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能带隙参考电路.pdf

  • 上传人:Y948****062
  • 文档编号:6260081
  • 上传时间:2019-05-27
  • 格式:PDF
  • 页数:10
  • 大小:981.6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11790.5

    申请日:

    2014.07.02

    公开号:

    CN105300464A

    公开日:

    2016.02.0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1F 3/20申请日:20140702|||公开

    IPC分类号:

    G01F3/20

    主分类号:

    G01F3/20

    申请人:

    晶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粘书瀚

    地址:

    中国台湾新竹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代理人:

    吕晓章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能带隙参考电路,包含有第一电流源至第三电流源、一运算放大器、第一至第三双极性晶体管、一分压电路及一第一电阻。该第二双极性晶体管具有接收来自该分压电路的该第一电压的一基极。该第三双极性晶体管具有接收来自该分压电路的该第二电压的一基极。该第一电阻电气连接于该第三电流源和该第三双极性晶体管之间。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能带隙参考电路,包括:
    一第一电流源;
    一第二电流源;
    一第三电流源;
    一运算放大器,电气连接至该第一至第三电流源;
    一第一双极性晶体管,其具有电气连接至该第一电流源的一发射极,和
    具有电气连接至一接地电压的一基极和一集电极;
    一分压电路,电气连接于该第一双极性晶体管的该发射极和该基极之间,
    该分压电路提供比例于该第一双极性晶体管的发射极-基极间电压差的一第
    一电压和一第二电压;
    一第二双极性晶体管,其具有用以接收该第一电压的一基极,具有电气
    连接至该第二电流源的一发射极,具有电气连接至该接地电压的一集电极;
    一第三双极性晶体管,其具有用以接收该第二电压的一基极,和具有电
    气连接至该接地电压的一集电极;以及
    一第一电阻,其电气连接于该第三电流源和该第三双极性晶体管的一发
    射极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带隙参考电路,还包括:
    一第四电流源,电气连接至该运算放大器;
    一第四双极性晶体管,其具有电气连接至该接地电压的一基极和一集电
    极;以及
    一第二电阻,其电气连接于该第四电流源和该第四双极性晶体管的一发
    射极之间;
    其中,该第四电流源和该第二电阻的一交叉点提供一能带隙参考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带隙参考电路,其中该分压电路包括:
    多个电阻,串联连接于该第一双极性晶体管的该发射极和该基极之间,
    以提供该第一电压和该第二电压;
    其中,该第一电压的电压电平高于该第二电压的电压电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带隙参考电路,其中该分压电路包括:
    多个电阻,串联连接于该第一双极性晶体管的该发射极和该基极之间,
    以提供该第一电压和该第二电压;
    其中,该第一电压的电压电平低于该第二电压的电压电平。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带隙参考电路,其中该分压电路的电阻的阻
    值和该第一电阻的阻值进行调整以改变该第一电流源、该第二电流源和该第
    三电流源的电流的温度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能带隙参考电路,其中该分压电路的电阻的阻
    值和该第一电阻的阻值进行调整以改变该第一电流源、该第二电流源和该第
    三电流源的电流的温度系数。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带隙参考电路,其中该分压电路包括:
    多个电阻,串联连接于该第一双极性晶体管的该发射极和该基极之间,
    以提供该第一电压和该第二电压;
    其中,该第一电压的电压电平低于该第二电压的电压电平;且
    其中该分压电路的电阻的阻值、该第一电阻的阻值和该第二电阻的阻值
    进行选择以使该能带隙参考电压的电压电平低于一硅能带隙参考电压的电压
    电平。

    说明书

    能带隙参考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参考电路;特别涉及一种能带隙参考电路。

    背景技术

    能带隙(bandgap)参考电路用于产生准确的输出电压。能带隙参考电路
    所产生的输出电压不会受制造工艺、供应电源和温度变化的影响。因此,能
    带隙参考电路可广泛使用于各种的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中,这些电路在操作
    时需要准确的参考电压。

    图1例示一常见的能带隙参考电路100。参照图1,该能带隙参考电路
    100包含PMOS晶体管M1、M2和M3,一运算放大器OP,电阻R1和R2
    以及双极性晶体管(bipolartransistor)Q1、Q2和Q3。当忽略基极电流时,该能
    带隙参考电路100的输出电压VOUT可以表示为:

    VOUT=VEB3+VT×lnN×R2/R1(1)

    其中,VEB3为双极性晶体管Q3的发射极-基极间电压差,VT为室温时
    的热电压(thermalvoltage),N为双极性晶体管Q2的电流密度和双极性晶体管
    Q1的电流密度的比例。

