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0

薄型显示装置用外壳以及薄型显示装置.pdf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6173502
  • 上传时间:2019-05-16
  • 格式:PDF
  • 页数:20
  • 大小:5.66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80038539.5

    申请日:

    2012.05.24

    公开号:

    CN103718542A

    公开日:

    2014.04.0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H04N 5/64申请公布日:2014040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4N 5/64申请日:20120524|||公开

    IPC分类号:

    H04N5/64; G09F9/00

    主分类号:

    H04N5/64

    申请人:

    夏普株式会社

    发明人:

    涉谷则行; 西泽秀明; 藤原将也; 熊代崇; 吉泽谕贵; 下河边学

    地址:

    日本大阪府

    优先权:

    2011.08.04 JP 2011-170968; 2011.09.15 JP 2011-201568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代理人:

    俞丹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使用线夹,而一次性、稳定地固定多个线束的技术。前壳体成形部(20)中形成有用于安置线束(99)的线整形部(30)。线整形部(30)包括隔着规定距离的两个肋条(40);以及位于该两个肋条(40)的中央、从侧面观察时形成为从上覆盖的吊钩(50)。通过吊钩卡紧部(54)来防止由肋条(40)和吊钩(50)保持的线束(99)脱离到外部。此外,在吊钩卡紧部(54)的前端部分形成有斜面(引导部(56)),因此能顺畅地进行线束(99)的安置操作。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具有电缆的保持结构的薄型显示装置用外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结构包括:在上表面上配置有电缆的两个肋条;以及在所述肋条之间、且对配置于所述肋条的所述电缆进行按压的吊钩,
    所述两个肋条在所述电缆的安置方向上隔着规定间隔排列,各个所述肋条具备对被安置的所述电缆的位置进行限制的限制部,
    所述吊钩具有卡紧所述电缆的卡紧部;以及对配置到由所述肋条与所述吊钩形成的保持空间进行引导的斜面。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型显示装置用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形成在两个所述肋条之间的第1开口部;以及
    形成在从所述第1开口部开始连续到所述吊钩的延伸部分为止的第2开口部。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薄型显示装置用外壳,其特征在于,
    具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薄型显示装置用外壳。

