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6

用于通知订单供需密度的方法及设备.pdf

  • 上传人:32
  • 文档编号:6225476
  • 上传时间:2019-05-22
  • 格式:PDF
  • 页数:16
  • 大小:1.52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97280.7

    申请日:

    2015.03.04

    公开号:

    CN104657933A

    公开日:

    2015.05.27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Q 50/30申请日:20150304|||公开

    IPC分类号:

    G06Q50/30(2012.01)I; G08G1/00

    主分类号:

    G06Q50/30

    申请人: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发明人:

    温一刚

    地址:

    100085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东路9号1号楼5层北区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11256

    代理人:

    王茂华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通知订单供需密度的方法和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地理区域内的潜在订单发起方的第一数量;获取所述地理区域内的潜在订单接收方的第二数量;根据所述第一数量和所述第二数量,确定所述地理区域内的订单供需密度;以及发送所述订单供需密度。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通知订单供需密度的所述方法及设备,能够方便有效地提供乘客的用车订单供需密度分布状况,促进司机和乘客的供需平衡。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通知订单供需密度的方法,包括:
    获取地理区域内的潜在订单发起方的第一数量;
    获取所述地理区域内的潜在订单接收方的第二数量;
    根据所述第一数量和所述第二数量,确定所述地理区域内的订单供需密度;以及
    发送所述订单供需密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地图上划分所述地理区域。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取地理区域内的潜在订单发起方的第一数量包括:
    获取所述地理区域内的实时订单数、历史订单数以及潜在订单发起方的第三数量,以及
    根据所述地理区域内的实时订单数、历史订单数以及潜在订单发起方的第三数量,确定所述第一数量。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在线用户的数量获取所述潜在订单发起方的第三数量。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获取所述地理区域内的潜在订单接收方的第二数量包括:
    获取所述地理区域内的静态潜在订单接收方的数量和动态潜在订单接收方的数量,以及
    根据所述地理区域内的静态潜在订单接收方的数量和动态潜在订单接收方的数量,确定所述第二数量。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当前时段的前一时段内的动态潜在订单接收方的数量和所述地理区域内的当前路况信息,确定所述动态潜在订单接收方的数量。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发送所述订单供需密度包括:
    基于所述订单供需密度形成订单供需分布,以及
    发送所述订单供需分布。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发送所述订单供需分布包括以下的至少一项:
    发送呈现在地图上的订单供需分布,
    以文本形式发送所述订单供需分布,以及
    以语音形式发送所述订单供需分布。

    9.  一种用于通知订单供需密度的设备,包括:
    第一获取装置,用于获取地理区域内的潜在订单发起方的第一数量;
    第二获取装置,用于获取所述地理区域内的潜在订单接收方的第二数量;
    第一确定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量和所述第二数量,确定所述地理区域内的订单供需密度;以及
    发送装置,用于发送所述订单供需密度。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还包括:
    划分装置,用于在地图上划分所述地理区域。

    11.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获取装置包括:
    用于获取所述地理区域内的实时订单数、历史订单数以及潜在订单发起方的第三数量的装置,以及
    用于根据所述地理区域内的实时订单数、历史订单数以及潜在订单发起方的第三数量,确定所述第一数量的装置。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还包括:
    第三获取装置,用于基于在线用户的数量获取所述潜在订单发起方的第三数量。

    13.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获取装置包括:
    用于获取所述地理区域内的静态潜在订单接收方的数量和动态潜在订单接收方的数量的装置,以及
    用于根据所述地理区域内的静态潜在订单接收方的数量和动态 潜在订单接收方的数量,确定所述第二数量的装置。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还包括:
    第二确定装置,用于基于当前时段的前一时段内的动态潜在订单接收方的数量和所述地理区域内的当前路况信息,确定所述动态潜在订单接收方的数量。

    15.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发送装置包括:
    用于基于所述订单供需密度形成订单供需分布的装置,以及
    用于发送所述订单供需分布的装置。

