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水器管道凉水消除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热水器管道凉水消除装置.pdf(18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9161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5.14 CN 103791619 A (21)申请号 201310251110.0 (22)申请日 2013.06.09 F24H 9/00(2006.01) F24H 9/20(2006.01) (71)申请人 梁晓军 地址 233000 安徽省蚌埠老地委宿舍 7 栋 1 单元 401 号 (72)发明人 梁晓军 (54) 发明名称 一种热水器管道凉水消除装置 (57) 摘要 一种热水器管道凉水消除装置, 它包括冷热 水调节阀和切换阀, 在切换阀出水口联接有蓄水 管和固定水管, 一个蓄水筒用固定套管与其联接,。
2、 在蓄水管上设有蓄水孔和虹吸孔联通蓄水筒, 在 蓄水管和固定水管之间设有自动出水孔, 在固定 水管上套接有一个浮球, 其浮球杆下端部设有一 个浮球阀芯插入蓄水管中, 在浮球杆顶部设有限 位挡板设置在固定水管的出水口上, 改变切换阀 位置, 冷热水调节阀出水口分别联通蓄水管和固 定水管, 上述技术方案用蓄水筒将管道内的凉水 蓄积起来, 通过浮球阀芯自动关闭蓄水孔并打开 自动出水孔向固定喷头供水, 在此过程中利用虹 吸孔将蓄水筒内的水抽走, 如此循环可有效解决 热水器管道内所蓄积的凉水, 达到节约水资源和 实际使用中的便利。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9 页。
3、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9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791619 A CN 103791619 A 1/2 页 2 1. 一种热水器管道凉水消除装置, 它包括进水管、 冷热水调节阀和联接其出水口的切 换阀, 在切换阀的出水口上设有固定水管联接固定喷头, 切换阀内设有若干出水通道, 它们 分别联接同一个切换阀进水口, 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出水通道为蓄水通道, 在切换阀的出 水口上设有蓄水管和固定水管, 蓄水管上设有蓄水孔联接蓄水筒, 在蓄水管和固定水管之 间设有虹吸孔, 蓄水状态下, 蓄水孔联通切换阀的蓄水通道, 虹吸。
4、孔关闭, 固定喷头出水状 态下, 出水通道联通固定水管, 蓄水孔关闭, 虹吸孔打开。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一种热水器管道凉水消除装置, 其特征在于在蓄水筒上设有固 定套管联接在蓄水管和固定水管上, 在蓄水管上和固定套管上分别设有蓄水孔和虹吸孔联 通到蓄水筒。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一种热水器管道凉水消除装置, 其特征在于在蓄水管和固定水 管之间设有自动出水孔, 蓄水筒内设有浮球套接在固定水管上并可上下移动, 其浮球杆联 接一个浮球阀芯插入蓄水管中, 在浮球杆的顶部设有浮球限位挡板设置在固定水管的出水 口上, 蓄水状态下浮球阀芯关闭自动出水孔, 浮球上浮, 浮球阀芯打开自动出水孔并。
5、关闭蓄 水孔。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3 所述一种热水器管道凉水消除装置, 其特征在于固定水管上设 有可插入浮球阀芯的蓄水管, 在浮球的上下两端设有浮球杆, 一个联接调节套管设置在浮 球上端的浮球杆和固定水管上, 在联接调节套管内设有内螺纹, 在固定水管上设有外螺纹, 联接调节套管旋置在固定水管上, 在浮球杆上设有外螺纹, 浮球内径上设有内螺纹, 浮球旋 置在浮球杆上, 浮球杆在联接调节套管内可上下移动, 在浮球上设有拨杆孔, 联接调节套管 上设有拨杆插入浮球上的拨杆孔中, 旋转联接调节套管其拨杆带动浮球沿浮球杆上下移动 设定浮球的上浮限位。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一种热水器管道凉。
6、水消除装置, 其特征在于切换阀为一个三位 手动阀, 其进水口到对应的三个出水通道分别是固定出水通道、 蓄水通道和手持出水通道, 对应的三个出水口分别联通固定喷头、 蓄水筒和手持喷头, 固定喷头接通出水, 蓄水筒内的 水通过蓄水管上的虹吸孔和自动出水孔到固定水管, 蓄水筒接通蓄水, 其水满后蓄水筒内 的水通过蓄水管上的虹吸孔和自动出水孔到固定水管, 手持喷头接通出水, 蓄水筒内的水 通过切换阀芯内的虹吸通道和手持出水通道到手持出水口。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5 所述一种热水器管道凉水消除装置, 其特征在于在切换阀芯内 的手持出水通道上设有阻塞板 A, 在切换阀的手持出水口上设有阻塞板 B,。
7、 两者配合在固定 出水通道开启时关闭手持出水口, 在手持出水通道开启时打开手持出水口, 在切换阀进水 口上设有密封隔板 C, 在固定出水通道开启时它关闭虹吸通道, 在切换阀芯的固定出水通道 入口上设有密封隔板 A, 在切换阀的固定出水通道的出水口上设有密封隔板 B, 两者配合在 手持出水通道开启时关闭固定出水通道的出水口, 在固定出水通道开启时打开其出水口。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一种热水器管道凉水消除装置, 其特征在于蓄水筒设置在冷热 水调节阀的下方, 在蓄水筒上设有水嘴用联接管与切换阀出水口相联通。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一种热水器管道凉水消除装置, 其特征在于切换阀为一个二位。
