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

一种治疗皮肤烧伤的外用中药.pdf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62342
  • 上传时间:2018-01-22
  • 格式:PDF
  • 页数:4
  • 大小:293.88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270697.4

    申请日:

    2014.06.18

    公开号:

    CN104056095A

    公开日:

    2014.09.24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A61K 36/899申请公布日:2014092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99申请日:20140618|||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99; A61P17/02

    主分类号:

    A61K36/899

    申请人:

    合肥瑾翔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罗捷华

    地址: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黄山路602号国家大学科技园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代理人:

    方峥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皮肤烧伤的外用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野菊花20-25、黄连3-5、莲子心1-3、丹皮3-5、苦丁茶10-15、艾叶3-5、四季青2-4、大黄4-5、炙甘草10-12、白芨3-4、木通5-7、芡实2-4、紫草1-3、地榆叶3-5、甘蔗皮2-4、七叶一枝花2-4、紫花地丁1-3、羊耳朵叶2-4、山葡萄叶4-5、七里香2-4和羊蹄根1-3;本发明治疗烧伤疗效高,无毒副作用,愈合快,抗菌能力强,换药无刺激性,减轻疼痛和提高组织免疫力,具有解毒清热、消肿止痛、凉血止血、散瘀祛腐、敛创生肌、生津润燥等功效。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皮肤烧伤的外用中药,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野菊花20-25、黄连3-5、莲子心1-3、丹皮3-5、苦丁茶10-15、艾叶3-5、四季青2-4、大黄4-5、炙甘草10-12、白芨3-4、木通5-7、芡实2-4、紫草1-3、地榆叶3-5、甘蔗皮2-4、七叶一枝花2-4、紫花地丁1-3、羊耳朵叶2-4、山葡萄叶4-5、七里香2-4和羊蹄根1-3。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皮肤烧伤的外用中药,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野菊花22、黄连4、莲子心2、丹皮4、苦丁茶12、艾叶4、四季青3、大黄4.5、炙甘草11、白芨3.5、木通6、芡实3、紫草2、地榆叶4、甘蔗皮3、七叶一枝花3、紫花地丁2、羊耳朵叶3、山葡萄叶4.5、七里香3和羊蹄根2。

    说明书

    一种治疗皮肤烧伤的外用中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皮肤烧伤的外用中药,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烧伤是由热力所引起的组织损伤,如火焰、热液、热蒸汽、热金属等等,是常见的外科急症,烧伤创面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容易发生感染等并发症,大面积烧伤要求抢救措施得当,治疗方法合理,否则会发生严重并发症导致死亡;烧伤的特点是广泛的生理屏障损害,又有广泛的坏死组织和渗出,是微生物良好的培养基,如处理不当,病原菌可侵入邻近的非烧伤组织,大面积侵入性感染,菌量持续增多,可形成烧伤创面脓毒症;创面出现晦暗、糟烂、凹陷,出现坏死斑,即使细菌未侵入血液,也可致死;目前临床治疗烧伤的原则是清创,及时补液,纠正休克,控制感染等;但烧伤病人大面积侵入性感染等并发症仍在威胁着患者的生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皮肤烧伤的外用中药。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治疗皮肤烧伤的外用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野菊花20-25、黄连3-5、莲子心1-3、丹皮3-5、苦丁茶10-15、艾叶3-5、四季青2-4、大黄4-5、炙甘草10-12、白芨3-4、木通5-7、芡实2-4、紫草1-3、地榆叶3-5、甘蔗皮2-4、七叶一枝花2-4、紫花地丁1-3、羊耳朵叶2-4、山葡萄叶4-5、七里香2-4和羊蹄根1-3。
    治疗皮肤烧伤的外用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野菊花22、黄连4、莲子心2、丹皮4、苦丁茶12、艾叶4、四季青3、大黄4.5、炙甘草11、白芨3.5、木通6、芡实3、紫草2、地榆叶4、甘蔗皮3、七叶一枝花3、紫花地丁2、羊耳朵叶3、山葡萄叶4.5、七里香3和羊蹄根2。
    羊耳朵叶为马钱科植物密蒙花的叶;七里香为败酱科植物缬草、黑水缬草、宽叶缬草的根、根茎;羊蹄根为植物蓼科皱叶酸模或羊蹄的根。
    用量及用法: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研磨粉碎,过80-100目筛,然后向其中加入适量麻油,调和成糊状,涂敷于患处,每日一剂,10天为一疗程,一般2-3个疗程即可治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治疗烧伤疗效高,无毒副作用,愈合快,抗菌能力强,换药无刺激性,减轻疼痛和提高组织免疫力,具有解毒清热、消肿止痛、凉血止血、散瘀祛腐、敛创生肌、生津润燥等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治疗皮肤烧伤的外用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g)为:野菊花22、黄连4、莲子心2、丹皮4、苦丁茶12、艾叶4、四季青3、大黄4.5、炙甘草11、白芨3.5、木通6、芡实3、紫草2、地榆叶4、甘蔗皮3、七叶一枝花3、紫花地丁2、羊耳朵叶3、山葡萄叶4.5、七里香3和羊蹄根2。
    用量及用法: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研磨粉碎,过80-100目筛,然后向其中加入适量麻油,调和成糊状,涂敷于患处,每日一剂,10天为一疗程,一般2-3个疗程即可治愈。
    典型病例:
    病例1:方某,女,42岁,背部被蜡烛烧伤,疼痛难忍,不久即生出水泡,涂敷本发明的外用中药,每日一次,涂敷1次后,疼痛明显减轻,继续服用两个疗程后,痊愈。
    病例2:黄某,男,48岁,背部被烧伤,涂敷本发明的外用中药,每日一次,涂敷两个疗程后,痊愈。
    病例3:刘某,男,12岁,脚部及小腿部被烧伤,疼痛难忍,不能行走,涂敷本发明的外用中药,每日一次,涂敷两个疗程后,伤口愈合,治愈。

    关 键  词:
    一种 治疗 皮肤 烧伤 外用 中药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治疗皮肤烧伤的外用中药.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234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