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处理方法及装置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处理方法及
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个人电脑、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的不断发展,终端
设备上安装的应用(application,APP)也越来越多。通常,在终端设备
的桌面上会显示应用的图标,用户可以通过对应用的图标进行操作,例
如双击应用的图标,以启动相应应用。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在众多应用中,有一些应用是用户很少使用的,而有一些应用是用
户经常使用的。对于用户经常使用的应用,在终端设备关机重启后或者
在这些应用更新后,用户需要对这些应用的图标逐一进行操作,以重新
启动这些应用。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用户启动应用的方式需要较长
的时间,启动速度较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处理方法及装置,用以自动启动应用程
序,提高应用程序动速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处理方法,包括:
根据用户对各应用产生的历史操作,确定满足设定使用条件的应用
作为目标应用;
模拟所述用户对所述目标应用产生的历史操作中用于启动所述目标
应用的操作,以自动启动所述目标应用。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处理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用户对各应用产生的历史操作,确定满足设定
使用条件的应用作为目标应用;
启动控制模块,用于模拟所述用户对所述目标应用产生的历史操作
中用于启动所述目标应用的操作,以自动启动所述目标应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处理方法及装置,能够根据用户对各应用
产生的历史操作,确定满足设定使用条件的应用作为目标应用,然后模
拟用户对目标应用产生的历史操作中用于启动该目标应用的操作,从而
自动启动目标应用,无需用户像现有技术那样对目标应用的图标进行操
作来启动目标应用,有利于提高目标应用的启动速度,减少启动应用消
耗的时间,尤其是在需要启动的应用较多的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的优
势更加明显。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
实施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
明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
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
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
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
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
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
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
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
域的技术人员。
针对现有技术在启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启动速度较慢,耗费时间较
长等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解决方案,主要原理是:在需要启动
应用的情况下,基于用户对各应用产生的历史操作,从各应用中确定满
足设定使用条件的应用作为目标应用,然后模拟用户启动该目标应用的
操作,以自动启动目标应用,无需用户像现有技术那样对目标应用的图
标进行操作来启动目标应用,有利于提高目标应用的启动速度,减少启
动应用消耗的时间,尤其是在需要启动的应用较多的情况下,本发明实
施例的优势更加明显。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
所示,该方法包括:
101、根据用户对各应用产生的历史操作,确定满足设定使用条件的
应用作为目标应用。
102、模拟用户对目标应用产生的历史操作中用于启动该目标应用的
操作,以自动启动目标应用。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处理方法,用以自动启动应用,提高应用的
启动速度,减少启动应用消耗的时间。
在实际应用中,经常碰到需要启动应用的情况。例如,当终端设备
