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窗疲劳试验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玻璃窗疲劳试验装置.pdf(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9217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2.19 CN 103592173 A (21)申请号 201310540611.0 (22)申请日 2013.11.05 G01N 3/00(2006.01) (71)申请人 广电计量检测 (天津) 有限公司 地址 300387 天津市西青区西青经济技术开 发区赛达新兴产业园 G 座 1、 2 层 申请人 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陈胜坚 吴炜 黄英龄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44102 代理人 林伟斌 (54) 发明名称 玻璃窗疲劳试验装置 (57) 摘要 本。
2、发明涉及检测装置的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 涉及一种玻璃窗疲劳试验装置, 包括第一施压模 块, 所述第一施压模块包括支架, 支架上装载玻璃 窗, 所述支架上设有用于测试玻璃抗风压或点载 荷的测试模块。测试模块的设置是为了用于测试 玻璃抗风压或点载荷的测试。本发明可以按标准 对列车玻璃的抗风压及载荷试验, 判定产品是否 符合列车的使用环境, 在产品制造, 检验, 试验工 作提供有效的保证, 且装置简单, 安装方便, 成本 较低,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3、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92173 A CN 103592173 A 1/1 页 2 1. 玻璃窗疲劳试验装置, 包括第一施压模块 (1) ,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施压模块 (1) 包括支架 (11) , 支架 (11) 上装载玻璃窗, 所述支架上设有用于测试玻璃抗风压或点载荷的 测试模块 (2) 。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玻璃窗疲劳试验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于点载荷的测试 模块 (2) 具体为施压器 (21) 。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玻璃窗疲劳试验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于测试玻璃抗风 压的测试模块 (2) 具体为第二施压模。
4、块 (22) 。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玻璃窗疲劳试验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施压模块 (1) 还 包括用于安装测试玻璃的第一端面 (12) 和第二端面 (13) , 所述第一端面 (12) 为空心方形 凹槽结构。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玻璃窗疲劳试验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端面 (13) 为空 心方形结构, 所述第二端面 (13) 上设置若干支杆 (131) , 所述支杆 (131) 与施压器 (21) 相连 接, 所述施压器 (21) 安装在第二端面 (13) 中心处及四个靠近角处的支杆 (131) 上。 6. 根据权利要求 4 或 5 所述的玻璃窗疲劳试验装置。
5、,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压器 (21) 为 气缸结构, 所述施压器 (21) 末端设置有压力板 (211) , 压力板 (211) 与玻璃接触 ; 试验装置 还包括紧固器 (3) , 支架 (11) 与玻璃窗通过紧固器 (3) 固定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玻璃窗疲劳试验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施压模块 (22) 与安装玻璃的第一施压模块 (1) 相连接, 形成密闭腔体结构。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玻璃窗疲劳试验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施压模块 (22) 上设有进气口 (221) , 所述进气口 (221) 连接外设的进气调压装置。 9.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
6、的玻璃窗疲劳试验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施压模块 (1) 与 第二施压模块 (22) 的密闭腔体外设用于加固的紧固器 (3) 。 10.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玻璃窗疲劳试验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施压模块 (1) 与第二施压模块 (22) 的四周还加设密封条。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592173 A 2 1/4 页 3 玻璃窗疲劳试验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检测装置的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 涉及一种玻璃窗疲劳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当今越来越多的列车的车窗由玻璃材料构成, 因此玻璃的安全性能是研究的热点 问题。针对列车玻璃窗的可靠性试验, 主要进行。