    如方程式(1)所示,在调整电阻R2和R1的阻值比例后,该能带隙参考电
    路100可以提供具有零温度系数的稳定输出电压VOUT。该电压VOUT的电
    压电平约为1.25V,接近于硅能带隙(energygap)的电子伏(electronvolt),亦即,
    硅能带隙参考电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带隙参考电路,以提供具有温度相依
    的斜率电流和具有零温度系数的输出电压。

    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该能带隙参考电路包含有一第一电流源、一第二
    电流源、一第三电流源、一运算放大器、一第一双极性晶体管、一分压电路、
    一第二双极性晶体管、一第三双极性晶体管及一第一电阻。该运算放大器电
    气连接至该第一至第三电流源。该第一双极性晶体管具有电气连接至该第一
    电流源的一发射极,和具有电气连接至一接地电压的一基极和一集电极。该
    分压电路电气连接于该第一双极性晶体管的该发射极和该基极之间,该分压
    电路提供比例于该第一双极性晶体管的发射极-基极间电压差的一第一电压
    和一第二电压。该第二双极性晶体管具有用以接收该第一电压的一基极,具
    有电气连接至该第二电流源的一发射极,具有电气连接至该接地电压的一集
    电极。该第三双极性晶体管具有用以接收该第二电压的一基极,和具有电气
    连接至该接地电压的一集电极。该第一电阻电气连接于该第三电流源和该第
    三双极性晶体管的一发射极之间。

    附图说明

    图1例示一常见的能带隙参考电路。

    图2显示结合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能带隙参考电路的电路图。

    图3显示结合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能带隙参考电路的电路图。

    图4显示结合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能带隙参考电路的电路图。

    附图符号说明

    100能带隙参考电路

    200,200’,200”能带隙参考电路

    22,22’电流源单元

    24分压电路

    M1,M2,M3,M4PMOS晶体管

    OP运算放大器

    Q1,Q2,Q3,Q4双极性晶体管

    R1,R2,R3,R4电阻

    R5

    具体实施方式

    图2显示结合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能带隙参考电路200的电路图。如图2
    所示,该能带隙参考电路200包含一电流源单元22,一分压电路24,一运算
    放大器OP,一电阻R1和多个双极性晶体管Q1、Q2和Q3。在本实施例中,
    该电流源单元22是由三个PMOS晶体管M1、M2和M3所组成。这些晶体
    管M1、M2和M3电性连接至一供应电源VDD以提供电流I1、I2和I3。由
    于PMOS晶体管M1、M2和M3的栅极彼此相连,流过PMOS晶体管M1,M2,
    和M3的电流会正比于晶体管的宽长比(W/Lratio)。

    在本实施例中,电流源单元22中的PMOS晶体管M1、M2和M3的尺
    寸比例设定为2:1:1。因此,电流I1、I2和I3的电流值比例为2:1:1。

    如图2所示,该双极性晶体管Q1具有电气连接至该PMOS晶体管M1
    的漏极的一发射极,和具有电气连接至一接地端的一基极和一集电极。该双
    极性晶体管Q2具有电气连接至该PMOS晶体管M2的漏极的一发射极,具
    有电气连接至来自该分压电路24的一电压VB3的一基极,和具有电气连接
    至一接地端的一集电极。该双极性晶体管Q3具有电气连接至来自该分压电
    路24的一电压VB1的一基极,和具有电气连接至一接地端的一集电极。该
    电阻R1电气连接于该PMOS晶体管M3的一漏极和该双极性晶体管Q3的一
    发射极之间。

    如图2所示,该运算放大器OP具有电气连接至该PMOS晶体管M3的
    该漏极的一正输入端,具有电气连接至该PMOS晶体管M2的该漏极的一负
    输入端,和具有电气连接至该PMOS晶体管M1,M2和M3的栅极的一输出端。
    该放大器OP和该PMOS晶体管M2和M3构成一负反馈回路,使得输入端
    电压VD1和VD3实质上相同。因此,电压VD1和VD3可表示为:

    VD1=VD3=VB3+VEB2=VB1+VEB3+I3×R1(2)

    其中,VEB2为该双极性晶体管Q2的发射极-基极间电压差,VEB3为双
    极性晶体管Q3的发射极-基极间电压差。

    如图2所示,该分压电路24电气连接至该双极性晶体管Q1的该发射极。
    在本实施例中,该分压电路24是由三个串联连接的电阻R3,R4,和R5所组成。
    因此,该分压电路24提供的电压VB1和VB3比例于该双极性晶体管Q1的
    发射极-基极间电压差。因此,电压VB1和VB3可以表示为:

    VB3=VEB1×R5/(R3+R4+R5)(3)

    VB1=VEB1×(R4+R5)/(R3+R4+R5)(4)

    其中,VEB1为该双极性晶体管Q1的发射极-基极间电压差。

    据此,方程式(2)可重新整理为:

    I3×R1=VEB2-VEB3+VB3-VB1

    =VT×lnN-VEB1×R4/(R3+R4+R5)(5)

    其中,VT为室温时的热电压(thermalvoltage),N为双极性晶体管Q2的
    电流密度和双极性晶体管Q1的电流密度的比例。在本实施例中,流过该双
    极性晶体管Q1的电流,流过该双极性晶体管Q2的电流,和流过该双极性晶
    体管Q3的电流会调整为实质上相同。

    因此,流过该电阻R1的电流I3可表示为:

    I3=VT×lnN/R1-VEB1×R4/(R1×(R3+R4+R5))(6)

    由于热电压VT具有值为0.085mV/℃的正温度系数,而该双极性晶体管
    Q1的发射极-基极间电压差具有值为-2mV/℃的负温度系数,故电流I3具有
    温度相依的斜率。由于一次项-VEB1×(R4/R3+R4+R5)),该电流I3的温度相
    依斜率与现有技术相比随温度的变化会增加较快。

    如方程式(6)所示,电流I3的净温度系数可藉由选择电阻R1,R3,R4,和R5
    的阻值和双极性晶体管Q2的电流密度和双极性晶体管Q1的电流密度的比例
    N来调整。此外,如图3所示,该双极性晶体管Q2的该基极可电气连接至来
    自该分压电路24的该电压VB1,而该晶体管Q3的该基极可电气连接至该分
    压电路24的该电压VB3。在此架构中该电流I3的净温度系数会较图2中的
    电路结构来的小。

    为了提供具有零温度系数的稳定输出电压,该能带隙参考电路200”还包
    含一电阻R2和一双极性晶体管Q4,如图4所示。参考图4,该电流源单元
    22’是由PMOS晶体管M1,M2,M3和M4所组成,这些晶体管的栅极是由放
    大器OP的输出端所驱动。在本实施例中,该PMOS晶体管M4和该PMOS
    晶体管M3具有相同的尺寸。因此,流过电阻R2的电流I4会与电流I3相同,
    且可表示为:

    I4=I3=VT×lnN/R1-VEB1×R4/(R1×(R3+R4+R5))(7)

    依上述电路结构,电压VREF可表示为:

    VREF=VEB4+I4×R2(8)

    其中,VEB4为该双极性晶体管Q4的发射极-基极间电压差。

    将方程式(7)代入方程式(8)中可得:

    VREF=VEB4+VT×lnN×R2/R1-VEB1×R2×R4/(R1×(R3+R4+R5))(9)

    因此,适当的选择电阻R1,R2,R3,R4,和R5的阻值,该能带隙参考电路
    200”可获得具有零温度系数和对温度的低敏感度的输出电压。

    此外,与现有技术相比,图4的该能带隙参考电路200”可工作在较低的
    供应电源电压电平。回到方程式(1):

    VOUT=VEB3+VT×lnN×R2/R1(1)

    从方程式(1)可发现为获得零温度系数,公知的能带隙参考电路的输出电
    压电平会限制在1.25V。然而,参照方程式(9),本发明所公开的能带隙参考
    电路的输出电压电平可减少一比例于VEB1的一电压。在一示例中,如果比
    例N选择为32,电阻R1,R2,R3,R4,和R5的阻值分别选择为39KΩ,225KΩ,
    114KΩ,4KΩ和84KΩ,,则本发明所公开的能带隙参考电路的输出电压电平可
    低至1.11V左右。因此,在本发明中能带隙参考电路的供应电源电压电平可
    低至1.35V。

    此外,本发明所公开的能带隙参考电路可有效地减少由于运算放大器的
    输入偏移所产生的直流偏移量(DCoffset)VOS。考量图1中的运算放大器OP
    的输入偏移VOS,方程式(1)将重写为:

    VOUT=VEB3+VT×lnN×R2/R1+VOS×R2/R1(10)

    因此,图1中的运算放大器OP的输入偏移VOS会放大R2/R1的比例。
    参考图2,考量运算放大器OP的输入偏移VOS,方程式(9)将重写为:

    VREF=VEB4+VT×lnN×R2/R1-VEB1×R2×R4/(R1×(R3+R4+R5))

    +VOS×R2/R1(11)

    由于加入一次项-VEB1×R2×R4/(R1×(R3+R4+R5))至方程式(11)中,藉
    以获得零温度系数的电压VREF。因此,在本发明中运算放大器OP的输入偏
    移VOS的放大因子相较现有技术可减少。

    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点已公开如上,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仍可能
    基于本发明的教示及公开而作种种不背离本发明精神的替换及修改。因此,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发
    明的替换及修改,并为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所涵盖。

    关 键  词:
    能带 参考 电路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能带隙参考电路.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26008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