    16.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中用于发送所述订单供需分布的装置包括以下的至少一项:
    用于发送呈现在地图上的订单供需分布的装置,
    用于以文本形式发送所述订单供需分布的装置,以及
    用于以语音形式发送所述订单供需分布的装置。

    说明书

    说明书用于通知订单供需密度的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总体上涉及用于通知订单供需密度的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智能设备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当前基于智能设备应用的出租车呼叫业务已经为社会各阶层人士乘坐出租车出行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服务。诸如由“滴滴打车”之类的出租车呼叫应用软件(即,打车软件)解决了出租车司机和乘客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通过使用打车软件,对于乘客而言,可以极大地提升打车体验,不需要在路边挥手扬招,只需要通过智能设备(例如手机)应用软件发起订单,就可以提前呼叫到出租车再出门。对于司机而言,不需要盲目地在路上空驶,等待随机出现的乘客。虽然手机应用软件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但仍然有一些弊端存在。例如,作为订单接收方,司机通过手机应用软件抢单(即,司机根据乘客的用车需求订单按意愿“接单”)成为了接受订单的主要来源,但是订单通常是向处于起始地一定距离范围之内的司机进行播单,如果司机不在此距离范围之内就无法收到该播单消息。通常,有两种途径可以收到更多的播单消息:第一,在产生订单的热点区域进行接收,例如商业区、购物中心附近等,这些区域的用车需求通常较大;第二,在出租车相对较少的区域进行接收,这些区域虽然乘客(即,订单)可能不如热点地区多,但是由于可用的出租车更少,因此用车需求较大。对于第一点,司机通常会根据经验来判断热点区域,比较容易执行。而对于第二点,司机通常很难了解在哪些区域出租车相对于用车需求而言较少。时常出 现的情况是司机凭借经验集中在热点区域,导致热点区域集中了超过用车需求的出租车,同时其他区域出租车分布较少,乘客的用车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用于通知订单供需密度的方法及设备。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能够有效地为司机提供乘客的用车需求密度分布,使乘客的用车需求得到快速地满足,对于促进司机和乘客的供需平衡,提高出租车运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通知订单供需密度的方法,包括:获取地理区域内的潜在订单发起方的第一数量;获取所述地理区域内的潜在订单接收方的第二数量;根据所述第一数量和所述第二数量,确定所述地理区域内的订单供需密度;以及发送所述订单供需密度。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在地图上划分所述地理区域。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其中获取地理区域内的潜在订单发起方的第一数量包括:获取所述地理区域内的实时订单数、历史订单数以及潜在订单发起方的第三数量,以及根据所述地理区域内的实时订单数、历史订单数以及潜在订单发起方的第三数量,确定所述第一数量。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其中基于在线用户的数量获取所述潜在订单发起方的第三数量。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其中获取所述地理区域内的潜在订单接收方的第二数量包括:获取所述地理区域内的静态潜在订单接收方的数量和动态潜在订单接收方的数量,以及根据所述地理区域内的静态潜在订单接收方的数量和动态潜在订单接收方的数量,确定所述第二数量。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其中基于当前时段的前一时段内的 动态潜在订单接收方的数量和所述地理区域内的当前路况信息,确定所述动态潜在订单接收方的数量。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其中发送所述订单供需密度包括:基于所述订单供需密度形成订单供需分布,以及发送所述订单供需分布。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其中发送所述订单供需分布包括以下的至少一项:发送呈现在地图上的订单供需分布,以文本形式发送所述订单供需分布,以及以语音形式发送所述订单供需分布。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通知订单供需密度的设备,包括:第一获取装置,用于获取地理区域内的潜在订单发起方的第一数量;第二获取装置,用于获取所述地理区域内的潜在订单接收方的第二数量;第一确定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量和所述第二数量,确定所述地理区域内的订单供需密度;以及发送装置,用于发送所述订单供需密度。