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毛笔和硬笔的分步摹临法书写技艺训练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国书法学习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毛笔和硬
笔的分步摹临法书写技艺训练方法。
背景技术
毛笔书法属于传统文化派系分支。历经几千年发展演绎,已由久远
的古代实用为主形式,变为一种独特的艺术门类。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
科技日益发达,书法远远超出了原本单纯记录事件、传达信息那种简单
实用范围,其性质与功能正在朝着纯艺术方向嬗变。正是由于毛笔书法
生发环境不断变化,使我们清晰地看到,未来毛笔书法不仅仅广泛用于
书丹,它将以更高级的艺术形式,释放本身固有的载体功能和辐射力量。
书法将由传统平面的、静止的、单调的纸质作品状态,逐渐朝着现代立
体的、动态的、多元素融合的方向演绎发展,并以书法特技表演艺术形
式流行于民间、登上大雅之堂。
毛笔书法书体、字体形态多样,那么,如何能学好毛笔书法,练就
一手好漂亮的硬笔字?在一般人看来,是一件非常难以做到的事。那是
因为此前千百年间,没有像分步摹临法这种比较科学的、系统的书法教
学与技艺训练模式,几乎所有爱好者和书法教育工作者,都是根据史料
记载的临帖法学习书法进行练习,即采用“对临法”(就是照着字帖模
仿)。由于“对临法”过于简单,没有其他与之配套的操作方法做辅助,
因此练习者始终属于硬性模仿状态,相当于只凭自己天分和悟性去研究,
而不是按照一定的科学训练组织程序进行,也就是说训练方法不专业。
最终结果是:训练周期长、书写效果差,甚至用不上。如果按照分步摹
临法进行,无论是教学或自学,功效极其显著,训练周期大大缩短。
例如,以往很多人对硬笔书法概念不是很清楚,误以为只要是用铅
笔、钢笔等书写的字就是硬笔书法,认为名家硬笔字帖都是实用性质的,
只要下工夫临写名家硬笔字帖就能练出一手漂亮字体,其实不然。以中
小学生这个群体为例,有的买了硬笔字帖自学很久也没练成,有的专门
去书法班特意培训很长时间,看上去写的确实很好,甚至参加书法展览、
比赛获很多奖,可是平时抄写作业却一点儿用不上,这是为什么了呢?
究其缘由:一是所学书法类型不对;二是选择字帖不适合;三是训练方
法不正确;四是执笔方法没矫正。此外,还有书写用具和材料不适合等
其他因素。
针对如何练习毛笔和硬笔书法的问题,为弥补目前中国书法教学方
法体系欠缺,本发明致力于研究“基于毛笔和硬笔的分步摹临法书写技
艺训练方法”的相关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毛笔和硬笔的分步摹临法书写技艺训
练方法,分步摹临法借鉴举重、拳击等运动项目技术训练原理,由始至
终大循环式地重复摹临动作套路,力求达到迅速定型固体的目的。它将
传统的临帖法、摹帖法两大系列所含各种有效元素,加以提炼,从新整
合、科学配置、融会贯通,形成一个新型的技艺训练操作系统。
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毛笔和硬笔的分步摹临法书写技艺训练方法,所述训练方
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书桌的计算机上安装分步摹临书法技艺训练方法软件系
统;
步骤二:打开软件界面,弹出所述训练方法的分步临摹训练方法大
纲,训练者根据大纲按顺序详细浏览并深刻理解该大纲;
步骤三:训练者熟知书法大纲后,训练者输入身高以及所要训练的
书体,计算机根据不同身高或书体所采取的坐姿或站姿要求,通过书桌
脚上的升降机构进行高度调整;
步骤四:调整完毕后,计算机根据存储资料选择训练的相关笔纸,
同时界面显示相应执笔方法和运笔动作的示范画面;
步骤五:训练者将纸张放置书桌中央的书写区,对照界面显示的执
笔动作和运笔动作进行相关的摹临训练,其中摹临训练依次包括笔画的
写法、部首偏旁的书写以及结字练习三个步骤;
步骤六:完成摹临训练后,训练者选择不同的填写和描写方式、以
及相应的笔纸和范本工具进行范本临摹。
其中优选的方案为,步骤二的书法大纲依前后次序包括以下内容:
书法原理、书写姿势、执笔方法、运笔动作、笔画写法、部首偏旁、结
字法则、范本摹临、模拟应用、专项调整、技艺拔高和艺术创作。
其中优选的方案为,步骤四中,计算机在选择相关笔纸的同时,触
发书桌上储笔抽屉开启模块,露出相关毛笔或硬笔;并触发书桌上储纸
抽屉的开启模块,露出相应的纸张。
其中优选的方案为,步骤四中运笔动作的示范画面内容包括指法肘
法练习、笔法示意符号含义、笔法动作训练图谱以及笔法动作实写练习;
其中所述笔法动作实写练习中包括单个图谱分节练习、两个图谱编组练
习以及不同图谱组合练习,当训练者点击选择不同的图谱时,计算机触
发书桌上图谱抽屉的开启模块,露出相应的纸张。
其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步骤六中,填写和描写方式包括毛笔书写
