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井整体模板进退模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电梯井整体模板进退模施工方法.pdf(12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43申请公布日21申请号201410657166022申请日20141114E04G11/0820060171申请人富于安(福建)环保模板有限公司地址362700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鸿山镇科技园72发明人许金锔吴清瑶74专利代理机构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5205代理人戴中生54发明名称一种电梯井整体模板进退模施工方法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井整体模板施工方法,包括将预先准备好的混凝土模板单元拼接成平面状的平模板和具有预定角度的角模板、将所述平模板和所述角模板拼接成预定的电梯井形状形成电梯井模板、往所述电梯井模板中浇筑混凝土并让混凝土凝固形成电梯井壁、将所述平模板和所述角模板。
2、从所述电梯井壁拆卸下来、将拆卸下来的所述平模板和所述角模板整体提升到上一层楼层等步骤。通过拼接具有预定角度的角模板,并将角模板拼接在预定作为电梯井壁边角的位置处,使得整个电梯井模板的边角处支撑力更大,不易产生浇筑缺陷;通过拼接时先安装角模板后拼接平模板,拆卸时先拆卸平模板后拆卸角模板,避免角模板和平模板之间可能产生的相互干涉,安装拆卸方便。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5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372947A43申请公布日20150225CN104372947A1/1页21一种电梯井整体模板进退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
3、1、将预先准备好的混凝土模板单元拼接成平面状的平模板和具有预定角度的角模板;S2、将所述平模板和所述角模板拼接成预定的电梯井形状,形成电梯井模板,拼接时,先将所述角模板安装到预定位置,然后再将所述平模板拼接在相邻的两个所述角模板之间;S3、往所述电梯井模板中浇筑混凝土并让混凝土凝固形成电梯井壁;S4、将所述平模板和所述角模板从所述电梯井壁拆卸下来,拆卸时,先将所述平模板往远离所述电梯井壁的方向移动到预定位置,然后再将所述角模板往远离所述电梯井壁的方向移动到预定位置,所述平模板移动的距离大于所述角模板移动的距离;S5、将步骤S4中拆卸下来的所述平模板和所述角模板整体提升到上一层楼层;S6、重复上。
4、述步骤S2S5,直至完成电梯井的施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井整体模板进退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拼接前,先将所述角模板和所述平模板按预定排列方式安装在升模架的进退模组件上,拼接时通过所述进退模组件移动所述角模板和所述平模板;在步骤S4中,拆卸时也通过所述进退模组件移动所述角模板和所述平模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井整体模板进退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模架包括在竖直方向上按预定间距设置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平行的安装平台,且相邻两所述安装平台之间设置有连接这两个安装平台的立柱,所述安装平台呈多边形,且在该多边形的边上安装有进退模组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井整体模板进退模。
5、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退模组件包括与所述安装平台配合的固定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架上的支撑套、穿插在所述支撑套内的螺杆以及与所述螺杆配合的螺母,所述螺母的外轮廓直径大于所述支撑套的内径,且所述螺母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支撑套的两端且都旋合在所述螺杆上,所述螺杆的一端上设置有模板连接部。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井整体模板进退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先将安装有所述平模板和所述角模板的所述升模架提升至预定高度,然后在所述平模板和所述角模板底部设置预支撑组件,同时在所述升模架底部设置支撑组件,再将所述升模架平稳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上。权利要求书CN104372947A1/5页3一种电梯。
6、井整体模板进退模施工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井的施工方法,尤其是一种电梯井整体模板进退模施工方法。背景技术0002目前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对电梯井、剪力墙、柱和梁的混凝土浇筑都需要用到大量模板进行支撑,浇筑完毕一层后需要将下一层所用的混凝土模板和用于固定混凝土模板的钢管全部拆掉取出,在浇筑上面的一层电梯井时,再另行搭架子、安装模板,这个过程在整个高层建筑各个楼层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反复进行,施工方法非常繁琐,而且费时费力,导致施工成本高、工人劳动强度大、操作不方便。0003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03201103197公开了一种伸缩式电梯井模架,主要由带爬头的底模板、墙体模板。
7、、具有内缩功能的合页角、及倒伞形伸缩式支拆机构组成;下压伸缩式支拆机构即可支模,提升伸缩式支拆机构时,通过拉杆带动位于中心柱上的滑套及相关机构,拉动墙体模板整体均匀内缩脱模得以拆模提升。该电梯井模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工人的重复劳动,但是该电梯井模架在边角处采用的是具有内缩功能的合页角,结构复杂且支撑力较差,而且由于该电梯井模架采用的墙体模板不具有角度,如果不在电梯井模架的边角处使用合页角,在边角处的两个墙体模板在拆卸时会相互干涩,无法完成电梯井模板的施工,仍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边角处支撑力大且安装拆卸方便的电梯井整体模板施工方法。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
