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红外光谱测定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红外光谱测定方法.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2825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4.16 CN 103728253 A (21)申请号 201210414331.0 (22)申请日 2012.10.15 G01N 21/25(2006.01) (71)申请人 张健 地址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武科东二 路 59 号 (72)发明人 张健 (54) 发明名称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红外光谱测定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红 外光谱测定方法, 包括 : (a) 制备有机高分子絮凝 剂样品备用 ; (b) 将干燥的溴化钾粉末与干燥提 纯后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样品混合。
2、, 置于器具中 进行研磨 ; (c) 研细混匀后转移到模具中, 放好压 杆, 抽空 ; (d) 再放到油压机上施加压力, 保持一 定时间, 得到透明薄片 ; (e) 将透明薄片置于在红 外光谱仪中测定, 即可得到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 红外光谱。本发明能快速测出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的红外光谱, 测量精度高, 测量步骤简单, 降低了 测量成本。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28253 A CN 103728253 A 1/1 页 2 1. 有机高分子。
3、絮凝剂的红外光谱测定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 (a) 制备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样品备用 ; (b) 将干燥的溴化钾粉末与干燥提纯后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样品混合, 置于器具中进 行研磨 ; (c) 研细混匀后转移到模具中, 放好压杆, 抽空 ; (d) 再放到油压机上施加压力, 保持一定时间, 得到透明薄片 ; (e) 将透明薄片置于在红外光谱仪中测定, 即可得到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红外光谱。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红外光谱测定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步骤 (a) 中,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为淀粉 - 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有机高分子。
4、絮凝剂的红外光谱测定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步骤 (b) 中, 器具为玛瑙研钵。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红外光谱测定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步骤 (c) 中, 抽空时间为 3 分钟。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红外光谱测定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步骤 (d) 中, 施加的压力为 30t/cm2。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红外光谱测定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步骤 (d) 中, 保持时间为 20 分钟。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728253 A 2 1/3 页 3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红外光谱测定方法 技。
5、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红外光谱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絮凝剂按照其化学成分总体可分为无机絮凝剂和有机絮凝剂两类。 其中无机絮凝 剂又包括无机凝聚剂和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 有机絮凝剂又包括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天 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和微生物絮凝剂。 0003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出现于 20 世纪 50 年代, 它们应用前途广阔, 发展非常迅速。已 用于给水净化, 水 / 油体系破乳, 含油废水处理, 废水再资源化及污泥脱水等方面 ; 还可用 作油田开发过程的泥浆处理剂, 选择性堵水剂, 注水增稠剂, 纺织印染过程的柔软剂, 静电 防止剂及通用的杀菌、 消毒剂等。
6、。 0004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有天然高分子和合成高分子两大类。 从化学结构上可以分为以 下3种类型 : (1)聚胺型-低分子量阳离子型电解质 ; (2)季铵型-分子量变化范围大, 并具 有较高的阳离子性 ; (3) 丙烯酰胺的共聚物 - 分子量较高, 可以几十万到几百万、 几千万, 均 以乳状或粉状的剂型出售, 使用上较不方便, 但絮凝性能好。 根据含有不同的官能团离解后 粒子的带电情况可以分为阳离子型、 阴离子型、 非离子型 3 大类。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大分子 中可以带 -COO-、 -NH-、 -SO3、 -OH 等亲水基团, 具有链状、 环状等多种结构。因其活性基团 多, 分子量高, 具有。