的铅笔双勾、清水填写、淡墨描写、彩墨描写、浓墨描写、铅笔单勾、
彩笔勾描、清水描写、淡墨描写、彩墨描写、直接描摹、粉笔单勾法临
摹、毛笔蘸清水描写和遮挡摹临法;以及硬笔书写的铅笔摹临、交替摹
临、换笔摹临和变体练习。
其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训练方法还包括步骤七:训练者做了充足
的范本临摹之后,脱开范本,在书写区进行模拟创作练习。
其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模拟创作练习包括使用毛笔时,依次进行
的原帖临摹--集字练习--自由创作的模拟创造练习;以及使用硬笔时,
依次进行的抄贴练习和抄文练习。
其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训练方法还包括步骤八:书写区通过设置
的识别模块对其纸张中的字体进行识别获取,并将获取的字体上传至计
算机,与示范字体进行叠加对比,判断组成汉字形体的构件是否合乎字
法、章法要求,随后在界面显示对比结果。
其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训练方法还包括步骤九:根据对比结果提
出修改意见,并在显示对比结果页的叠加字体上生成修改辅助提示。
其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步骤九还包括专项调整返回练习,所述专
项调整返回练习具体为对比结果若显示为字体形状问题,则回到步骤五
笔画练习和步骤六的范本摹临步骤去,从新精准练习;对比结果若显示
笔法节奏不好、书写速度慢,则回到步骤四执笔方法和运笔动作步骤进
行反复练习。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训练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摹临并举,分步实施,简单易作,一法多能。从应用方式看,非
常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比如:解决笔画形状问题,采用双钩法和填勾
法;解决字形结构问题,采用单钩法和扩勾法;解决笔法节奏问题,采
用口令法、格律法或拟音法;解决神采表现问题,采用描摹法或意念划
空法;解决书写速度问题,采用指法练习和笔画练习;解决作品个性化
艺术风格建树问题,采用译临法等等。
2、分步摹临法充分具备发明专利条件,至少有三大标志:其一,先
进性,体现在颇具匠心的教育理念,设计出一套科学系统训练模式,突
显了别具一格的独创性;其二,新颖性,体现在综合利用古今各种训练
方法精华元素,创立出一种与众不同作业流程,表现出功法非凡的专业
性;其三,实用性,体现在做法简单有趣而且技术精度很高,流露出精
工细作的严谨性。
3、一方面使用特制专用训练器具,在保证不偏离诉求目标基础上提
高作业效率。如单勾笔、描摹笔、指法练习器、书画专用桌等物件,使
相关技术问题迅速得到解决;另一方面采取指定操作规程与作法,在保
障书写效果前提下降低训练成本。比如使用与字帖版式匹配的练习纸,
采取用毛笔蘸清水书写、蘸淡墨或彩墨摹临等方式,即能达到理想效果,
还节约书写材料消耗,同时省略日课过程中诸如洗涮毛笔、清洁砚台等
麻烦事儿。
4、以书桌为载体,在显示屏的显示指示下按次序进行分步摹临书
写,使得分布摹临训练方法从理论到实际运用的实现有很好的工具指导,
训练者得以准确无误按照步骤训练。
5、该方法和使用工具设计新颖,训练者还可以将自己作品中的文字
与参考字体中的文字进行叠加对比,能够清晰地看出练习者的书法作品
与参考字体之间的差别,便于练习者发现自己作品或者自己书写动作的
问题点,重新精准练习,确保了书法练习的效果,也提高了练习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毛笔的小楷书写姿势的主视图;
图2为毛笔的小楷书写姿势的侧视图;
图3为毛笔的中楷书写姿势的主视图;
图4为毛笔的中楷书写姿势的侧视图;
图5为毛笔的大楷书写姿势的主视图;
图6为毛笔的大楷书写姿势的侧视图;
图7为毛笔的特大楷书写姿势的主视图;
图8为毛笔的特大楷书写姿势的侧视图;
图9为毛笔的榜书书写姿势的主视图;
图10为毛笔的榜书书写姿势的侧视图;
图11-14为毛笔执笔方式的三指执笔法的示意图;
图15为硬笔的书写姿势的主视图;
图16为硬笔的书写姿势的侧视图;
图17-22为硬笔执笔方式的三指执笔法的实施示意图;
图23为实施例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24为实施例的书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涉及的技术方案,给出了下述的实施例。
但这些实施例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的分步摹临法是运用于一个整体的书法体系中的其中一项步
骤,这个整体的书法体系是一个完整的工艺流程,每个步骤即为一道工
