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6

一种调整背光亮度的方法和装置.pdf

  • 上传人:v****
  • 文档编号:6253092
  • 上传时间:2019-05-26
  • 格式:PDF
  • 页数:16
  • 大小:830.01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017041.0

    申请日:

    2016.01.12

    公开号:

    CN105427815A

    公开日:

    2016.03.23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9G 3/34申请日:20160112|||公开

    IPC分类号:

    G09G3/34

    主分类号:

    G09G3/34

    申请人:

    浙江德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毛可贤; 文佳宁; 胡俭波

    地址:

    314000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亚太路105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33233

    代理人:

    陆永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调整背光亮度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显示设备不同背光亮度下所对应的电流值;根据选择的背光亮度调整到相应的电流值。先通过测试获取显示设备不同的背光亮度下所对应的电流值,将背光亮度与电流值进行一一对应,之后在用户使用调节亮度时,调节到某一亮度,就可以找出该亮度所对应的电流值,然后就将显示设备的电流值调整到该对应的电流值,从而让用户得到用户想要的亮度,采用这种方式可以让用户调节的背光亮度更加精确,更加符合用户的心理预期,得到合适的背光亮度值。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调整背光亮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显示设备不同背光亮度下所对应的电流值;
    根据选择的背光亮度调整到相应的电流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整背光亮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获取显示设备不同背光亮度下所对应的电流值的步骤包括:
    获取显示设备的最大背光亮度值,根据所述最大背光亮度值除以预设
    调节阶数值,得到背光亮度公差值,根据背光亮度公差值计算出等差数列
    分布的背光亮度值,根据所得的背光亮度值获取对应的电流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调整背光亮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根据选择的背光亮度调整相应的电流值的步骤包括:
    根据选择的背光亮度值,调整为与所述背光亮度值对应的电流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整背光亮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获取显示设备不同背光亮度下所对应的电流值的步骤包括:
    获取显示设备的最大背光亮度值,根据所述最大背光亮度值除以预设
    调节阶数值,得到背光亮度公差值,根据背光亮度公差值计算出等差数列
    分布的背光亮度值,将所得的背光亮度值除以最大背光亮度值,得到背光
    亮度百分比,获取所述背光亮度百分比所对应的电流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调整背光亮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根据选择的背光亮度调整相应的电流值的步骤包括:
    根据选择的背光亮度百分比,调整为与所述背光亮度百分比对应的电
    流值。
    6.一种调整背光亮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装置,用于获取显示设备不同背光亮度下所对应的电流值;
    调节装置,用于根据选择的背光亮度调整到相应的电流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调整背光亮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获取装置还用于:
    获取显示设备的最大背光亮度值,根据所述最大背光亮度值除以预设
    调节阶数值,得到背光亮度公差值,根据背光亮度公差值计算出等差数列
    分布的背光亮度值,根据所得的背光亮度值获取对应的电流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调整背光亮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调节装置还用于:
    根据选择的背光亮度值,调整为与所述背光亮度值对应的电流值。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调整背光亮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获取装置还用于:
    获取显示设备的最大背光亮度值,根据所述最大背光亮度值除以预设
    调节阶数值,得到背光亮度公差值,根据背光亮度公差值计算出等差数列
    分布的背光亮度值,将所得的背光亮度值除以最大背光亮度值,得到背光
    亮度百分比,获取所述背光亮度百分比所对应的电流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调整背光亮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装置还用于:
    根据选择的背光亮度百分比,调整为与所述背光亮度百分比对应的电
    流值。

    说明书

    一种调整背光亮度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整背光亮度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液晶显示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管是家用还是商
    用,液晶显示器几乎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显示市场,在移动终端市场更是如
    此,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等的显示器一般都是可以调整亮度,亮度的
    调整可以通过手动控制,也可以根据环境自动调整。

    目前,液晶显示器的背光调节都是根据调整电流的百分比来调整背光
    亮度的,而因为背光灯电流和背光亮度并不是线性对应关系,所以电流和
    亮度是不对应的,这样用户调整时就无法调整到具体的亮度位置,因此,
    如何能够更加精确的调整显示设备的背光亮度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更加精确的调整显示设备的背光亮度的
    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调整背光亮度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显示设备不同背光亮度下所对应的电流值;