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划分装置,用于在地图上划分所述地理区域。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第一获取装置包括:用于获取所述地理区域内的实时订单数、历史订单数以及潜在订单发起方的第三数量的装置,以及用于根据所述地理区域内的实时订单数、历史订单数以及潜在订单发起方的第三数量,确定所述第一数量的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还包括:第三获取装置,用于基于在线用户的数量获取所述潜在订单发起方的第三数量。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第二获取装置包括:用于获取所述地理区域内的静态潜在订单接收方的数量和动态潜在订单接收方的数量的装置,以及用于根据所述地理区域内的静态潜在订单接收方的数量和动态潜在订单接收方的数量,确定所述第二数量的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还包括:第二确定装置,用于基于 当前时段的前一时段内的动态潜在订单接收方的数量和所述地理区域内的当前路况信息,确定所述动态潜在订单接收方的数量。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发送装置包括:用于基于所述订单供需密度形成订单供需分布的装置,以及用于发送所述订单供需分布的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其中用于发送所述订单供需分布的装置包括以下的至少一项:用于发送呈现在地图上的订单供需分布的装置,用于以文本形式发送所述订单供需分布的装置,以及用于以语音形式发送所述订单供需分布的装置。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用于通知订单供需密度的方法和设备至少可以带来以下显著的技术效果:使得司机或乘客可以方便地得知乘客的订单供需密度分布状况,从而使得乘客的用车需求得到快速地满足,对于促进司机和乘客的供需平衡,提高出租车运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详细说明,本公开各实施方式的特征、优点及其他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在此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公开的若干实施方式。其中:
    图1A示例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用于通知订单供需密度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B示例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用于通知订单供需密度的设备的示意图;
    图2示例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用于通知订单供需密度的方法发送通知的示意性地图。
    图3示例性地示出了用来实践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的框图;以及
    图4示例性地示出了用来实践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计算机系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个示例性实施方式。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式的方法和系统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应当注意,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各个实施方式中所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备选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按照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或者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照相反的顺序执行,这取决于所涉及的功能。同样应当注意的是,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使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使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应当理解,给出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进而实现本公开,而并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用于通知订单供需分布的方法和设备主要适用于第一用户,例如出租车司机,以利于提高出租车的运力,也可以适用于第二用户,例如乘客,以便于为乘客提供出租车的供需密度作为出行参考信息。并且,也不局限于出租车叫车服务,也可以适用于其他车辆或物品的公共租赁服务。