序,相互间是阶梯式递进关系、因果关系,即缺一不可又不能随意更改。
例如前一个环节技术质量没有达标,直接影响下一个环节正常进行。无
论是前期基本功技法训练,还是后期实际应用训练,摹与临这个核心技
术方法始终贯穿其中,分别细化到每一个具体操作规程里面,以保证技
术方案落实到位,并有针对性地解决日课进行中面临的实质性技术问题,
由此称为分步摹临法。基本程序与步骤如下:
①书法原理--②书写姿势--③执笔方法--④运笔动作--⑤笔画写法
--⑥部首偏旁--⑦结字法则--⑧范本摹临--⑨模拟应用--⑩专项调整--
技艺拔高--艺术创作。
以毛笔书法为例:
其中第一步骤的书法原理内容包括:
(一)明确学习目的,确定训练目标。在从事书法教学或自学过程
中,要用专业性态度看待学习书法这件事,要充分认识学习书法是一个
物化过程,需要长期修炼。其次,在具体训练操作过程中,必须按照一
定的方法与步骤进行,不能违背艺术规律。学习毛笔书法必须广泛涉猎,
不能只限于专工某一种书体或一种字体,篆隶楷行草诸体都要探讨,从
不同角度审视书法艺术美感,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尤其作为纳入正式科
目的书法,在课程计划和教学模式等方面,绝对不能定位在把毛笔写得
越规矩越好这个基点上,要用艺术标准衡量书法行为是否符合美育教育,
因此,书法教育宗旨不是培养写字匠。
(二)了解书法属性,掌握训练常识。要想学好书法艺术,必须了
解应知应会的基础常识,对指导技法训练非常重要。重点内容有两大部
分:一是,技法术语。是指用肢体动作掌控书写工具,以及材料性能技
术方法的释义词语。如执笔法、运笔法、结字法、临摹法、纸法、墨法、
章法等。其中:笔法是指笔锋在纸面上行走过程中各种动作姿态,分别
有常规笔法、特技笔法两大系列。例如:提、按、顿、挫、驶、转、折、
停、驻、掠、挑、掭等。又如中锋、侧锋、偏锋、逆势、顺势、藏锋、
露锋、裹锋等。二是,艺术名词。是指描述书法艺术形象与美感现象的
艺术专业名词。如质感、神采、韵味、节奏、韵律、力度、速度、锥划
沙、屋漏痕、折钗骨、印印泥、笔走龙蛇、行云流水、刚柔相济、人书
一体、八面出锋、气韵通达、笔势连贯,以及方圆、浓淡、大小、粗细、
曲直、快慢等等。
(三)分步摹临法操作程序与步骤,是一个完整的工艺流程,每个
步骤即为一道工序,相互间是阶梯式递进关系、因果关系,即缺一不可
又不能随意更改。例如前一个环节技术质量没有达标,直接影响下一个
环节正常进行。无论是前期基本功技法训练,还是后期实际应用训练,
摹与临这个核心技术方法始终贯穿其中,分别细化到每一个具体操作规
程里面,以保证技术方案落实到位,并有针对性地解决日课进行中面临
的实质性技术问题,由此称为分步摹临法。
第二步骤的书写姿势内容包括:
这个步骤主要讲述书写姿势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笔法动作能否正常
发挥,关系到书写效果等。毛笔书法书写姿势,是指书写毛笔字时所采
取的架势,如手法、臂法、身法、步法等技术动作要领。根据书体和字
体大小,以及篇幅制式等因素,分为坐姿、站姿。
一般来讲,书写中小楷,或者10厘米左右的字,采取坐姿。书写
20厘米以上的大字,或者大篇幅行草作品之类,采取站立姿势,而且还
要运用肢体动作协调关系来完成书写过程。例如:①小楷采取枕腕法,
如图1-2;②中楷采取悬腕枕肘法,如图3-4;③大楷采取悬腕悬肘法,
也叫悬臂法,如图5-6;④书写单个字体15厘米以上特大楷、榜书或篇
幅较大作品时,采取悬臂法站立姿势,如图7-10。
第三步骤的执笔方式内容包括:
这个步骤主要讲述正确执笔法对书写动作施展有哪些好处。侧重讲
解三指执笔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强调三指执笔法是一种通用
型执笔法,非常适合现代人采用。
1、三指执笔法基本要领。①手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自然
并拢,螺旋形蜷曲成半握拳状,犹如掌心握个鸡蛋。大拇指尖部与食指、
中指指肚轻轻对接,使虎口呈“凤眼”形(展示教学图片并做现场演示),
如图5;②指法。拇指和食指对称挟着笔杆(大拇指稍微错后一点点),
中指尖部侧面(甲肉之际)在下面抵住;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蜷曲于中指
之后,保持松弛状态;笔杆斜靠置食指中关节处。切记三指不要用力捏
笔,只要能控制笔杆不脱落即为松紧度适宜。③把位。是指手指拿捏毛
笔杆的位置。书写的字体大小及其采取的姿势不同,把位是有差异的。
例如:写大楷、中楷采取坐姿时,把位在笔杆中下部,采取站立姿势时,
把位在笔杆中上部,甚至在笔杆尾端;写小楷时,把位在接近笔头根部
适当处;写特大楷字和榜书时,把位在笔头根部附近处。在实际训练中
根据自身情况可以据此做些微调。
第四步骤的运笔动作内容包括:
这个步骤,主要讲述两方面问题,一是矫正错误执笔法,确立和固
化正确的执笔法;二是进行常规笔法、特技笔法动作要领练习。解决书
法训练和创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通病和不良问题,为下一步训练修建台