    根据选择的背光亮度调整到相应的电流值。

    优选的,所述获取显示设备不同背光亮度下所对应的电流值的步骤包
    括:获取显示设备的最大背光亮度值,根据所述最大背光亮度值除以预设
    调节阶数值,得到背光亮度公差值,根据背光亮度公差值计算出等差数列
    分布的背光亮度值,根据所得的背光亮度值获取对应的电流值。

    优选的,所述根据选择的背光亮度调整相应的电流值的步骤包括:根
    据选择的背光亮度值,调整为与所述背光亮度值对应的电流值。

    优选的,所述获取显示设备不同背光亮度下所对应的电流值的步骤包
    括:获取显示设备的最大背光亮度值,根据所述最大背光亮度值除以预设
    调节阶数值,得到背光亮度公差值,根据背光亮度公差值计算出等差数列
    分布的背光亮度值,将所得的背光亮度值除以最大背光亮度值,得到背光
    亮度百分比,获取所述背光亮度百分比所对应的电流值。

    优选的,所述根据选择的背光亮度调整相应的电流值的步骤包括:根
    据选择的背光亮度百分比,调整为与所述背光亮度百分比对应的电流值。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调整背光亮度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装置,用于获取显示设备不同背光亮度下所对应的电流值;

    调节装置,用于根据选择的背光亮度调整到相应的电流值。

    优选的,所述获取装置还用于:获取显示设备的最大背光亮度值,根
    据所述最大背光亮度值除以预设调节阶数值,得到背光亮度公差值,根据
    背光亮度公差值计算出等差数列分布的背光亮度值,根据所得的背光亮度
    值获取对应的电流值。

    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还用于:根据选择的背光亮度值,调整为与所
    述背光亮度值对应的电流值。

    优选的,所述获取装置还用于:获取显示设备的最大背光亮度值,根
    据所述最大背光亮度值除以预设调节阶数值,得到背光亮度公差值,根据
    背光亮度公差值计算出等差数列分布的背光亮度值,将所得的背光亮度值
    除以最大背光亮度值,得到背光亮度百分比,获取所述背光亮度百分比所
    对应的电流值。

    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还用于:根据选择的背光亮度百分比,调整为
    与所述背光亮度百分比对应的电流值。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现有技术中,显示设备的背光
    亮度的调整通过控制电流来实现的,但是电流与背光亮度的关系并不是现
    行的,如图1所示,所以仅仅通过控制电流调整背光亮度的方式并不是十
    分精确。本发明中公开了一种调整背光亮度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
    显示设备不同背光亮度下所对应的电流值;根据选择的背光亮度调整到相
    应的电流值。采用这种方式,先通过测试获取显示设备不同的背光亮度下
    所对应的电流值,将背光亮度与电流值进行一一对应,之后在用户使用调
    节亮度时,调节到某一亮度,就可以找出该亮度所对应的电流值,然后就
    将显示设备的电流值调整到该对应的电流值,从而让用户得到用户想要的
    亮度,采用这种方式可以让用户调节的背光亮度更加精确,更加符合用户
    的心理预期,得到合适的背光亮度值。

    附图说明

    图1是电流与亮度对应曲线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调整背光亮度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调整背光亮度的装置的示意图。

    其中:201、获取装置,202、调节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
    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项操作描述成
    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操作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
    此外,各项操作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操作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
    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
    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在上下文中所称“计算机设备”,也称为“电脑”,是指可以通过运行
    预定程序或指令来执行数值计算和/或逻辑计算等预定处理过程的智能电
    子设备,其可以包括处理器与存储器,由处理器执行在存储器中预存的存
    续指令来执行预定处理过程,或是由ASIC、FPGA、DSP等硬件执行预定处
    理过程,或是由上述二者组合来实现。计算机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服务器、
    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

    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用户设备与网络设备。其中,所述用户设备或客
    户端包括但不限于电脑、智能手机、PDA等;所述网络设备包括但不限于
    单个网络服务器、多个网络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组或基于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的由大量计算机或网络服务器构成的云,其中,云计算是分布
    式计算的一种,由一群松散耦合的计算机集组成的一个超级虚拟计算机。
    其中,所述计算机设备可单独运行来实现本发明,也可接入网络并通过与
    网络中的其他计算机设备的交互操作来实现本发明。其中,所述计算机设
    备所处的网络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VPN网络
    等。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用户设备、客户端、网络设备和网络等仅为举例,
    其他现有的或今后可能出现的计算机设备或网络如可适用于本发明,也应
    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以内,并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

