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顶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顶灯.pdf(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7447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2.12 CN 103574470 A (21)申请号 201310525584.X (22)申请日 2013.10.31 F21S 8/10(2006.01) F21V 21/32(2006.01) F21V 23/00(2006.01) F21W 101/02(2006.01) F21Y 101/02(2006.01) (71)申请人 昆山市大久电子有限公司 地址 215347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新城南路 525 号 (72)发明人 王枫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2224 代理。
2、人 董建林 (54) 发明名称 汽车顶灯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汽 车顶灯, 包括底座, 所述底座内设有电路板, 所述 底座外设有柔性套管, 所述电路板通过导线与灯 体相连, 所述导线穿过所述柔性套管, 所述灯体固 定在所述柔性套管末端, 所述底座上还设有开关 按钮。 本发明采用柔性套管套装导线, 将灯体安装 在柔性套管末端, 使得灯体可做任意角度的弯折, 方便车内任意位置的采光。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0)申。
3、请公布号 CN 103574470 A CN 103574470 A 1/1 页 2 1. 一种汽车顶灯, 其特征在于, 包括底座, 所述底座内设有电路板, 所述底座外设有柔 性套管, 所述电路板通过导线与灯体相连, 所述导线穿过所述柔性套管, 所述灯体固定在所 述柔性套管末端, 所述底座上还设有开关按钮。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汽车顶灯, 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套管为金属软管。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汽车顶灯, 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软管外表面具有拉丝 凹槽。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汽车顶灯, 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体包括 LED 灯和灯罩。 5. 根据权利。
4、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汽车顶灯,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上还装有调节光线强 度的旋钮。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汽车顶灯, 其特征在于, 所述汽车顶灯设置在主副驾驶 座之间。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574470 A 2 1/2 页 3 汽车顶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顶灯。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中, 传统的汽车顶灯仅给车内提供微弱照明, 亮度不够, 且照射角度不能 改变。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功能化、 人性化的需求, 传统的顶灯已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要 求。 发明内容 0003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随意调。
5、节亮度和照射角度 的汽车顶灯。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 一种汽车顶灯, 包括底座, 所述底座内设有电路板, 所述底座外设有柔性套管, 所述电 路板通过导线与灯体相连, 所述导线穿过所述柔性套管, 所述灯体固定在所述柔性套管末 端, 所述底座上还设有开关按钮。 0005 所述柔性套管为金属软管。 0006 所述金属软管外表面具有拉丝凹槽。 0007 所述灯体包括 LED 灯和灯罩。 0008 所述底座上还装有调节光线强度的旋钮。 0009 所述汽车顶灯设置在主副驾驶座之间。 0010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 本发明采用柔性套管套装导线, 将灯体安装在柔性套管。
6、 末端, 使得灯体可做任意角度的弯折, 方便车内任意位置的采光。 附图说明 0011 图 1 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 1 汽车顶灯 ; 2 底座 ; 3 柔性套管 ; 4 灯体 ; 41 LED 灯 ; 42 灯 罩 ; 5 开关按钮 ; 6 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0014 如图 1 所示的一种汽车顶灯 1, 包括底座 2, 底座 2 内设有电路板, 底座 2 外设有柔 性套管 3, 电路板通过导线与灯体 4 相连, 导线穿过柔性套管 3, 灯体 4 固定在柔性套管 3 末 端, 底座上还设有开关按钮 。
7、5。柔性套管 3 为金属软管, 可进行任意方向的弯折。金属软管 外表面具有拉丝凹槽, 有助于防滑。灯体 4 包括 LED 灯 41 和灯罩 42, 灯罩 42 内侧有反光涂 层, 增加光线反射。底座 2 上还装有调节光线强度的旋钮 6。汽车顶灯 1 设置在主副驾驶座 之间, 方便主副驾驶座, 甚至后座的人采光。 说 明 书 CN 103574470 A 3 2/2 页 4 0015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 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 了解, 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 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 技术方案, 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3574470 A 4 1/1 页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74470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