    说明书

    说明书薄型显示装置用外壳以及薄型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型显示装置用外壳以及薄型显示装置,例如涉及具有固定扬声器等的布线的结构的薄型显示装置用外壳以及薄型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液晶电视机等薄型显示装置的前壳体采用树脂品的成形品。此外,为了保持液晶电视机的扬声器、基板类的线束,成形品上需要具有肋条等保持结构。更具体而言,液晶电视机中、在显示器部以外的空间中配置有用于以红外线等方式进行收发的基板。这些基板具有从连接器部利用线束与搭载于液晶模块的基板相连接的结构。此时,若在生产(组装)线上安装基板与线束,则工序增加,所需的生产线变长。因此,事前将基板以及线束安装于外观品(外壳)等上,并在生成线上组装完成液晶模块后,仅进行线处理的操作。通过这样的生产线,能实现缩短生产线,从而即使是较短的生产线,也能高效地生产产品。
    图6是表示现有技术所涉及的线束保持结构(线整形用结构)的示例的图。这里示出了在前壳体的背面下侧部中、安置扬声器等的布线的区域。此处,布线分为两束,一束所用的线整形用肋条101的前端是具有卡紧结构的开口,呈U字形的夹持结构。另一束所用的线整形用肋条102呈从上侧按压布线的结构。
    此外,如图7所示,作为其他的技术,在电缆160被牢固固定于布线路径上的同时,可靠地防止脱离卡紧肋条70,并且成为嵌合状态的卡紧肋条 70与卡紧肋条嵌合部起到强化肋条的作用,是使构成液晶电视机的电视机外壳的强度得到提高的技术(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如图7所示,具体而言,从扬声器延伸出的电缆160被形成在前面壁内侧的布线系统路径上的各卡紧肋条卡紧为蜿蜒状,使前壳体与后壳体相组合从而使卡紧肋条70与卡紧肋条嵌合部嵌合。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5-1300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通常使用的线整形用肋条中,在进行线整形时具有以下问题:即,线易于产生杂乱,从而导致线夹持着其他的元器件。虽然能够增大肋条的直径,但电缆的收纳会恶化,无法充分发挥作为肋条的作用,因此是不现实的对策。此外,在安装固定台罩等外壳的轴套上,可能会发生线咬合。在轴套附近形成向上的肋条,从而也能防止上台,但是在保持性能上还有改善的余地,正不断寻求其他的技术。此外,在单纯吊钩结构的情况下,电缆未被完全地保持,电缆可能会产生杂乱。因此,需要另外使用线夹等,与元器件个数的增加以及操作工序的增加相关联,正不断寻求对策技术。此外,压入图6的U字型肋条101的方式中,由于压入时对电缆所施加的压力较大,因此电缆可能会切断。另外,也具有在工厂内输送时,线束容易脱离的问题。因此,需要一种在生产线的前工序中即使在安装了基板等之后,线束也不会杂乱,在生产线中输送时线束也不会发生脱离的结构。
    本发明针对以上情况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具有电缆保持结构的薄型显示装置用外壳,所述保持结构包括:在上表面上配置有电缆的两个肋条;以及在所述肋条之间、对配置于所述肋条的所述电缆进行按压的吊钩,所述两个肋条在所述电缆的安置方向上隔着规定间隔排列,各个所述肋条具备对被安置的所述电缆的位置进行限制的限制部,所述吊钩具有卡紧所述电缆的卡紧部;以及对配置到由所述肋条和所述吊钩所形成的保持空间进行引导的斜面。
    此外,薄型显示装置用外壳可以包括:形成在两个所述肋条之间的第1开口部;以及形成在从所述第1开口部开始连续到所述吊钩的延伸部分为止的第2开口部。
    本发明的其他方式具有上述薄型显示装置用外壳。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使用线夹,而一次性、稳定地固定多个线束的技术。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表示液晶电视机的前壳体的背面侧的图。
    图2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表示前壳体的线整形部的图。
    图3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表示前壳体的线整形部的图。
    图4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表示线束被安置状态的前壳体的线整形部的图。
    图5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表示线束被安置状态的前壳体的线整形部的图。
    图6是现有技术所涉及的表示前壳体的线整形部的图。
    图7是现有技术所涉及的表示电缆的线整形结构的图。
    图8是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所涉及的表示前壳体的线整形部的图。
    图9是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所涉及的表示线束被安置状态的前壳体的线 整形部的图。
    图10是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所涉及的表示前壳体的线整形部的图。
    图11是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所涉及的表示线束被安置状态的前壳体的线整形部的图。
