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pdf(9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0403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1.15 CN 103504030 A (21)申请号 201310436635.1 (22)申请日 2013.09.23 A23F 3/06(2006.01) (71)申请人 华南农业大学 地址 510642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 483 号 (72)发明人 漆海霞 黄亚辉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44245 代理人 杨晓松 (54) 发明名称 一种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 包 括筛盘、 电机、 至少 1 个第一凸轮、 和与第一。
2、凸轮 数量相等的第一顶杆机构, 所述筛盘与第一顶杆 机构的上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顶杆机构的下端 与第一凸轮连接, 所述第一凸轮与电机连接。 本发 明通过控制电机的启动和停止, 通过电机驱动筛 盘上下振动, 从而自动实现摇青和晾青, 降低了劳 动强度, 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时还保证了做青的 质量。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04030 A CN 103504030 A 1/1 页 2 1. 一种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
3、 其特征在于 : 包括筛盘、 电机、 至少 1 个第一凸轮、 和与第 一凸轮数量相等的第一顶杆机构, 所述筛盘与第一顶杆机构的上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顶 杆机构的下端与第一凸轮连接, 所述第一凸轮与电机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 其特征在于 : 还包括传动机构、 至 少 2 个第二凸轮和与第二凸轮数量相等的第二顶杆机构, 所述第二凸轮通过传动机构与第 一凸轮连接, 所述第二顶杆机构的上端与筛盘固定连接, 下端与第二凸轮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第一顶杆机构 包括第一导轨、 第一滑块、 第一顶杆和第一滑。
4、轮, 所述第一滑块安装于第一顶杆, 且与第一 导轨连接, 所述第一滑轮安装于第一顶杆下端, 所述第一顶杆的上端与筛盘固定连接, 下端 通过第一滑轮与第一凸轮连接 ; 所述第二顶杆机构包括第二导轨、 第二滑块、 第二顶杆和第二滑轮, 所述第二滑块安装 于第二顶杆, 且与第二导轨连接, 所述第二滑轮安装于第二顶杆下端, 所述第二顶杆的上端 与筛盘固定连接, 下端通过第二滑轮与第二凸轮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 其特征在于 : 还包括底座、 第一转 轴和第二转轴, 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凸台及用于固定第一导 轨和第二导轨的安装板, 所述电机与。
5、第一转轴连接, 所述第一凸轮安装于第一转轴, 所述第 二凸轮安装于第二转轴, 所述第一转轴通过传动机构与第二转轴连接, 同时所述第一转轴 与第二转轴平行设置。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种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 传送带和两个直径相同的皮带轮, 所述两个皮带轮分别安装于第一轴转和第二转轴, 所述 传送带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皮带轮。 6. 根据权利要求 2 至 5 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 第一凸轮的数量为1个, 所述第二凸轮的数量为2个, 所述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在底座上呈 品字分布。 7. 根据权利要求 2 至 5 中任一。
6、项所述的一种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 第一凸轮的数量为2个, 所述第二凸轮的数量为2个, 所述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呈矩形分布 于底座上。 8. 根据权利要求 2 至 5 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 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分别为第一偏心轮和第二偏心轮, 所述第一偏心轮和第二偏心轮的直 径相等, 所述第一偏心轮和第二偏心轮均设有至少一个偏心孔。 9.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种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安装板的上端 设有挡板, 所述挡板下侧设有缓冲件, 所述缓冲件位于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上方, 所述挡 板呈 T 形。 10. 根据权利。
