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直径300MM微型桩施工方法.pdf

  • 上传人:00****42
  • 文档编号:621387
  • 上传时间:2018-02-26
  • 格式:PDF
  • 页数:10
  • 大小:860.7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553165.2

    申请日:

    2012.12.19

    公开号:

    CN103882858A

    公开日:

    2014.06.25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E02D 5/36申请公布日:20140625|||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2D 5/36申请日:20121219|||公开

    IPC分类号:

    E02D5/36; E02D5/62; E02D15/04

    主分类号:

    E02D5/36

    申请人: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发明人:

    侯兴宝

    地址:

    201900 上海市宝山区铁力路250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代理人:

    张恒康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直径300mm微型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钢筋笼和注浆管制作,b钻孔放样、定位,c钻机就位钻孔、成孔,d清孔、埋设钢筋笼及注浆管,e填灌碎石骨料,f水泥浆制备,g初次注水泥浆,h二次注水泥浆和i成桩。本发明的直径300mm微型桩施工方法具有有效解决施工场地狭小、无法使用大型机械的问题,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和施工费用低廉,经济效益好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直径300mm微型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钢筋笼和注浆管制作
    (1)钢筋笼采用劲型骨架按图纸加工制作,在钢筋笼的加强箍上等间距标出主筋位置,先将3-4根主筋依次焊接在加劲箍上,形成钢筋骨架,随后将其他主筋均匀焊接到加劲箍上,形成整个钢筋骨架,最后将箍筋按设计图纸间距点焊在钢筋骨架上;
    (2)初次注浆管采用Φ48×3.6mm钢管,对于桩长过长的,钢管需要对焊焊接,外侧采用3根钢筋网型号A16,长度为160mm的钢筋双面焊以作加强,必要时采用橡皮套封闭接口;
    (3)二次注浆管选用Φ48×3.6mm钢管,注浆管1/3长度的下部范围内每隔30cm梅花型布设出浆孔,出浆孔直径8mm,用电焊机直接点孔,注浆孔以橡胶套封闭,二次注浆管下口砸扁封死;二次注浆管绑扎在钢筋笼内,与钢筋笼一起沉放到钻孔内;
    b、钻孔放样、定位
    根据设计要求的钻孔间距、排距及设计提供的标高进行测量放线,根据设计的钻孔孔洞直径、间距、排距使用短钢筋打入地下进行定位,定位后应重新进行复核; 
    c、钻机就位钻孔、成孔
    钻机在工作平台上搭就后,移动钻机使转盘中心对准定位中心钻孔;采用正循环方法,用水作为循环冷却钻头和除渣方法;钻孔成桩施工工艺顺序采用“梅花布置—跳点成桩”法,成桩按桩编号跳点跳排施工,将原有钻机小移位成桩a→o字母顺序:改为稍大移位的跳点跳排顺序:a、d、g、j、m→b、e、h、k、n→c、f、i、l、o;
    d、清孔、埋设钢筋笼及注浆管
    (1)采用泥浆护壁成孔,成孔后进行水冲清孔排渣,尽量使沉渣厚度小于200mm,清孔后泥浆比重控制在1.12;
    (2)埋设钢筋笼时,要对准孔位吊直扶稳钢筋笼,顺其缓缓下沉,钢筋笼下到设计位置后,立即在上面焊一提钩提起钢筋笼固定在机架或搁置在地面的钢管上,钢筋笼吊放完毕,向孔内下初次注浆管;
    e、填灌碎石骨料
    钢筋笼及注浆管吊放完毕后,填灌碎石骨料至钻孔顶部,碎石骨料填入的同时,通过初次注浆管继续向钻孔内注入高压清水进行清孔,防止泥土随石子的填入而混入钻孔内;
    f、水泥浆制备
    注水泥浆的水泥采用P.O 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在注水泥浆前30min开始制备水泥浆,水泥浆液进入泥浆泵,再泵送入注浆管;
    g、初次注水泥浆
    清孔至孔口冒出的泥砂达到符合要求的泥浆比重时注水泥浆,初次注水泥浆时注水泥浆泵正常压力控制在0.3Mpa左右;注水泥浆时注水泥浆液应均匀上冒,直至灌满,孔口冒出浓浆,初次注水泥浆才告结束; 
    h、二次注水泥浆
    待初次注水泥浆液达到初凝,在5~7小时后开始二次注水泥浆,二次注水泥浆的注浆压力为2~4Mpa,从底部往上层注浆,注浆时边注边上拔注浆管,应保持一定的上拔速度,拔注浆管后应立即在桩顶填充碎石,并在1~2m范围内补充注浆;
    i、成桩
    微型桩口径较小,只能内置小直径的注浆管,填筑碎石通过注浆凝固而成,成桩后端面呈不规则分部,孔底为突出状;采用“梅花—跳点”工艺施工的微型排桩,在两边边桩泥浆壁达到一定强度,对中间桩成桩灌浆时产生一定导向压力,达成质量灌浆和成桩。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径300mm微型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钻机就位钻孔中,启动钻机开始钻进时防止钻头撞击护筒造成偏位。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径300mm微型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钻机就位钻孔中,钻入过程中严格控制钻速,首先慢速,进入4-5m左右中档进钻;在砂粘土钻进时,用二、三档转速,自由进钻;在砂土中钻进时,宜用一、二档转速,并控制进钻,以免陷没钻头或速度跟不上;当进入粉砂层时,宜用低档慢速钻进,减少钻进对粉砂土的搅动;钻进达到设计标高后,再钻进10-20cm。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径300mm微型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钻机就位钻孔中,钻孔时,泥浆比重控制在1.18。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径300mm微型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填灌碎石骨料中,采用的碎石骨料粒径不超过l/10桩径。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径300mm微型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f水泥浆制备中,水泥浆的水灰比控制在0.4:1-0.6:1。

