来确定是否满
足所述的第二条件。当所述多个灰度值均小于该灰度差异值时,表征行车记
录仪处于禁止状态而没有产生空间位移;否则,表征本行车记录仪产生空间
位移。
优选的,为了避免出现安装有该行车记录仪的汽车不行驶时,但是汽车
旁有运动的行人或汽车而造成误判的情况,本实施例基于图像的边沿检测算
法来判定计算所述任意两张图片之间的差异区域的像素灰度值,所采用的边
沿检测算子可以是现有技术中存在的Roberts、Sobel、Prewitt、Canny和
Log等算子,也可以是基于上述现有边沿检测算子而改进的算法,本实施例
对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的,请参见附图1,本发明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
S13,当判定本设备未产生空间位移后,控制本设备进入休眠模式。
具体的,当从前述步骤S12判定结果中,得到行车记录仪未产生空间位
移时,控制行车记录仪进入休眠模式;反之,当判定得到行车记录仪产生空
间位移后,保持行车记录仪的开机模式不变。其中,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
当行车记录仪处于休眠模式时,保持重力传感器处于开启状态,而用于获取
图片的摄像装置处于关闭状态;当行车记录仪处于开机模式时,重力传感器
和获取图片的摄像装置均处于开启状态。
进一步的,请参见附图1,本发明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
S14,在预设的第一时间范围内通过重力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判定本设备未
被致动时,控制本设备从休眠模式进入关机模式。
具体的,在行车记录仪进入休眠模式后,在预设的第一时间范围内通过
重力传感器获取多组数据,每组数据包含相对应的多个数据;判断该多组数
据相对应的多个数据是否小于预设的本行车记录仪被致动时的对应多个参
数;当该多个数据均小于预设的对应多个参数时,表征本行车记录仪未被致
动;否则,表征本行车记录仪被致动。当行车记录仪未被致动时,控制本行
车记录仪从休眠模式进入关机模式,其中当行车记录仪处于关机模式时,行
车记录仪中重力传感器和摄像装置均处于关闭状态。
在本发明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时间范围为48小时,基于3
小时的时间间隔通过重力传感器获得16组数据,且每组数据都包含有相对应
的X、Y、Z轴的三个数据;然后判断得到的16组数据中的对应数据是否小于
预设的本行车记录仪被致动时的相应多个参数,其中该多个参数可以是预先
存储在行车记录仪存储介质中的对应于X、Y、Z轴的三个参数范围,当然该
数据需要在汽车被致动时取样多组重力传感器获取的X,Y,Z轴的加速度数值
而得到。当该16组数据均小于该对应的三个参数时,表征本行车记录仪未被
致动,即承载该行车记录仪的汽车仍为静止状态;否则表征本行车记录仪被
致动了。
进一步的,当行车记录仪通过重力传感器检测到汽车被致动后,控制本
行车记录仪从休眠模式进入开机模式。但是由于汽车被致动并不一定表示汽
车是真正的启动了,也有可能是由于受外力撞击或遇到下坡所致。因此,在
行车记录仪进入开机模式后,还需要在预设的第三时间范围内控制本行车记
录仪基于一定时间间隔获取至少两张图片,通过两张图片的差异判定本行车
记录仪是否产生空间位移;当判定本行车记录仪未产生空间位移后,控制本
设备从开机模式进入休眠模式;反之,保存本设备处于关机模式。其中,通
过两张图片的差异判定本行车记录仪是否产生空间位移的方法,与前述采用
边沿检测算法获取多个图像边沿的像素点灰度值来判定的方法一样,在此不
再赘述。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当在预设的第一时间范围内通
过重力传感器获取的多组数据均不小于预设的汽车被致动时的对应多个参数
时,控制本行车记录仪进入开机模式。需要说明的是,当然该参数需要在汽
车被致动时取样多组重力传感器获取的X,Y,Z轴的加速度数值而得到,由于
每辆汽车在启动时的重力传感器检测到的数值应该在一有限数值范围内。当
检测到加速度传感器获取的数据落在该有限数值范围内,即可以断定承载该
行车记录仪的汽车正常致动了,控制本行车记录仪进入开机模式后,无需控
制拍摄装置获取至少两张图片,无需依据该至少两张图片的差异来判定承载
