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组合式电子秤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秤结构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体重电子秤,其结构主要包括载物板、显示屏、调节按钮、电源模块
和用于支承载物板的称重传感器组成,其功能主要用于称重人体,且一般是当承载物体
重量超过预设值后,显示屏才开始显示数值,该预设值一般是5公斤;另外,该种体重
电子秤的最大量程一般是180公斤,精度值只有100克,误差较大,所以这种传统的体
重电子秤平日除了称量体重外,基本上不能作为它用,尤其是不能用于作为厨房电子秤
用。而现有的厨房电子秤,其精度值可达到1克甚至更小,但是其量程一般不超过10
千克,所以不能作为体重秤使用。对于使用者来说,若需要携带两者外出,会占用较多
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把人体电子秤和厨房电子秤组合成一体,有效降低整体占
用空间,使其具有便携性能的新型组合式电子秤。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组合式电子秤,包括第一精度电子秤和第
二精度电子秤;第一精度电子秤包括第一载物板、第一显示屏、第一塑料底座和四个用
于称量第一载物板承载重量的第一精度称重组件,各第一精度称重组件从上往下包括依
次压接设置的第一安装座、第一精度称重传感器和第一支撑脚,第一载物板压接设置在
第一安装座上;第二精度电子秤包括第二载物板、第二显示屏、第二塑料底座和四个用
于称量第二载物板承载重量的第二精度称重组件,各第二精度称重组件从下往上包括依
次顶接设置的第二安装座、第二精度称重传感器和第二支撑脚,第二载物板顶接设置在
第二安装座上;第二精度电子秤位于第一载物板的正下方,各第二支撑脚设置在第一载
物板的底壁,第二载物板高出各第一支撑脚的底壁;第一载物板上设有四个透孔,各第
二支撑脚外周壁的中端处设有外凸的顶接凸台,各第二支撑脚的顶端位于相应一个透孔
中,且低于第一载物板的顶壁,顶接凸台的顶壁粘结固定在第一载物板的底壁上。
上述方案中,第一塑料底座的中心处设有缺口,第二精度电子秤设置在该缺口中,
且与第一精度称重组件以及第一塑料底座之间留有间隙。
上述方案中,各第二支撑脚的顶端还设有弹性防滑垫,该弹性防滑垫的下部位于相
应一个透孔中,该弹性防滑垫的上部向上伸出该透孔。
本发明把第二精度电子秤也即厨房电子秤,设置在第一精度电子秤也即人体电子秤
的第一载物板的背面上;使用时,把第一支撑脚搁置在地面上,使用者即可站到第一载
物板上称量体重,其精度是第一精度称重传感器具有的精度,也即可以作为人体电子秤
使用;如果翻转过来,把第一载物板搁置在地面上,使用者即可把小物件放置在第二载
物板上称量,其精度是第二精度称重传感器具有的精度,也即可以作为厨房电子秤使用。
本发明的整体占用空间仅与传统人体电子秤同样大小,具有较好的便携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种结构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组合式电子秤从另一角度观察时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组合式电子秤的一种爆炸图;
图4为图1所示组合式电子秤中第二精度电子秤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组合式电子秤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E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组合式电子秤中第一精度称重传感器和第一支撑脚的一种爆炸图;
图8为图7所示第一精度称重传感器和第一支撑脚从另一角度观察时的一种爆炸
图;
图9为图1所示组合式电子秤中第二精度称重传感器和第二支撑脚的一种爆炸图;
图10为图9所示第二精度称重传感器和第二支撑脚从另一角度观察时的一种爆炸
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是一种组合式电子秤,见图1至图10所示,包括第一精度电子秤1和第
二精度电子秤2;第一精度电子秤包括第一载物板3、第一显示屏11、第一塑料底座12
和四个用于称量第一载物板承载重量的第一精度称重组件4,各第一精度称重组件从上
往下包括依次压接设置的第一安装座41、第一精度称重传感器42和第一支撑脚43,第
一载物板压接设置在第一安装座上;第二精度电子秤2包括第二载物板5、第二显示屏
21、第二塑料底座22和四个用于称量第二载物板承载重量的第二精度称重组件6,各第
二精度称重组件从下往上包括依次顶接设置的第二安装座61、第二精度称重传感器62
和第二支撑脚63,第二载物板顶接设置在第二安装座上;第二精度电子秤位于第一载物
板的正下方,各第二支撑脚设置在第一载物板的底壁,第二载物板高出各第一支撑脚的
底壁,这种结构使得第二精度电子秤不会影响第一精度电子秤的正常称量。本实施例中,
第一支撑脚的底端还设有防滑的橡胶垫431。
第一塑料底座12内置有电源模块和中央控制电路,第一塑料底座的中心处设有缺
口121,第二精度电子秤设置在该缺口中,且与第一精度称重组件以及第一塑料底座之
间留有间隙。
第一显示屏11设置在第一塑料底座12上,第一载物板采用玻璃钢制成,其上设有
与第一显示屏11适配的透明窗口;本实施例中,第一塑料底座12和第一安装座41一
体制成。