7、要求 1 所述的一种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筛盘的上端设 有盘盖。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504030 A 2 1/4 页 3 一种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茶叶的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 背景技术 0002 茶是人们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乌龙茶是我国生产的非常有特色的一种茶。做 青是制造乌龙茶的特有工序之一。做青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乌龙茶的品质。做青工艺主要由 晾青和摇青两个步骤组成。通过摇青与晾青的交替进行 , 促使青叶 “走水” , 产生 “还阳” 与 “退青” 的现象 , 从而使青叶梗与叶脉中的水分及可溶性内含物向叶片。
8、转移 , 水分通过 气孔逐步散发 , 可溶物则与叶内含物结合、 转化 , 形成更高级的香味物质。 0003 做青这一道工序一般需要消耗12至14小时。 传统的乌龙茶加工均采用手工作业, 手工做青一般用吊筛进行摇青, 劳动强度大、 工作效率低, 且做青质量参差不齐。为了减轻 劳动强度, 提高工作效率, 乌龙茶的做青工序步入半机械化作业。目前, 做青工序中的摇青 通过一个圆形长筒的 “旋转式” 摇青机来完成, 即通过旋转 “旋转式” 摇青机中的筒体, 令茶 叶在筒体内做摩擦及碰撞运动, 达到摇青的目的 ; 而摇青结束后, 再通过手工将茶叶自摇青 机内取出放至竹筛上, 然后用手工将茶叶摊散或端起竹筛。
9、摇动将茶叶分散, 达到晾青的目 的。由于做青时, 需要将摇青和晾青交替进行, 且长达 12 至 14 小时。因此, 这种半机械化 的做青也是需要大量的劳动强度, 且工作效率也得不到很大的提高, 同时做青的质量也参 差不齐。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提供了一种乌龙茶全自动做青 机。该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可自动实现摇青和晾青这两个步骤, 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和提 高了工作效率。 0005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 本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 包括筛盘、 电 机、 至少 1 个第一凸轮、 和与第一凸轮数量相等的第一顶杆机构, 所述筛盘与第一顶杆机构 的。
10、上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顶杆机构的下端与第一凸轮连接, 所述第一凸轮与电机连接。 为 方便控制, 本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设有控制装置, 此控制装置主要由微计算机控制器构成, 利用控制装置控制电机启动运行实现筛盘上下振动的控制, 即摇青 ; 利用控制装置控制电 机停止可实现控制筛盘停止振动, 即晾青。 控制装置可采用市场现有的产品, 以降低生产本 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的时间, 也节约生产成本。 0006 为提高筛盘上下振动时的稳定性, 所述的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还包括传动机构、 至少 2 个第二凸轮和与第二凸轮数量相等的第二顶杆机构, 所述第二凸轮通过传动机构与 第一凸轮连接, 所述第二顶杆机构的上端。
11、与筛盘固定连接, 下端与第二凸轮连接。 0007 所述第一顶杆机构包括第一导轨、 第一滑块、 第一顶杆和第一滑轮, 所述第一滑块 安装于第一顶杆, 且与第一导轨连接, 所述第一滑轮安装于第一顶杆下端, 所述第一顶杆的 上端与筛盘固定连接, 下端通过第一滑轮与第一凸轮连接 ; 说 明 书 CN 103504030 A 3 2/4 页 4 0008 所述第二顶杆机构包括第二导轨、 第二滑块、 第二顶杆和第二滑轮, 所述第二滑块 安装于第二顶杆, 且与第二导轨连接, 所述第二滑轮安装于第二顶杆下端, 所述第二顶杆的 上端与筛盘固定连接, 下端通过第二滑轮与第二凸轮连接。 为使筛盘与水平面平行, 所述。
12、第 一顶杆机构和第二顶杆机构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机构, 即第一顶杆机构和第二顶杆机构的大 小、 高度及各个部件等都是一样的。 而当第一顶杆机构和第二顶杆机构的高度稍有差别时, 本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同样可以实现做青。 0009 所述的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还包括底座、 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 所述底座上设置 有用于安装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凸台及用于固定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安装板, 所述电 机与第一转轴连接, 所述第一凸轮安装于第一转轴, 所述第二凸轮安装于第二转轴, 所述第 一转轴通过传动机构与第二转轴连接, 同时所述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平行设置。 0010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送带和两个直径相同的皮带轮, 。