因为某种原因(例如断电、设备故障或误操作等)导致关机然后重启时,
关机之前正在使用的应用需要在开机后重新启动。又例如,某些应用经
常需要更新,在更新后需要重新启动。又例如,用户在每次正常开机后,
也需要启动所需的应用。
在现有技术中,在需要启动应用的场景下,用户首先确定待启动应
用,然后对终端设备桌面上显示的待启动应用的图标进行操作,从而启
动待启动应用,这种启动应用的速度较慢,耗时较长。针对该技术问题,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启动应用的方法,具体原理如下:考虑到终端设
备上安装的应用较多,而根据用户的应用需求,只有一部分应用是需要
启动的,而有一部分应用则是无需启动,所以首先需要确定需要启动的
应用。为便于描述,本实施例将需要启动的应用称为目标应用。
在本实施例中,应用处理装置可以预先跟踪并记录各应用中的事件,
这里的事件包括系统事件和用户自定义的事件(简称为用户事件),然
后根据各应用中的事件,获得用户对各应用产生的历史操作。
其中,用户对各应用产生的历史操作主要是指在过去指定时间段内
用户对各应用产生的各种操作,包括用户启动应用的操作(简称为启动
操作)、用户登录应用的操作(简称为登录操作)、以及用户使用应用
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操作(简称为用户对应用的使用操作)等中的至少一
种。上述登录操作可能涉及点击事件、鼠标事件等,上述登录操作可能
涉及点击事件、鼠标事件、以及输入事件等,上述使用操作可能涉及点
击事件、鼠标事件、以及用户自定义的一些与应用自身有关的事件等。
用户对应用产生的历史操作,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用户对应用的使
用情况,而根据用户对应用的使用情况,可以反映该应用是否需要启动。
例如,对于用户在过去一段时间内频繁使用的应用,或者在过去一段时
间内使用时间较长的应用,或者用户在此之前最先启动的应用等,这些
应用对用户来说可能会比较重要,意味着用户继续使用这些应用的概率
很高,所以有必要启动,以方便用户使用。
基于上述分析,应用处理装置可以根据用户对各应用产生的历史操
作,从各应用中确定满足设定使用条件的应用作为目标应用。进一步,
应用处理装置可以通过以下至少一种方式来确定目标应用:
根据用户对各应用产生的历史操作,确定用户在第一指定时间段内
使用频次符合预设使用频次条件的应用作为目标应用,例如可以确定用
户在第一指定时间段内使用频次最高的前n个应用作为目标应用,n是自
然数;
根据用户对各应用产生的历史操作,确定用户在第一指定时间段内
使用时间符合预设使用时长条件的应用作为目标应用,例如可以确定用
户在第一指定时间段内使用时间最长的前m个应用作为目标应用,m是
自然数;
根据用户对各应用产生的历史操作,确定上次开机后用户最先启动
的k个应用作为目标应用,k为自然数。
本实施例不对第一指定时间段进行限定,例如可以是一星期,一个
月或最近3天,最近一星期等等。
值得说明的是,确定目标应用的方式并不限于上述几种方式,凡是
能够根据用户对各应用产生的历史操作所体现出的信息确定目标应用的
方式均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确定需要启动的目标应用之后,应用处理装置从用户对该目标应
用产生的历史操作中,确定用于启动目标应用的操作,然后模拟启动目
标应用的操作,以自动启动目标应用。
例如,用于启动目标应用的操作为双击终端设备桌面上显示的目标
应用的图标,则应用处理装置可以模拟用户双击终端设备桌面上显示的
目标应用的图标的操作,以产生一个图标双击事件,并将图标双击事件
发送给目标应用,以供目标应用响应于该图标双击事件而自动启动。
由此可见,本实施例可以根据用户对各应用产生的历史操作,确定
需要启动的目标应用,然后模拟用户对目标应用产生的历史操作中用于
启动该目标应用的操作,从而自动启动目标应用,无需用户像现有技术
那样对目标应用的图标进行操作来启动目标应用,有利于提高目标应用
的启动速度,减少启动应用消耗的时间,尤其是在需要启动的应用较多
的情况下,本实施例的优势更加明显。
进一步,对于一些应用,在启动之后,还需要用户登录,以进行身
份验证。基于此,如图2所示,在步骤102,即自动启动目标应用之后,
还包括:
103a、模拟用户对目标应用产生的历史操作中用于登录目标应用的
操作,以自动登录目标应用。
具体的,应用处理装置可以从用户对目标应用产生的历史操作中,
确定用于登录目标应用的操作,然后模拟用于登录目标应用的操作,以
自动登录目标应用。
进一步,应用处理装置可以按照登录目标应用的操作顺序,依次模
拟用户登录目标应用的操作,以产生相应的事件,然后将相应事件发送
给目标应用,目标应用响应于相应事件完成自动登录。
例如,对一些应用来说,用户登录目标应用的操作包括:调出登录
页面的子操作、输入账号和密码的子操作以及确认登录的子操作,则应
用处理装置将逐个模拟这些子操作,以产生相应的子事件,通过将相应
子事件提交给目标应用,以供目标应用响应于这些子事件完成自动登录。
关于子操作与子事件的映射关系,即哪些子操作会产生哪些子事件,可
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详述。
又例如,对一些应用来说,用户登录目标应用的操作包括:调出登
录页面的子操作以及点击自动登录的子操作,则应用处理装置将逐个模