    以下仅以出租车叫车服务为例,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用于通知订单供需分布的方法和设备进行详细描述。
    参考图1A,示例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用于通知订单供需分布的方法的流程图。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第一用户为订单接收方,例如司机,可以使用智能设备(诸如,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平板计算机、膝 上型计算机等)来接收用车需求订单。所述用车需求订单由第二用户,即订单发起方,例如乘客发出的。作为订单接收方的司机具有数种不同的状态,例如“准备接收订单”状态、“正在执行订单”、“已经完成订单”状态等,无论司机的状态是什么,都可以通过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用于通知订单供需密度的方法和设备来得知订单需求密度的分布,为其抢单或行车的决策提供参考信息。作为订单发起方的乘客也可以处于不同的状态,例如“发起订单”、“完成订单”,或者即使其目前并不需要用车,因此并没有激活打车软件,仍然可以使用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用于通知订单供需密度的方法和设备在有需要时得知用车订单需求的分布,从而估计当前出租车运力分布,为其安排其行程提供参考信息。
    进一步地,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用于通知订单供需密度的方法可以在每个时段中重复执行,以便更及时地获取订单供需密度分布的状况,例如每10分钟或每5分钟执行一次,更新订单供需密度分布的相关数据。
    根据图1A所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通知订单供需密度的方法包括:步骤S110,获取地理区域内的潜在订单发起方的第一数量。地理区域可以基于地图上对街道的划分,也可以基于热点地区的划分,例如火车站、某地铁站、或某商场附近。优选地,地理区域为直径处于5-10KM左右的范围内,相当于车辆行程大约10分钟之内的地理区域,以方便司机了解不同地理区域内的订单需求分布,并及时到达订单需求分布较为密集的地理区域。
    可选地或者可替换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用于通知订单供需密度的方法还包括:步骤S100,在地图上划分所述地理区域。对地图划分地理区域可以是预先设置好的,在整个方法的执行过程中不会改变。也可以在执行方法的过程中改变对地图上的地理区域的划分,例如可以动态地将每个地理区域的面积划分地更小或者更大,或者改变地理区域的边界,以便更好地体现订单供需分布的状况。可选地,对地理区域的面积的划分也可以是基于用户的指定,例如用户希望能够 更明确地得知某一位置周围500米或者1000米之内的区域中更为详细的订单供需密度分布状况,则可以在半径为500或者1000米的地理区域内再次重新划分面积更小的地理区域。
    进一步地,在步骤S110中,获取地理区域内的订单需求的第一数量包括:获取所述地理区域内的实时订单数、历史订单数、以及潜在订单发起方的第三数量,以及根据所述实时订单数、历史订单数、以及潜在订单发起方的第三数量确定所述第一数量。
    其中实时订单数,记为X,表示在所述地理区域内当前时段司机所接收到的当前用车需求订单数。
    历史订单数,记为Opre,表示所述地理区域内的历史订单数,其可以是前一天该时段的实际订单数,或者前N天该时段的实际订单数的平均数。
    潜在订单发起方的第三数量,记为P,表示所述地理区域内的当前时段可能有乘车需求的乘客数。相对而言,由于乘客在不需要打车的时候并不会开启打车软件,因此难以通过打车软件本身获取乘客的位置信息,也就是说,乘客数P难以通过打车软件的第二用户端应用软件(例如乘客端应用软件)的在线用户数来确定。由于打车软件的第二用户(例如乘客)通常也是社交软件(例如微信)的用户,用户特征一致,并且打车软件的支付方式通常也跟社交软件绑定(例如微信支付),因此,可以采用社交软件(例如微信)来获取可能的乘客数P。通过社交软件(例如微信)所获取的位置信息,可以是基于乘客所使用的移动终端(例如智能手机)的GPS信息获取的相对比较精确的位置信息,也可以是基于乘客所使用的移动终端(例如智能手机)在接入网络服务时所使用的基站位置信息来获取相对粗略的位置信息。即使是不太准确的乘客位置信息,对于确定所述地理区域内的可能的乘客数来说,也具有相当大的参考意义。
    根据实时订单数X、历史订单数Opre、和潜在订单发起方的第三数量P,可以确定地理区域内的订单需求的第一数量K1为:
    K1=X+αP+βOpre   (1)