    后面所讨论的方法(其中一些通过流程图示出)可以通过硬件、软件、
    固件、中间件、微代码、硬件描述语言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施。当用软件、
    固件、中间件或微代码来实施时,用以实施必要任务的程序代码或代码段
    可以被存储在机器或计算机可读介质(比如存储介质)中。(一个或多个)
    处理器可以实施必要的任务。

    这里所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代表性的,并且是用于描述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但是本发明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
    实现,并且不应当被解释成仅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应当理解的是,虽然在这里可能使用了术语“第一”、“第二”等等来
    描述各个单元,但是这些单元不应当受这些术语限制。使用这些术语仅仅
    是为了将一个单元与另一个单元进行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背离示例性实
    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单元可以被称为第二单元,并且类似地第二单
    元可以被称为第一单元。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其中一个或更多
    所列出的相关联项目的任意和所有组合。

    应当理解的是,当一个单元被称为“连接”或“耦合”到另一单元时,
    其可以直接连接或耦合到所述另一单元,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单元。与此相
    对,当一个单元被称为“直接连接”或“直接耦合”到另一单元时,则不
    存在中间单元。应当按照类似的方式来解释被用于描述单元之间的关系的
    其他词语(例如“处于...之间”相比于“直接处于...之间”,“与...邻近”
    相比于“与...直接邻近”等等)。

    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不意图限制示例性实
    施例。除非上下文明确地另有所指,否则这里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个”、
    “一项”还意图包括复数。还应当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包括”
    和/或“包含”规定所陈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和/或组件的
    存在,而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
    元、组件和/或其组合。

    还应当提到的是,在一些替换实现方式中,所提到的功能/动作可以按
    照不同于附图中标示的顺序发生。举例来说,取决于所涉及的功能/动作,
    相继示出的两幅图实际上可以基本上同时执行或者有时可以按照相反的顺
    序来执行。

    下面结合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其中,本实施例的方法主要通过移动终端或者其他具有显示设备如平
    板电视等来实现;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等,也可以具有网络功能,可以
    与其他终端进行通讯连接,但并不限于上述几种。

    需要说明的是,移动终端仅为举例,其他现有的或今后可能出现的网
    络设备和客户端如可适用于本发明,也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以内,并
    以引用方式包含于此。另外,本发明中的实施例仅为举例说明,实施例与
    实施例之间可以自由组合,多个实施例之间也可以组合,只要能够实现本
    发明中的效果即可。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调整背光亮度的方法,所述方法
    包括:

    S101,获取显示设备不同背光亮度下所对应的电流值;

    S102,根据选择的背光亮度调整到相应的电流值。

    采用这种方式,先通过测试获取显示设备不同的背光亮度下所对应的
    电流值,将背光亮度与电流值进行一一对应,之后在用户使用调节亮度时,
    调节到某一亮度,就可以找出该亮度所对应的电流值,然后就将显示设备
    的电流值调整到该对应的电流值,从而让用户得到用户想要的亮度,采用
    这种方式可以让用户调节的背光亮度更加精确,更加符合用户的心理预期,
    得到合适的背光亮度值。

    例如,以手机为例,首先对手机屏幕亮度和对应的电流值进行测试,
    测试出手机屏幕亮度为20cd/m2时,电流值是0.78毫安;亮度为40cd/m2
    时,电流值是1.47毫安;亮度为372cd/m2时,电流值为17.26毫安;那
    么当用户在调节亮度时,需要将手机屏幕的亮度调节到20cd/m2时,手机
    就会将电流值调整到0.78毫安;需要将手机屏幕的亮度调节到40cd/m2时,
    手机就会将电流值调整到1.47毫安;需要将手机屏幕的亮度调节到
    372cd/m2时,手机就会将电流值调整到17.26毫安;如此就会更加精确。
    而如果用户想要调节到亮度为21cd/m2时,因为21cd/m2所对应的电流值没
    有过测试,所以只能够找出最接近的亮度值进行比对,例如选取20cd/m2
    时对应的电流值0.78毫安。而例如测试出的手机屏幕亮度为24cd/m2时,
    电流值是0.94毫安,则在用户想要调节到亮度为22cd/m2时,仍可以选择
    20cd/m2时对应的电流值0.78毫安;如果用户想要调节到亮度为23cd/m2
    时,就可以选择亮度为24cd/m2时对应的电流值0.94毫安。

