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7

一种高正品率双尾型金鱼的分子选育方法.pdf

  • 上传人:62****3
  • 文档编号:6249982
  • 上传时间:2019-05-26
  • 格式:PDF
  • 页数:17
  • 大小:1.25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982722.6

    申请日:

    2015.12.24

    公开号:

    CN105368979A

    公开日:

    2016.03.02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12Q 1/68申请日:20151224|||公开

    IPC分类号:

    C12Q1/68; C12N15/11; G01N33/68

    主分类号:

    C12Q1/68

    申请人:

    上海海洋大学

    发明人:

    邹曙明; 蒋霞云; 秦波; 张倩倩; 邓寿长

    地址:

    201306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港新城沪城环路99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62

    代理人:

    马伟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正品率双尾型金鱼的分子选育方法。本发明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不同品种金鱼及其杂交鱼进行了Chordin A基因型研究,证实了双尾型金鱼均为纯合基因型Chordin AG369/G369,T379/T379。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正品率双尾型金鱼分子选育方法,通过金鱼后代Chordin A基因型的分析,如后代基因型为纯合Chordin AG369/G369,T379/T379即可判定为双尾型,在早期淘汰不合要求的基因型后代,即可获得高正品率双尾型后代,提高选育的准确度,达到减少后期饲养单尾型非正品后代而产生的人力、物力消耗,提高经济效益。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高正品率双尾型金鱼的分子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中的任一种:
    a)检测金鱼是否为纯合基因型ChordinAG369/G369,T379/T379,其中核苷酸位置
    编号基于SEQIDNO.11;
    b)检测金鱼ChordinA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是否如SEQIDNO.12所示。
    2.一种鉴别鱼尾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中的任一种:
    a)检测鱼的ChordinA基因型,如为纯合基因型ChordinAG369/G369,T379/T379,
    则为双尾型;如为纯合基因型ChordinAA369/A369,G379/G379、ChordinAG369/G369,
    G379/G379、单位点杂合基因型ChordinAA369/A369,G379/T379或双位点杂合基因型
    ChordinAA369/G369,G379/T379,则为单尾型;其中核苷酸位置编号基于SEQID
    NO.11;
    b)检测鱼的ChordinA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其序列如SEQIDNO.12所示
    则为双尾型;否则为单尾型。
    3.一种双尾型金鱼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中的任一种:
    a)使ChordinA基因的第369位置处的碱基发生A→G的突变,且第379
    位置处的碱基发生G→T的突变;
    b)使ChordinA基因的第369位置处的碱基发生A→G的突变,且第2外
    显子的127氨基酸位置发生终止突变。
    4.一种寡核苷酸探针,其特征在于,其长度为15-500bp,且特异性地针对
    以下变异位点:鱼ChordinA基因,第369位置处A→G突变或第379位置处
    G→T突变,其中核苷酸位置编号基于SEQIDNO.11。
    5.一种基因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固相载体,以及权利要求4所述的
    寡核苷酸探针。
    6.一种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4所述的寡核苷酸探针。
    7.权利要求4所述的寡核苷酸探针、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因芯片或权利要
    求6所述的检测试剂盒在选育高正品率双尾型金鱼、鉴别鱼尾型或培育双尾型
    金鱼中的应用。
    8.鱼ChordinA基因或蛋白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鉴别鱼尾型的
    试剂、芯片或试剂盒。

    说明书

    一种高正品率双尾型金鱼的分子选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鱼品种的选育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正品率双尾型金
    鱼的分子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金鱼(Carassiusauratus)是世界著名三大观赏鱼之一,发源于中国,至今
    已有1700多年历史。金鱼色彩鲜艳,婀娜多姿,是美化环境、陶冶情操的活体
    艺术品。由于金鱼繁殖周期短,易于饲养和管理,常被作为实验动物,应用于
    生物学和医学上的研究。金鱼经济价值巨大,全国有大大小小金鱼场、企业、
    公司上万家,年产值近50亿元,金鱼年出口创汇约达2亿美元。我国拥有金鱼
    品种资源共有46个品系,315个品种,其中70%是尚未开发的基础品种,发展
    潜力巨大。