第二显示屏21设置在第二塑料底座22上,第二载物板采用玻璃钢制成,其上设有
与第二显示屏适配的透明窗口;本实施例中,第二塑料底座22和第二安装座61一体制
成。
第一安装座的底部设有第一封盖44,第一封盖和第一安装座围合形成第一容置腔
45,第一容置腔内设有第一卡座46;第一精度称重传感器设有第一固定部421、第一承
力形变部422、和设置在第一承力形变部上的第一电阻应变片423;第一固定部卡接设
置在第一卡座中,这种结构可以使得第一精度称重传感器的组装操作较为便利;第一承
力形变部直接压接设置在第一支撑脚的顶壁上。
本实施例中,第一精度称重传感器是人体称重传感器,其量程是0千克至50千克,
精度值是100克,本实施例采用了四个第一精度称重传感器,所以第一精度电子秤的整
体量程是0至200千克,精度值是100克,可以满足人体称重的需求。
所述第一封盖包括第一中心圆孔441,第一支撑脚的形状是圆柱形;第一承力形变
部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脚的顶壁上,第一支撑脚的底端向下伸出第一封盖,且第一支撑
脚的外周壁与第一中心圆孔的孔壁之间留有间隙。第一承力形变部上设有第一紧固孔
424;第一支撑脚的顶壁上设有与第一紧固孔适配的第一紧固螺孔432,第一承力形变部
通过与第一紧固螺孔适配的第一螺钉425螺接固定在第一支撑脚的顶壁上。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的形状是由四条边组合形成的矩形框状,第一
承力形变部的形状是由一条底边以及与该底边垂直设置的三条直边组合形成的“山”字
形,第一承力形变部设置在第一固定部的框内,所述第一承力形变部的三条直边中的中
心直边的末端与第一固定部的一条边框中端的内侧边壁相连。所述第一承力形变部三条
直边中的位于中心直边两侧的两条直边,各设有一个第一紧固孔424;这种结构在实现
第一承力形变部压接第一支撑脚的同时,还利用第一承力形变部直接连接并定位第一支
撑脚,其结构较为简化紧凑。
第二安装座的顶部设有第二封盖64,第二封盖和第二安装座围合形成第二容置腔
65,第二容置腔内设有第二卡座66;第二精度称重传感器设有第二固定部621、第二承
力形变部622、和设置在第二承力形变部上的第二电阻应变片623;第二固定部卡接设
置在第二卡座中;第二承力形变部直接顶接在第二支撑脚的底壁上,第二支撑脚的顶壁
顶接在第一载物板的底壁上。
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精度称重传感器的形状与第一精度称重传感器基本相同,只是在
大小及材料厚薄上有所区别,从而降低了其整体量量程。
第二封盖包括第二中心圆孔641,第二支撑脚的形状是圆柱形;第二承力形变部固
定设置在第二支撑脚的底壁上,第二支撑脚的顶端向上伸出第二封盖,且第二支撑脚的
外周壁与第二中心圆孔的孔壁之间留有间隙。第二承力形变部上设有第二紧固孔624;
第二支撑脚的底壁上设有与第二紧固孔适配的第二紧固螺孔638,第二承力形变部通过
与第二紧固螺孔适配的第二螺钉625螺接固定在第二支撑脚的底壁上。这种结构在实现
第二承力形变部顶接第二支撑脚的同时,还利用第二承力形变部直接连接并定位第二支
撑脚,其结构较为简化紧凑。
具体来说,第二固定部的形状是由四条边组合形成的矩形框状,第二承力形变部的
形状是由两条底边以及与该底边垂直设置的三条直边组合形成的“山”字形,第二承力
形变部设置在第二固定部的框内,所述第二承力形变部的三条直边中的中心直边的末端
与第二固定部的二条边框中端的内侧边壁相连。所述第二承力形变部三条直边中的位于
中心直边两侧的两条直边,各设有两个第二紧固孔624;这种结构在实现第二承力形变
部顶接第二支撑脚的同时,还利用第二承力形变部直接连接并定位第二支撑脚,其结构
较为简化紧凑。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精度称重传感器和第二精度称重传感器均采用冲压方式制成,其
成本较为低廉。
本实施例通过让第二封盖与第二安装座部配合使用,可对位于第二容置腔中的第二
精度称重传感器进行较好的保护;另外通过第二封盖也可以较好的对第二支撑脚进行定
位。
第一载物板上设有四个透孔31,各第二支撑脚外周壁的中端处设有外凸的顶接凸台
634,各第二支撑脚的顶端位于相应一个透孔中,且低于第一载物板的顶壁,顶接凸台
634的顶壁粘结固定在第一载物板的底壁上。各第二支撑脚的顶端还设有弹性防滑垫
635,该弹性防滑垫的下部位于相应一个透孔中,该弹性防滑垫的上部向上伸出该透孔。
本实施例把第二精度电子秤也即厨房电子秤,设置在第一精度电子秤也即人体电子
秤的第一载物板的背面上;使用时,把第一支撑脚搁置在地面上,使用者即可站到第一
载物板上称量体重,其精度是第一精度称重传感器具有的精度,也即可以作为人体电子
秤使用;如果翻转过来,把第一载物板搁置在地面上,使用者即可把小物件放置在第二
载物板上称量,其精度是第二精度称重传感器具有的精度,也即可以作为厨房电子秤使
用。本实施例的整体占用空间仅与传统人体电子秤同样大小,具有较好的便携性能。另
外,本实施例在作为厨房电子秤使用时,可以利用四个弹性防滑垫支撑起全部重量,从
而避免刮花第一载物板的顶壁。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
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
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
些属于本发明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