7、多点固定载荷试验以及疲劳载荷试验。 0003 但是大部分试验都是直接对玻璃的垂直方向施加载荷, 并不能真实的反应安装在 列车上的车窗玻璃受力状态, 因为车窗玻璃在列车运行的过程中不仅会受到垂直方向的外 力, 还会受到由于风及海拔产生的气压差导致的外力, 所以列车玻璃受力具有位置不确定 性、 多样性。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玻璃窗疲劳试验装置, 对玻璃 按照实际工作的状态进行安装固定, 多方位施加载荷, 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通过玻璃与第二 施压模块组成密封容器, 可测试玻璃的抗气压能力, 且装置简单, 安装方便, 成本较低, 具有 很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
8、效益。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提供一种玻璃窗疲劳试验装置, 包括第一施压模块, 所述第一施压模块包括支架, 支架 上装载玻璃窗, 所述支架上设有用于测试玻璃抗风压或点载荷的测试模块。 0006 本发明玻璃窗疲劳试验装置支架上设有用于测试玻璃抗风压或点载荷的测试模 块, 所述第一施压模块包括支架, 支架上装载玻璃窗。 测试模块的设置是为了用于测试玻璃 抗风压或点载荷的测试。 0007 改进之一, 所述用于点载荷的测试模块具体为施压器。施压器的设置是为了用于 点载荷的测试。 0008 改进之二, 所述用于测试玻璃抗风压的测试模块具体为第二施压模块。第二施压 模。
9、块的设置是为了用于测试玻璃抗风压的测试。 0009 优选地, 所述第一施压模块还包括用于安装测试玻璃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 所 述第一端面为空心方形凹槽结构。 第一端面设置为空心方形凹槽结构是为了便于玻璃的试 验安装。 0010 优选地, 所述第二端面为空心方形结构, 所述第二端面上设置若干支杆, 所述支杆 与施压器相连接, 所述施压器安装在第二端面中心处及四个靠近角处的支杆上。施压器安 装在第二端面中心及四个靠近角处的支杆上, 是由于玻璃受力位置不确定, 选出几个特殊 点以便全面反应玻璃在实际工作中的受力情况。 0011 优选地, 所述施压器为气缸结构, 所述施压器末端设置有压力板, 压力板。
10、与玻璃接 触 ; 试验装置还包括紧固器, 支架与玻璃窗通过紧固器固定连接。 施压器设置为气缸结构是 为了通过控制气缸的气压来改变玻璃的受力, 具有简单可控准确性。压力板的设置是为了 说 明 书 CN 103592173 A 3 2/4 页 4 使玻璃受力均匀, 避免破坏玻璃。 0012 优选地, 所述第二施压模块与安装玻璃的第一施压模块相连接, 形成密闭腔体结 构。 第二施压模块与安装玻璃的第一施压模块相连接, 形成密闭腔体结构, 是为了便于施加 正负气压, 以便模拟列车在不同的海拔及风速下运行, 玻璃受到气压是否会产生变形或被 损坏的试验, 检测玻璃的抗风压性能。 0013 优选地, 所述第。
11、二施压模块上设有进气口, 所述进气口连接外设的进气调压装置。 进气口的设置是为了压缩空气的进入。 0014 优选地, 所述第一施压模块与第二施压模块的密闭腔体外设用于加固的紧固器。 紧固器的设置是为了加固第一施压模块与第二施压模块形成的密闭腔体。 0015 优选地, 所述第一施压模块与第二施压模块的四周还加设密封条。密封条的设置 是确保密闭腔体的密封性。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本发明玻璃窗疲劳试验装置, 包括第一施压模块, 所述第一施压模块包括支架, 支架上 装载玻璃窗, 所述支架上设有用于测试玻璃抗风压或点载荷的测试模块。测试模块的设置 是为了用于测试玻璃抗风压。
12、或点载荷的测试。 本发明可以按标准对列车玻璃的抗风压及载 荷试验, 判定产品是否符合列车的使用环境, 在产品制造, 检验, 试验工作提供有效的保证, 且装置简单, 安装方便, 成本较低,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0017 图 1 为实施例 1 玻璃窗疲劳试验装置未安装测试玻璃点载荷测试模块结构示意 图。 0018 图 2 为图 1 点载荷测试模块安装测试玻璃后结构示意图。 0019 图 3 为实施例 1 玻璃窗疲劳试验装置抗风压的测试模块结构示意图。 0020 图 4 为施压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其中, 附图仅用于示例。
13、性说明, 表示的仅是示意图, 而非实物图, 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 施例, 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 放大或缩小, 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 对本领域技术人员 来说, 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22 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 在本发明的描 述中, 需要理解的是, 若有术语 “上” 、“下” 、“左” 、“右”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 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 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附图中描述位。