阶。同时带有提前预防、避免以后复发的意图。
1、指法肘法练习。使用一些小器具做运笔法练习。比如用特制竹木
尖笔,配合烟缸、小圆球、轴承、平安扣等小器物作练习,可迅速掌握
执笔法、运笔法技术要领。重点领会手指分工合作关系,以及指法发力
点、笔锋力度点。训练腕法与肘法协调性,如图11-14。
2、笔法示意符号含义。笔法示意符号类似公路交通标志线。以示笔
锋在纸面上行走时有所遵循,并受到约束和规范。笔法示意符,是书法
教学和自学过程中,基本功技法训练必不可少的辅助措施。也是规范笔
法动作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常识。现将笔法示意符简介如下:······→
虚线表示笔锋在空中行走的路线,即笔锋不接触纸面;箭头表示行进方
向。————→实线表示笔锋在纸面上行走的路线,即笔锋实着纸面;
箭头表示行进方向。圆点表示笔锋在此处稍作停留的意思,也有转换
笔势、调锋理毫意图。①②③·····表示笔法动作次序和节拍数,
例如横画,是由起笔、行笔、收笔三个动作完成,即三个节拍。
3、笔法动作训练图谱,简称笔法图谱。画写笔法图谱目的是熟练控
制笔的能力,掌握正确用笔法则,精心揣摩笔锋在纸面上行走过程中各
种姿态变化对线条形状、质感和神采的影响,借以强化规范运笔动作,
同时矫正以往不良执笔、运笔习惯。
4、笔法动作实写练习。这个环节有两种做法:一种是清水模拟法。
即用毛笔蘸清水在练习纸或水写布上照着图谱作临写练习;另一种是将
图谱当做字帖,采用单钩法、扩勾法或遮挡摹临法作练习。
第五步骤的笔画写法内容包括:
这个步骤主要对笔画写法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笔画形状、质感和
神采,直接影响字形结构与姿态完美程度;一方面是检验笔法动作对错
的标志,另一方面是判断组成汉字形体的构件是否合乎字法、章法要求。
具体写法包括:步骤1:双勾法。用铅笔采取摹帖法将范本中最具典型
特征的基本笔画,按照八种归类精心勾描下来,使之成为轮廓字,俗称
空心字。步骤2:填勾法。用毛笔蘸清水在双勾笔画上作填充式描写。
步骤3:描写法。等待清水写过的空心字干燥之后,分别进行毛笔蘸淡
墨描写、蘸彩墨描写、蘸浓墨描写。
第六步骤的偏旁部首内容包括:
可以根据书体、字体实际特点不同,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重点偏旁
部首练习,行书、草书,直接按照图谱所示进入偏旁部首练习,方法采
取摹临法——单勾法、填勾法。步骤同笔画练习。由于行书、草书本身
都是快写的,不能像练习楷书那样一个个地单独进行笔画分解练习,可
以直接采用摹临法——单勾法练习部首偏旁或单字(草符),而且必须
是同一个部首连续写两个,或者两个兼容的部首连写,类似组成一个字
的意思。练习行书时需按照左旁、右部、字头、字底分类进行,做法与
楷书训练模式同。草书,属于特殊书体,不仅难以划分笔画类别,而且
偏旁部首也很少各个独立存在,很多符号既是字形结构主体。所以,草
书字不能进行分解,只需在正式练习字形结构之前,首先将图谱练熟,
然后再进行字形结构和章法练习。篆书、隶书练习方法与楷书训练模式
相同。
第七步骤的结字法则内容包括:
这一环节主要是研究字形结构布局原理,重点对汉字构型法则深入
了解,重点解决的技术难题是:1、结构类型。独体字、合体字类型及其
写法要点。例如独体字是有笔画组成,每个字有主笔;合体字是由两个
以上偏旁部首组成,其要点如下:
左右式结构:左小右大、左矮右高、左右均等、左高右低。如地、
林、教、都;
上下式结构:上宽下窄、上大下小;上窄下宽、上小下大。如雪、
全、盆、朵;
从叠式结构:上小下大、左收右放。如从、双、炎、多;
堆砌式结构:上尖下平、四平八稳。如淼、森、鑫、器、嚣;
包围式结构: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全包式结构,如国、团、囵、囤;
另一种是半包式结构,如函、同、医、司、床、赵;
2、书写法则。主要指单字正常书写笔顺,即笔画排列次序。例如,
先写点画的字:为、火;土字旁在字下面时先写竖画,如:至、致、堂、
壁、王、玉、青、表;先写撇画的字:乃、秀、孕、成、戊、戍;先写
钩画的字:万、方、刀、力。
3、结字规律。字形结构安排要点是:每一个字都有主笔;特殊情况
应该把握因字立型、随型就势的基本原则,对个别笔画或部首进行适当
的技术处理。字形结构要诀如下:重心平稳、主次分明、左右顾盼、上
下对应、匀称分步、比例平衡、笔意精湛、韵律贯通、神采自若、姿态
从容。
在练习过程中,必须坚持先简后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先选择2至4画的独体字练习,然后再选择笔画少的合体字练习。重点
领悟写一个字连续动作、一气呵成、笔断意连等笔势变换技巧过程,熟
悉单字章法规律与特点,从根本上认识到写毛笔字与书法艺术的区别。
第八步骤的范本摹临内容包括:
1、双勾法、填勾法。主要用于练习基本笔画笔法和字形结构。(1)
铅笔双勾。将宣纸伏在帖上,根据透视过来的字影,用铅笔沿着字画边