13、所述两个皮带轮分别安装于 第一轴转和第二转轴, 所述传送带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皮带轮。 0011 所述第一凸轮的数量为1个, 所述第二凸轮的数量为2个, 所述第一凸轮和第二凸 轮在底座上呈品字分布。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呈品字分布, 令第一顶杆和 2 根第二顶杆对 筛盘的支撑点呈品字形分布, 即三个支撑点不在同一直线上, 从而保证筛盘的稳定性。 0012 所述第一凸轮的数量为2个, 所述第二凸轮的数量为2个, 所述第一凸轮和第二凸 轮呈矩形分布于底座上。同上述, 为保证筛盘振动的稳定性, 将 2 第一顶杆和 2 根第二顶杆 对筛盘的支撑点呈品字形分布, 从而保证筛盘的稳定性。 0013 所述第一凸。
14、轮和第二凸轮分别为第一偏心轮和第二偏心轮, 所述第一偏心轮和第 二偏心轮的直径相等, 所述第一偏心轮和第二偏心轮均设有至少一个偏心孔。 同时, 第一偏 心轮中的 4 个偏心孔具有不同的编心距, 而第二偏心轮中的 4 个偏心孔也具有不同的编心 距。利用偏心距不相等偏心孔可调整筛盘上下振动的幅度。 0014 所述安装板的上端设有挡板, 所述挡板下侧设有缓冲件, 所述缓冲件位于第一导 轨和第二导轨的上方, 所述挡板呈T形。 挡板设置可防止滑块从导轨的上端脱离 ; 同时在挡 板的下侧设置缓冲件, 可避免各个滑块与挡板直接相撞, 从而起到保护的效果。 为提高安装 板的强度, 所述安装板的下端设有肋板。 。
15、0015 所述筛盘的上端设有盘盖。 当筛盘盖上盘盖时, 筛盘为封闭的结构, 从而防止茶叶 从筛盘中掉落。 同时, 当筛盘上下振动时, 茶叶在振动的过程中反复与筛盘的底部和盘盖发 生碰撞, 从而提高摇青的效率。具体的, 所述筛盘由多根铁丝以网状结构的形式构成。这有 利于茶叶中水分的流走。 0016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 通过控制系统定时控制电机的启动和停止, 当控制系统控制 电机启动时, 电机驱动第一偏心轮和第二偏心轮转动 ; 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分别随着第一 偏心轮和第二偏心轮的转动而上下运动, 则使与顶杆固定连接的筛盘上下振动, 故置于筛 盘上的茶叶随着筛盘的上下振动而上下跳动, 从而实现摇青。
16、的效果 ; 摇青一段时间后, 控制 系统控制电机停止, 筛盘不振动, 茶叶平摊于筛盘上, 自动实现晾青 ; 晾青一段时间后, 再次 启动电机进行摇青, 如此反复多次, 从而自动实现做青, 降低劳动强度。 0017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 : 本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利用控制电机反 复启动或停止, 通过电机带动第一凸轮转动, 从而令筛盘上下振动或静止, 实现自动摇青和 晾青, 故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 ; 本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在做青的过程不需要人工参与, 自动 说 明 书 CN 103504030 A 4 3/4 页 5 化控制, 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影响, 故做青质量稳定 ; 本乌龙茶全自动做。
17、青机可准确控制电机 启动或停止, 且不会受到人的体能的影响, 故可以严格控制摇青和晾青的时间, 提高了工作 效率 ; 本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在做青的过程中, 摇青和晾青这两个步骤可不间断的反复进 行, 因此做青工序连续性高, 将大大节省工作时间。 附图说明 0018 图 1 是本发明的一种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的正视图。 0019 图 2 是图 1 中 AA 方向的剖视图。 0020 图 3 是图 1 中 BB 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2 实施例 1 0023 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 包括筛盘1、 电机、 至少1个。
18、第一凸 轮2、 和与第一凸轮2数量相等的第一顶杆机构3, 所述筛盘1与第一顶杆机构3的上端固定 连接, 所述第一顶杆机构 3 的下端与第一凸轮 2 连接, 所述第一凸轮 2 与电机连接。为方便 控制, 本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设有控制装置, 此控制装置主要由微计算机控制器构成, 利用 控制装置控制电机启动运行, 使筛盘 1 上下振动, 即摇青 ; 利用控制装置控制电机停止, 则 可控制筛盘 1 停止, 即晾青, 从而实现自动控制的目的。控制装置可采用市场现有的产品, 以降低生产本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的时间, 也节约生产成本。 0024 为提高筛盘 1 上下振动时的稳定性, 所述的一种乌龙茶全自动做青。