    其中α、β均是系数,其取值均可以是1,这时第一数量K1反映的是用车需求的程度。可替换地,系数α、β的值可以为其他常数。优选地,系数α可以为大约0.4-0.6之间的值,系数β可以为1。可选地,系数α、β的值可以通过使K1的值向真实的用车需求订单数量逼近进行修改,使得系数α、β的取值能够使得第一数量K1更接近真实的用车需求订单数量。在系数α、β的取值确定时,K1的值越大,表示潜在订单发起方的第一数量越大,代表乘客的用车需求越高。
    根据图1A所示,根据本公开的用于通知订单供需密度的方法还包括:步骤S120,获取所述地理区域内的潜在订单接收方的第二数量,具体地,在步骤S120中,包括获取所述地理区域内的静态潜在订单接收方的数量和动态潜在订单接收方的数量,以及根据所述地理区域内的静态潜在订单接收方的数量和动态潜在订单接收方的数量,确定所述第二数量。
    其中,所述地理区域内的静态潜在订单接收方的数量,记为Ds,表示所述区域内该时段的静止不动等待乘客的可用车辆数;所述地理区域内的潜在订单接收方的数量,记为Dpre,表示所述区域内该时段的在移动中的可用车辆数。所述地理区域内的潜在订单接收方的第二数量K2为:
    K2=Ds+Dpre   (2)
    其中,Dpre是根据所述地理区域的当前路面行车拥堵状况所预测的当前行使在所述地理区域中的潜在订单接收方的数量,即可用车辆数。路面行车拥堵状况信息由其他的路况信息系统获取。具体地,举例来说,该地理区域内该时段的前一天的移动中的潜在订单接收方的数量记为Dh1,该地理区域内该时段的前一天的路面行车拥堵状况系数为δ1,而该地理区域内该时段的当前路面行车拥堵状况系数为δ2,那么预测的该地理区域内该时段的动态潜在订单接收方的数量Dpre例如可以为:
    Dpre=Dh1×(δ2/δ1)   (3)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Dpre也可以采用其他公式计算得到, 或者采用对照查找表的形式来获取,即某一路面行车拥堵状况程度对应某一拥堵系数。无论何种形式,只要满足Dpre根据所述地理区域的路面行车拥堵状态和该区域内处于移动中的可用车辆数所获取的,就可以作为动态潜在订单接收方的数量,来估计所述地理区域内的潜在订单接收方的第二数量K2。
    可替换地,为了提高预测的更新速度,可以简化预测过程,忽略路面行车拥堵状况,直接使用该区域内该时段的前一天移动中的可用车辆数Dh1来代表动态可用车辆数Dpre,即,在等式(3)中,Dpre=Dh1,以获取粗略的所述地理区域内的潜在订单接收方的第二数量K2。
    根据图1A所示,在步骤S130中,根据所述第一数量K1和所述第二数量K2,确定所述地理区域内的订单供需密度K。例如,可以利用公式K=K1/K2来获取K,结合式(1)-(3),可以得到:
    K=X+αP+βOpreDs+Dpre---(4)]]>
    其中,K为订单供需密度,
    X为实时订单数,表示表示在所述地理区域内当前时段司机所接收到的当前用车需求订单数;
    P为潜在订单发起方的第三数量,表示所述地理区域内当前时段可能有乘车需求的乘客数;
    Opre为历史订单数,表示所述地理区域内当前时段的历史订单数;
    Ds为静态潜在订单接收方的数量,表示所述地理区域内当前时段的静止不动等待乘客的可用车辆数;
    Dpre为动态潜在订单接收方的数量,表示所述地理区域内当前时段的处于移动中的可用车辆数;
    α、β均为系数。
    根据图1A所示,根据本公开的用于通知订单供需密度的方法还包括:步骤S140,基于所述订单供需密度K发送通知,具体地,可以是向打车软件的第一用户,例如司机发送该通知,也可以是向第二用户,例如乘客发送该通知。
    基于订单供需密度K发送通知,可以通过在地图上基于不同的订单供需密度K呈现不同的颜色来直观地向用户显示订单的供需密度分布。例如图2所示,为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用于通知订单供需密度的方法发送通知的示意性地图。图2中以不同灰度的颜色呈现了不同的订单供需密度,例如,K值越小,则订单供需密度越小,说明该地理区域内可用车辆充足或乘客的订单需求较小,也就是说,司机在该区域内抢单相对不容易,而如果乘客有乘车需求,则可能在很短时间内就能够打到车;K值越大,则订单供需密度越大,说明该地理区域内可用车辆不够充足或乘客的订单需求强烈,也就是说,司机在该区域内抢单相对容易,而如果乘客有乘车需求,则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够打到车。
    可替换地,基于所述订单供需密度K向用户发送通知也可以采用语音形式播报K值(即订单供需密度)最高的前五个地区或前十个地区。可选地或者可替换地,也可以在司机所处的地理位置的周围10个地理区域中选择K值(即订单供需密度)最高的三个或五个区域进行语音播报。可替换地,语音播报也可以是文字推送。可选地,两者可以同时进行,以将所述订单供需密度信息通知给用户,主要是潜在订单接收方司机。
    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通知订单供需密度的设备,其包括:提供了一种用于通知订单供需密度的设备,包括:第一获取装置,用于获取地理区域内的潜在订单发起方的第一数量;第二获取装置,用于获取所述地理区域内的潜在订单接收方的第二数量;第一确定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量和所述第二数量,确定所述地理区域内的订单供需密度;以及发送装置,用于发送所述订单供需密度
