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温度计控制方法及其装置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温度计领域,特别是一种电子温度计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温度计(或称体温计)通过导热器件与被测物体接触,从而导热器件
的温度缓慢地改变至被测物体的温度,然后通过温度传感器获取导热器件的温
度,因而得到被测物体的温度。
目前的电子温度计,由于导热器件需要较长时间的缓慢升温,导致温度传
感器需要感测较长时间,方能准确输出被测物体的温度。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子温度计温度感测需要较长时间的问题,本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温度计控制方法及其装置,能够提高电子温度计
的感测速度。
一种电子温度计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预设时间段内感测被测物体的温度,获取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所述被测
物体的温度感测值的变化率;
若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所述温度感测值的变化率低于预设值,则继续感测
所述被测物体的温度,获取被测物体的温度感测值;
若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所述温度感测值的变化率高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值,
则根据所述温度感测值的变化率以及预设的调整模型生成调整温度值,并根据
所述调整温度值来调整所述被测物体的温度感测值。
一种电子温度计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预设时间段内感测被测物体的温度,获取在所述预
设时间段内所述被测物体的温度感测值的变化率;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若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所述温度感测值的变化率
低于预设值,则继续感测所述被测物体的温度,获取被测物体的温度感测值;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若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所述温度感测值的变化率
高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值,则根据所述温度感测值的变化率以及预设的调整模型
生成调整温度值;
温度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调整温度值来调整所述被测物体的温度感测
值。
本发明的电子温度计控制方法及其装置,通过将被测物体温度感测值的变
化率与预设值作比较,若所述变化率低于预设值,则继续感测被测物体的温度,
获取其温度感测值,否则,根据所述变化率以及预设的调整模型生成调整温度
值,并根据所述调整温度值来调整所述被测物体的温度感测值,从而提高电子
温度计的感测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电子温度计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的电子温度计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
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中一个实施例的电子温度计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一种电子温度计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2,在预设时间段内感测被测物体的温度,获取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所
述被测物体的温度感测值的变化率。
其中,所述温度感测值的变化率为所述预设时间段结束时与开始时的温度
感测值之差在单位时间内的变化量。通过获取所述温度感测值的变化率,为后
续步骤是否对被测物体的温度感测值进行调整,提供判定基准。
S104,若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所述温度感测值的变化率低于预设值,则继
续感测所述被测物体的温度,获取被测物体的温度感测值。
该步骤中,通过将所述温度感测值的变化率与预设值作比较,若低于预设
值,则判定尚未满足对被测物体的温度感测值进行调整的条件,继续感测所述
被测物体的温度,获取被测物体的温度感测值。
