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

一种西洋甘菊盆栽化栽培方法.pdf

  • 上传人:1****2
  • 文档编号:6251432
  • 上传时间:2019-05-26
  • 格式:PDF
  • 页数:4
  • 大小:188.10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850774.8

    申请日:

    2015.11.30

    公开号:

    CN105432285A

    公开日:

    2016.03.30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G 1/00申请日:20151130|||公开

    IPC分类号:

    A01G1/00; A01G9/10

    主分类号:

    A01G1/00

    申请人:

    全椒县周杨农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杨增环

    地址:

    239500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马厂镇复兴村西陈组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种植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西洋甘菊盆栽化栽培方法,将泥炭土、腐殖土、蛭石、凹凸土、蛋壳粉、羽毛粉、草木灰混合得到栽培土,每年6月份选优良西洋甘菊植株,收花后割除残茎,将西洋甘菊根系移栽至栽培盆内,并在西洋甘菊根系上培一层8-12cm厚的栽培土,每隔3-5天向栽培盆内施洒由浓度为1.5-1.8%的多效唑溶液、浓度为2-2.1%的硝硫基复合肥溶液、浓度为1-1.2%的寡糖溶液、浓度为2-3%的过磷酸钙溶液混合制成的矮壮液,连续施洒至长出新生花芽,待西洋甘菊根系长出高度为3-5cm的新苗时,每天向新苗叶面喷洒雾化后的腐殖酸铁10000倍液;待西洋甘菊新苗长出新生花芽,将1000mg/L的赤霉素溶液与50mg/L的甘氨酸水溶液按1:1体积比混合、雾化后,喷洒新生花芽,每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至西洋甘菊花期结束。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西洋甘菊盆栽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栽培步骤如下:
    a、将泥炭土、腐殖土、蛭石、凹凸土、蛋壳粉、羽毛粉、草木灰按2:1:0.5:0.2:1:1:0.5的
    重量比混合得到栽培土;b、每年6月份选优良西洋甘菊植株,收花后割除残茎,带土挖取西
    洋甘菊的根系,将西洋甘菊根系移栽至栽培盆内,并在西洋甘菊根系上培一层8-10cm厚的
    栽培土;
    c、每隔3-5天向栽培盆内施洒由浓度为1.5-1.8%的多效唑溶液、浓度为2-2.1%的硝硫
    基复合肥溶液、浓度为1-1.2%的寡糖溶液、浓度为2-3%的过磷酸钙溶液按1;1:2:1体积比混
    合制成的矮壮液,连续施洒至西洋甘菊新苗长出新生花芽;
    d、待西洋甘菊长出高度为3-5cm的新苗时,每天向新苗叶面喷洒雾化后的腐殖酸铁
    10000倍液;
    e、待西洋甘菊新苗长出新生花芽,将1000mg/L的赤霉素溶液与50mg/L的甘氨酸水溶液
    按1:1的体积比混合、雾化后,喷洒新生花芽,每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至西洋甘菊花期结
    束。

    说明书

    一种西洋甘菊盆栽化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种植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西洋甘菊盆栽化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洋甘菊是一种被子植物,具有强烈的苹果香,而且内含丰富的氨基酸、挥发油、黄
    酮类化合物、镁、钙、铁、锌等有益成分,如同苹果一样被民间视为温和且不具副作用的万能
    疗方,自17世纪以来,欧洲人每当失眠、感冒、神经痛、焦虑气郁时,即惯以洋甘菊茶对症下
    药,法国人制造药酒也利用它为成分,洋甘菊对神经系统及胃部的疗效如今已获得科学证
    实,因此更广泛地应用于缓解器官痉挛、安定偏头痛、刺激食欲、安抚消化不良及腹泻、长期
    便秘等,西洋甘菊的花类似雏菊,有金灿灿的花蕊,花瓣纯白细小、小巧可爱,主要生在山
    坡、岩石上、河谷、河岸、荒地及黄土丘陵地,很少做盆栽用,直接从野地移栽的话,成活率较
    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西洋甘菊盆栽化栽培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西洋甘菊盆栽化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泥炭土、腐殖土、蛭石、凹凸土、蛋壳粉、羽毛粉、草木灰按2:1:0.5:0.2:1:1:0.5的重
    量比混合得到栽培土;每年6月份选优良西洋甘菊植株,收花后割除残茎,带土挖取西洋甘
    菊的根系,将西洋甘菊根系移栽至栽培盆内,并在西洋甘菊根系上培一层8-10cm厚的栽培
    土;

