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叶轮偏心放置核主泵气液两相水力设计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叶轮偏心放置核主泵气液两相水力设计方法.pdf(12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4244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4.23 CN 103742446 A (21)申请号 201310744792.9 (22)申请日 2013.12.31 F04D 29/22(2006.01) (71)申请人 江苏大学 地址 212013 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学府路 301 号江苏大学知识产权中心 (72)发明人 王秀礼 陈宗良 付强 (54) 发明名称 一种叶轮偏心放置核主泵气液两相水力设计 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叶轮偏心放置核主泵气液两 相水力设计方法, 特别涉及一种叶轮偏心放置核 主泵气液两相水力设计方法。叶轮相对于基圆中 。
2、心偏心放置。本发明利用以下几个关系式来确定 叶轮压水室的主要几何参数和径向力轴向力的计 算公式, 主要包括 : 压水室基圆直径、 压水室 进口宽度、 压水室截面圆弧段半径、 压水室 截面直线段高度、 扩散管对应角、 偏心角 、 叶轮偏心距 e、 径向力、 轴向力 T 等。本发明在 实践中可以很好地抵消一部分径向力, 使核主泵 能更好抵御小破口失水事故的危害, 满足核主泵 的安全性要求。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4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4页 说明书6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42。
3、446 A CN 103742446 A 1/4 页 2 1. 一种叶轮偏心放置核主泵气液两相水力设计方法, 其特征在于, 叶轮偏心放置核主 泵结构参数与不同工况点性能参数之间通过以下关系确定 : 式中 :最优效率工况点径向力, N ; 最优效率工况点比转速 ; 最优效率工况点流量,/; 最优效率工况点扬程, m ; 按速度系数法设计的最优效率工况点叶轮外径, mm; 传统设计方法的第 i 个工况点径向力, N; 第 i 个工况点要求的径向力和传统设计的差值, N ; 核主泵转速,; 叶轮外径, mm ; 叶轮出口宽度, mm ; 工作介质密度,; 重力加速度,; 偏心修正系数, 取; 核主泵。
4、径向力气液两相修正系数, 取;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742446 A 2 2/4 页 3 一回路内冷却液含气率, % ; 核主泵扬程, m; 核主泵叶轮外径, mm ; 包括盖板的叶轮出口宽度, mm ; 压水室基圆直径 式中 :压水室基圆直径, mm ; 叶轮外径, mm ; 压水室进口宽度 式中 : 压水室进口宽度, mm; 叶轮出口宽度, mm ; (4) 压水室截面形状 式中 : 压水室截面面积,; 核主泵流量,/; 压水室断面平均流速, m/s; 速度系数, 取, 比转速较大者取小值 ; 重力加速度,; 核主泵扬程, m; 压水室直线段高度, mm; 压水室截面圆弧段半径。
5、, mm ; (5) 扩散管对应角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742446 A 3 3/4 页 4 式中 : 扩散管对应角, ; (6) 偏心角 式中 : 偏心角, ; 扩散管对应角, ; (7) 偏心距 e 的确定 : 式中 : 叶轮偏心距, mm ; 压水室基圆直径, mm ; 叶轮外径, mm ; 轴向力 轴向力由实验测量得到, 其满足以下公式 : 式中 : 轴向力, N ; 工质流动产生的轴向力, N ; 核主泵轴向力气液两相修正参数, 取; 一回路内冷却液含气率, % ; 系数, 当比转速在 220440 之间, 取=0.80.9 ; 工作介质密度,; 重力加速度,; 核主泵扬。
6、程, m; 叶轮密封环半径, mm ; 叶轮轮毂半径, mm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742446 A 4 4/4 页 5 叶轮立式布置产生的轴向力, N ; 叶轮重力, N ; 叶轮流道内工质重力, N。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742446 A 5 1/6 页 6 一种叶轮偏心放置核主泵气液两相水力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叶轮偏心放置核主泵设计方法, 特别涉及一种叶轮偏心放置核主 泵气液两相水力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核电站风险研究表明, 堆芯烧毁是导致核电站向外排放放射性物质的最主要原因 之一, 而核电站失水事故导致的堆芯烧毁的概率又占所有。
7、导致堆芯烧毁概率的50%。 在整个 失水事故中, 整个一回路压力降低, 部分冷却液闪蒸成气体, 从而使一回路冷却剂处在气液 两相状态。当一回路处于气液两相状态时, 流动极不均匀而使核主泵强力震动。尤其是小 破口失水事故更应引起警醒。 , 因而基于气液两相水力设计和优化方法的核主泵水力设计 方法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0003 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叶轮偏心放置核主泵气液两相水力设计方 法。通过采用本发明设计的叶轮偏心放置核主泵气液两相水力设计方法, 可以很好地抵消 一部分径向力, 使核主泵能更好抵御小破口失水事故的危害, 满足核主泵的安全性要求。 0004 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