缘精心勾描。(2)清水填写。用干净的毛笔蘸清水在铅笔空心字上作填
充式描写。(3)淡墨描写。用毛笔蘸淡墨再次在双勾字上作填勾法描写。
(4)彩墨描写。用毛笔蘸彩色墨汁在淡墨痕迹上作修改性描写。(5)
浓墨描写:在干燥后的彩色墨汁上,用毛笔蘸浓墨描写。
2、单勾法、扩勾法。主要用于熟练字形结构,以及章法节奏感、韵
律感等。要点:感受笔断意连、气韵贯通,以及行笔节奏感、力度感等,
从而熟悉技法、技艺字形。作法如下:(1)铅笔单勾。将宣纸伏在帖上,
用特制的单勾笔(5B铅笔头削成光滑的钝尖,以免划破纸张)在原帖上
描写。(2)彩笔勾描。在铅笔痕迹上,用粉笔、蜡笔、红蓝铅笔之类,
再次修改性描写,可以反复几遍。(3)清水描写。在之前硬笔单勾过的
痕迹上,用毛笔蘸清水在字形“骨架”上作扩充式描写,以示还原范本
笔画或线条状态。(4)淡墨描写:用毛笔蘸淡墨在之前用清水写过的单
勾字形上描写。或用硬笔从新单勾之后,再用淡墨作描摹。(5)彩墨描
写:在干燥后的淡墨痕迹上,同毛笔蘸彩色墨汁(国画颜料)再次描写。
(6)浓墨描写:在干燥后的彩色墨汁上,用毛笔蘸浓墨描写。
3、直接描摹法。这个步骤是在双勾法、单勾法、填勾法、扩勾法熟
练基础上,深度解读原帖精神实质的一种概念性练习方法,借以熟练和
技艺字形和章法。作法:用特制的描摹笔(橡胶笔头、尼龙笔头之类),
直接在原帖上描写。
4、彩宣临摹法。利用彩色宣纸遇水变色特性,进一步熟练技法。使
用彩色宣纸摹临法例举如下:(1)粉笔单勾法临摹。首先选择深蓝色宣
纸,裁成合适的幅面(一般幅面为宽度46厘米,长度90厘米左右即可)。
用白色粉笔、蜡笔之类在宣纸上作临写。(2)毛笔蘸清水描写。用毛笔
蘸清水在粉笔痕迹上作修改性描写。等待干后再次反复描写。
5、遮挡摹临法。所谓遮挡摹临法,是指将一张纸衬垫在书写纸下面
的做法。例如,所选字帖是册本式的,将其拆解成单页形式,然后用一
块不透明的厚纸(如旧挂历、图画纸),根据字帖上的字体样式,画上
合适的界格。作摹临的时候,将格纸衬垫在摹临纸与字帖之间,用以分
隔字行,同时遮挡住后面尚未摹临的字。
6、其他临摹法。利用水写布、水写板、儿童手写板,黑板(白板)
等做临写练习。也可以借鉴晨练和书写地书的方式做练习。
第九步骤的模拟应用内容包括:
这个步骤,是从临摹定体向脱开范本进入创作领域过渡,主要讲解
如何写一件作品。模拟创作练习方法有以下几种:1、原帖临摹法。这种
做法实际是“模仿秀”的形式。照原帖制式与字形节选局部片段临写或
全帖通临。2、集字练习法。先确定好篇幅制式、章法格式和书写内容,
然后从范本中选取字形,写成一幅作品。3、自由创作法。是指不看范本,
凭借对范本熟悉程度和临摹功夫进行创作。适当加入一些自己对原作的
理解,谓之带有个性化艺术风格。
拟创作训练操作程序如下:
步骤1,设计样稿。具体作法:
①取一张白纸,按照预设样式用铅笔勾勒一个作品草图,然后在上
面进行排字和布置行款。反复审视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关系,并对个别
字形结构以及笔画变化等细节作必要的调整,直至符合书法艺术作品章
法要求。②按照预设篇幅制式,将宣纸裁成合适规格,不要是时可折好
行列式界格或在下面衬垫字形。③用书法单勾笔(铅笔尖、粉笔尖均可)
照着事先设计好的作品草图,将其抄写到宣纸上,并对细节进行修饰,
比如在哪个位置加盖什么样的闲章、名章和雅号章。
步骤2,实验书写。具体作法:①用干净的毛笔蘸清水再在硬笔痕
迹上做修改性描写,反复熟练该作品书写过程,直至感觉精熟为止。②
用毛笔蘸墨汁、彩色墨水分别在作品草稿上反复书写,直至定稿。③最
后用毛笔蘸墨汁正式在作品纸上书写。
第十步骤的专项调整内容包括:
这个步骤,主要指针对前期各个训练步骤中尚存问题,专门进行整
改性训练。例如,字体形状不理想,那就回到之前范本摹临那个步骤去,
从新精准练习;书写节奏不好、速度很慢,那就回到之前笔画练习步骤
从新反复练习。
第十一步骤的技艺拔高内容包括:
这个步骤,是指在熟练一个范本基础上,选择新的范本练习,用以
储备书法元素和技法能量,不断地提升创作能力。通过各种实验性的练
习,努力找到书体之间或字体之间亲缘关系和兼容性。重点研究表现个
性化艺术特征的技术手段和艺术手法,以及载体材料应用技巧等,增加
作品艺术含量。
第十二步骤的艺术创造内容包括:
这个步骤,主要对毛笔书法艺术表现形式进行探索性研究。艺术创
作基本方法如下:1、融会贯通法。将学过的几个范本元素提炼出来,从
新融会、合理配比,形成自己突出的个性艺术风格。具体做法有两种,
一种是同类书体融会,如将魏碑楷书与晋朝、唐朝楷书进行融合;另一
种是异类书体融会,如楷书掺入隶书、行书掺入篆书等等。2、精要译临
法。是指在原帖基础上进行改造性练习形式,将原帖字形变成另外一种
类型的书体或字体。例如将篆刻作品变成书法作品;将正书字体变成行
书字体;将楷书字体变成带有隶书意味字体;将蒙文、日文、韩文等元
素溶解到汉字书法当中。3、概念演绎法。是一种书法教学和艺术创作训
练辅助方法。通过突出表现肢体动,强调行笔节奏感、字法韵律感、章
法韵味感等训练,带有一定的表演性,使书写形式变得更加活跃。
以硬笔书法为例:
其中第一步骤的书法原理内容包括:
思想准备:1、认识硬笔书法属性,划清艺术与实用界限。硬笔书法
按应用范围分为艺术类、实用类。艺术类硬笔书法,属于文化艺术修养
范畴,带有专业性。主要表现为创作书法艺术品,侧重观赏性、娱乐寓
教性。通过展览、比赛等交流技艺活动营造文化氛围。实际上是一种用
硬笔模仿毛笔书法的现象。艺术类硬笔书法,字体特征主要体现在笔画
的起笔、收笔动作上,比如横画、竖画、折画都带有尖锐棱角。硬笔书
法要想追求所谓艺术韵味感是有条件的,首先要有良好扎实的实用性写
字基础,即为实用硬笔书法功夫。其次是对书法艺术常识有所了解。这
些能力只有通过科学系统地训练才能弄懂、学会、精熟。实用类型的硬
笔书法,属于书写技能训练范畴基础教育之列。实用类硬笔书法,是指
人们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普遍应用的书法形式,与艺术类恰好相
反,不是为了观赏、展示或比赛,而是在一定范围长期使用,例如抄写
文稿、写作业、填制表格、写单据等,其特点是:没有刻意顿笔、回锋
之类笔法,动作干净利落,速度简洁明快,姿态安详自然,章法疏朗清
晰。以笔画书写动作为例,除了横画收笔处、书画起笔处、折画转折处、
钩画要出锋之前,这些地方需要有明显的停笔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地方
有顿笔动作。
认识科学训练方法重要性:分步摹临法,是将传统的摹帖法、临帖
法两大系列,所含多个方法集合在一起,融会贯通,科学配置,形成一
个完整的科学训练操作系统。将诸多技术性焦点难点问题,分解细化到
每个步骤逐一解决,大大降低了训练难度。
第二步骤的书写姿势内容包括:
这个步骤主要讲述正确书写姿势,硬笔书写姿势,一般采取坐姿。
特殊情况采取站姿,例如用粉笔、白板笔、电子笔作板书等。正确的书
写姿势基本要求是:①身法情态。全身放松,心平气和,姿态自然。要
点:头正、颈直、肩平。脊背不弯、两脚平稳。前胸自然挺直,微向前
倾,两臂自然撑开放置桌面。右手执笔置于右胸前,手掌稍向左倾倒,
手心朝向桌面,感觉右手对着自己右侧面部,笔尖位置正对着右眼前方。
在书写过程中,左手扶住纸本,并在书写的过程中伺机挪动纸张,右手
保持姿态并且位置尽量原地不动。②纸张摆放。纸本放在右胸前,纸张
左边缘约对正衣扣线。作预备书写状态时,将纸张左起笔写字之处移动
到笔尖下。如图15-16所示。
第三步骤的运笔方式内容包括:
这个步骤,主要讲述三指执笔法要领。通过例举实例,让人们深刻
认识到执笔法科学性、重要性,以及正确、合理的执笔法是写好硬笔字
的前提条件。三指执笔法要点:①手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自
然并拢,螺旋形蜷曲成半握拳状,犹如掌心握个鸡蛋。大拇指、食指、
中指尖部轻轻对接,虎口呈“凤眼”形。②指法。拇指和食指对称挟着
笔管(大拇指稍微错后一点),中指尖部侧面(甲肉之际)在下面抵住。
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蜷曲于中指之后,指尖侧面与纸虚空接触,感觉能在
纸面上随意滑动为宜。三指不要用力捏笔,松紧程度控制在笔杆不能脱
落即可。掌骨根部(腕部突出部位)轻贴纸面做轴点,腕部始终保持松
弛自由状态,不得发力。③笔状。笔杆中部或尾端斜靠置食指中关节处,
切忌放到虎口里。笔尖与指尖距离如何确定?将手型、指法调整好找之
后作预备书写姿势。④调试。笔尖自然戳到纸面上,轻轻着力,不要用
力按笔,然后随意画写几个圆圈、几条横线竖线调试手感。感觉手指非
常灵活自如,笔尖运动过程中没有任何障碍感即为最佳,三指执笔法如
图17-22所示。
第四步骤的运笔动作内容包括:
这个步骤主要讲述指法分工和笔法动作要领,矫正以往错误执笔姿
势和运笔动作,培养正确、科学、规范的执笔法、运笔法。需要掌握两
部分内容。1、笔法示意符。是指笔尖在纸面上行走时的动作姿态以及经
过的路线,类似公路交通标志线。以示笔锋在纸面上行走时有所遵循,
并受到约束和规范,明确行笔动作来龙去脉。·······→虚线。
表示笔锋在空中行走的路线。即笔锋不接触纸面。箭头表示行进方向。
————→实线。表示笔锋在纸面上行走路线。即笔锋实着纸面。箭头
表示行进方向。·圆点。表示笔锋在此处稍作停留的意思,也有转换笔
势、蓄势待发的意图。①②③······表示书写笔画笔法动作次序。
每一个动作即为一个节拍,以示行笔节奏感。例如横画一个动作完成,
即为一个节拍;竖画两的动作完成,即为两个节拍。
笔法图谱。主要用于矫正错误姿势,确立正确执笔法、运笔法。练
习行笔节奏感、韵律感、速度感和线条质感、神采等,是一种模拟感应
训练线性符号与图形。笔法图谱,是蕴育笔画和构成字体形态萌芽期的
重要元素,是书法训练必须经历的过程。
笔法图谱练习方法。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单个分解练习。即一个
个地单独练习,每一个图写若干遍,直至熟练符合要求为止;第二步,
两两编组练习。将两个同样图谱编组练习,意在领悟左右两部分、上下
两部分之间笔断意连关系。第三步,综合练习。将两个不同图谱合并,
一组一组地画写,训练笔势变换与动作连贯技巧。