    金鱼起源于草种金鱼(俗称草金),较原始的草金外观及体形似鲫鱼,保留
    了野生型单尾,是现有双尾型金鱼的祖先。与单尾型草金相比,双尾型金鱼在
    尾部骨架分裂而形成2个完整的尾鳍。金鱼双尾型性状在自然界属独一无二,
    在其它动物中未曾发现过。

    金鱼作为我国重要的观赏性经济鱼类,其尾鳍表型性状一直是人工选择和
    培育的难点。金鱼尾型性状的变异率较大,遗传很不稳定,有些品种的双尾型
    正品率很低,通常在10%以下。也就是说,每繁殖培育出1万尾小鱼,最终能
    够达到质量标准要求的只有几百尾。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成品
    数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厂家为了凑足数量,常常降低选择标准,严重影响
    了中国金鱼在国内外市场上的声誉,破坏了中国金鱼的品牌。低正品率每年造
    成很大的人力和物力浪费,直接导致养殖企业效益下滑。

    水产动物的尾鳍是由尾轴骨所支撑,尽管硬骨鱼类的尾鳍表现出多样性和
    复杂性,但是它们内部尾轴骨的基本结构是一致的,尾椎骨和鳍条都位于尾骨
    的中轴线上。研究表明,鱼类的尾鳍的发育受到胚胎背腹化(dorsal–ventral
    patterning)调控信号通路如BMP、Wnt-8等基因的调控,但目前不清楚具体是
    哪个基因突变诱导金鱼双尾型突变的产生,其遗传机制尚不清楚。

    研究金鱼双尾型突变的机制,将有助于在品种繁育的早期淘汰不合要求的
    单尾型后代,获得高正品率双尾型后代,提高选育的准确度,以减少后期饲养
    单尾型非正品后代而产生的人力、物力消耗,提高经济效益。然而目前关于高
    正品率双尾型金鱼的分子选育方法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双尾型金鱼选育或鉴别的方
    法。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正品率双尾型金鱼的分子选育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中的任一种:

    a)检测金鱼是否为纯合基因型ChordinAG369/G369,T379/T379,其中核苷酸位置
    编号基于SEQIDNO.11(双尾型金鱼的CDs序列);

    b)检测金鱼ChordinA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是否如SEQIDNO.12所示。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鉴别鱼尾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中的任一
    种:

    a)检测鱼的ChordinA基因型,如为纯合基因型ChordinAG369/G369,T379/T379,
    则为双尾型;如为纯合基因型ChordinAA369/A369,G379/G379、ChordinAG369/G369,
    G379/G379、单位点杂合基因型ChordinAA369/A369,G379/T379或双位点杂合基因型
    ChordinAA369/G369,G379/T379,则为单尾型;其中核苷酸位置编号基于SEQID
    NO.11;

    b)检测鱼的ChordinA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其序列如SEQIDNO.12所示
    则为双尾型;否则为单尾型。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尾型金鱼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中的
    任一种:

    a)使ChordinA基因的第369位置处的碱基发生A→G的突变,且第379
    位置处的碱基发生G→T的突变;

    b)使ChordinA基因的第369位置处的碱基发生A→G的突变,且第2外
    显子的127氨基酸位置发生终止突变。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寡核苷酸探针,其长度为15-500bp,且特异
    性地针对以下变异位点:鱼ChordinA基因,第369位置处A→G突变或第379
    位置处G→T突变,其中核苷酸位置编号基于SEQIDNO.11。

    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因芯片,包括:固相载体,以及如上所述
    的寡核苷酸探针。

    第六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试剂盒,包括如上所述的寡核苷酸探针。

    第七方面,本发明提供了所述的寡核苷酸探针、所述的基因芯片或所述的
    检测试剂盒在选育高正品率双尾型金鱼、鉴别鱼尾型或培育双尾型金鱼中的应
    用。

    第八方面,本发明提供了鱼ChordinA基因或蛋白的用途,用于制备鉴别
    鱼尾型的试剂、芯片或试剂盒。

    本发明优点在于:

    本发明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不同品种金鱼及其杂交鱼进行了ChordinA
    基因型研究,发现ChordinA基因的第二外显子特异位点突变决定了金鱼双尾
    型的产生。单尾鳍鲤鱼、鲫鱼和团头鲂的ChordinA基因型均为:
    AACTCA369GGGAAAAAGG379AG,为纯合基因型ChordinAA369/A369,G379/G379。
    单尾金鱼(草金)的ChordinA基因型为:AACTCA369GGGAAAAAGG/T379AG
    为单位点杂合基因型ChordinAA369/A369,G379/T379或纯合基因型
    AACTCG369GGGAAAAAGG379AG,ChordinAG369/G369,G379/G379。双尾金鱼品系
    的ChordinA基因型均为:AACTCG369GGGAAAAAGT379AG,为纯合基因型
    ChordinAG369/G369,T379/T379。而单尾鳍与双尾型金鱼杂交后代ChordinA基因型存
    在2种类型,即AACTCA369GGGAAAAAGG/T379AG,为单位点杂合基因型
    ChordinAA369/A369,G379/T379,以及AACTCA/G369GGGAAAAAGG/T379AG,为双
    位点杂合基因型ChordinAA369/G369,G379/T379。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正品
    率双尾型金鱼分子选育方法,通过金鱼后代ChordinA基因型的分析,后代基
    因型为纯合ChordinAG369/G369,T379/T379即可判定为双尾型,在早期淘汰不合要求
    的单尾ChordinAA369/A369,G379/G379、ChordinAG369/G369,G379/G379、ChordinAA369/A369,
    G379/T379或ChordinAA369/G369,G379/T379基因型后代,即可获得高正品率双尾型后代,
    提高选育的准确度,达到减少后期饲养单尾型非正品后代而产生的人力、物力
    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基于上述原理,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鉴别鱼尾型的方法、
    一种双尾型金鱼的培育方法,以及鉴别上述突变的寡核苷酸探针、基因芯片和
    试剂盒。

    附图说明

    图1.金鱼不同品种及各种杂交鱼ChordinA基因的PCR扩增结果。M:
    标准分子量;1~3:鹤顶红;4:花琉金;5:红琉金;6:黑龙睛;7:红龙睛;
    8:红狮;9:鲤鱼;10:金鱼(♀)与鲤鱼(♂)杂交后代;11:草金;12:红琉金
    (♀)与草金(♂)杂交后代:13:野鲫;14~15:红琉金(♀)与野鲫(♂)杂交后代;16:
    团头鲂;17:红琉金(♀)与团头鲂(♂)杂交后代。

    图2.不同鱼类及其与金鱼的杂交鱼尾型和ChordinA的基因型。A:
    Commoncarp鲤鱼(♂);B:Wildgoldfish草金(♂);C:Cruciancarp鲫鱼(♂);
    D:Bluntsnoutbream团头鲂(♂)。A1:红琉金(♀)与鲤鱼(♂)杂交后代;B1-B2:
    红琉金(♀)与草金(♂)杂交后代;C1-C2:红琉金(♀)与野鲫(♂)杂交后代;D1:
    红琉金(♀)与团头鲂(♂)杂交后代。

    图3.不同品种金鱼的尾型和ChordinA的基因型。RedcapOranda:鹤顶
    红;FlowerRukin:花琉金;RedRukin:红琉金;Blacktelescope:黑龙睛;
    Redtelescope:红龙睛;Oranda:红狮。

    图4.ChordinA基因测序峰形图。(a)双尾型测序峰形图;(b)单尾纯合型测
    序峰形图;(c)单尾杂合型测序峰形图。

    图5.ChordinA基因碱基核苷酸序列的比较。

    图6.不同探针在单尾鳍和双尾鳍中的整胚原位杂交结果。S1-S8:单尾鳍;
    S1,S6-S8:团头鲂胚胎;S2-S5:草金胚胎;T1-T8:双尾鳍(鹤顶红胚胎);
    比例尺=600μm。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用鱼、胚胎及质粒