拟这些子操作,以产生相应的子事件,通过将相应子事件提交给目标应
用,以供目标应用响应于这些子事件完成自动登录。
又例如,在一些应用的登录过程中,除了用户调出登录页面、输入
账号和密码,确认登录等,还需要用户确认跳过一些操作或步骤。而本
实施例可以模拟用户登录目标应用的各种操作,完成自动登录,用户不
用执行任何操作,例如不用执行调出登录页面的操作,不用执行输入账
号和密码的操作,也不用执行确认登录的操作,甚至不用登录确认跳过
一些操作或步骤的操作,有利于提高登录速度。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自动登录目标应用的操作可以由应用处理装置
自动触发,也就是说,在启动目标应用之后,应用处理装置自动执行模
拟用户对目标应用产生的历史操作中用于登录目标应用的操作的步骤。
或者,上述自动登录目标应用的操作也可以由用户触发,例如用户可以
点击终端设备桌面上显示的目标应用的图标,以发起登录目标应用的操
作,或者用户可以点击目标应用提供的登录按钮发起登录目标应用的操
作,或者,应用处理装置可以向用户提供一个应用列表,该应用列表包
括自动启动的各目标应用对应的信息项,用户可以通过点击相应信息项
或相应信息项对应的登录按钮发起登录目标应用的操作。对应用处理装
置来说,可以根据用户的触发,执行模拟用户对目标应用产生的历史操
作中用于登录目标应用的操作的步骤。
进一步,对于一些应用,在启动之后,用户还需要使用该应用,使
用应用首先需要用户进入应用提供的界面。基于此,如图3所示,在步
骤102,即自动启动目标应用之后,还包括:
103b、响应于用户进入目标应用的界面的操作,根据用户对目标应
用产生的历史操作中用户对目标应用的使用操作,确定目标应用中需要
首个展示的目标界面,并控制目标应用首个展示目标界面。
例如,用户可以对终端设备桌面上显示的目标应用的图标进行操作,
发起进入目标应用的界面的操作。或者,应用处理装置可以向用户提供
一个应用列表,该应用列表包括自动启动的各目标应用对应的信息项,
用户可以通过点击相应信息项或相应信息项对应的进入按钮发起进入目
标应用的界面的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应用处理装置并不像现有技术那样响应于用户进入
目标应用的界面的操作,直接将目标应用的欢迎页面或默认页面展示给
用户,而是根据用户对目标应用产生的历史操作中用户对目标应用的使
用操作,确定目标应用中满足用户需求的目标界面,并控制目标应用首
个展示目标界面。这样可以直接定位到用户所需的界面,用户无需像现
有技术那样必须在看到欢迎页面或默认页面之后通过各种操作逐步跳转
到所需的界面,便于用户快速进行操作,有利于提高用户使用应用的效
率。
例如,如果用户在使用目标应用的过程中,多次访问某一界面,或
者访问某一界面的时间很长等,说明该界面是用户比较感兴趣的,所以
在再次进入应用时可以直接将该界面展示给用户。基于此,应用处理装
置可以确定用户对目标应用的使用操作所操作的界面,作为候选界面,
然后从候选界面中,选择满足设定访问条件的界面作为满足用户需求的
目标界面。例如,可以从候选界面中,选择用户在第二指定时间段内访
问频次最高的界面,或在第二指定时间段内访问时间最长的界面,或最
后一次访问的界面等作为满足用户需求的目标界面。值得说明的是,根
据应用以及业务场景的不同,选择目标界面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并不
限于这里选择访问频次最高、访问时间最长或最后访问的界面作为目标
界面。
在确定目标界面之后,应用处理装置可以向目标应用发送首个展示
目标界面的控制指令,以控制目标应用首个展示目标界面。对目标应用
来说,接收应用处理装置发送的控制指令,根据该控制指令,从服务端
获取目标界面,并将默认需要首个展示的界面,例如欢迎界面或默认界
面替换为目标界面,从而达到首个展示目标界面的目的。或者
在确定目标界面之后,应用处理装置可以模拟用户访问目标界面的
操作,以生成目标界面的访问事件,并将目标界面的访问事件作为第一
个事件提交给目标应用,以控制目标应用首个展示目标界面。对目标应
用来说,接收应用处理装置提交的访问事件,根据该访问事件,从服务
端获取目标界面,跳过其它步骤,例如展示欢迎页面或默认页面的步骤,
直接向用户展示目标界面,从而达到首个展示目标界面的目的。
值得说明的是,有些应用,在启动之后,可能只需执行自动登录操
作;有些应用,在启动之后,可能只需执行直接进入目标界面的操作;
有一些应用,在启动之后,可能既需要执行自动登录操作,又需要执行
直接进入目标界面的操作。也就是说,上述步骤103a和103b描述的方
案可以独立实施,也可以结合实施。
由上述可见,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记录用户对各应用产生的历史操作,
能够根据用户对各应用产生的历史操作,确定需要启动的目标应用,然
后模拟用户对目标应用产生的历史操作中用于启动该目标应用的操作,
从而自动启动目标应用,无需用户像现有技术那样对目标应用的图标进
行操作来启动目标应用,有利于提高目标应用的启动速度,减少启动应
用消耗的时间。进一步,还可以根据用户对目标应用产生的历史操作中
用于登录目标应用的操作,完成自动登录,并根据用户对目标应用产生
的历史操作中用户对目标应用的使用操作,直接进入用户所需的界面,
节约了用户在使用目标应用过程中的操作,减轻了用户使用目标应用的
操作负担,提高了用户使用目标应用的效率。