第五步骤的笔画写法内容包括:
这个步骤,主要了解和掌握实用类硬笔书法笔画种类、名称和写法。
每一个笔画都具有四要素,即起笔法、行笔法、收笔法、过笔法。笔画
练习采用分步摹临法。操作方法如下:
①摹临准备。将摹临纸伏在笔画字帖上,用小夹子固定住。
②铅笔摹临。根据透视过来的字形影印,用铅笔细心摹写,要求笔
法动作精准,节奏速度正常。把描写的感觉技艺下来。随即在该字右边
空白处,根据刚才描写的感觉默写一遍,切忌不要照着原帖字形写。这
种描摹法相当于一个字连续写两遍的意思,然后仔细校对一下,及时修
正错误。
从左起第一行开始,纵向沿行逐个进行摹临。一行摹临完毕后,从
第二行上端起首摹临,依此类推。每将一页摹临完毕后,仔细校对,查
找问题,纠正错误,然后转换下一页。照此法反复摹临数遍,直至精熟
为止。
第六步骤的偏旁部首内容包括:
这个步骤,主要研究偏旁部首写法。楷书、行书两部分内容分别进
行。楷书偏旁部首,依照《新华字典》所列举的部首偏旁有两百多个,
要是将其列入楷书训练教程当中,要求逐个练习娴熟,需要耗费很多课
时,而且只是字形的一半工程。楷书偏旁部首可以从训练内容当中省略
掉,但是,行书偏旁部首不能够省略,而且必须练。行书偏旁部首练习
方法,与楷书笔画练法相同。
第七步骤的结字法则内容包括:
这个步骤,主要讲述字形结构类型与特点,以及书写法则。重点解
决两方面技术难题:一是熟悉字形分类特点;二是感受书写动作技法。
1、字形结构。有两大类型,一类是独体字,另一类是合体字。
独体字是由笔画组成的单字个体。每一个独体字当中都有一个主笔,
起着支撑主体、平衡重心作用。主笔形态通常表现为比其他笔画要长、
粗、大。如平、于、土、及。合体字由两个以上偏旁部首组成,造型姿
态有多种多样,可分为左右式结构、上下式结构、重叠式结构、堆砌式
结构、包围式结构。如政、联、都、雪、杰、林、炎、晶、嚣、困、房、
赵、同、司、山、医。
2、书写法则主要是指书写单字笔顺,即笔画排列次序。书法意义上
的手写体字,其书写动作顺乎人的肢体动作行为等因素来决定的,与机
制印刷体(电脑字库美术字)造字过程截然不同。一般来讲,楷书字体
书写笔顺是有一定次序的,比如先写点画的字:为、火、炎;先写竖画
的字:至、致、堂、壁、王、玉、青、表;先写撇画的字:乃、秀、孕、
成、戊、戍;先写钩画的字:刀、力、万、方。除此以外还要适当表现
节奏感、韵律感和速度感,以增加字形美感。
3、结字规律。根据篇幅制式与章法格式要求,本着因字立型、随行
就势的原则,对个别笔画进行适当技术处理。
第八步骤的范本摹临内容包括:
这个步骤,主要讲述分步摹临法操作过程。以楷书为例,作法概要
如下:①铅笔摹临。将摹临纸伏在字帖上,左边用小夹子固定住。然后
用铅笔作摹临。②交替摹临。一本字帖全部摹临一遍之后,再次从头开
始摹临。③换笔摹临。由之前使用铅笔改为钢笔、圆珠笔或中性笔练习。
目的是训练笔性变换,以适应新的书写手感。练习方法依然采取摹临法。
④变体练习。这个环节主要目的是向实际应用过渡。具体练习方法有两
种:一是,大字变小字。作法:先是原帖上描写找感觉,然后在一旁缩
临默写一两个小字。字体大小控制在0.6厘米左右,接近平时抄写文稿
常用字那样。二是,楷书变行书。将楷书字体变成行楷字体、行书字体;
这个环节因人而异,比如,一至三年级年龄段,只学楷书不学行书,所
以只练习楷书大字变小字,分别使用中方格、小方格;四至五年级年龄
段,先作楷书变行楷练习,然后再作大字变小字。
第九步骤的模拟应用内容包括:
这个步骤,主要讲述应用练习,重点解决脱开范本书写技术问题。
具体操作方法与步骤如下:①抄帖练习。将所练习的原帖字体,抄写到
普通纸本上,意在找到临帖与应用对接的契合点。这个环节需要更换练
习纸。②抄文练习。主要训练在方格、横格里写小字的技巧,揣摩临摹
与实际应用对接的感受。操作方法与抄帖法相同,只是抄写的文字内容
完全不一样了。具体做法是,将字帖隐藏起来不看,即为脱帖。从课本、
报纸或杂志上选一篇文章,直接抄写到练习纸上。
第十步骤的专项调整内容包括:
这个步骤,主要针对前期各步骤训练效果,进行复查检验性练习。
尤其对实际应用练习出现的问题进行会诊,分析原因,拟定整改方案。
本着什么问题就用什么办法解决的原则,对症下药。例如:字体形状不
理想,那就回到之前的笔画练习和范本摹临步骤去,从新精准练习;笔
法节奏不好、书写速度慢,那就回到之前笔法动作步骤从新反复练习等
等。
第十一步骤的技艺拔高内容包括:
这个步骤,主要讲述提升实用硬笔书法艺术美感的措施与方法。通
过更换临摹范本对原有字形姿态与神采风貌进行美化。由实用范围向艺
术领域过渡。选择新的没有临摹过的毛笔小楷字帖,用硬笔摹临法进行
精熟。具体作法如下:①保持原帖字形风貌,将其变成富有毛笔韵味的
硬笔书法字体。②对原帖字体适当处理,在保持原作艺术特点基础上,
将繁体字改写成现行简化字。③抄帖练习。按照原帖笔法特点和艺术风
貌,用繁体字或简体字作抄写练习。④抄文练习。选一篇文稿,用带有
艺术特点的字体作抄写练习。
第十二步骤的艺术创造内容包括:
为了创作出独秀群芳、别具一格的个性化硬笔书法艺术作品,不仅
要有良好的创意,还要多精研各种法帖,大量阅读古代名家书法论述和
技法解读之类历史资料,广泛涉猎书法知识,不断提升审美情趣和技艺