    图12是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所涉及的表示前壳体的线整形部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附图,来具体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以下简称为“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晶电视机10的前壳体12的背面侧的图。前壳体12的下侧安装有前壳体成形部20。此外,这里虽未图示,但前壳体12的前面侧安装有例如铝合金板的前面板(化妆面板)。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薄型显示装置用外壳例示了液晶电视机10的外壳,但也能应用于等离子体电视机、有机EL电视机等。
    前壳体成形部20形成有SP用轴套24、用于固定台罩、后壳体的轴套25、线整形部30。SP用轴套24中固定有扬声器60。此外,轴套25中固定有后壳体(未图示)。线整形部30中安置有扬声器60、红外线通信电路的线束(电缆)99。
    图2示出了前壳体成形部20的线整形部30。此外,图3是放大表现线整形部30的图,图3(a)是立体图,图3(b)是侧面图,图3(c)是底面图。并且,图4、图3(a)中示出了安置了线束99状态的线整形部30。同样,图5(a)以及图5(b)示出了图3(b)以及图3(c)中安置了线束99状态的线整形部30。
    如图所示,前壳体成形部20具有第1成形壁面21与第2成形壁面22,该第1成形壁面21平行于显示面,该第2成形壁面22形成为大致与第1成形壁面21垂直,并形成为向后方延伸出规定长度。第2成形壁面22的后侧端部进一步向上方延伸,从而固定于前壳体12。
    此外,从第1成形壁面21开始,两个板状的肋条40以相对且隔着规定间隔的状态形成为规定高度。肋条40后方侧的端部构成安置部42,配置有线束99。此外,在安置部42的下侧端部形成有向后方延伸的肋条卡紧部44。肋条卡紧部44的下侧角部44a形成为圆弧状(或者斜面)。肋条卡紧部44的上侧端部44b向大致垂直的后方延伸。
    肋条40的上侧侧面部分与第2成形壁面22一体连接。通过这样的结构,安置部42与肋条卡紧部44对线束99的位置进行限制。
    从第2成形壁面22开始形成向下方延伸的吊钩50。吊钩50包括从第2成形壁面22向下方延伸的按压部52,以及形成在其前端侧的吊钩卡紧部54。吊钩卡紧部54在内侧(第1成形壁面21侧)呈爪状。此外,端部侧构成为引导部56,该引导部56以随着向下侧延伸朝向外侧的方式设定了斜率。
    如图3(b)所示,在前后方向的位置关系中,按压部52从线束99能在形成肋条40与吊钩50的空间中留有余量地配置的位置开始延伸。并且,吊钩卡紧部54的前面侧的位置与肋条卡紧部44的后方侧的位置大致一致。因此,从侧面观察时,线束99被安置在由第2成形壁面22、安置部42、肋条卡紧部44、吊钩卡紧部54以及按压部52所围的空间中。
    当将线束99安置于上述空间中时,操作人员以将线束99从下侧插入的方式进行安置。此时,由于吊钩卡紧部54的引导部56以及肋条卡紧部44的下侧角44a的圆弧状,因此能比较顺畅地使按压部52弯曲来进行安置。若一端被安置,则只要不人为地从被吊钩卡紧部54以及肋条卡紧部44所保持的状态弯曲按压部52来取出,就能防止线束99发生脱离。此外,通过调整按压部52的长度,能够调整取出线束99的难易度。
    此外,如图所示,第1成形壁面21中,两个肋条40之间形成有矩形的第 1开口部62。第1开口部62的左右方向的宽度设定为比吊钩50的宽度要宽。另外,第1开口部62的上下方向的宽度设定为比肋条40的上下方向的长度要稍长。
    并且,第2成形壁面22上形成有与第1成形壁面21的第1开口部62相连续地、到按压部52的根部为止的梯形的第2开口部64。
    为了形成第1以及第2开口部62、64来对吊钩的形状进行成形,用于对前壳体成形部20进行成形的金属模能够仅在外壳侧以及内核侧对吊钩进行成形。即,无需利用滑动核的复杂的金属模。因此,能够使金属模成本更为廉价。另外,在前壳体成形部20的前方侧配置外观用的元器件(化妆面板)的情况下,无需用于隐藏第1以及第2开口部62、64的结构。在外观用的元器件由金属板(铝合金板)形成的情况下,由于难以在外观用的元器件中设置线束99的保持结构,因此尤其有效。
    并且,在现有技术中,若线束99碰到轴套25等的侧面部分,则在安置操作中或生产线的输送中,线束99可能向轴套前端侧飞出,因此需要该情况的防止对策。即,需要充分隔开轴套25与线束99,对设计的自由度有所限制。然而,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按压线束99的结构,因此不会发生线束99飞出的情况,相反,轴套25等能够积极地利用于线束99的移动限制(线整形)中。
    若对以上本实施方式的特征进行归纳,则为如下所示。即,吊钩50的两侧设有肋条40,从而构成在吊钩50的两侧添加了壁的结构。通过该结构,能够实现利用中央的吊钩50和其两侧的两个肋条40来夹持线束99的结构。其结果是,一旦卡住了线束99等,则会有较轻的压力作用于线束99,防止线束99的杂乱。此外,用于树脂成形该结构的金属模也无需滑动核等复杂的结构,从而能简单且廉价地制作形状。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明白,该实施方式例是示例,通过组合这些示例的各结构要素等可实现各种变形例,而且这样得到的变形例也在本发明的范围中。例如,两个肋条40大致呈相同形状,但并不局限于该内容,也可以是不同的形状、不同的大小。此外,吊钩50的位置可以不在两个肋条40的中央,而产生偏移。下面,参照图8~图12对变形例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另外,下面主要说明不同的结构,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共同的部分适当省略说明。