    说明书

    直径300mm微型桩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建工程中的基桩施工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直径300mm微型桩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微型桩施工技术是一种应用压浆成桩的灌注技术,微型桩最早的应用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的意大利,而国内直到80年代中期才开始从国外引进相关的技术和结构,目前国内微型桩的应用及研究多应用于边坡工程,在隔音屏、行人天桥、运输带、小型别墅、小型商场等基础工程中,也可以当支护桩使用。微型桩适用于陡峭的山坡、狭窄的楼群之间、高速公路、闹市区、火车站台甚至建筑物内部进行施工,小型的施工设备只需要2m×5m作业区域,施工时噪音和振动小,是特殊工况基础工程可选的优秀施工方法。
    平潭综合试验区第一期中小学标准化项目——北门小学边坡支护工程,该学校周围被居民房屋环绕,进入该区域仅有一个不足3米的临时便道,所需做支护边坡两侧高差约3m,该场地地下水位较浅,地下土质为渗透性较高的砂质土,坡顶3~4米位置为无地梁浅基础四层石砌民房,最近住户房屋离坡顶边线仅2.95m。在这样的周围环境下进行普通微型桩成孔施工有较大安全隐患:基础施工时附近民房地下土受扰动,以及地下水变化造成附近民房基础不均匀沉降,从而引起周边建筑的变形与破坏。
    因此已知的普通微型桩成孔施工方法存在着上述种种不便和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梅花布置——跳点成桩”的直径300mm微型桩施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直径300mm微型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钢筋笼和注浆管制作
    (1)钢筋笼采用劲型骨架按图纸加工制作,在钢筋笼的加强箍上等间距标出主筋位置,先将3-4根主筋依次焊接在加劲箍上,形成钢筋骨架,随后将其他主筋均匀焊接到加劲箍上,形成整个钢筋骨架,最后将箍筋按设计图纸间距点焊在钢筋骨架上;
    (2)初次注浆管采用Φ48×3.6mm钢管,对于桩长过长的,钢管需要对焊焊接,外侧采用3根钢筋网型号A16,长度为160mm的钢筋双面焊以作加强,必要时采用橡皮套封闭接口;
    (3)二次注浆管选用Φ48×3.6mm钢管,注浆管1/3长度的下部范围内每隔30cm梅花型布设出浆孔,出浆孔直径8mm,用电焊机直接点孔,注浆孔以橡胶套封闭,二次注浆管下口砸扁封死;二次注浆管绑扎在钢筋笼内,与钢筋笼一起沉放到钻孔内;
    b、钻孔放样、定位
    根据设计要求的钻孔间距、排距及设计提供的标高进行测量放线,根据设计的钻孔孔洞直径、间距、排距使用短钢筋打入地下进行定位,定位后应重新进行复核; 
    c、钻机就位钻孔、成孔
    钻机在工作平台上搭就后,移动钻机使转盘中心对准定位中心钻孔;采用正循环方法,用水作为循环冷却钻头和除渣方法;钻孔成桩施工工艺顺序采用“梅花布置—跳点成桩”法,成桩按桩编号跳点跳排施工,将原有钻机小移位成桩a→o字母顺序:改为稍大移位的跳点跳排顺序:a、d、g、j、m→b、e、h、k、n→c、f、i、l、o;
    d、清孔、埋设钢筋笼及注浆管
    (1)采用泥浆护壁成孔,成孔后进行水冲清孔排渣,尽量使沉渣厚度小于200mm,清孔后泥浆比重控制在1.12;
    (2)埋设钢筋笼时,要对准孔位吊直扶稳钢筋笼,顺其缓缓下沉,钢筋笼下到设计位置后,立即在上面焊一提钩提起钢筋笼固定在机架或搁置在地面的钢管上,钢筋笼吊放完毕,向孔内下初次注浆管;