该行车记录仪的汽车是否发生位移。即本电子设备中预先存储有重力传感器
被致动时的相关多个参数,依据重力传感器获取的对应数据即可将该电子设
备直接切换到开机模式;判断方式精确度高,且无需通过摄像装置获得的图
片再判定,进一步节约电子设备的电量。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的电子设备供电模式切换方法,在判断重力传感
器获取的数据满足表征该设备处于静止状态的预设第一条件后,还要控制本
设备的相应摄像装置基于一定时间间隔获取至少两张图片,并通过两张图片
的差异判定本设备是否产生空间位移;当判定得到本设备未产生空间位移后,
才控制本设备进入休眠模式;即本发明中结合重力传感器和摄像装置获取的
图片差异共同来判定设备是否产生空间位移,当设备没有产生空间位移时,
自动控制本设备进入休眠模式。实现了电子设备供电模式的自动切换,提高
本方案实施的精确度,避免了单采用重力传感器来判定设备是否产生位移时,
将设备的匀速移动误判为静止状态而带来误差的问题。
进一步,依据计算机软件的功能模块化思维,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设
备供电模式切换装置,请参阅图4,该终端包括第一判断模块11、第二判断
模块12、第一切换模块13和第二切换模块14,利用该第一判断模块11、第
二判断模块12、第一切换模块13和第二切换模块14来搭建起整个装置的原
理框架,从而实现模块化实施方案,以下具体揭示各模块实现的具体功能。
所述第一判断模块11,用于判断重力传感器获取的数据是否满足表征该
设备处于静止状态的预设的第一条件。
不难理解,在行车记录仪中与处理器连接有重力传感器,例如,该重力
传感器通过I2C(IntegratedCircuit)或SPI(SerialPeripheralInterface)
接口与行车记录中的处理器相连,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的合适的连接方式,本
发明对此不做限定。通过重力传感器可以检测到汽车沿X,Y或Z三轴的加速
度数值,根据加速度数值的变化判断汽车是否处于静止状态。例如,在本发
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汽车静止不动时,重力传感器的加速度数值分别为
(0,0,0),当然在实际的操作中,高精度的重力传感器的加速度数值可以有
微小的变化,不可能绝对都为零。
具体的,请参见附图5,所述第一判断模块11还包括有获取单元110和
第一比较单元111。
所述获取单元110,用于在预设的第二时间范围内通过重力传感器获取
多组数据,每组数据包含相对应的多个数据;
所述第一比较单元111,用于判断该多组相对应的多个数据是否均小于
该第一条件中所包含的表征设备处于静止状态的相应多个参数。
进一步的,当所述第一比较单元111判定得到多个数据均小于该相应的
多个参数时,表征重力传感器获取的数据满足表征该设备处于静止状态的预
设的第一条件;否则第一条件未被满足。
不难理解,在本发明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时间范围为20分
钟内,所述获取单元110基于4分钟的时间间隔通过重力传感器获得了5组
数据,且每组数据都包含有相对应的X、Y、Z轴的三个数据;然后判断得到
的5组数据中的对应数据是否小于该第一条件中所包含的表征设备处于静止
状态的相应多个参数,其中该多个参数可以是预先存储在行车记录仪存储介
质中的对应于X、Y、Z轴的三个参数,例如该相对应的三个参数分别是
(0.002,0.002,0.001),当然该数据需要在汽车静止时取样多组重力传感
器获取的X,Y,Z轴的加速度数值进行平均而得到。当所述第一比较单元111
得到该4组数据均小于该对应的三个参数时,表征满足预设的第一条件,判
定承载该行车记录仪的汽车为静止状态;否则不满足该第一条件,汽车没有
静止。
进一步的,请参见附图4。所述第二判断模块12,用于当满足第一条件
时,控制本设备基于一定时间间隔获取至少两张图片,通过两张图片的差异
判断本设备是否产生空间位移。
当前述第一判断模块11通过重力传感器获取的数据满足表征该行车记
录仪处于静止状态的第一条件时,第二判断模块12再控制行车记录仪的摄像
装置基于一定的时间间隔获取至少两张图片,通过两张图片的差异判断本行
车记录仪是否产生空间位移。
具体的,本发明中,所述第二判断模块12控制行车记录仪的摄像装置基