    为了清晰起见,在图1B中列出了用于通知订单供需密度的设备的框图,应当理解,图1B中所示的用于通知订单供需密度的设备所包括的各个装置与图1A中所示的用于通知订单供需密度的方法所包括的各个步骤一一对应。由此,上文中结合图1A所描述的用于通知 订单供需密度的方法及其包括的各个步骤的操作和特征同样适用于通知订单供需密度的设备及其包括的各个装置,在此不再赘述。
    应当理解,用于通知订单供需密度的设备可以利用各种方式来实现。例如,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其可以通过硬件、软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结合来实现。其中,硬件部分可以利用专用逻辑来实现;软件部分则可以存储在存储器中,由适当的指令执行系统,例如微处理器或者专用设计硬件来执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的方法和系统可以使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和/或包含在处理器控制代码中来实现,例如在诸如磁盘、CD或DVD-ROM的载体介质、诸如只读存储器(固件)的可编程的存储器或者诸如光学或电子信号载体的数据载体上提供了这样的代码。本公开的系统及其模块不仅可以由诸如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或门阵列、诸如逻辑芯片、晶体管等的半导体、或者诸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编程逻辑设备等的可编程硬件设备的硬件电路实现,也可以用例如由各种类型的处理器所执行的软件实现,还可以由上述硬件电路和软件的结合(例如固件)来实现。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的详细描述中提及了设备的若干装置或子装置,但是这种划分仅仅是示例性而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装置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装置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装置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装置来具体化。
    下面参考图3,其示意性示出了用来实践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300的框图。根据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方式,移动终端300通常可以作为用于通知订单供需密度的设备来使用。
    在图3所示的示例中,移动终端300是一个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移动设备。然而,可以理解,这仅仅是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其他类型的移动终端也可以容易地采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诸如便携式数字助理(PDA)、寻呼机、移动计算机、移动电视、游戏设备、膝上型计算机、照相机、录像机、GPS设备以及其他类型的语音和文本通信系统。固定式移动终端同样可以容易地使用本公开的实施方 式。
    移动终端3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311,其可操作地与发射机314和接收机316进行通信。移动终端300还包括处理器312或者其他处理元件,其分别提供去往发射机314的信号和接收来自接收机316的信号。信号包括按照适当蜂窝系统的空中接口标准的信令信息,并且还包括用户语音、接收的数据和/或用户生成的数据。在此方面,移动终端300能够利用一个或多个空中接口标准、通信协议、调制类型以及接入类型来进行操作。作为示范,移动终端300能够根据多个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和/或第四代通信协议等中的任何协议来进行操作。例如,移动终端300可以能够按照第二代(G)无线通信协议IS-136(TDMA)、GSM和IS-95(CDMA)来进行操作,或者按照诸如UMTS、CDMA2000、WCDMA和TD-SCDMA的第三代(G)无线通信协议来进行操作,或者按照第四代(4G)无线通信协议和/或类似协议进行操作。
    可以理解,处理器312包括实现移动终端300的功能所需的电路。例如,处理器312可以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器设备、微处理器设备、各种模数转换器、数模转换器和其他支持电路。移动终端300的控制和信号处理功能按照这些设备各自的能力在其间分配。处理器312由此还可以包括在调制和传输之前对消息和数据进行卷积编码和交织的功能。处理器312还可以另外包括内部语音编码器,并且可以包括内部数据调制解调器。此外,处理器312可以包括对可以存储在存储器中的一个或多个软件程序进行操作的功能。例如,处理器312可以能够操作连接程序,诸如传统的Web浏览器。连接程序继而可以允许移动终端300例如按照无线应用协议(WAP)、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等来发射和接收Web内容(诸如基于位置的内容和/或其他web页面内容)。