    图8及图9是表示变形例1所涉及的线整形部230的图。图9示出了图8中安置了线束99状态的线整形部230。与上述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不具有在第1成形壁面221上与第1开口部62相对应的开口,仅有第2成形壁面222上与第2开口部64相对应的、设置于吊钩250的延伸部分(按压部252的根部)的开口部264。此外,利用该开口部264,在成形时能抽出滑动核。
    此外,吊钩250的吊钩卡紧部254的前端侧部分(图8(b)中为下侧端部)未设有用于顺畅地安置线束99的引导部56。取而代之,在肋条240的下侧端部,以规定的斜率形成引导部248。另外,吊钩卡紧部254中也可以设置相当于引导部56的结构。肋条卡紧部244的安置部242中安置了线束99这一点相同。
    根据本变形例,能够不使用线夹,而一次性、稳定地固定多个线束99。此外,易于将线束99固定到线整形部230。能够在不在液晶电视机10的前面侧设置其他的外观元器件的情况下,制作出线束保持结构。此外,在成形时,能够在侧面方向抽出吊钩250的成形所必需的金属模组件即滑动核,而非线束99的路径方向,从而能将两个肋条240与中央的吊钩250的距离保持在适当的距离,能维持向线束99施加较轻的压力。不具有为了使用滑动核而在第1成形壁面221上与吊钩250相对的区域(空腔侧)所形成的开口部,从而能制作所期望的形状,也能够去除为了隐藏现有的开口部所需的前面的盖板、装饰等其他元器件。
    图10及图11是表示变形例2所涉及的线整形部330的图。图11示出了图10中安置了线束99状态的线整形部330。另外,图10中示出了用于成形吊钩350的滑动核的区域B1。
    一般的金属模结构中,为了制作吊钩350的形状,需要开口部(第1开口部62、第2开口部64),但通过使用在吊钩部350的成形中从侧面抽出的、图10(c)中为向右侧方向抽出的滑动核,从而能够无需在第1成形壁面321、第2成形壁面322中设置开口部,而制作出吊钩部350的形状。
    两个肋条340a、340b中滑动核抽出方向侧的肋条340b需要滑动核抽出空间(区域A1),因此与吊钩350之间的间隔(区域A1)稍微变宽。另外,吊钩350的吊钩卡紧部354中设有引导部356,与两侧的肋条340a、340b的倾斜(引导部348)相配合,使得易于安置线束99。由于需要从左右方向抽出滑动核的空间,因此两侧的肋条340a、340b的一方与吊钩350需要一定的距离,但能通过吊钩350与两侧的肋条340a、340b这三点来适当地保持线束99。
    通过这样来使用滑动核,能够不具有开口部,实现所期望的形状,因此不会对产品的外观品位产生不良影响。此外,能够去除用于塞住开口部的盖板、装饰等其他元器件。
    图12是表示变形例3所涉及的线整形部430的图。本变形例中,肋条440上形成了拾取线束99的形状。
    如图所示,第1成形壁面421上形成有两个肋条440。此外,吊钩450从第1成形壁面421开始延伸而形成。具体而言,吊钩基部453从第1成形壁面421开始向大致垂直的后方(图12(b)中为左方向)延伸规定长度而形成。并且,形成有以规定长度向下方弯曲成直角的按压部452。按压部452的前端形成有具有引导部456的吊钩卡紧部454。此外,第1成形壁面421中,在与按压部452相对的区域中包括用于抽出滑动核而成形的开口部464,该滑动 核用于使吊钩450成形为规定形状。
    若第2成形壁面422被朝向前方形成,则吊钩450包括吊钩基部453,但在像实施方式那样第2成形壁面被朝向后方形成的情况下,则成为不具有吊钩基部453的结构。关于安置部442、肋条卡紧部444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
    此外,如图12(d)所示,在线束99按压于肋条440的引导部448的情况下(图示的箭头F1的方向),能够通过沿着引导部448(图示的箭头F2的方向)移动的简单操作,来适当地安置线束99。
    标号说明
    10 液晶电视机
    12 前壳体
    20 前壳体成形部
    21、221、321、421 第1成形壁面
    22、222、322、422 第2成形壁面
    24 SP用轴套
    25 轴套
    30、230、330、430 线整形部(保持结构)
    40、240、340、340a、340b、440 肋条
    42、242、342、442 安置部
    44、244、344、444 肋条卡紧部
    44a 下侧角部
    44b 上侧端部
    50、250、350、450 吊钩
    52、252、352、452 按压部
    54、254、354、454 吊钩卡紧部
    56、248、348、356、448、456 引导部
    60 扬声器
    62 第1开口部
    64 第2开口部
    99 线束(电缆)
    264、462、464 开口部
    453 吊钩基部

    关 键  词:
    显示装置 外壳 以及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薄型显示装置用外壳以及薄型显示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17350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