S106,若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所述温度感测值的变化率高于或等于所述预
设值,则根据所述温度感测值的变化率以及预设的调整模型生成调整温度值。
该步骤中,通过将所述温度感测值的变化率与预设值作比较,若高于或等
于预设值,则判定满足对被测物体的温度感测值进行调整的条件,然后根据所
述温度感测值的变化率以及预设的调整模型生成调整温度值,为后续步骤温度
感测值的调整提供调整温度值。
S108,根据所述调整温度值来调整所述被测物体的温度感测值。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被测物体温度感测值的变化率与预设值作比较,若所
述变化率低于预设值,则继续感测被测物体的温度,获取其温度感测值,否则,
根据所述变化率以及预设的调整模型生成调整温度值,并根据所述调整温度值
来调整所述被测物体的温度感测值,将所述被测物体的温度感测值设置为所述
预设时间段结束后的温度感测值与所述调整温度值之和,从而提高电子温度计
的感测速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调整温度值来调整所述被测物体的温
度感测值之后,继续获取电子温度计的温度感测值,从而进一步提高电子温度
计的感测速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模型为:
K=G*C(0)+H*D+I*F,式中,K为当前预设时间段的调整温度值,G、H、
I为预设系数,C(0)为当前预设时间段温度感测值的平均变化率,D为当前预设
时间段的调温显著度,F为当前预设时间段的温度稳定度,其中,所述D、C(0)、
F通过以下方式获得:
C(0)=A(1),其中,A(1)为感测的当前预设时间段结束时的温度感测值;
D=C(0)-C(1),其中,C(0)为当前预设时间段温度感测值的平均变化率,C(1)
为前第一个预设时间段温度感测值的平均变化率;
F=[C(0)+C(1)+……+C(n)]/(n+1),其中,C(0)为当前预设时间段内温度感测
值的平均变化率,C(1)为前第一个预设时间段温度感测值的平均变化率,以此类
推,C(n)为前第n个预设时间段温度感测值的平均变化率,其中,C(n)通过以下
方式获得:
C(n)=[B(1)+B(2)+……+B(n-1)]/(n-1),式中,
B(1)=A(2)-A(1),B(1)为当前预设时间段温度感测值的变化率,A(1)为感测
的当前预设时间段结束时的温度感测值,A(2)为感测的前第一个预设时间段结束
时的温度感测值;
B(2)=A(3)-A(2),B(2)为前第一个预设时间段温度感测值的变化率,A(3)为
感测的前第二个预设时间段结束时的温度感测值;以此类推,
B(n-1)=A(n)-A(n-1),B(n-1)为前第n-2个预设时间段温度感测值的变化率,
A(n-1)为感测的前第n-2个预设时间段结束时的温度感测值,A(n)为感测的前第
n-1个预设时间段结束时的温度感测值。
所述调整模型涉及到当前预设时间段温度感测值的平均变化率C(0)、当前
预设时间段的调温显著度D以及当前预设时间段的温度稳定度F。其中,所述
当前预设时间段温度感测值的平均变化率C(0)进一步涉及到感测的当前预设时
间段结束时的温度感测值A(1);所述当前预设时间段的调温显著度D进一步涉
及到当前预设时间段与前一个预设时间段温度感测值平均变化率之差;所述当
前预设时间段的温度稳定度F进一步涉及到前n个预设时间段温度感测值的平
均变化率,以及前n-2个预设时间段结束时温度感测值的平均变化量,因此,得
到的当前预设时间段的调整温度值更加准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系数G、H、I通过以下步骤获得:
a、获取G、H、I的一个常数值组合P1;根据P1对应的调整温度值,将电
子温度计的温度感测值调高所述P1对应的调整温度值,直到在预设时间段内温
度感测值的变化率低于预设值;获取在预设时间段内温度感测值的变化率低于
预设值时的时间总和M1;
b、获取G、H、I的一个常数值组合P2,所述P2不同于P1;根据P2对应的
调整温度值,将电子温度计的温度感测值调高所述P2对应的调整温度值,直到
在预设时间段内温度感测值的变化率低于预设值;获取在预设时间段内温度感
测值的变化率低于预设值时的时间总和M2;比较所述M2与M1,若M2大于或
等于M1,则P1和M1保持不变;若M2小于M1,则P2取代P1、M2取代M1;
c、重复步骤b,若所述M2大于或等于M1的情况出现第一预设次数,则获
取所述第一预设次数后的P1为预设系数G、H、I的常数值组合;若所述M2小
于M1的情况出现第二预设次数,则获取所述第二预设次数后的P1为预设系数G、
H、I的常数值组合。
该实施例中,通过预设不同的G、H、I的常数值组合,以及调整模型得到
相应的调整温度值,并获取相对应的在预设时间段内温度感测值的变化率低于
预设值时的时间总和,再对所述时间总和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用时间总
和较小的对应的G、H、I的常数值取代时间总和较大的对应的G、H、I的常数
值,经过第一预设次数的P2取代P1、M2取代M1,或者第二预设次数的P1和