于一定的时间间隔获取至少两张图片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两个实施例来实现。
1、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图片通过调用拍照模式触发拍照得到。
在行车记录仪的带有Linux系统的处理器中,预先加载有驱动摄像头的USB
驱动程序。不难理解,可以通过调用USB底层操作库libusb与USB摄像头实
现通信,提供USB的控制指令,来切换摄像头为相机模式,并通过软件指令
来设置拍照的时间间隔、相机光圈、快门、ISO等参数,基于一定的时间间
隔抓拍得到至少两张图片。
2、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图片通过截获对应时间点的视
频图像而得到。基于一定的时间间隔,将所对应的时间点的视频帧静态数据
通过一定的截获算法截获,得到至少两张图片。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二判断模块12控制行车记录仪基于一定时间间隔抓
拍得到至少两张图片后,通过两两图片之间的差异判定本行车记录仪是否产
生空间位移。具体的,请参见附图6,所述第二判断模块12还包括有计算单
元120和第二比较单元121。
所述计算单元120,用于计算所述任意两张图片之间的差异区域的量化
数据;
所述第二比较单元121,用于将所述量化数据与预设的第二条件进行比
较;当所述量化数据不满足所述第二条件时,表征所述本设备产生空间位移;
否则,表征本设备继续处于静止状态而未产生空间位移。
具体的,所述的量化数据包括多个像素点的灰度值,相应的,所述第二
条件包括预先存储在行车记录仪存储介质中的相应灰度差异值。所述第二比
较单元121通过比较差异区域的多个像素点的灰度值是否均小于预设的灰度
差异值,来确定是否满足所述的第二条件。当所述多个灰度值均小于该灰度
差异值时,表征行车记录仪处于禁止状态而没有产生空间位移;否则,表征
本行车记录仪产生空间位移。
优选的,为了避免出现安装有该行车记录仪的汽车不行驶时,但是汽车
旁有运动的行人或汽车而造成误判的情况,本实施例基于图像的边沿检测算
法来判定计算所述任意两张图片之间的差异区域的像素灰度值,所采用的边
沿检测算子可以是现有技术中存在的Roberts、Sobel、Prewitt、Canny和
Log等算子,也可以是基于上述现有边沿检测算子而改进的算法,本实施例
对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的,请参见附图4,所述第一切换模块13,用于当判定本设备未
产生空间位移后,控制本设备进入休眠模式。
具体的,当从前述第二判断模块12的判定结果中,得到行车记录仪未产
生空间位移时,所述第一切换模块13用于控制行车记录仪进入休眠模式;反
之,当所述第二判断模块12判定得到行车记录仪产生空间位移后,所述第一
切换模块13用于保持行车记录仪的开机模式不变。其中,在本发明一个实施
例中,当行车记录仪处于休眠模式时,保持重力传感器处于开启状态,而用
于获取图片的摄像装置处于关闭状态;当行车记录仪处于开机模式时,重力
传感器和获取图片的摄像装置均处于开启状态。
进一步的,请参见附图4,所述第二切换模块14,用于在预设的第一时
间范围内通过重力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判定本设备未被致动时,控制本设备从
休眠模式进入关机模式。
具体的,在行车记录仪进入休眠模式后,所述第二切换模块14在预设的
第一时间范围内通过重力传感器获取多组数据,每组数据包含相对应的多个
数据;再判断该多组数据相对应的多个数据是否小于预设的本行车记录仪被
致动时的对应多个参数;当该多个数据均小于预设的对应多个参数时,表征
本行车记录仪未被致动;否则,表征本行车记录仪被致动。当行车记录仪未
被致动时,所述第二切换模块14控制本行车记录仪从休眠模式进入关机模
式,其中当行车记录仪处于关机模式时,行车记录仪中重力传感器和摄像装
置均处于关闭状态。
在本发明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时间范围为48小时,基于3
小时的时间间隔通过重力传感器获得16组数据,且每组数据都包含有相对应
的X、Y、Z轴的三个数据;然后所述第二切换模块14判断得到的16组数据
中的对应数据是否小于预设的本行车记录仪被致动时的相应多个参数,其中