8、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0006一种电梯井整体模板进退模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07S1、将预先准备好的混凝土模板单元拼接成平面状的平模板和具有预定角度的角模板;0008S2、将所述平模板和所述角模板拼接成预定的电梯井形状,形成电梯井模板,拼接时,先将所述角模板安装到预定位置,然后再将所述平模板拼接在相邻的两个所述角模板之间;0009S3、往所述电梯井模板中浇筑混凝土并让混凝土凝固形成电梯井壁;0010S4、将所述平模板和所述角模板从所述电梯井壁拆卸下来,拆卸时,先将所述平模板往远离所述电梯井壁的方向移动到预定位置,然后再将所述角模板往远离所述电梯井壁的方向移动到预定位置,所述平模板移动的。
9、距离大于所述角模板移动的距离;0011S5、将步骤S4中拆卸下来的所述平模板和所述角模板整体提升到上一层楼层;0012S6、重复上述步骤S2S5,直至完成电梯井的施工。001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在步骤S2中拼接前,先将所述角模板和所述平模板按预说明书CN104372947A2/5页4定排列方式安装在升模架的进退模组件上,拼接时通过所述进退模组件移动所述角模板和所述平模板;在步骤S4中,拆卸时也通过所述进退模组件移动所述角模板和所述平模板。001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升模架包括在竖直方向上按预定间距设置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平行的安装平台,且相邻两所述安装平台之间设置有连接这两个安装平台。
10、的立柱,所述安装平台呈多边形,且在该多边形的边上安装有进退模组件。001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进退模组件包括与所述安装平台配合的固定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架上的支撑套、穿插在所述支撑套内的螺杆以及与所述螺杆配合的螺母,所述螺母的外轮廓直径大于所述支撑套的内径,且所述螺母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支撑套的两端且都旋合在所述螺杆上,所述螺杆的一端上设置有模板连接部。001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在步骤S5中,先将安装有所述平模板和所述角模板的所述升模架提升至预定高度,然后在所述平模板和所述角模板底部设置预支撑组件,同时在所述升模架底部设置支撑组件,再将所述升模架平稳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上。0017采。
11、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0018通过拼接具有预定角度的角模板,并将角模板拼接在预定作为电梯井壁边角的位置处,与现有技术中使用合页角的方案相比,整个电梯井模板的边角处支撑力更大,不易产生浇筑缺陷。0019此外,通过拼接时先安装角模板后拼接平模板,拆卸时先拆卸平模板后拆卸角模板,避免角模板和平模板之间可能产生的相互干涉问题,安装拆卸方便;同时采用带有进退模组件的升模架对角模板和平模具进行提升,进一步提升了施工效率。附图说明0020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混凝土模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0021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拼接的平模板的结构示意图;0022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拼接的角模板的结构示。
12、意图;0023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平模板和角模板的拼接和安装位置示意图;0024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升模架的结构示意图;0025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进退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0026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另一种螺母的结构示意图;0027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平模板和角模板的拆卸方式示意图。0028图中标示对应如下002910平模板;20角模板;003030升模架;40进退模组件;003141固定架;42支撑套;003243螺杆;431模板连接部;003344螺母;441把手;003445连接钢管;50安装平台;003560立柱;70电梯井壁。具体实施方式说明书CN104372947A3/5页5。
13、003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0037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梯井整体模板进退模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38S1、将预先准备好的混凝土模板单元拼接成平面状的平模板和具有预定角度的角模板,混凝土模板单元可以是常规的混凝土模板单元,在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混凝土模板为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12202000568所公开的的混凝土模板,其结构如图1所示,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0039拼接后的平模板和角模板大小和角模板的具有的角度可以根据所需要浇筑的电梯井的形状和大小进行确定,平模板和角模板上还可以有用于将混凝土模板单元固定在一起的固定钢管。在本实施例中,以最常见的正四边形电梯井为例。
14、进行说明,由于正四边形的边角处为90直角,因此本实施例中的角模板具有的角度也为90,拼接后的平模板和角模板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0040S2、如图4所示,将平模板10和角模板20拼接成预定的电梯井形状,形成电梯井模板,拼接时,先将角模板20安装到预定位置,然后再将平模板10拼接在相邻的两个角模板20之间。由于本实施例所要浇筑的电梯井为正四边形,因此需要四个角模板20,分别安装在所要浇筑的电梯井的四个角上,两个角模板20之间拼接的平模板10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电梯井的大小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两个角模板20之间拼接有一个平模板10,电梯门可以开设在任一一个平模板10上,电梯门可以仅开设一个,也可以开。