    e、填灌碎石骨料
    钢筋笼及注浆管吊放完毕后,填灌碎石骨料至钻孔顶部,碎石骨料填入的同时,通过初次注浆管继续向钻孔内注入高压清水进行清孔,防止泥土随石子的填入而混入钻孔内;
    f、水泥浆制备
    注水泥浆的水泥采用P.O 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在注水泥浆前30min开始制备水泥浆,水泥浆液进入泥浆泵,再泵送入注浆管;
    g、初次注水泥浆
    清孔至孔口冒出的泥砂达到符合要求的泥浆比重时注水泥浆,初次注水泥浆时注水泥浆泵正常压力控制在0.3Mpa左右;注水泥浆时注水泥浆液应均匀上冒,直至灌满,孔口冒出浓浆,初次注水泥浆才告结束; 
    h、二次注水泥浆
    待初次注水泥浆液达到初凝,在5~7小时后开始二次注水泥浆,二次注水泥浆的注浆压力为2~4Mpa,从底部往上层注浆,注浆时边注边上拔注浆管,应保持一定的上拔速度,拔注浆管后应立即在桩顶填充碎石,并在1~2m范围内补充注浆;
    i、成桩
    微型桩口径较小,只能内置小直径的注浆管,填筑碎石通过注浆凝固而成,成桩后端面呈不规则分部,孔底为突出状;采用“梅花—跳点”工艺施工的微型排桩,在两边边桩泥浆壁达到一定强度,对中间桩成桩灌浆时产生一定导向压力,达成质量灌浆和成桩。
    本发明的直径300mm微型桩施工方法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钻机就位钻孔中,启动钻机开始钻进时防止钻头撞击护筒造成偏位。
    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钻机就位钻孔中,钻入过程中严格控制钻速,首先慢速,进入4-5m左右中档进钻;在砂粘土钻进时,用二、三档转速,自由进钻;在砂土中钻进时,宜用一、二档转速,并控制进钻,以免陷没钻头或速度跟不上;当进入粉砂层时,宜用低档慢速钻进,减少钻进对粉砂土的搅动;钻进达到设计标高后,再钻进10-20cm。
    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钻机就位钻孔中,钻孔时,泥浆比重控制在1.18。
    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e填灌碎石骨料中,采用的碎石骨料粒径不超过l/10桩径。
    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f水泥浆制备中,水泥浆的水灰比控制在0.4:1-0.6:1。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直径300mm微型桩施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有效解决施工场地狭小、无法使用大型机械的问题,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2、施工费用低廉,经济效益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微型桩施工顺序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2为已知的工艺微型桩成桩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的“梅花——跳点”工艺微型桩成桩示意图。
    图中:1微型桩桩位,2钢筋笼,3水泥注浆凝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的直径300mm微型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钢筋笼和注浆管制作