该多个参数可以是预先存储在行车记录仪存储介质中的对应于X、Y、Z轴的
三个参数范围,当然该数据需要在汽车被致动时取样多组重力传感器获取的
X,Y,Z轴的加速度数值而得到。当该16组数据均小于该对应的三个参数时,
表征本行车记录仪未被致动,即承载该行车记录仪的汽车仍为静止状态;否
则表征本行车记录仪被致动了。
进一步的,当所述第二切换模块14通过重力传感器检测到汽车被致动
后,控制本行车记录仪从休眠模式进入开机模式。但是由于汽车被致动并不
一定表示汽车是真正的启动了,也有可能是由于受外力撞击或遇到下坡所致。
因此,在行车记录仪进入开机模式后,所述第二切换模块14还需要在预设的
第三时间范围内控制本行车记录仪基于一定时间间隔获取至少两张图片,通
过两张图片的差异判定本行车记录仪是否产生空间位移;当判定本行车记录
仪未产生空间位移后,所述第二切换模块14控制本设备从开机模式进入休眠
模式;反之,保存本设备处于关机模式。其中,通过两张图片的差异判定本
行车记录仪是否产生空间位移的方法,与前述第二判断模块12采用边沿检测
算法获取多个图像边沿的像素点灰度值来判定的方法一样,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二切换模块14在预设
的第一时间范围内通过重力传感器获取的多组数据均不小于预设的汽车被致
动时的对应多个参数时,控制本行车记录仪进入开机模式。需要说明的是,
当然该参数需要在汽车被致动时取样多组重力传感器获取的X,Y,Z轴的加速
度数值而得到,由于每辆汽车在启动时的重力传感器检测到的数值应该在一
有限数值范围内。当所述第二切换模块14检测到加速度传感器获取的数据落
在该有限数值范围内,即可以断定承载该行车记录仪的汽车正常致动了,控
制本行车记录仪进入开机模式后,无需控制拍摄装置获取至少两张图片,无
需依据该至少两张图片的差异来判定承载该行车记录仪的汽车是否发生位
移。即本电子设备中预先存储有重力传感器被致动时的相关多个参数,所述
第二切换模块14依据重力传感器获取的对应数据即可将该电子设备直接切
换到开机模式;判断方式精确度高,且无需通过摄像装置获得的图片再判定,
进一步节约电子设备的电量。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的电子设备供电模式切换装置,在判断重力传感
器获取的数据满足表征该设备处于静止状态的预设第一条件后,还要控制本
设备的相应摄像装置基于一定时间间隔获取至少两张图片,并通过两张图片
的差异判定本设备是否产生空间位移;当判定得到本设备未产生空间位移后,
才控制本设备进入休眠模式;即本发明中结合重力传感器和摄像装置获取的
图片差异共同来判定设备是否产生空间位移,当设备没有产生空间位移时,
自动控制本设备进入休眠模式。实现了电子设备供电模式的自动切换,提高
本方案实施的精确度,避免了单采用重力传感器来判定设备是否产生位移时,
将设备的匀速移动误判为静止状态而带来误差的问题。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前述的
电子设备供电模式切换装置,具体细节请参见前述电子设备供电模式切换装
置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不难理解,本发明所述电子设备不仅仅局限于行
车记录仪,还包括其他不具有用户操作界面,或者不能实现供电模式自动切
换的其他电子设备,例如智能摄像头、智能手表等。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虽然说明了大量的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
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施例
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虽然上面已经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
员将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或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示例性实施
例做出改变,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