M1保持不变,得出的时间总和最小的对应的G、H、I的常数值,即为所预设的
G、H、I常数值中最准确的常数值,进而提高调整模型的准确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预设次数为100次。
所述100次的第一预设次数在得到准确的G、H、I常数值的同时,避免占
用过多的系统资源,提高所述G、H、I常数值的取值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温度计控制方法,还包括所述M1的获取步
骤:
在G、H、I取值常数值组合P1的情况下,针对不同温度的感测物体,预设
次数获取在预设时间段内温度感测值的变化率低于预设值时的时间总和,并计
算预设次数所述时间总和的均值,得到所述M1;
以及还包括所述M2的获取步骤:
在G、H、I取值常数值组合P2的情况下,针对不同温度的感测物体,预设
次数获取在预设时间段内温度感测值的变化率低于预设值时的时间总和,并计
算预设次数所述时间总和的均值,得到所述M2。
该实施例,在G、H、I取值不变的情况下,针对不同温度的感测物体,多
次获取在预设时间段内温度感测值的变化率低于预设值时的时间总和,并计算
预设次数所述时间总和的均值,得到所述M1以及M2,更具有普遍性,准确度
更高,进一步提高了调整模型的准确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温度计控制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200,用于在预设时间段内感测被测物体的温度,获取在所述
预设时间段内所述被测物体的温度感测值的变化率。
其中,所述温度感测值的变化率为所述预设时间段结束时与开始时的温度
感测值之差在单位时间内的变化量。第一获取模块200获取的所述温度感测值
的变化率,为后续步骤是否对被测物体的温度感测值进行调整,提供判定基准。
第一判断模块201,用于判断若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所述温度感测值的变化
率低于预设值,则继续感测所述被测物体的温度,获取被测物体的温度感测值。
所述第一判断模块201通过将所述温度感测值的变化率与预设值作比较,
若低于预设值,则判定尚未满足对被测物体的温度感测值进行调整的条件,继
续感测所述被测物体的温度,获取被测物体的温度感测值。
第二判断模块202,用于判断若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所述温度感测值的变化
率高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值,则根据所述温度感测值的变化率以及预设的调整模
型生成调整温度值。
所述第二判断模块202通过将所述温度感测值的变化率与预设值作比较,
若高于或等于预设值,则判定满足对被测物体的温度感测值进行调整的条件,
然后根据所述温度感测值的变化率以及预设的调整模型生成调整温度值,为后
续步骤温度感测值的调整提供调整温度值。
温度设置模块203,用于根据所述调整温度值来调整所述被测物体的温度感
测值。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被测物体温度感测值的变化率与预设值作比较,第一
判断模块201判断若所述变化率低于预设值,则继续感测被测物体的温度,获
取其温度感测值,否则,第二判断模块202根据所述变化率以及预设的调整模
型生成调整温度值,温度设置模块203根据所述调整温度值来调整所述被测物
体的温度感测值,将所述被测物体的温度感测值设置为所述预设时间段结束后
的温度感测值与所述调整温度值之和,从而提高电子温度计的感测速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度设置模块203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调整温度值来调整所述被测物体的温度感测
值之后,继续获取电子温度计的温度感测值,从而进一步提高电子温度计的感
测速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模型为:
K=G*C(0)+H*D+I*F,其中,K为当前预设时间段的调整温度值,G、H、
I为预设系数,C(0)为当前预设时间段温度感测值的平均变化率,D为当前预设
时间段的调温显著度,F为当前预设时间段的温度稳定度;
所述调整模型包括:
第一子模型:C(0)=A(1),其中,A(1)为感测的当前预设时间段结束时的温
度感测值;
第二子模型:D=C(0)-C(1),其中,C(0)为当前预设时间段温度感测值的平
均变化率,C(1)为前第一个预设时间段温度感测值的平均变化率;
第三子模型:F=[C(0)+C(1)+……+C(n)]/(n+1),其中,C(0)为当前预设时间
段内温度感测值的平均变化率,C(1)为前第一个预设时间段温度感测值的平均变
化率,以此类推,C(n)为前第n个预设时间段温度感测值的平均变化率,其中,
所述第三子模型进一步包括:
第四子模型:C(n)=[B(1)+B(2)+……+B(n-1)]/(n-1),式中,
B(1)=A(2)-A(1),B(1)为当前预设时间段温度感测值的变化率,A(1)为感测