    本实验所用金鱼鹤顶红、花琉金、红琉金、黑龙睛、红龙睛、红狮均取自
    上海青浦久逸水族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鲤鱼、草金、野生鲫鱼、团头鲂这四种
    鱼与金鱼的杂交鱼均取自上海海洋大学农业部团头鲂遗传育种中心,斑马鱼取
    自上海海洋大学农业部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斑马鱼鱼房。

    1.2实验试剂

    购于天根(北京)生物有限公司的海洋动物组织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
    Taq酶、dNTP混合物、DNAMarkerⅠ、DNAMarkerⅢ、DNAMarkerD2000、
    琼脂糖凝胶回收试剂盒、质粒小提试剂盒、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DH5α
    等;购于Axygen(美国)公司的DNA胶回收试剂盒;购自宝生物工程(大连)
    有限公司的LATaqDNAPolymerase、MightyAmpDNAPolymerase、pMD-19T
    载体;购于上海捷瑞生物有限公司的FermentasT4DNA连接酶;购于Promega
    公司的SP6酶、T7酶、100mMDTT、RNAasin、5×Transcriptionbuffer、限制
    性内切酶SacI、SacII、NotI、XbaI、pGEM-T载体等;购于瑞士Roche的BMPurple
    AP显色液;实验中所用到引物均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

    1.3分子检测及测序

    剪取约25mg的样品组织(鱼鳍),按照海洋动物组织基因组DNA提取试
    剂盒说明书进行基因组DNA提取。合成ChordinA突变位点基因型检测引物
    Chd-F1和Chd-R1(表1),以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反
    应程序为94℃,5min;94℃,30s,56℃,30s,72℃,40s,30个循环;72℃,
    10min,4℃保藏。

    表1所用引物的序列


    注:F为正向引物,R为反向引物。

    配制浓度为1.2%的琼脂糖凝胶进行样品的检测。将PCR扩增产物加入点
    样孔,设置电压120V,电流60mA,时间为30min,电泳完成后使用SA-1000
    Red凝胶成像系统进行电泳结果拍摄。配制浓度为1.5%的琼脂糖凝胶进行目的
    片段的回收,将回收的目的片段PCR产物先与6×Loadingbuffer混匀,后用移
    液枪打入点样孔,电泳条件为电压100V,电流50mA,电泳时间30min;电
    泳结束后,在256nm紫外灯下观察目的条带DNA的迁移位置,用干净刀片切
    下含有目的条带DNA的凝胶,放入干净的1.5mL离心管中,使用琼脂糖凝胶
    回收试剂盒回收目的条带DNA。检测回收产物DNA的浓度,并使用浓度为
    1.2%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在T4连接酶的作用下,将回收得到的目的片段
    DNA与克隆载体pGEM-T进行连接、转化。步骤:1)将10μL连接后的混合
    物与100μL的感受态大肠杆菌DH5α放于冰盒上,在超净工作台中用移液器
    轻轻混匀,注意不要产生气泡,再放于冰盒上,然后将冰盒放于4℃冰箱孵育
    30min。2)取出放入42℃水浴锅中热激90s,迅速放入-20℃冰箱中急冷5min。
    3)取出,在超净工作台中加入890μLLB培养基,放在37℃恒温摇床中,220
    rpm摇菌30min直至菌液变浑浊。4)取出放于离心机中,2000rpm,5min将
    菌液富集,吸去上层700μL菌液,吸取剩余菌液250μL,涂布在含有Amp+
    抗性的LB平板培养基中,用涂布棒涂布均匀。5)将平板倒置于37℃恒温培
    养箱中过夜培养(一般约16h)。6)阳性菌落的筛选:用牙签挑取单菌落作为
    模板进行PCR扩增。对PCR产物通过1.2%的凝胶电泳检测,每个样品选取
    1-2个阳性克隆送上海生工生物有限公司进行测序。根据测序结果分析Chordin
    A特异突变位点的基因型。