14、置关系的 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 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 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23 实施例 1 如图 1 至图 4 所示为本发明玻璃窗疲劳试验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包括第一施压模块 1, 所述第一施压模块 1 包括支架 11, 支架 11 上装载玻璃窗, 所述支架上设有用于测试玻璃抗 说 明 书 CN 103592173 A 4 3/4 页 5 风压或点载荷的测试模块 2。具体的, 如图 4 所示, 用于点载荷的测试模块 2 具体为施压器 21。第一施压模块 1 还包括用于安装测试玻璃的第一端面 12 和第二端面 13, 第一端面 12。
15、 为空心方形凹槽结构。第一端面 12 设置为空心方形凹槽结构是为了便于玻璃的试验安装。 第二端面13为空心方形结构, 第二端面13上设置若干支杆131, 支杆131与施压器21相连 接。第二端面 13 设置为空心方形结构是为了便于焊接支杆 131, 支杆 131 的设置是用于施 压器 21 的安装。 0024 其中, 如图 1 至图 2 所示, 施压器 21 安装在第二端面 13 中心及四个靠近角处的支 杆 131 上。施压器 21 安装在第二端面 13 中心及四个靠近角处的支杆 131 上, 是由于玻璃 受力位置不确定, 选出几个特殊点以便全面反应玻璃在实际工作中的受力情况。施压器 21 为。
16、气缸结构, 所述施压器 21 末端设置有压力板 211, 压力板 211 与玻璃接触 ; 试验装置还包 括紧固器 3, 支架 11 与玻璃窗通过紧固器 3 固定连接。施压器 21 设置为可提供 0N1000N 压力的气缸结构是为了通过控制气缸的气压来改变玻璃的受力, 具有简单可控且准确的特 性。本实施例中, 气缸提供的压力值为 800N。压力板 211 的设置是为了使玻璃受力均匀, 避 免破坏玻璃。 0025 另外, 用于测试玻璃抗风压的测试模块 2 具体为第二施压模块 22。如图 3 所示, 第二施压模块 22 与安装玻璃的第一施压模块 1 相连接, 形成密闭腔体结构。第二施压模块 22 与。
17、安装玻璃的第一施压模块 1 相连接, 形成密闭腔体结构, 是为了便于施加正负气压, 以 便模拟列车在不同的海拔及风速下运行, 玻璃受到气压是否会产生变形或被损坏的试验, 检测玻璃的抗风压性能。第二施压模块 22 上设有进气口 221, 进气口 221 连接外设的进气 调压装置。进气口 221 的设置是为了压缩空气的进入。本实施例中, 进气口 221 设置在第 二施压模块 22 的几何中心处。所述第一施压模块 1 与第二施压模块 22 的密闭腔体外设用 于加固的紧固器 3。紧固器 3 的设置是为了加固第一施压模块 1 与第二施压模块 22 形成的 密闭腔体。第一施压模块 1 与第二施压模块 22。
18、 的四周还加设密封条。密封条的设置是确 保密闭腔体的密封性。 0026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 : 首先将施压器 21 安装在安装在第二端面 13 中心及四 个靠近角处的支杆 131 上, 其次把玻璃安装在第一端面 12 凹槽处, 用紧固器 3 对玻璃的四 周进行固定, 把施压器 21 其中一个或所有的都与气源接通, 调节施压器 21 上的开关, 通过 施压器 21 的气缸推动压力板运动对玻璃施压, 本实施例中调节气缸的压力值为 800N, 然后 通过施压器 21 的定时器调节压力板 211 的来回运动, 实现对玻璃的循环压力试验, 测试玻 璃的点载荷承载能力。 0027 另外, 可松开紧固器。
19、3, 施压器21可以去掉或放置在上面均可, 将第二施压模块22 与安装玻璃的第一施压模块 1 相连接, 形成密闭腔体结构, 用紧固器 3 将第二施压模块 22 与安装玻璃的第一施压模块 1 加固, 确保其紧固性 ; 以及第一施压模块 1 与第二施压模块 22的四周还加设密封条, 确保其密封性。 然后通过进气口221连接外设调压装置, 向密闭腔 体内输入压缩空气, 调节调压装置的气压阀实现玻璃的抗风压试验。本实施例中调压装置 可承受高达 5000Pa 的气压。 0028 经过以上步骤可以按标准对列车玻璃的抗风压及载荷试验, 判定产品是否符合列 车的使用环境, 在产品制造, 检验, 试验工作提供有。
20、效的保证, 且装置简单, 安装方便, 成本 较低, 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及实用性。 说 明 书 CN 103592173 A 5 4/4 页 6 0029 显然,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 而并非是对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 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 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和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 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3592173 A 6 1/2 页 7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92173 A 7 2/2 页 8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92173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