15、设两个或两个以上,当电梯门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各个电梯门可以开设在同一个平模板10上,也可以开设在不同的平模板10上。0041作为一种优选,在拼接前,可以先将角模板20和平模板10按预定排列方式安装在升模架30的进退模组件40上,拼接时通过进退模组件40移动角模板20和平模板10,升模架30和进退模组件40都可以是常规的升模架和进退模组件。在本实施例中也采用了这种优选方案。0042本实施例使用的升模架30和进退模组件40是申请人设计的一种新型升模架和进退模组件,如图5所示,升模架30包括进退模组件40和在竖直方向上按预定间距设置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平行的安装平台50,安装平台50的具体数量以及。
16、相互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平台50有两个。相邻两安装平台50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这两个安装平台50的立柱60,立柱60与两个安装平台50固定连接,立柱60可以有多根,具体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立柱60有八根。0043安装平台50呈多边形,具体的形状需要根据所需要施工的电梯井截面的形状进行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平台50呈正八边形,这样可以与所要浇筑的电梯井形状相适应。在安装平台50正八边形的边上安装有进退模组件40,进退模组件40具体安装在安装平台50的哪条边上以及安装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平台50正八边形的每条边上都安装有一。
17、个进退模组件40。0044如图6所示,进退模组件40包括与安装平台50配合的固定架41、固定连接在固定架41上的支撑套42、穿插在支撑套42内的螺杆43以及与螺杆43配合的螺母44,固定架41可安装在安装平台20的边上,螺杆43可以在支撑套42内沿着支撑套42的长度方向移动。支撑套42可以焊接在固定架41上,也可以通过常规的紧固组件与固定架41固定在一起。此外,螺杆43可以与安装平台50的边相互垂直,也可以设置成按指定的角度相交,具说明书CN104372947A4/5页6体的角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0045螺母44有两个,分别位于支撑套42的两端且都旋合在螺杆43上,螺母44的外轮廓直径大于。
18、支撑套42的内径,这样,螺母44可以贴合在支撑套42的端面上。在本实施例中,还在螺母44上设置有把手441,这样操作者无需借助工具即可方便的对螺母44进行旋合,把手441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如图5中所示的螺母44上的把手441有两个,但也可以使用如图7所示的螺母44,该螺母44上的把手441有四个。0046当需要将螺杆43往某一个方向移动时,只需将该方向上的螺母44旋合至贴紧支撑套42的端面,将另一个螺母44往远离支撑套42的方向旋离至预定位置,此时两个螺母44之间的距离减去支撑套42的长度即为螺杆43可移动的距离;之后将贴紧支撑套42的螺母44往另一个螺母44的方向旋合,带动螺杆43。
19、移动,直到两个螺母44都贴合在支撑套42的端面上。0047螺杆43的一端上设置有模板连接部431,模板连接部431可以直接与角模板20或平模板10安装在一起,也可以与用于固定角模板20或平模板10的固定钢管安装在一起。考虑到模板连接部431直接与角模板20或平模板10配合时,移动电梯井整体模板时,受力会集中在模板连接部431与角模板20或平模板10的配合位置,即仅在该位置有受力点,对于该位置的连接牢固性要求较高,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模板连接部431上设置有连接钢管45,连接钢管45可以是圆形钢管、方形钢管、铁板、钢板或其他异形钢管,其长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模板连接部431最好是连接在连接钢。
20、管45的中间位置,然后连接钢管45再固定在角模板20或平模板10上或相应的固定钢管上,即模板连接部431与角模板20或平模板10间接配合,这样模板连接部431与角模板20或平模板10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不易产生局部受力。0048S3、往电梯井模板中浇筑混凝土并让混凝土凝固形成电梯井壁,在混凝土完全凝固后,进行下一个步骤。0049S4、将平模板10和角模板20从电梯井壁拆卸下来,如图8所示,拆卸时,先将平模板10往远离电梯井壁70的方向移动到预定位置,然后再将角模板往远离所述电梯井壁70的方向移动到预定位置,具体的移动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认,但平模板20移动的距离必须大于角模板10移动的距离,。
21、这样可以使得角模板10有足够的移动空间,避免平模板20和角模板10之间相互干涩。在本实施例中,拆卸时通过进退模组件40移动角模板20和平模板10。0050S5、将步骤S4中拆卸下来的平模板10和角模板20整体提升到上一层楼层。在这一步骤中,先将安装有平模板10和角模板20的升模架30提升至预定高度,提升可以采用常规的方式,如通过塔吊进行提升,具体提升的高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然后在平模板10和角模板20底部设置预支撑组件;同时在升模架30底部设置支撑组件,再将升模架30平稳放置在支撑组件上,放置需应注意调整位置使得角模板20与所要浇筑的电梯井的角相对应。0051S6、重复上述步骤S2S5,直。
22、至完成电梯井的施工。0052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各种变形,如将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电梯井整体模板进退模施工方法应用在正六边形或其他异形电梯井的施工中等,这些说明书CN104372947A5/5页7都属于发明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4372947A1/5页8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372947A2/5页9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4372947A3/5页10图5说明书附图CN104372947A104/5页11图6图7说明书附图CN104372947A115/5页12图8说明书附图CN104372947A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