    1.4整胚原位杂交

    ChordinA(Chd-F1/R1)、Ntl(Ntl-F/R)、Bmp4(Bmp4-F/R)基因探针引
    物设计如表1所示,扩增的目的条带要包括开放阅读框(ORF)和3'非翻译区
    (3'-UTR),以cDNA为模板,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反应程序为:94℃5
    min;94℃30s,59℃30s,72℃1min,35个循环;72℃延伸10min。将PCR
    产物所得目的片段割胶回收,与pGEM-T载体连接,37℃培养,检菌、测序。

    原位杂交探针的制备:1)测序后获得目的片段插入质粒,使用质粒抽提
    试剂盒提取探针质粒。2)根据目的片段插入质粒的方向,选择合适的限制性
    内切酶对重组质粒进行单酶切线性化。酶切反应体系为:质粒浓度在7~8
    ng/μL、限制性内切酶4μL、BufferD10μL、BSA1μL,补加DEPC去离子水
    至100μL,间断离心混匀,封口膜封住,置于37℃水浴锅中,反应2.5h。3)
    用1.2%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重组质粒是否切开,没有切开继续加入限制性
    内切酶,直至切开。4)使用大量DNA产物回收试剂盒回收重组质粒单酶切产
    物,30μLDEPC水洗脱,-20℃冰箱备用。5)以单酶切产物为模板合成探针,
    注意整个过程中都要使用RNAfree的离心管和枪头。反应体系为:1000ng的
    重组质粒单酶切产物、2μL5×transcriptionBuffer、1μLDig-RNALabelingMix、
    1μLDTT、0.5μLRNAsein、0.5μLSP6/T7RNApolymerase,加DEPC水至10μL,
    37℃水浴锅中,反应4h。6)加入30μLLiCl和30μLRNasefreeWater,离心
    混匀后,-20℃冰箱放置约1h。7)14000rpm,4℃离心15min。8)加入1mL70%
    乙醇,14000rpm,4℃离心15min。弃上清,超净工作台中晾置5min。9)加
    入30μLRNasefreeWater和0.3μLRNase抑制剂(RRI)溶解,-80℃保存。10)
    取1μL探针溶于3μLRNasefreeWater中混匀,取2μL用RNasefreeWater
    稀释25倍,使用SmartSpecTMPlus分光光度计测探针RNA的浓度,正常值要
    大于50ng/mL;取2μL探针沸水煮5min,冰上急冷3min,打开RNA二级
    结构。使用1.5%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探针RNA的质量,电泳条件:电压150
    V,电流50mA,时间15min。

    整胚原位杂交:鱼类胚胎先经4%多聚甲醛(PFA)、4℃过夜固定,除去4%
    PFA后加入纯甲醇,可长期置于4℃保存。固定胚胎经不同浓度PBST复水,蛋
    白酶K消化,4%PFA再固定,60℃预杂交及杂交后,回收探针,与抗体结合,
    清洗之后加入BMPurpleAP显色液。胚胎显色后在NikonSMZ1500荧光体视显
    微镜下进行拍照。

    2.结果

    2.1金鱼及其杂交鱼ChordinA基因PCR扩增结果

    使用引物Chd-F1和Chd-R1(表1),对不同品种金鱼及金鱼杂交鱼的亲本
    进行PCR扩增,电泳检测结果表明所有的金鱼及金鱼杂交鱼都有约400bp大
    小的ChordinA基因特征条带。检测结果如图1所示。

    2.2单尾鱼类的尾型与ChordinA基因型的关系

    以四种单尾鲤科鱼类鲤鱼、单尾鳍金鱼(草金)、鲫鱼和团头鲂基因组DNA
    为模板,通过Chd-F1/Chd-R1引物(表1)PCR扩增,割胶回收得到的产物经
    连接、转化、检菌,上海生工生物有限公司测序,结果如图2中A-D所示。
    单尾鳍鲤鱼、鲫鱼和团头鲂的ChordinA基因型均为:
    AACTCA369GGGAAAAAGG379AG,为纯合基因型ChordinAA369/A369,G379/G379,
    而单尾鳍金鱼(草金)的ChordinA基因型为:
    AACTCA369GGGAAAAAGG/T379AG,为379位点杂合基因型ChordinAA369/A369,
    G379/T379,或者是纯合基因型AACTCG369GGGAAAAAGG379AG,ChordinA
    G369/G369,G379/G379。四种单尾鲤科鱼类的ChordinA均可编码943个氨基酸左右的
    完整功能蛋白。

