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闭空间内煤粉存储过程的安全控制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易燃易爆物的安全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密闭空间内煤粉存储过程的安全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煤粉仓是堆放存储煤粉的大型密闭容器。密闭空间的煤粉爆炸是众多可燃粉尘爆炸中的一种,它在重型工业生产中较为常见,涉及化工、冶金、煤矿等众多行业,其爆炸力对生产和重工业从业人员的危害性巨大。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种密闭空间内煤粉存储过程的安全控制方法,以保证煤粉在密闭空间内存储过程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闭空间内煤粉存储过程的安全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能确保煤粉在密闭空间内存储过程的安全性。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密闭空间内煤粉存储过程的安全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密闭空间内煤粉做粒度筛分,得到其粒度分布情况;
2)、通过原煤制备高挥发分煤种,并将高挥发分煤种粉碎到步骤1)中煤粉粒度分布中的最小一级,得到最小粒级的高挥发分煤粉;
3)、以步骤2)中的最小粒级的高挥发分煤粉进行煤粉爆炸试验,得出该最小粒级的高挥发分煤粉的爆炸临界氧浓度CO2;
4)、以步骤2)中的最小粒级的高挥发分煤粉进行程序升温氧化实验,得出该最小粒级的高挥发分煤粉的氧化过程CO浓度激增的临界参数:温度TCO和CO浓度CCO;
5)、对密闭空间内的煤粉温度、氧浓度、CO浓度进行监控;
6)、当密闭空间内的煤粉温度≥TCO和/或密闭空间内的CO浓度≥CCO时,对密闭空间进行充氮处理,同时机械搅拌散热、喷雾降温;当密闭空间内的氧浓度≥CO2,对密闭空间进行充氮处理;
7)、待密闭空间内的煤粉温度<TCO、密闭空间内的氧浓度<CO2、密闭空间内的CO浓度<CCO时,停止充氮、机械搅拌、喷雾。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重复步骤5)-步骤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从密闭空间内的煤粉温度、氧浓度、CO浓度三个方面综合考虑,保证高挥发分煤种在密闭空间内存储过程的安全性,避免了爆炸情况的发生,确保了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密闭空间内煤粉存储过程的安全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均匀取密闭空间内煤粉1000g,进行粒度筛分,得到其粒度筛分的分布情况:ω(≥0.5mm)=1.4%,ω(0.4~0.5mm)=6.1%,ω(0.3~0.4mm)=12.0%,ω(0.2~0.3mm)=22.0%,ω(0.1~0.2mm)=42.0%,ω(<0.1mm)=16.5%;
步骤2、通过原煤制备高挥发分煤种500g,检测干燥无灰基挥发份Vdaf为36.01%,将500g高挥发分煤种全部粉碎到步骤1中煤粉粒度分布中的最小一级,即煤粉粒度0.1mm以内,得到最小粒级的高挥发分煤粉;
步骤3、取最小粒级(煤粉粒度0.1mm以内)的高挥发分煤粉6g进行煤粉爆炸试验,从空气气氛开始不断调低氧浓度直至不发生爆炸为止,得煤粉粒度0.1mm以内的高挥发分煤粉样的爆炸临界氧浓度CO2为9.4%;
步骤4、取最小粒级(煤粉粒度0.1mm以内)的高挥发分煤粉50g进行程序升温氧化实验,得出该最小粒级的高挥发分煤粉的氧化过程CO浓度激增的临界温度TCO为80℃,临 界CO浓度CCO为150ppm;
步骤5、对密闭空间内的煤粉温度、氧浓度、CO浓度进行监控;
步骤6、存储一段时间后,监测到密闭空间内的煤粉温度达到80℃,密闭空间内的氧浓度7.4%,密闭空间内的CO浓度167ppm;此时,密闭空间内的煤粉温度80℃≥TCO、密闭空间内的CO浓度167ppm≥CCO,表明密闭空间内的煤粉已开始慢慢氧化升温,需对密闭空间进行充氮处理,同时机械搅拌散热、喷雾降温;
步骤7、待密闭空间内的煤粉温度<TCO、密闭空间内的CO浓度<CCO时,停止充氮、机械搅拌、喷雾。
实施例2
密闭空间内煤粉存储过程的安全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均匀取密闭空间内煤粉1000g,进行粒度筛分,得到其粒度筛分的分布情况:ω(≥0.5mm)=1.4%,ω(0.4~0.5mm)=6.1%,ω(0.3~0.4mm)=12.0%,ω(0.2~0.3mm)=22.0%,ω(0.1~0.2mm)=42.0%,ω(<0.1mm)=16.5%;
步骤2、通过原煤制备高挥发分煤种500g,检测干燥无灰基挥发份Vdaf为36.01%,将500g高挥发分煤种全部粉碎到步骤1中煤粉粒度分布中的最小一级,即煤粉粒度0.1mm以内,得到最小粒级的高挥发分煤粉;
步骤3、取最小粒级(煤粉粒度0.1mm以内)的高挥发分煤粉6g进行煤粉爆炸试验,从空气气氛开始不断调低氧浓度直至不发生爆炸为止,得煤粉粒度0.1mm以内的高挥发分煤粉样的爆炸临界氧浓度CO2为9.4%;
步骤4、取最小粒级(煤粉粒度0.1mm以内)的高挥发分煤粉50g进行程序升温氧化实验,得出该最小粒级的高挥发分煤粉的氧化过程CO浓度激增的临界温度TCO为70℃,临界CO浓度CCO为250ppm;
步骤5、对密闭空间内的煤粉温度、氧浓度、CO浓度进行监控;
步骤6、存储一段时间后,监测到密闭空间内的煤粉温度达到56℃,密闭空间内的氧浓度12.2%,密闭空间内的CO浓度31ppm;此时,密闭空间内的氧浓度12.2%≥CO2,表明可能漏氧致使氧浓度升高,需进行充氮处理;
步骤7、待密闭空间内的氧浓度<CO2时,停止充氮。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