图4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
4所示,该装置包括:确定模块41和启动控制模块42。
确定模块41,用于根据用户对各应用产生的历史操作,确定满足设
定使用条件的应用作为目标应用。
启动控制模块42,用于模拟用户对目标应用产生的历史操作中用于
启动目标应用的操作,以自动启动目标应用。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确定模块41具体用于执行以下至少一种操作:
根据用户对各应用产生的历史操作,确定用户在第一指定时间段内
使用频次符合预设使用频次条件的应用作为目标应用;
根据用户对各应用产生的历史操作,确定用户在第一指定时间段内
使用时间符合预设使用时长条件的应用作为目标应用;
根据用户对各应用产生的历史操作,确定上次开机后用户最先启动
的k个应用作为目标应用,k为自然数。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该装置还包括:登录控制模块
43和进入控制模块44中的至少一个。
登录控制模块43,用于在启动控制模块42自动启动目标应用之后,
模拟用户对目标应用产生的历史操作中用于登录目标应用的操作,以自
动登录目标应用。
进入控制模块44,用于在启动控制模块42自动启动目标应用之后,
响应于用户进入目标应用的界面的操作,根据用户对目标应用产生的历
史操作中用户对目标应用的使用操作,确定目标应用中满足用户需求的
目标界面,并控制目标应用首个展示目标界面。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进入控制模块44在根据用户对目标应用产生
的历史操作中用户对目标应用的使用操作,确定目标应用中满足用户需
求的目标界面时,具体用于:
确定用户对目标应用的使用操作所操作的界面,作为候选界面;
从候选界面中,选择满足设定访问条件的界面作为目标界面。
进一步,进入控制模块44可以从候选界面中,选择用户在第二指定
时间段内访问频次最高的界面,或在第二指定时间段内访问时间最长的
界面,或最后一次访问的界面等作为满足用户需求的目标界面。值得说
明的是,根据应用以及业务场景的不同,选择目标界面的方式也会有所
不同,并不限于这里选择访问频次最高、访问时间最长或最后访问的界
面作为目标界面。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进入控制模块44在控制目标应用首个展示目
标界面时,具体用于:
向目标应用发送首个展示目标界面的控制指令,以控制目标应用首
个展示目标界面;或者
模拟用户访问目标界面的操作,以生成目标界面的访问事件,并将
目标界面的访问事件作为第一个事件提交给目标应用,以控制目标应用
首个展示目标界面。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该装置还包括:跟踪记录模块
45。
跟踪记录模块45,用于在确定模块41根据用户对各应用产生的历
史操作,确定满足设定使用条件的应用作为目标应用之前,跟踪并记录
各应用中的事件,根据各应用中的事件,获得用户对各应用产生的历史
操作。这里的事件包括系统事件和用户自定义的事件。
本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处理装置,通过记录用户对各应用产生的历史
操作,能够根据用户对各应用产生的历史操作,确定需要启动的目标应
用,然后模拟用户对目标应用产生的历史操作中用于启动该目标应用的
操作,从而自动启动目标应用,无需用户像现有技术那样对目标应用的
图标进行操作来启动目标应用,有利于提高目标应用的启动速度,减少
启动应用消耗的时间。
进一步,本实施例提供的应用处理装置还可以根据用户对目标应用
产生的历史操作中用于登录目标应用的操作,完成自动登录,并根据用
户对目标应用产生的历史操作中用户对目标应用的使用操作,直接进入
用户所需的界面,节约了用户在使用目标应用过程中的操作,减轻了用
户使用目标应用的操作负担,提高了用户使用目标应用的效率。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
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
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运行时,运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
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
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
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
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
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
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
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