19、机还包括传动 机构 7、 至少 2 个第二凸轮 5 和与第二凸轮 5 数量相等的第二顶杆机构 4, 所述第二凸轮 5 通过传动机构 7 与第一凸轮 2 连接, 所述第二顶杆机构 4 的上端与筛盘 1 固定连接, 下端与 第二凸轮 5 连接。同时, 为进一步提高筛盘的稳定性, 所述第一顶杆机构 3 与 2 个第二顶杆 机构 4 支撑于筛盘 1 的支撑点不在同一直线上, 则三个支撑点呈三角形分布。本实施例中, 三个支撑点呈品字形分布, 即以等腰三角形分布。具体的, 所述第一凸轮 2 的数量为 1 个, 所述第二凸轮 5 的数量为 2 个, 所述第一凸轮 2 和第二凸轮 5 在底座 6 上呈品字分布。
20、。第 一凸轮 2 和第二凸轮 5 呈品字分布, 令第一顶杆 31 和 2 根第二顶杆 42 的排列不在同一直 线上, 从而保证筛盘 1 振动的稳定性。 0025 所述第一顶杆机构 3 包括第一导轨 32、 第一滑块 33、 第一顶杆 31 和第一滑轮, 所 述第一滑块 33 安装于第一顶杆 31, 且与第一导轨 32 连接, 所述第一滑轮安装于第一顶杆 31下端, 所述第一顶杆31的上端与筛盘1固定连接, 下端通过第一滑轮与第一凸轮2连接 ; 0026 所述第二顶杆机构 4 包括第二导轨 43、 第二滑块 44、 第二顶杆 42 和第二滑轮 41, 所述第二滑块 44 安装于第二顶杆 42, 。
21、且与第二导轨 43 连接, 所述第二滑轮 41 安装于第二 顶杆 42 下端, 所述第二顶杆 42 的上端与筛盘 1 固定连接, 下端通过第二滑轮 41 与第二凸 轮 5 连接。为使筛盘 1 与水平面平行, 所述第一顶杆机构 3 和第二顶杆机构 4 是两个完全 相同的机构, 即第一顶杆机构 3 和第二顶杆机构 4 的大小、 高度及各个部件等都是一样的。 0027 所述的一种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还包括底座 6、 第一转轴 12 和第二转轴 13, 所述 底座 6 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一转轴 12 和第二转轴 13 的凸台 8 及用于固定第一导轨和第二 说 明 书 CN 103504030 A 5 4。
22、/4 页 6 导轨 43 的安装板 9, 所述电机与第一转轴 12 连接, 所述第一凸轮 2 安装于第一转轴 12, 所 述第二凸轮5安装于第二转轴13, 所述第一转轴12通过传动机构7与第二转轴13连接, 同 时所述第一转轴 12 与第二转轴 13 平行设置。同时, 为提高底座 6 的强度, 在底座 6 的下侧 设置有筋条 61, 而为提高安装板 9 的强度, 在安装板 9 的下端设置有肋板 81。所述第一转 轴 12 和第二转轴 13 均通过轴承座安装于凸台 8 的上端。 0028 所述传动机构 7 包括传送带 72 和两个直径相同的皮带轮 71, 所述两个皮带轮 71 分别安装于第一轴转。
23、 12 和第二转轴 13, 所述传送带 71 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皮带轮 72。 0029 所述第一凸轮 2 和第二凸轮 5 分别为第一偏心轮和第二偏心轮, 所述第一偏心轮 和第二偏心轮的直径相等, 所述第一偏心轮和第二偏心轮均设有4个偏心孔14。 同时, 第一 偏心轮中的 4 个偏心孔 14 具有不同的编心距, 而第二偏心轮中的 4 个偏心孔 14 也具有不 同的编心距。利用偏心距不相等偏心孔 14 可调整筛盘 1 上下振动的幅度。 0030 所述安装板9的上端设有挡板10, 所述挡板10下侧设有缓冲件11, 所述缓冲件11 位于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 43 的上方, 所述挡板 10 呈 T 形。
24、。挡板 10 设置可防止第一滑块和 第二滑块44分别从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43的上端脱离 ; 同时在挡板10的下侧设置缓冲件 11, 可避免各个滑块与挡板 10 直接相撞, 从而起到保护的效果。此处的缓冲件 11 可以为具 有弹性性质的部件, 如橡胶、 弹簧和塑料等, 本实施例优选橡胶。 0031 所述筛盘 1 的上端设有盘盖 15。当筛盘 1 盖上盘盖 15 时, 筛盘 1 为封闭的结构, 从而防止茶叶从筛盘 1 中掉落。同时, 当筛盘 1 上下振动时, 茶叶在振动的过程中反复与筛 盘 1 的底部和盘盖 15 发生碰撞, 从而提高摇青的效率。所述筛盘 1 由多根铁丝以网状结构 的形式构成, 如。
25、同矩形的鸟笼状。这有利于茶叶中水分的流走。 0032 实施例 2 0033 本乌龙茶全自动做青机除以下技术特征外同实施例1 : 所述第一凸轮2的数量为2 个, 所述第二凸轮 5 的数量为 2 个, 所述第一凸轮 2 和第二凸轮 5 呈矩形分布于底座 6 上。 为保证筛盘 1 振动的稳定性, 将 2 第一顶杆 2 和 2 根第二顶杆 5 支撑于筛盘的支撑点不在 同一直线上, 本实施例中, 4 个支撑点呈现矩形分布。 0034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并不能对本发明进行限定, 其他的任 何未背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所做的改变或其它等效的置换方式, 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3504030 A 6 1/3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04030 A 7 2/3 页 8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04030 A 8 3/3 页 9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04030 A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