8、案是 : 叶轮偏心放置核主泵主要结构参数与不同工况点性能参数之间适合以下几个等式的 关系 : (1) 式中 :最优效率工况点径向力, N ; 说 明 书 CN 103742446 A 6 2/6 页 7 最优效率工况点比转速 ; 最优效率工况点流量,/; 最优效率工况点扬程, m ; 按速度系数法设计的最优效率工况点叶轮外径, mm; 传统设计方法的第 i 个工况点径向力, N; 第 i 个工况点要求的径向力和传统设计的差值, N ; 核主泵转速,; 叶轮外径, mm ; 叶轮出口宽度, mm ; 工作介质密度,; 重力加速度,; 偏心修正系数, 取; 核主泵径向力气液两相修正系数, 取; 一。
9、回路内冷却液含气率, % ; 核主泵扬程, m; 核主泵叶轮外径, mm ; 包括盖板的叶轮出口宽度, mm。 0005 (2) 压水室基圆直径 式中 :压水室基圆直径, mm ; 叶轮外径, mm。 0006 (3) 压水室进口宽度 式中 : 压水室进口宽度, mm; 叶轮出口宽度, mm。 0007 (4) 压水室截面形状 说 明 书 CN 103742446 A 7 3/6 页 8 式中 : 压水室截面面积,; 核主泵流量,/; 压水室断面平均流速, m/s; 速度系数, 取, 比转速较大者取小值 ; 重力加速度,; 核主泵扬程, m; 压水室直线段高度, mm; 压水室截面圆弧段半径,。
10、 mm。 0008 (5) 扩散管对应角 式中 : 扩散管对应角, 。 0009 (6) 偏心角 式中 : 偏心角, ; 扩散管对应角, 。 0010 (7) 偏心距 e 的确定 : 式中 : 叶轮偏心距, mm ; 压水室基圆直径, mm ; 叶轮外径, mm。 0011 (8) 轴向力 轴向力可由实验测量得到, 其满足以下公式 : 说 明 书 CN 103742446 A 8 4/6 页 9 式中 : 轴向力, N ; 工质流动产生的轴向力, N ; 核主泵轴向力气液两相修正参数, 取; 一回路内冷却液含气率, % ; 系数, 当比转速在 220440 之间, 取=0.80.9 ; 工作介。
11、质密度,; 重力加速度,; 核主泵扬程, m; 叶轮密封环半径, mm ; 叶轮轮毂半径, mm ; 叶轮立式布置产生的轴向力, N ; 叶轮重力, N ; 叶轮流道内工质重力, N。 0012 根据以上步骤, 我们可以得到一种叶轮偏心放置核主泵气液两相水力设计方法。 00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通过采用本发明设计的叶轮偏心放置的方法而制造的核主 泵, 可以很好地抵消一部分径向力, 使核主泵能更好抵御小破口失水事故的危害, 满足核主 泵的安全性要求。 附图说明 0014 图 1 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叶轮压水室简图。 0015 图 2 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压水室水力图。 0016 图 3 。
1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叶轮轴面投影图。 0017 图 4 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压水室截面图。 0018 图中 : 1. 压水室基圆直径, 2. 叶轮外径D2, 3. 包括盖板的叶轮出口宽度, 4. 叶轮密封环半径, 5. 叶轮轮毂半径, 6. 叶轮偏心距 e, 7. 扩散管对应角, 8. 偏心 角, 9. 压水室进口宽度, 10. 压水室截面圆弧段半径, 11. 压水室截面直线段高度 说 明 书 CN 103742446 A 9 5/6 页 10 。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图 1、 图 2 和图 3 共同确定了这个实施例的叶轮压水室形状, 叶轮相对于基圆中心 偏心放置。本实施例在实践中可以很好。
13、地抵消一部分径向力, 使核主泵能更好抵御小破口 失水事故的危害, 满足核主泵的安全性要求。本发明利用以下几个关系式来确定叶轮压水 室的主要几何参数和径向力轴向力的计算公式, 主要包括 : 压水室基圆直径、 压水室进 口宽度、 压水室截面圆弧段半径、 压水室截面直线段高度、 扩散管对应角、 偏心角 、 叶轮偏心距 e、 径向力、 轴向力 T 等。此处以 AP1000 核主泵为例说明 : 主要参数流量 Q : 17886、 扬程 H : 111.3m、 转速 1750。含气率分别为 5%、 10%、 15%。 0020 关系式如下 : =710mm =126mm =1230mm =188mm =0.252 =16.7m/s 45mm 通过采用本发明设计的叶轮偏心放置的方法而制造的核主泵, 可以很好地抵消一部分 说 明 书 CN 103742446 A 10 6/6 页 11 径向力, 约为 30% 左右, 使核主泵能更好抵御小破口失水事故的危害, 满足核主泵的安全性 要求。 0021 以上, 为本发明专利参照实施例做出的具体说明, 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 例, 也包含本发明构思范围内的其他实施例或变形例。 说 明 书 CN 103742446 A 11 1/1 页 12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742446 A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