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香兰素生产用流化床干燥器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需要用加热方法来干燥固体材料或制品,具体涉及一种乙香兰素生产用流化床干燥器。
背景技术
沸腾流化床干燥器是对颗粒状固体进行加热除湿的干燥设备,使用沸腾流化床干燥器可以干燥小颗粒状的固体,通过自下而上的热空气将固体颗粒向上吹起,形成类似液体沸腾的效果,保证颗粒不会粘结的同时除去水分。
现有技术中的沸腾流化床干燥器适用范围窄,一般用来处理结晶颗粒30um-6mm间的固体颗粒,而且不能适用黏度较大的固体颗粒,在处理颗粒过小、粘度过大的固体颗粒时,容易因为固体颗粒之间粘结而使沸腾作用难以形成,颗粒易结团成块,影响干燥效果,同时,部分被吹起的颗粒会粘在炉壁。
化工生产中的乙基香兰素是一种小颗粒结晶,颗粒<30um,黏度大,很容易粘在干燥器的内壁上。现有清除粘结在干燥器内壁上的乙香兰素的方法通常需要在工序完成后手工刮除,不但造成浪费,也影响了生产效率。
目前也有采用其他方式进行清理的,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1666712U的乙基香兰素沸腾流化床干燥器中,沿器壁的轴向中心线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固定设置有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远离旋转轴端固定设置有刮板,所述刮板与器壁间隙配合,所述刮板由硅胶板制成。通过刮板将粘结在干燥器内壁上的乙香兰素颗粒刮下,但是刮板转动的过程中,会妨碍乙香兰素干燥吹出,而且额外设刮板的方式比较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乙香兰素生产用流化床干燥器,该干燥器能够自动清理粘在干燥器内壁上的乙香兰素颗粒,而且清理过程不会妨碍乙香兰素吹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
乙香兰素生产用流化床干燥器,包括干燥器壳体,干燥器壳体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该出料口位于干燥器壳体的上部,还设有清理结构,所述清理结构包括鼓风机、压力管道和喷嘴,所述压力管道一端连通出料口,压力管道上连有多个支管,每个支管上均连接有所述喷嘴,多个喷嘴均位于干燥器壳体内,且多个喷嘴在干燥器壳体内沿干燥器壳体周向分布,每个喷嘴的出口朝向干燥器壳体的内壁。
本方案的原理:具体使用时,干燥器内乙基香兰素被自下而上的热空气将固体颗粒向上吹起,部分被吹起的乙基香兰素颗粒会粘在干燥器壳体的内壁上,被干燥的乙香兰素从出料口排出,由于压力管道一端连通出料口,所以在鼓风机的作用下,从出料口排出的部分乙香兰素颗粒经压力管道,多个支管,最后从多个喷嘴中喷出,由于每个喷嘴的出口朝向干燥器壳体的内壁,所以喷出的乙香兰素会撞击干燥器壳体内壁,使粘在干燥器内壁上的乙香兰素颗粒脱落;另外,本方案中支管和喷嘴在干燥器壳体内都是处于静止的,所以清理过程不会妨碍干燥后的乙香兰素吹出。
优化方案1,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每个喷嘴的喷出方向倾斜向上布置。喷嘴的喷出方向倾斜向上布置时,喷嘴喷出的空气和乙香兰素颗粒加速干燥器壳体内的乙香兰素吹出,提高出料的效率。
优化方案2,对优化方案1的进一步优化,每个喷嘴出口方向与干燥器内壁形成30-60°的夹角。发明人经使用发现,喷嘴出口方向与干燥器壳体内壁形成上述角度范围时,从喷嘴喷出的乙香兰素颗粒作用在干燥器壳体内壁上的力足以将粘在干燥器壳体内壁上的乙香兰素脱落。角度小于30°时,作用力偏小,粘在干燥器壳体内壁上的乙香兰素不易脱落;角度大于60°时,虽然喷嘴喷出的乙香兰素颗粒撞击的力较大,但是喷出的覆盖范围较小。
优化方案3,对基础方案、优化方案1、2任一项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干燥器壳体外至少设有一个振动器。在清理干燥器内壁上的粘结乙香兰素过程中,开启振动器,振动器振动也会使粘在干燥器壳体内壁上的乙香兰素脱落。
优化方案4,对优化方案3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压力管道上设有阀门。由于压力管道连通至出料口,如果压力管道一直处于使用状态,则会减慢出料口的出料速度,所以在干燥器壳体内壁粘结较少的乙香兰素颗粒时,关闭阀门,当干燥器壳体内壁粘结较多的乙香兰素颗粒后,打开阀门即可开始清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乙香兰素生产用流化床干燥器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乙香兰素生产用流化床干燥器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干燥器壳体10、进料口11、出料口12、清理结构20、鼓风机21、压力管道22、支管23、喷嘴24、阀门25、振动器30。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一种乙香兰素生产用流化床干燥器,包括干燥器壳体10,干燥器壳体10上设有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该出料口12位于干燥器壳体10的上部,本实施例的干燥器还设有清理结构20,清理结构20包括鼓风机21、压力管道22和喷嘴24,压力管道22一端连通出料口12,压力管道22上连有六个支管23,每个支管23上均连接有喷嘴24,六个喷嘴24均位于干燥器壳体10内,且六个喷嘴24在干燥器壳体10内沿干燥器壳体10周向分布,每个喷嘴24的出口朝向干燥器壳体10的内壁。
每个喷嘴24的喷出方向倾斜向上布置,而且每个喷嘴24出口方向与干燥器内壁形成30°的夹角。喷嘴24的喷出方向倾斜向上布置时,喷嘴24喷出的空气和乙香兰素颗粒加速干燥器壳体10内的乙香兰素吹出,提高出料的效率。另外,发明人经使用发现,喷嘴24出口方向与干燥器壳体10内壁形成上述角度范围时,从喷嘴24喷出的乙香兰素颗粒作用在干燥器壳体10内壁上的力足以将粘在干燥器壳体10内壁上的乙香兰素脱落。角度小于30°时,作用力偏小,粘在干燥器壳体10内壁上的乙香兰素不易脱落。
本实施例中,压力管道22上安装阀门25。由于压力管道22连通至出料口12,如果压力管道22一直处于使用状态,则会减慢出料口12的出料速度,所以在干燥器壳体10内壁粘结较少的乙香兰素颗粒时,关闭阀门25,当干燥器壳体10内壁粘结较多的乙香兰素颗粒后,打开阀门25即可开始清理。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干燥器壳体10外通过螺栓固定一个振动器30。在清理干燥器内壁上的粘结乙香兰素过程中,开启振动器30,振动器30振动也会使粘在干燥器壳体10内壁上的乙香兰素脱落。
具体工作原理:
如图1所示,具体使用时,干燥器内乙基香兰素被自下而上的热空气将固体颗粒向上吹起,部分被吹起的乙基香兰素颗粒会粘在干燥器壳体的内壁上,被干燥的乙香兰素从出料口12排出,由于压力管道22一端连通出料口12,所以在鼓风机21的作用下,从出料口12排出的部分乙香兰素颗粒经压力管道22,六个支管23,最后从六个喷嘴24中喷出,由于每个喷嘴24的出口朝向干燥器壳体10的内壁,所以喷出的乙香兰素会撞击干燥器壳体10内壁,使粘在干燥器内壁上的乙香兰素颗粒脱落;另外,本方案中支管23和喷嘴24在干燥器壳体10内都是处于静止的,所以清理过程不会妨碍干燥后的乙香兰素吹出。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