    根据另一个示例,所述获取显示设备不同背光亮度下所对应的电流值
    S101的步骤包括:获取显示设备的最大背光亮度值,根据所述最大背光亮
    度值除以预设调节阶数值,得到背光亮度公差值,根据背光亮度公差值计
    算出等差数列分布的背光亮度值,根据所得的背光亮度值获取对应的电流
    值。

    所述根据选择的背光亮度调整相应的电流值S102的步骤包括:根据选
    择的背光亮度值,调整为与所述背光亮度值对应的电流值。

    例如,以手机为例,手机屏幕的最大背光亮度值为400cd/m2,预设调
    节阶数值为100,因此背光亮度公差值为400/100=4,因此得到等差数列分
    布的背光亮度值,并且经过测试获得对应的电流值,如下表所示:

    表1



    由此,得到了不同的屏幕亮度值所对应的电流值,因此当用户选择具
    体的亮度值时,就可以调节到表1中所对应的电流值。例如,测试出手机
    屏幕亮度为20cd/m2时,电流值是0.78毫安;亮度为40cd/m2时,电流值
    是1.47毫安;亮度为372cd/m2时,电流值为17.26毫安;那么当用户在
    调节亮度时,需要将手机屏幕的亮度调节到20cd/m2时,手机就会将电流
    值调整到0.78毫安;需要将手机屏幕的亮度调节到40cd/m2时,手机就会
    将电流值调整到1.47毫安;需要将手机屏幕的亮度调节到372cd/m2时,
    手机就会将电流值调整到17.26毫安;如此就会更加精确。而如果用户想
    要调节到亮度为21cd/m2时,因为21cd/m2所对应的电流值没有过测试,所
    以只能够找出最接近的亮度值进行比对,例如选取20cd/m2时对应的电流
    值0.78毫安。而例如测试出的手机屏幕亮度为24cd/m2时,电流值是0.94
    毫安,则在用户想要调节到亮度为22cd/m2时,仍可以选择20cd/m2时对应
    的电流值0.78毫安;如果用户想要调节到亮度为23cd/m2时,就可以选择
    亮度为24cd/m2时对应的电流值0.94毫安。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可认为是对实施例一更加详细的描述,可以与实施例一同时
    使用。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显示设备不同背光亮度下所对应的电
    流值S101的步骤包括:获取显示设备的最大背光亮度值,根据所述最大背
    光亮度值除以预设调节阶数值,得到背光亮度公差值,根据背光亮度公差
    值计算出等差数列分布的背光亮度值,将所得的背光亮度值除以最大背光
    亮度值,得到背光亮度百分比,获取所述背光亮度百分比所对应的电流值。

    所述根据选择的背光亮度调整相应的电流值S102的步骤包括:根据选
    择的背光亮度百分比,调整为与所述背光亮度百分比对应的电流值。

    本实施例就是先通过测量设备把背光的电流亮度对应关系测量出来,
    然后在用户调整背光时直接按照亮度百分比对应的电流去调整背光;让背
    光显示亮度完全按照亮度百分比去调整。

    例如,以手机为例,手机屏幕的最大背光亮度值为400cd/m2,预设调
    节阶数值为100,因此背光亮度公差值为400/100=4,因此得到等差数列分
    布的背光亮度值,将所得的背光亮度值除以最大背光亮度值,得到背光亮
    度百分比,例如背光亮度值为40cd/m2时,40/400=10%,因此40cd/m2就是
    本手机屏幕亮度的10%,并且经过测试获得对应的电流值,如下表所示:

    表2

    屏幕亮度比(%)
    屏亮度(单位:cd/m2)
    电流值(单位:毫安)
    0
    0
    0
    1
    4
    0.15
    2
    8
    0.31
    3
    12
    0.46
    4
    16
    0.62
    5
    20
    0.78
    6
    24
    0.94
    7
    28
    1.1
    8
    32
    1.15
    9
    36
    1.31
    10
    40
    1.47
    ...
    ...
    ...
    90
    360
    16.3
    91
    364
    16.63
    92
    368
    16.94
    93
    372
    17.26
    94
    376
    17.59
    95
    380
    17.93
    96
    384
    18.28
    97
    388
    18.65
    98
    392
    19.05
    99
    396
    19.55
    100
    400
    20