    (1)钢筋笼采用劲型骨架按图纸加工制作,在钢筋笼的加强箍上等间距标出主筋位置,先将4根主筋依次焊接在加劲箍上,形成钢筋骨架,随后将其他主筋均匀焊接到加劲箍上,形成整个钢筋骨架,最后将箍筋按设计图纸间距点焊在钢筋骨架上;
    (2)初次注浆管采用Φ48×3.6mm钢管,对于桩长过长的,钢管需要对焊焊接,外侧采用3根钢筋网型号A16,长度为160mm的钢筋双面焊以作加强,必要时采用橡皮套封闭接口;
    (3)二次注浆管选用Φ48×3.6mm钢管,注浆管下部1/3长度范围内每隔30cm梅花型布设出浆孔,出浆孔直径8mm,用电焊机直接点孔,注浆孔以橡胶套封闭,二次注浆管下口砸扁封死;二次注浆管绑扎在钢筋笼内,与钢筋笼一起沉放到钻孔内;
    b、钻孔放样、定位
    根据设计要求的钻孔间距、排距及设计提供的标高进行测量放线,根据设计的钻孔孔洞直径、间距、排距使用短钢筋打入地下进行定位,定位后应重新进行复核; 
    c、钻机就位钻孔、成孔
    钻机在工作平台上搭就后,移动钻机使转盘中心大致对准定位中心,起吊钻头,微移钻机,使钻头中心正对桩位,并保持钻机底盘水平后,开始钻孔;钻孔时,泥浆比重控制在1.18。
    采用正循环方法,用水作为循环冷却钻头和除渣方法,同时在钻进过程中水和泥土搅拌混合在一起变成泥浆状,起到临时护孔壁的作用。启动钻机开始钻进时杜绝由于操作原因使钻头撞击护筒造成偏位。钻入过程中严格控制钻速,首先慢速,进入4-5m左右中档进钻。在砂粘土钻进时,可用二、三档转速,自由进钻。在砂土中钻进时,宜用一、二档转速,并控制进钻,以免陷没钻头或速度跟不上。当进入粉砂层时,宜用低档慢速钻进,减少钻进对粉砂土的搅动。钻进达到设计标高后,再钻进20cm;
    图1为微型桩施工顺序平面布置示意图。
    本发明的直径300mm微型桩施工方法,钻孔成桩施工工艺顺序采用“梅花布置—跳点成桩”法,成桩按桩编号跳点跳排施工,将原来已知的钻机小移位成桩顺序(按照字母a→o)改为稍大移位的跳点跳排顺序(按照字母a、d、g、j、m→b、e、h、k、n→c、f、i、l、o),即先施工两排外侧桩,最后施工中间一排桩,钻机基本仅水平移位,操作变化后不复杂;
    d、清孔、埋设钢筋笼及注浆管
    (1)采用泥浆护壁成孔,成孔后进行水冲清孔排渣,尽量使沉渣厚度小于200mm,清孔后泥浆比重控制在1.12;
    (1)埋设钢筋笼时,要对准孔位吊直扶稳钢筋笼,顺其缓缓下沉,注意钢筋笼及二次注浆管位置,避免碰撞孔壁,若发生钢筋笼沉不下去时,必须将钢筋笼吊出孔位,进行扫孔,严禁用桩机吊起钢筋笼重落或人力扭动等方法将钢筋笼强制下沉,钢筋下到设计位置后,立即在上面焊一提钩提起钢筋笼固定在机架或搁置在地面的钢管上,防止由于不断清孔而使钢筋笼刺入更深。钢筋笼吊放完毕,向孔内下初次注浆管;
    e、填灌碎石骨料
    钢筋笼及注浆管吊放完毕后,填灌碎石骨料至钻孔顶部,碎石骨料填入的同时,通过初次注浆管继续向钻孔内注入高压清水进行清孔,防止泥土随石子的填入而混入钻孔内。
    微型桩采用的碎石骨料粒径不宜过大,以防卡在钢筋笼上,通常以不超过l/10桩径为宜。本工程选用30mm以内级配碎石。在成孔之后至回填碎石期间,最可能产生缩径和塌孔现象,因此应尽可能缩短吊放加筋材料和注浆管的时间;
    f、水泥浆制备
    注浆水泥采用P.O 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使用前先对其进行质量检查,其强度和体积安定性必须符合要求。水泥浆用水必须清洁、无污染。在注浆前30min左右开始制备水泥浆。在搅拌器中充分搅拌,搅拌均匀后从出浆口流出,经过滤网过滤,除去浆液中没有水化的颗粒和杂质。滤过的浆液进入泥浆泵,再泵送入注浆管。水泥浆的水灰比控制在0.4:1-0.6:1之间。水灰比过小则水泥浆流动性小,注浆困难;水灰比过大则水泥浆粘聚性和保水性不良,会产生流浆和离析现象,从而使水泥浆固结体强度降低,无法满足设计要求。