创作能力。书法艺术创作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比如书写工具必须得心
应手。因此,需使用特制硬笔,如弯尖钢笔、竹木尖硬笔、铁笔等,此
外,载体材料也是不能忽视的重要一部分。例如,塑料薄膜、绘图纸、
美术卡纸、水彩纸、硬纸板、吹塑纸、聚丙烯苯板、泡沫板、橡胶板、
桦木板、竹片、植物叶、瓷板坯料等,都能制作成精美的硬笔书法作品。
本发明根据上述的毛笔和硬笔的摹临法要求,设计出一种基于毛笔和
硬笔的分步摹临法书写技艺训练方法,所述方法基于书桌为载体,如图
23所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书桌的计算机上安装分步摹临书法技艺训练方法软件系
统;
步骤二:打开软件界面,弹出所述训练方法的分步临摹训练方法大纲,
训练者根据大纲按顺序详细浏览并深刻理解该大纲;
步骤三:训练者熟知书法大纲后,训练者输入身高以及所要训练的书
体,计算机根据不同身高或书体所采取的坐姿或站姿要求,通过书桌脚
上的升降机构进行高度调整;
步骤四:调整完毕后,计算机根据存储资料选择训练的相关笔纸,同
时界面显示相应执笔方法和运笔动作的示范画面;
步骤五:训练者将纸张放置书桌中央的书写区,对照界面显示的执笔
动作和运笔动作进行相关的摹临训练,其中摹临训练依次包括笔画的写
法、部首偏旁的书写以及结字练习三个步骤;
步骤六:完成摹临训练后,训练者选择不同的填写和描写方式、以及
相应的笔纸和范本工具进行范本临摹。
其中,步骤二的书法大纲依前后次序包括以下内容:书法原理、书写
姿势、执笔方法、运笔动作、笔画写法、部首偏旁、结字法则、范本摹
临、模拟应用、专项调整、技艺拔高和艺术创作。该部分内容为理论训
练,具体理论为上述毛笔和硬笔举例所述。
为更好地实施本发明的训练方法,在步骤四中,计算机在选择相关笔
纸的同时,触发书桌上储笔抽屉开启模块,露出相关毛笔或硬笔;并触
发书桌上储纸抽屉的开启模块,露出相应的纸张。
步骤四中运笔动作的示范画面内容包括指法肘法练习、笔法示意符号
含义、笔法动作训练图谱以及笔法动作实写练习;其中所述笔法动作实
写练习中包括单个图谱分节练习、两个图谱编组练习以及不同图谱组合
练习,当训练者点击选择不同的图谱时,计算机触发书桌上图谱抽屉的
开启模块,露出相应的纸张。具体的运笔动作内容见上述毛笔和硬笔示
例所述。
所述步骤六中,填写和描写方式包括毛笔书写的铅笔双勾、清水填写、
淡墨描写、彩墨描写、浓墨描写、铅笔单勾、彩笔勾描、清水描写、淡
墨描写、彩墨描写、直接描摹、粉笔单勾法临摹、毛笔蘸清水描写和遮
挡摹临法;以及硬笔书写的铅笔摹临、交替摹临、换笔摹临和变体练习。
所述训练方法还包括步骤七:训练者做了充足的范本临摹之后,脱开
范本,在书写区进行模拟创造练习。
所述模拟创造练习包括使用毛笔时,依次进行的原帖临摹--集字练习
--自由创作的模拟创造练习;以及使用硬笔时,依次进行的抄贴练习和
抄文练习。
所述训练方法还包括步骤八:书写区通过设置的识别模块对其纸张中
的字体进行识别获取,并将获取的字体上传至计算机,与示范字体进行
叠加对比,判断组成汉字形体的构件是否合乎字法、章法要求,随后在
界面显示对比结果。
所述训练方法还包括步骤九:根据对比结果提出修改意见,并在显示
对比结果页的叠加字体上生成修改辅助提示。
所述步骤九还包括专项调整返回练习,所述专项调整返回练习具体为
对比结果若显示为字体形状问题,则回到步骤五笔画练习和步骤六的范
本摹临步骤去,从新精准练习;对比结果若显示笔法节奏不好、书写速
度慢,则回到步骤四的执笔动作和运笔动作步骤进行反复练习。
本发明的训练方法结合书桌载体的使用,使得其分布摹临的操作步骤
实施更为具体,更有步可依,该书桌载体通过设置计算机及计算机软件
操纵所有步骤,结合显示屏、桌脚升降机构和各种抽屉以及各种控制模
块,自成一套摹临步骤,使得训练者更好地实施本发明的分布摹临技艺
训练方法,且效果显著。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4所示,本发明的书桌脚的升降机构(图中未
示出)可以为现有技术中任何形式的可实现升降的机械构造,如通过丝
杠螺母、液压缸等构造实现升降。本发明的书桌桌面中间有书写区1,
书写区1的周边设有显示屏2、笔墨放置区3;书桌的桌体内设有若干个
抽屉4,用于储存毛笔硬笔和纸张范本等,这些抽屉4的拉耳设置在桌
体侧边,并通过抽屉4内部的推出装置对抽屉4进行弹出,控制所述推
出装置可以为现有技术中任何形式的可实现水平推行运动的机械构造,
例如抽屉4的滑块连接有推拉杆,而推拉杆的另一端则与液压缸连接,
通过液压缸提供推拉动力实现抽屉的推出。本发明所述识别模块包括设
于书写区1底部设置的扫描仪,扫描仪将图片进行扫描后,传输至计算
机,通过计算机的文字识别软件读取图片,并将其与示范文字叠加比对。
以上已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显
然可以做很多改进和变化而不会背离本发明的基本精神。所有这些变化
和改进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