    每隔3-5天向栽培盆内施洒由浓度为1.5-1.8%的多效唑溶液、浓度为2-2.1%的硝硫基
    复合肥溶液、浓度为1-1.2%的寡糖溶液、浓度为2-3%的过磷酸钙溶液按1;1:2:1体积比混合
    制成的矮壮液,连续施洒至西洋甘菊新苗长出新生花芽;

    待西洋甘菊长出高度为3-5cm的新苗时,每天向新苗叶面喷洒雾化后的腐殖酸铁10000
    倍液;

    待西洋甘菊新苗长出新生花芽,将1000mg/L的赤霉素溶液与50mg/L的甘氨酸水溶液按
    1:1的体积比混合、雾化后,喷洒新生花芽,每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至西洋甘菊花期结束。


    由泥炭土、腐殖土、蛭石、凹凸土、蛋壳粉、羽毛粉、草木灰混制成的栽培土,具有较高的
    肥力,疏水性好,将西洋甘菊根系挖出后涂抹蜂蜜能够使西洋甘菊根系伤口快速愈合,提高
    移栽成活率,由浓度为1.5-1.8%的多效唑溶液、浓度为2-2.1%的硝硫基复合肥溶液、浓度为
    1-1.2%的寡糖溶液、浓度为2-3%的过磷酸钙溶液混制成的矮壮液对西洋甘菊株高增长有明
    显抑制作用,同时能够明显提高西洋甘菊花茎粗度,腐殖酸铁10000倍液能够增加西洋甘菊
    叶片数量,提高叶片厚度,提高光合效率,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浓度为1000mg/L的赤霉素
    溶液与50mg/L的甘氨酸水混合液喷洒西洋甘菊新生花芽可以明显地促进花芽的生长,整体
    改善西洋甘菊花的营养状况,提高花芽分化速度,并可有效延长花期,经上述步骤处理后的
    西洋甘菊株型饱满,矮化后平均株高在15-18cm,花径上叶片数量明显增多,进入花期后花
    蕾较多,花期增长,能明显提高西洋甘菊的观赏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对照试验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实验组种植时,将泥炭土、腐殖土、蛭石、凹凸土、蛋壳粉、羽毛粉、草木灰按2:1:0.5:
    0.2:1:1:0.5的重量比混合得到栽培土;每年6月份选优良西洋甘菊植株,收花后割除残茎,
    带土挖取西洋甘菊的根系,将西洋甘菊根系移栽至栽培盆内,并在西洋甘菊根系上培一层
    9cm厚的栽培土;每隔4天向栽培盆内施洒由浓度为1.6%的多效唑溶液、浓度为2.05%的硝硫
    基复合肥溶液、浓度为1.1%的寡糖溶液、浓度为2.5%的过磷酸钙溶液按1;1:2:1体积比混合
    制成的矮壮液,连续施洒至西洋甘菊新苗长出新生花芽;待西洋甘菊长出高度为4cm的新苗
    时,每天向新苗叶面喷洒雾化后的腐殖酸铁10000倍液(雾化粒径为200-300μm);待西洋甘
    菊新苗长出新生花芽,将1000mg/L的赤霉素溶液与50mg/L的甘氨酸水溶液按1:1的体积比
    混合、雾化后(雾化粒径为200-300μm),喷洒新生花芽,每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至西洋甘菊
    花期结束。

    其中浓度为1.6%的多效唑溶液、浓度为2.05%的硝硫基复合肥溶液、浓度为1.1%的
    寡糖溶液、浓度为2.5%的过磷酸钙溶液、腐殖酸铁10000倍液、1000mg/L的赤霉素溶液与
    50mg/L的甘氨酸水溶液中使用的稀释剂均为水。

    对照组种植时,11月选优良西洋甘菊植株,收花后割除残茎,带土挖取西洋甘菊的
    根系,将西洋甘菊根系移栽至栽培盆内,并在西洋甘菊根系上培一层10cm厚的园土,按常规
    方法定时浇水、施肥;

    结果如下:

    实验组株高为对照组株高0.36-0.5倍,实验组株茎直径为对照组1.45-1.48倍,实验组
    新苗出现时间相对对照组提前5-6天,实验组新生花芽出现时间相对对照组提前10-12天,
    实验组花芽分化率比对照提高26.6%,实验组比对照提前开花10-15d,实验组花期比对照组
    延长5-8天。

    关 键  词:
    一种 西洋 甘菊 盆栽 栽培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西洋甘菊盆栽化栽培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25143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