    2.3双尾金鱼尾型与ChordinA基因型的关系

    以双尾金鱼不同品系鹤顶红、花琉金、红琉金、黑龙睛、红龙睛和红狮基
    因组DNA为模板,通过Chd-F1/Chd-R1引物(表1)PCR扩增,割胶回收得
    到的产物经连接、转化、检菌,上海生工生物有限公司测序,结果如图3所示。
    双尾金鱼品系的ChordinA基因型均为:AACTCG369GGGAAAAAGT379AG
    为纯合基因型ChordinAG369/G369,T379/T379。与前述单尾鱼类ChordinA基因相比,
    双尾型金鱼ChordinA基因的第369位置处的碱基发生了A→G的突变,第2
    外显子的123氨基酸也因此发生了丝氨酸同义突变。同时,双尾型金鱼Chordin
    A基因的第379位置处的碱基发生了G→T的突变,第2外显子的127氨基酸
    位置则发生了终止突变,导致ChordinA基因只编码126个氨基酸就提前终止,
    双尾型金鱼因此也只能产生仅含126个氨基酸的无活性的ChordinA蛋白。由
    此可见,ChordinA基因123位置密码子的同义突变和127位置密码子的无义
    突变决定了金鱼双尾型的产生。双尾型金鱼ChordinA基因序列如SEQID
    NO.11所示,编码的ChordinA蛋白序列如SEQIDNO.12所示。

    2.4单尾型与双尾型金鱼杂交后代尾型与ChordinA基因型的关系

    以双尾型金鱼作为母本,四种单尾型鲤科鱼类(鲤鱼、草金、鲫鱼和团头
    鲂)分别作为父本,它们F1代的表现型及ChordinA基因型如图2中A1、B1、
    B2、C1、C2、D1所示。结果进一步表明,后代表现为单尾型还是双尾型取决
    于ChordinA基因的2个特异性位点的突变。单尾鳍父本鲤鱼、鲫鱼和团头鲂
    的ChordinA基因型均为纯合基因型ChordinAA369/A369,G379/G379,单尾鳍草金的
    ChordinA基因型为杂合基因型ChordinAA369/A369,G379/T379,它们均能编码943个
    氨基酸的ChordinA蛋白。而双尾金鱼母本基因型为ChordinAG369/G369,T379/T379,
    仅能编码短的126个氨基酸。它们的杂交后代仅在ChordinAG369/G369,T379/T379纯
    合,并编码短的126个氨基酸时,后代的尾鳍表现为双尾型,如图2中B1。
    杂交F1代表现型为单尾的(图2中A1、B2、C1、C2、D1),基因型表现出杂
    合基因型ChordinAA369/G369,G379/T379,均能编码943个氨基酸的ChordinA蛋白,
    所以仍表现为单尾型。

    2.5ChordinA基因测序峰形图分析

    ChordinA基因测序峰形图表明:在双尾鳍金鱼或杂交鱼后代表现型中,
    测序后的碱基序列波峰整齐,无杂峰,基因型为纯合ChordinAG369/G369,T379/T379
    (图4中a);在单尾表现型中,则存在两种情况:一种表现为波峰整齐,无杂
    峰,碱基基因型为单尾纯合基因型ChordinAA369/A369,G379/G379(图4中b),另一
    种表现为存在套峰,碱基基因型为单尾杂合型位点ChordinAA369/G369,G379/T379(图
    4中c)。