    移动终端300还可以包括用户接口,其例如可以包括耳机或者扬声器324、振铃器322、麦克风326、显示屏328以及输入接口331,所有这些设备都耦合至处理器312。移动终端300可以包括小键盘 330。小键盘330可以包括传统的数字键(0-9)和相关键(#、*),以及用于操作移动终端300的其他键。备选地,小键盘330可以包括传统的QWERTY小键盘布置。小键盘330还可以包括与功能相关联的各种软键。移动终端300还可以包括相机模块336,用于捕获静态和/或动态图像。
    特别地,显示屏328可以包括触摸式屏幕和/或邻近式屏幕,用户可以通过直接操作屏幕而操作移动终端300。此时,显示屏328同时充当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二者。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输入接口331可以配置用于接收用户通过例如普通的笔、专用触笔和/或手指在显示屏328上提供的输入,包括指点输入和手势输入。处理器312可配置用于检测此类输入,并且识别出用户的手势。
    此外,移动终端300可以包括诸如操纵杆的接口设备或者其他用于输入接口。移动终端300还包括电池334,诸如振动电池组,用于为操作移动终端300所需的各种电路供电,以及可选地提供机械振动作为可检测输出。
    移动终端300可以进一步包括用户标识模块(UIM)338。UIM 338通常是具有内置处理器的存储器设备。UIM 338例如可以包括订户标识模块(SIM)、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通用订户标识模块(USIM)、可移动用户标识模块(R-UIM)等。UIM 338通常存储与移动订户相关的信元。
    移动终端300还可以具有存储器。例如,移动终端300可以包括易失存储器340,例如包括用于数据临时存储的高速缓存区域的易失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移动终端300还可以包括其他非易失存储器342,其可以是嵌入式的和/或可移动的。非易失存储器342可以附加地或者可选地包括例如EEPROM和闪存等。存储器可以存储移动终端300所使用的多个信息片段和数据中的任意项,以实现移动终端300的功能。例如,存储器340和342可以配置用于存储用于实现上文结合图1A描述的实时处理订单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指令。
    应当理解,图3所述的结构框图仅仅为了示例的目的而示出的, 而不是对本公开范围的限制。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增加或者减少某些设备。
    下面参考图4,示意性示出了用来实践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计算机系统400的框图。根据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方式,计算机系统400通常可以作为用于通知订单供需密度的设备来使用。
    如图4所示,计算机系统400可以包括:CPU(中央处理单元)401、RAM(随机存取存储器)402、ROM(只读存储器)403、总线系统404、硬盘控制器405、键盘控制器406、串行接口控制器407、并行接口控制器408、显示控制器409、硬盘410、键盘411、串行外设412、并行外设413和显示器414。在这些设备中,与系统总线404耦合的有CPU 401、RAM 402、ROM 403、硬盘控制器405、键盘控制器406、串行控制器407、并行控制器408和显示控制器409。硬盘410与硬盘控制器405耦合,键盘411与键盘控制器406耦合,串行外部设备412与串行接口控制器407耦合,并行外部设备413与并行接口控制器408耦合,以及显示器414与显示控制器409耦合。应当理解,图4所述的结构框图仅仅为了示例的目的而示出的,而不是对本公开范围的限制。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增加或者减少某些设备。
    已经参照一些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然而,正如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知晓地,上述已经公开的实施例以外的其它实施例同样落入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如由附加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

    关 键  词:
    用于 通知 订单 供需 密度 方法 设备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用于通知订单供需密度的方法及设备.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225476.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