    由此,得到了不同的屏幕亮度值所对应的电流值,因此当用户选择具
    体的亮度百分比时,就可以调节到表2中所对应的电流值。例如,测试出
    手机屏幕亮度为20cd/m2时,亮度百分比就是5%(20除以400),电流值是
    0.78毫安;亮度为40cd/m2时,亮度百分比就是10%(40除以400),电流
    值是1.47毫安;亮度为372cd/m2时,亮度百分比就是93%(372除以400),
    电流值为17.26毫安;那么当用户在调节亮度时,需要将手机屏幕的亮度
    百分比调节到5%时,手机就会将电流值调整到0.78毫安;需要将手机屏
    幕的亮度调节到10%时,手机就会将电流值调整到1.47毫安;需要将手机
    屏幕的亮度调节到93%时,手机就会将电流值调整到17.26毫安;如此就
    会更加精确。现在的移动终端或者平板电视等进行调节亮度时,也是通过
    百分比进行调节的,同时使用百分比进行调节也是准确的,也便于用户使
    用,符合用户使用习惯,采用这种方式,亮度百分比是固定的,从0%到100%,
    按照1%递增,得到不同的亮度百分比所对应的电流值,然后用户调节亮度
    时,也是按照1%进行步进调节,方便调节,同时对应电流值进行调节,也
    会更加准确,可以让用户调整背光亮度时切身体会到亮度变化的百分比,
    给用户以真实可靠的感觉;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还公开一种调整背光亮度的装置,所述装置包
    括:

    获取装置201,用于获取显示设备不同背光亮度下所对应的电流值;

    调节装置202,用于根据选择的背光亮度调整到相应的电流值。

    采用这种装置,先通过测试获取显示设备不同的背光亮度下所对应的
    电流值,将背光亮度与电流值进行一一对应,之后在用户使用调节亮度时,
    调节到某一亮度,就可以找出该亮度所对应的电流值,然后就将显示设备
    的电流值调整到该对应的电流值,从而让用户得到用户想要的亮度,采用
    这种方式可以让用户调节的背光亮度更加精确,更加符合用户的心理预期,
    得到合适的背光亮度值。

    例如,以手机为例,首先对手机屏幕亮度和对应的电流值进行测试,
    测试出手机屏幕亮度为20cd/m2时,电流值是0.78毫安;亮度为40cd/m2
    时,电流值是1.47毫安;亮度为372cd/m2时,电流值为17.26毫安;那
    么当用户在调节亮度时,需要将手机屏幕的亮度调节到20cd/m2时,手机
    就会将电流值调整到0.78毫安;需要将手机屏幕的亮度调节到40cd/m2时,
    手机就会将电流值调整到1.47毫安;需要将手机屏幕的亮度调节到
    372cd/m2时,手机就会将电流值调整到17.26毫安;如此就会更加精确。
    而如果用户想要调节到亮度为21cd/m2时,因为21cd/m2所对应的电流值没
    有过测试,所以只能够找出最接近的亮度值进行比对,例如选取20cd/m2
    时对应的电流值0.78毫安。而例如测试出的手机屏幕亮度为24cd/m2时,
    电流值是0.94毫安,则在用户想要调节到亮度为22cd/m2时,仍可以选择
    20cd/m2时对应的电流值0.78毫安;如果用户想要调节到亮度为23cd/m2
    时,就可以选择亮度为24cd/m2时对应的电流值0.94毫安。

    根据另一个示例,所述获取装置201还用于:获取显示设备的最大背
    光亮度值,根据所述最大背光亮度值除以预设调节阶数值,得到背光亮度
    公差值,根据背光亮度公差值计算出等差数列分布的背光亮度值,根据所
    得的背光亮度值获取对应的电流值。

    所述调节装置202还用于:根据选择的背光亮度值,调整为与所述背
    光亮度值对应的电流值。

    例如,以手机为例,手机屏幕的最大背光亮度值为400cd/m2,预设调
    节阶数值为100,因此背光亮度公差值为400/100=4,因此得到等差数列分
    布的背光亮度值,并且经过测试获得对应的电流值,如下表所示:

    表3



    由此,得到了不同的屏幕亮度值所对应的电流值,因此当用户选择具
    体的亮度值时,就可以调节到表3中所对应的电流值。例如,测试出手机
    屏幕亮度为20cd/m2时,电流值是0.78毫安;亮度为40cd/m2时,电流值
    是1.47毫安;亮度为372cd/m2时,电流值为17.26毫安;那么当用户在
    调节亮度时,需要将手机屏幕的亮度调节到20cd/m2时,手机就会将电流
    值调整到0.78毫安;需要将手机屏幕的亮度调节到40cd/m2时,手机就会
    将电流值调整到1.47毫安;需要将手机屏幕的亮度调节到372cd/m2时,
    手机就会将电流值调整到17.26毫安;如此就会更加精确。而如果用户想
    要调节到亮度为21cd/m2时,因为21cd/m2所对应的电流值没有过测试,所
    以只能够找出最接近的亮度值进行比对,例如选取20cd/m2时对应的电流
    值0.78毫安。而例如测试出的手机屏幕亮度为24cd/m2时,电流值是0.94
    毫安,则在用户想要调节到亮度为22cd/m2时,仍可以选择20cd/m2时对应
    的电流值0.78毫安;如果用户想要调节到亮度为23cd/m2时,就可以选择
    亮度为24cd/m2时对应的电流值0.94毫安。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可认为是对实施例三更加详细的描述,可以与实施例三同时
    使用。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获取装置201还用于:获取显示设备的最
    大背光亮度值,根据所述最大背光亮度值除以预设调节阶数值,得到背光
    亮度公差值,根据背光亮度公差值计算出等差数列分布的背光亮度值,将
    所得的背光亮度值除以最大背光亮度值,得到背光亮度百分比,获取所述
    背光亮度百分比所对应的电流值。

    所述调节装置202还用于:根据选择的背光亮度百分比,调整为与所
    述背光亮度百分比对应的电流值。

    本实施例就是先通过测量设备把背光的电流亮度对应关系测量出来,
    然后在用户调整背光时直接按照亮度百分比对应的电流去调整背光;让背
    光显示亮度完全按照亮度百分比去调整。

    例如,以手机为例,手机屏幕的最大背光亮度值为400cd/m2,预设调
    节阶数值为100,因此背光亮度公差值为400/100=4,因此得到等差数列分
    布的背光亮度值,将所得的背光亮度值除以最大背光亮度值,得到背光亮
    度百分比,例如背光亮度值为40cd/m2时,40/400=10%,因此40cd/m2就是
    本手机屏幕亮度的10%,并且经过测试获得对应的电流值,如下表所示:

    表4



    由此,得到了不同的屏幕亮度值所对应的电流值,因此当用户选择具
    体的亮度百分比时,就可以调节到表4中所对应的电流值。例如,测试出
    手机屏幕亮度为20cd/m2时,亮度百分比就是5%(20除以400),电流值是
    0.78毫安;亮度为40cd/m2时,亮度百分比就是10%(40除以400),电流
    值是1.47毫安;亮度为372cd/m2时,亮度百分比就是93%(372除以400),
    电流值为17.26毫安;那么当用户在调节亮度时,需要将手机屏幕的亮度
    百分比调节到5%时,手机就会将电流值调整到0.78毫安;需要将手机屏
    幕的亮度调节到10%时,手机就会将电流值调整到1.47毫安;需要将手机
    屏幕的亮度调节到93%时,手机就会将电流值调整到17.26毫安;如此就
    会更加精确。现在的移动终端或者平板电视等进行调节亮度时,也是通过
    百分比进行调节的,同时使用百分比进行调节也是准确的,也便于用户使
    用,符合用户使用习惯,采用这种方式,亮度百分比是固定的,从0%到100%,
    按照1%递增,得到不同的亮度百分比所对应的电流值,然后用户调节亮度
    时,也是按照1%进行步进调节,方便调节,同时对应电流值进行调节,也
    会更加准确,可以让用户调整背光亮度时切身体会到亮度变化的百分比,
    给用户以真实可靠的感觉;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
    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
    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
    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关 键  词:
    一种 调整 背光 亮度 方法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调整背光亮度的方法和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25309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