    2.6ChordinA基因测序结果的核酸序列比对分析

    分别以提取的斑马鱼、金鱼、鲤鱼、草金、鲫鱼和团头鲂基因组DNA为
    模板,通过Chd-F1和Chd-R1引物PCR扩增,扩增出的目的片段经割胶回收、
    连接转化、检菌、测序后,得到6条目的片段序列,在BioEdit软件中进行序
    列的比对,结果如图5所示。虚线为内含子区域,实线为ChordinA基因第2
    个外显子区域,框内为ChordinA基因18bp的特异性突变序列,箭头为第369
    位和第379位特异的碱基突变位点。

    2.7整胚原位杂交结果比较

    探针引物序列如表1所示,分别对单尾鳍胚胎(团头鲂、草金)和双尾鳍
    胚胎(鹤顶红)进行整胚原位杂交的比较,不同探针在单、双尾鳍中的整胚原
    位杂交结果不同,实验结果如图6所示。通过比较发现,ChordinAmRNA主
    要在胚胎的尾部表达,单尾鳍胚胎(图6中S1、S2)中尾部表达的信号明显
    强于双尾鳍胚胎(图6中T1),这也证实了双尾金鱼ChordinAG369/G369,T379/T379
    基因终止突变会导致ChordinAmRNA浓度的下降,仅能编码短的126个氨基
    酸ChordinA蛋白,ChordinA蛋白失活有利于双尾鳍性状的形成。不仅如此,
    由于ChordinA蛋白调控其它相关基因的表达,导致单、双尾鳍胚胎的MyoD、
    MyoG、NtlmRNA在胚胎的背部脊椎部位表达产生显著差异(图6中S3-S6、
    T2-T6)。在双尾鳍胚胎(图6中T3)中,还发现胚胎尾部骨骼有发生分叉的
    趋势,这说明在胚胎发育的早期,单、双尾鳍的骨骼系统就已开始朝着不同的
    方向发生改变。而Bmp4mRNA在单、双尾鳍胚胎的外胚层、中胚层中均有信
    号的表达(图6中S7-S8、T7-T8)。整胚原位杂交实验表明,在单、双尾鳍胚
    胎ChordinA蛋白的表达差异,会影响多种信号因子的表达,从而产生单尾型
    或双尾型性状。

    2.8ChordinA基因型指导双尾正品金鱼的选育

    进一步开展了ChordinA基因型指导双尾正品金鱼的选育应用。在不同品
    系金鱼子代中进行双尾型纯合ChordinAG369/G369,T379/T379后代筛选,6批次的结
    果显示(表2),基因型选育后的正品率均有大幅提高。

    表2ChordinA基因型指导双尾正品金鱼的选育应用



    3.结论

    本发明采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针对ChordinA基因对不同品种的金鱼及金
    鱼与鲤鱼、草金、鲫鱼、团头鲂之间的杂交后代进行了分子水平的检测与分析,
    在这些不同鱼类的基因组DNA中都检测出了一条分子量大小约400bp左右的
    目的条带,不仅证明了ChordinA基因的高保守性,同时测序结果比对分析还
    证明了ChordinA基因的第2外显子区域含有2个特异碱基核苷酸突变位点决
    定了金鱼的双尾型变异。在单尾鳍鱼中,ChordinA基因的第369位碱基是A,
    第379位碱基是G,当第369位和第379位碱基分别突变为G和T时,金鱼
    则表现为双尾型,双尾型金鱼的ChordinA基因仅编码一个缩短的126个氨基
    酸的多肽,仅为野生型943个氨基酸的多肽的13%,因此双尾型金鱼的Chordin
    A蛋白是处于失活状态的。进一步实验证明,表现型为双尾鳍的基因型为双位
    纯合位点,即ChordinAG369/G369,T379/T379,而表现型为单尾鳍的基因型存在四种
    基因型,即纯合ChordinAA369/A369,G379/G379、ChordinAG369/G369,G379/G379、单位点
    杂合ChordinAA369/A369,G379/T379或双位点杂合ChordinAA369/G369,G379/T379。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
    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关 键  词:
    一种 正品 率双尾型 金鱼 分子 选育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高正品率双尾型金鱼的分子选育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24998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