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槽口对称度量规及其使用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槽口对称度量规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领域,有时需要测量某一轴类零件上一端面的凹槽相对于该轴类零件的某一外圆的对称度。传统的测量方法只能通过单一的对称度量规进行检查,但是,由于两个对称度量规将会有误差累积,因此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槽口对称度量规及其使用方法,能够快速、准确的测量轴类零件的凹槽相对于某一外圆的对称度要求。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一种槽口对称度量规,由测量规和量规体组合装配在一起,其中所述测量规包括一体连接的测量部和尾柄部,所述量规体呈圆盘结构,在量规体的中心处设有起到定位作用的内圆孔,在量规体外沿上的一处设有起到导向作用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测量规上的测量部配制间隙用于检测被测轴类零件上的凹槽相对于该零件外圆的对称度。
所述测量规的尾柄部上具有滚花,目的是防止使用过程中发生打滑。
所述测量规的尾柄部上制有6-10mm的扁,作为该打标记的标记面。
一种槽口对称度量规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将量规体的里孔套在被测轴类零件的外圆上,将量规体的一侧端面与被测轴类零件凹槽部位的端面紧密贴合,保证量规体的外圆与被测轴类零件凹槽部位的上沿处于同一高度;
②将量规体的凹槽与被测轴类零件的凹槽部位相对应;
③将测量规的测量部插入量规体的凹槽中,并依次将测量部在量规体与被测轴类零件的凹槽部位中来回滑动,然后根据滑动情况判断检测被测轴类零件上的凹槽相对于该零件外圆的对称度是否符合要求,只有当测量部在量规体与被测轴类零件的凹槽之间无障碍通过时,表示被测轴类零件的凹槽部位相对于该零件外圆的对称度符合要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使用该槽口对称度量规,可以很好的检查同一轴类零件的一端面凹槽相对于该轴类零件的某一外圆的对称度要求在0.06mm之内,减少了多个单一对称度量规使用带来的误差传递,缩短了检测时间,可以根据需要检查不同外圆相对于端面的对称度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测量规的主视图。
图2为测量规的俯视图。
图3为量规体的主视图。
图4为测量规与量规体配合的使用状态图。
图5为被测轴类零件的主视图。
图6为图5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槽口对称度量规,由测量规1和量规体2组合装配在一起,用于检测被测轴类零件7的7H11槽口相对于该轴类零件Φ34h8的对称度在0.06mm之内。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测量规1包括一体连接的测量部3和尾柄部4。
①测量部3尺寸为6.9620-0.005,将用来测量该轴类零件的端面凹槽的相对于某一外圆的对称度。
②测量部3的计算:
测量部的尺寸:dI=(DM-t+F1)0-T1;
测量部的磨损尺寸:dIw=DM-t+F1-(TI+WI);
其中DM为被检测零件槽口的最大实体尺寸;
t为被测要素的形位公差;
F1为测量部的基本公差;
TI为测量部的尺寸公差;
WI为测量部的允许磨损量。
③尾柄部所构成也可称为手持部位,该尾柄部滚花,目的是防止使用过程中发生打滑,方便使用;该尾柄部一处有8mm的扁8,作为打标记的标记面;在尾柄部还有Φ3的孔,为了悬挂放置的目的。
④材料为CrWMn,硬度为HRC58-65。
如图3所示,所述量规体2呈圆盘结构,在量规体2的中心处设有起到定位作用的内圆孔6,在量规体2外沿上的一处设有起到导向作用的凹槽5。
①量规体凹槽导向部位尺寸为6.962(与测量规配合部位),该凹槽口相对于内孔的对称度在0.01mm之内;该量规体内有定位部位Φ34内圆孔(该内孔尺寸为该轴类零件要求相对于凹槽有对称度要求的外圆尺寸),其上有6个Φ10减轻孔。
②定位部位的计算:
定位部位的尺寸:DL=dM+TL0;
定位部位的磨损尺寸:DLw=dM+(TL+WL);
其中:dM为被检测零件轴的最大实体尺寸;
TL为测量部位的尺寸公差;
WL为测量部位的允许磨损量。
③导向部位:
导向部位与测量部配制间隙不大于Smin;
其中:Smin为插入型位置量规导向部位的最小间隙。
④材料为CrWMn,硬度为HRC58-65。
如图4所示,槽口对称度量规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将量规体2的里孔套在被测轴类零件7的外圆上,将量规体2的一侧端面与被测轴类零件2凹槽部位的端面紧密贴合,保证量规体2的外圆与被测轴类零件7凹槽部位的上沿处于同一高度;
②将量规体2的凹槽5与被测轴类零件7的凹槽部位相对应;
③将测量规1的测量部3插入量规体2的凹槽5中,并依次将测量部3在量规体2与被测轴类零件7的凹槽部位中来回滑动,然后根据滑动情况判断检测被测轴类零件7上的凹槽相对于该零件外圆的对称度是否符合要求,只有当测量部3在量规体2与被测轴类零件7的凹槽之间无障碍通过时,表示被测轴类零件7的凹槽部位相对于该零件外圆的对称度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