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伸缩式软梯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用伸缩式软梯头.pdf(6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329017A43申请公布日20150204CN104329017A21申请号201410611679822申请日20141105E06C7/48200601E06C1/36200601H02G1/0220060171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地址100031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86号申请人国网新疆电力公司吐鲁番供电公司72发明人李麟凤王辉孔祥福李稳涛卢秋锦张颖茌旭74专利代理机构乌鲁木齐市禾工专利代理事务所65108代理人何玉祥54发明名称多用伸缩式软梯头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用伸缩式软梯头,其包括梯头架,梯头架包括立杆,和连接立杆的横梁,在两立杆上部内插接有插杆,在插杆和。
2、立杆侧壁上开设有对应的限位孔,限位孔内旋接螺栓,在插杆上端设立挂钩,挂钩内装设滚轮,在两挂钩上端分别设置有活连接点和限位环,在活连接点处连接有顶部横杆,顶部横杆另端穿于限位环内。由于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采用伸缩结构的梯头,在对上、下导线进行挂接时十分便捷,无需落地再重新挂接梯头,缩短在垂直双分裂导线上的作业时间,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329017ACN104329017A1/1页21一种多用伸缩式软梯头,其包括梯头架,梯头架包括立杆,和连接立杆。
3、的横梁,其特征在于在两立杆上部内插接有插杆,在插杆和立杆侧壁上开设有对应的限位孔,限位孔内旋接螺栓,在插杆上端设立挂钩,挂钩内装设滚轮,在两挂钩上端分别设置有活连接点和限位环,在活连接点处连接有顶部横杆,顶部横杆另端穿于限位环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伸缩式软梯头,其特征在于位于限位环内的顶部横杆下端开设卡槽,在卡槽处的顶部横杆以及其上方的限位环,下方的挂钩处开设有销孔,其内插有插销。权利要求书CN104329017A1/2页3多用伸缩式软梯头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用伸缩式软梯头。背景技术0002随着垂直双分裂导线的在输电线路上的应用,在带电作业工作中带来了诸多不便,现有的带电作业。
4、用软梯头在使用时存在仅能挂在下线导线上,作业人员登梯时会将挂梯的导线弧垂拉大,作业人员完成该处作业后,如要移位至上线导线时,会出现上、下导线间距过大,够不到上线导线的问题。此时只能将作业人员移回地面,再重新将梯头挂接在上导线处。此种方式使得作业时间延长,增加上线次数,势必会增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应用于垂直双分裂导线上的多用伸缩式软梯梯头。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多用伸缩式软梯头,其包括梯头架,梯头架包括立杆,和连接立杆的横梁,在两立杆上部内插接有插杆,在插杆和立杆侧壁上开设有对应的限位孔,限位孔内旋接螺栓,在插杆上端设立挂钩,挂钩内装设滚轮,。
5、在两挂钩上端分别设置有活连接点和限位环,在活连接点处连接有顶部横杆,顶部横杆另端穿于限位环内。0005由于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采用伸缩结构的梯头,在对上、下导线进行挂接时十分便捷,无需落地再重新挂接梯头,缩短在垂直双分裂导线上的作业时间,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0006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图1是多用伸缩式软梯头结构示意图;图2是挂钩处的顶部横杆、限位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0007图例1、活连接点;2、顶部横杆;3、挂钩;4、插杆;5、立杆;6、限位孔;7、插销;8、限位环;9、卡槽。0008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
6、具体的实施方式。0009实施例如图1所示,多用伸缩式软梯头包括梯头架,梯头架包括立杆5,和连接立杆5的横梁,在两立杆5上部内插接有插杆4,在插杆4和立杆5侧壁上开设有对应的限位孔6,限位孔6内旋接螺栓。在插杆4上端设立挂钩3,挂钩3内装设滚轮。在两挂钩3上端分别设置有活连接点1和限位环8,在活连接点1处连接有顶部横杆2,顶部横杆2另端穿于限位环8内。0010位于限位环8内的顶部横杆2下端开设卡槽9,在卡槽9处的顶部横杆2以及其上方的限位环8,下方的挂钩3处开设有销孔,其内插有插销7。0011当仅需要在下方导线上进行作业是,将插销7插于销孔内,顶部横杆2定位,插杆4与立杆5的限位孔6内同时旋接螺栓,使得两挂钩3水平排布。当需要由下方导线转至上说明书CN104329017A2/2页4方导线作业时,拔出插销7和其同侧的螺栓,向上升起插杆4,直至挂钩3与上方导线挂接,随后用螺栓将插杆4定位。再取下另侧螺栓,上升该侧插杆4,挂钩3与下方导线脱离,直至该侧挂钩3与上方导线挂接,完成由下方导线转至上方导线过程。0012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要。说明书CN104329017A1/2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4329017A2/2页6图2说明书附图CN10432901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