    g、初次注浆
    清孔至孔口冒出的泥砂达到符合要求的泥浆比重时(注浆前不能终止清孔),才能开始注浆。初次注浆时注浆泵正常压力控制在0.3Mpa左右。注浆工作时,注浆液应均匀上冒,直至灌满,孔口冒出浓浆,压浆才告结束;注浆过程应连续,如因其他原因间断,立即处理。注浆管的提升应根据注浆压力变化进行,每次提升高度不超过50cm,直至水泥浆完全置换孔内泥浆从孔口溢出为止。注浆完毕,立即拔初次注浆管,每拔2m补注一次,直至拔出为止。在整个注浆过程中,严格控制注浆顶面标高(设计桩顶标高以上加灌长度应大于50cm)。
    h、二次注浆
    待初次注浆液达到初凝,一般是在5~7小时后开始二次注浆。二次注浆管绑扎在钢筋笼上与钢筋笼一同放入钻孔中,由注浆泵通过注浆管压入注浆液,并从注浆管的开口处溢出,在注浆压力的作用下顶开橡皮套,冲破初凝的水泥浆,挤压填充桩体与土壁之间的空隙,以提高桩的承载能力。二次注浆的挤压效果受注浆压力、初凝时间、水灰比、土层特征等因素影响。二次注浆的注浆压力为4Mpa。一般从底部往上层注浆,注浆时边注边上拔。应保持一定的上拔速度,上拔速度太快则水泥浆不能充分溢出,达不到注浆效果;速度太慢则大量的水泥浆沿桩体向上溢出,造成材料浪费。拔管后应立即在桩顶填充碎石,并在2m范围内补充注浆。
    注浆压力当注浆压力超过桩周土的上覆土自重压力和强度时,将有可能导致上覆土层的破坏,桩身上抬。因此,注浆压力一般以不使地层结构破坏或发生局部和少量破坏为前提。注浆压力与桩长、桩端土层的性质有关,桩身越长,桩端土强度越高,则所需的注浆压力越大;桩身越短,桩端土层强度越低,则所需的注浆压力越小。此外,在不同的阶段,所需要的注浆压力也不同,注浆开始阶段由于要克服很大的初始阻力,所需的压力较大;平稳注浆过程中,所需的压力较小;注浆结束时,由于浆液已经充满地层,此时所需要的压力较大。一般情况下,可通过注浆试验结果确定注浆压力。
    i、成桩
    因微型桩口径较小,只能内置小直径的注浆管,所以微型桩一般不能采用混凝土直接浇筑,而是填筑碎石通过注浆凝固而成,所以从成桩形状来看,成桩后端面呈不规则分部,孔底为突出状。
    图2为已知的工艺微型桩成桩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的“梅花——跳点”工艺微型桩成桩示意图。采用“梅花—跳点”工艺施工的微型排桩,由于边桩泥浆壁达到一定强度,对中间桩成桩灌浆时产生一定导向压力,从而改进灌浆及成桩质量。
    本发明具有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技术进步,本发明的直径300mm微型桩施工方法在北门小学边坡支护工程采用φ300微型桩作为挡土墙基础,该工程于2012年7月14日开工,2012年7月25日竣工,施工全过程处于安全、稳定、快速、优质的可控状态,效果显著,有效化解了建设单位及周边居民对该方案担忧,无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得到了各方的一致好评。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化。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发明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关 键  词:
    直径 300 MM 微型 施工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直径300MM微型桩施工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2138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