的当前预设时间段结束时的温度感测值,A(2)为感测的前第一个预设时间段结束
时的温度感测值;
B(2)=A(3)-A(2),B(2)为前第一个预设时间段温度感测值的变化率,A(3)为
感测的前第二个预设时间段结束时的温度感测值;以此类推,
B(n-1)=A(n)-A(n-1),B(n-1)为前第n-2个预设时间段温度感测值的变化率,
A(n-1)为感测的前第n-2个预设时间段结束时的温度感测值,A(n)为感测的前第
n-1个预设时间段结束时的温度感测值。
所述调整模型涉及到第一子模型的当前预设时间段温度感测值的平均变化
率C(0)、第二子模型的当前预设时间段的调温显著度D、以及第三子模型的当
前预设时间段的温度稳定度F。其中,所述第一子模型进一步涉及到感测的当前
预设时间段结束时的温度感测值A(1);所述第二子模型进一步涉及到当前预设
时间段与前一个预设时间段温度感测值平均变化率之差;所述第三子模型进一
步涉及到前n个预设时间段温度感测值的平均变化率、以及前n-2个预设时间段
结束时温度感测值的平均变化量,亦即第四子模型,因此,得到的当前预设时
间段的调整温度值更加准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温度计控制装置还包括:
系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预设系数G、H、I的常数值;
所述系数获取模块进一步包括:
系数获取子模块,用于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G、H、I的一个常数值组合P1;根据P1对应的调整温度值,将电子温
度计的温度感测值调高所述P1对应的调整温度值,直到在预设时间段内温度感
测值的变化率低于预设值;获取在预设时间段内温度感测值的变化率低于预设
值时的时间总和M1;
取代模块,用于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G、H、I的一个常数值组合P2,所述P2不同于P1;根据P2对应的调
整温度值,将电子温度计的温度感测值调高所述P2对应的调整温度值,直到在
预设时间段内温度感测值的变化率低于预设值;获取在预设时间段内温度感测
值的变化率低于预设值时的时间总和M2;比较所述M2与M1,若M2大于或等
于M1,则P1和M1保持不变;若M2小于M1,则P2取代P1、M2取代M1;
判定模块,用于实现以下步骤:
重复所述取代模块的步骤,若所述M2大于或等于M1的情况出现第一预设
次数,则获取所述第一预设次数后的P1为预设系数G、H、I的常数值组合;若
所述M2小于M1的情况出现第二预设次数,则获取所述第二预设次数后的P1为
预设系数G、H、I的常数值组合。
该实施例中,所述系数获取子模块和取代模块通过预设不同的G、H、I的
常数值组合,以及调整模型得到相应的调整温度值,并获取相对应的在预设时
间段内温度感测值的变化率低于预设值时的时间总和;所述取代模块进一步对
所述时间总和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用时间总和较小的对应的G、H、I的
常数值取代时间总和较大的对应的G、H、I的常数值;所述判定模块重复所述
取代模块的步骤,经过第一预设次数的P2取代P1、M2取代M1,或者第二预设
次数的P1和M1保持不变,得出的时间总和最小的对应的G、H、I的常数值,
即为所预设的G、H、I常数值中最准确的常数值,进而提高调整模型的准确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预设次数为100次。
所述100次的第一预设次数在得到准确的G、H、I常数值的同时,避免占
用过多的系统资源,提高所述G、H、I常数值的取值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系数获取模块还包括:
第一时间获取模块,用于在G、H、I取值常数值组合P1的情况下,针对不
同温度的感测物体,预设次数获取在预设时间段内温度感测值的变化率低于预
设值时的时间总和,并计算预设次数所述时间总和的均值,得到所述M1;以及
第二时间获取模块,用于在G、H、I取值常数值组合P2的情况下,针对不
同温度的感测物体,预设次数获取在预设时间段内温度感测值的变化率低于预
设值时的时间总和,并计算预设次数所述时间总和的均值,得到所述M2。
该实施例,在G、H、I取值不变的情况下,针对不同温度的感测物体,多
次获取在预设时间段内温度感测值的变化率低于预设值时的时间总和,并计算
预设次数所述时间总和的均值,得到所述M1以及M2,更具有普遍性,准确度
更高,进一步提高了调整模型的准确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
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
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
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
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