7、用量少, 浮渣产量少, 絮凝能力强, 絮体容易分离, 除油及除悬浮物效果 好等特点, 在处理炼油废水, 其它工业废水, 高悬浮物废水及固液分离中阳离子型絮凝剂有 着广泛的用途。特别是丙烯酰胺系列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以其分子量高, 絮凝架桥能力强而 显示出在水处理中的优越性。 0005 絮凝沉淀法是选用无机絮凝剂 ( 如硫酸铝 ) 和有机阴离子型絮凝剂聚丙烯酰铵 (PAM) 配制成水溶液加入废水中, 便会产生压缩双电层, 使废水中的悬浮微粒失去稳定性, 胶粒物相互凝聚使微粒增大, 形成絮凝体、 矾花。 絮凝体长大到一定体积后即在重力作用下 脱离水相沉淀, 从而去除废水中的大量悬浮物, 从而达到水处理。
8、的效果。为提高分离效果, 可适时、 适量加入助凝剂。处理后的污水在色度、 含铬、 悬浮物含量等方面基本上可达到排 放标准, 可以外排或用作人工注水采油的回注水。 0006 絮凝剂的分子质量、 分子结构与形状及其所带基团对絮凝剂的活性都有影响。一 般来讲, 分子量越大, 絮凝活性越高 ; 线性分子絮凝活性高, 分子带支链或交联越多, 絮凝性 越差 ; 絮凝剂产生菌处于培养后期, 细胞表面蔬水性增强, 产生的絮凝剂活性也越高。处理 水体中胶体离子的表面结构与电荷对絮凝效果也有影响。 一些报道指出, 水体中的阳离子, 特别是Ca2+、 Mg2+的存在能有效降低胶体表面负电荷, 促进 “架桥” 形成。。
9、 另外, 高浓度Ca2+ 的存在还能保护絮凝剂不受降解酶的作用。 微生物絮凝剂絮凝范围广、 絮凝活性高, 而且作 用条件粗放, 大多不受离子强度、 pH 值及温度的影响, 因此可以广泛应用于污水和工业废水 处理中。微生物絮凝剂高效、 安全、 不污染环境的优点, 在医药、 食品加工、 生物产品分离等 领域也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说 明 书 CN 103728253 A 3 2/3 页 4 0007 纵观絮凝剂的现状可以看出, 絮凝剂的品种繁多, 从低分子到高分子, 从单一型到 复合型, 总的趋势是向廉价实用、 无毒高效的方向发展。无机絮凝剂价格便宜, 但对人类健 康和生态环境会产生不利影响 ;。
10、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虽然用量少, 浮渣产量少, 絮凝能力强, 絮体容易分离, 除油及除悬浮物效果好, 但这类高聚物的残余单体具有 “三致” 效应 ( 致崎、 致癌、 致突变 ), 因而使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 微生物絮凝剂因不存在二次污染, 使用方便, 应用前景诱人。 微生物絮凝剂将可能在未来取代或部分取代传统的无机高分子和合成有机 高分子絮凝剂。微生物絮凝剂的研制和应用方兴未艾, 其特性和优势为水处理技术的发展 展示了一个广阔的前景。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 提供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红 外光谱测定方法, 该测定方法能快速测出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红外光谱,。
11、 测量精度高, 测量 步骤简单, 降低了测量成本。 0009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红外光谱测定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 0010 (a) 制备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样品备用 ; 0011 (b) 将干燥的溴化钾粉末与干燥提纯后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样品混合, 置于器具 中进行研磨 ; 0012 (c) 研细混匀后转移到模具中, 放好压杆, 抽空 ; 0013 (d) 再放到油压机上施加压力, 保持一定时间, 得到透明薄片 ; 0014 (e) 将透明薄片置于在红外光谱仪中测定, 即可得到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红外光 谱。 0015 所述步骤 (a) 中,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12、为淀粉 - 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 0016 所述步骤 (b) 中, 器具为玛瑙研钵。 0017 所述步骤 (c) 中, 抽空时间为 3 分钟。 0018 所述步骤 (d) 中, 施加的压力为 30t/cm2。 0019 所述步骤 (d) 中, 保持时间为 20 分钟。 0020 综上所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能快速测出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红外光谱, 测量 精度高, 测量步骤简单, 降低了测量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实施例,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 此。 0022 实施例 : 0023 本发明涉及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红外光谱测定方法, 其具体。
13、步骤如下 : 0024 (a) 制备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样品备用 ; 0025 (b) 将干燥的溴化钾粉末与干燥提纯后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样品混合, 置于器具 中进行研磨 ; 0026 (c) 研细混匀后转移到模具中, 放好压杆, 抽空 ; 说 明 书 CN 103728253 A 4 3/3 页 5 0027 (d) 再放到油压机上施加压力, 保持一定时间, 得到透明薄片 ; 0028 (e) 将透明薄片置于在红外光谱仪中测定, 即可得到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红外光 谱。 0029 所述步骤 (a) 中,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为淀粉 - 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 0030 所述步骤 (b) 中, 器具为玛瑙研钵。 0031 所述步骤 (c) 中, 抽空时间为 3 分钟。 0032 所述步骤 (d) 中, 施加的压力为 30t/cm2。 0033 所述步骤 (d) 中, 保持时间为 20 分钟。 0034 以上所述, 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 凡是依 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 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 等同变化, 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3728253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