8、 手动阀, 二个出水口分别对应联通固定水管和蓄水管, 在切换阀芯内的固定出水通道上设 有虹吸孔, 在固定喷头出水状态下它联通蓄水管到蓄水筒。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一种热水器管道凉水消除装置, 其特征在于蓄水筒为一透明材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791619 A 2 2/2 页 3 料, 上设有水位刻度, 在蓄水筒上设有溢流孔。 10.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一种热水器管道凉水消除装置, 其特征在于在冷热水调节阀 的出水口处设有一个温度传感器, 它联接一个温度显示器, 温度显示器上置有设定按键, 温 度到达设定值后温度显示器发出声音报警。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7916。
9、19 A 3 1/6 页 4 一种热水器管道凉水消除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热水器,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热水器管道凉水消除装置。 技术背景 0002 目前热水器在使用中由于其出水口到喷头有一定距离的管道, 特别是家用燃气热 水器出于安全的考虑往往所用的管道会更长, 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先将管道内的凉水放 完, 待出热水后才能使用, 这样造成了很多水资源的浪费和使用上的不方便, 现行的解决办 法一是采用铺设双管道, 同时在热水器上加入循环泵, 将管道内的凉水进行加热循环, 当管 道内水温达到设定要求后, 通过温控器控制开启电磁阀向喷头供水, 二是在出水控制阀前 设有一个电加热器, 将管。
10、道内的凉水用电加热后从喷头流出, 上述二个方案中, 前者管道、 循环泵、 温控器和电磁阀的使用增加了制造成本, 同时对使用的循环泵、 温控器和电磁阀的 可靠性要求很高, 后者在出水口处使用电加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同时也使结构变得复 杂, 能否有一种不需要电加热, 也不需要铺设管道和增加较多附加设备就能解决上述问题 的办法, 同时又要保证使用者的安全和操作简单, 最好是不要影响现有热水器的结构, 这就 需要从热水器的使用终端上去加以考虑, 对技术方案要求做到安全可靠和结构合理, 还有 在实际使用中需要尽可能的操作便利。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热水器管道内所蓄积凉。
11、水问题的技术方案, 它在消除热水器管道内凉水的同时, 让使用者操作更方便, 同时具有结构合理实施强的特 点。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 0005 一种热水器管道凉水消除装置, 它包括进水管、 冷热水调节阀和联接其出水口的 切换阀, 在切换阀的出水口上设有固定水管联接固定喷头, 切换阀内设有若干出水通道, 它 们分别联接同一个切换阀进水口, 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出水通道为蓄水通道, 在切换阀的 出水口上设有蓄水管和固定水管, 蓄水管上设有蓄水孔联接蓄水筒, 在蓄水管和固定水管 之间设有虹吸孔, 蓄水状态下, 蓄水孔联通切换阀的蓄水通道, 虹吸孔关闭, 固定喷头出水 状。
12、态下, 出水通道联通固定水管, 蓄水孔关闭, 虹吸孔打开。 0006 所述蓄水筒上设有固定套管联接在蓄水管和固定水管上, 在蓄水管上和固定套管 上分别设有蓄水孔和虹吸孔联通到蓄水筒。 0007 所述蓄水管和固定水管之间设有自动出水孔, 蓄水筒内设有浮球套接在固定水管 上并可上下移动, 其浮球杆联接一个浮球阀芯插入蓄水管中, 在浮球杆的顶部设有浮球限 位挡板设置在固定水管的出水口上, 蓄水状态下浮球阀芯关闭自动出水孔, 浮球上浮, 浮球 阀芯打开自动出水孔并关闭蓄水孔。 0008 所述固定水管上设有可插入浮球阀芯的蓄水管, 在浮球的上下两端设有浮球杆, 一个联接调节套管设置在浮球上端的浮球杆和固。
13、定水管上, 在联接调节套管内设有内螺 说 明 书 CN 103791619 A 4 2/6 页 5 纹, 在固定水管上设有外螺纹, 联接调节套管旋置在固定水管上, 在浮球杆上设有外螺纹, 浮球内径上设有内螺纹, 浮球旋置在浮球杆上, 浮球杆在联接调节套管内可上下移动, 在浮 球上设有拨杆孔, 联接调节套管上设有拨杆插入浮球上的拨杆孔中, 旋转联接调节套管其 拨杆带动浮球沿浮球杆上下移动设定浮球的上浮限位。 0009 所述切换阀为一个三位手动阀, 其进水口到对应的三个出水通道分别是固定出水 通道、 蓄水通道和手持出水通道, 对应的三个出水口分别联通固定喷头、 蓄水筒和手持喷 头, 固定喷头接通出。
14、水, 蓄水筒内的水通过蓄水管上的虹吸孔和自动出水孔到固定水管, 蓄 水筒接通蓄水, 其水满后蓄水筒内的水通过蓄水管上的虹吸孔和自动出水孔到固定水管, 手持喷头接通出水, 蓄水筒内的水通过切换阀芯内的虹吸通道和手持出水通道到手持出水 口。 0010 所述切换阀芯内的手持出水通道上设有阻塞板 A, 在切换阀的手持出水口上设有 阻塞板 B, 两者配合在固定出水通道开启时关闭手持出水口, 在手持出水通道开启时打开手 持出水口, 在切换阀进水口上设有密封隔板 C, 在固定出水通道开启时它关闭虹吸通道, 在 切换阀芯的固定出水通道入口上设有密封隔板 A, 在切换阀的固定出水通道的出水口上设 有密封隔板 B。
15、, 两者配合在手持出水通道开启时关闭固定出水通道的出水口, 在固定出水通 道开启时打开其出水口。 0011 所述蓄水筒设置在冷热水调节阀的下方, 在蓄水筒上设有水嘴用联接管与切换阀 出水口相联通。 0012 所述切换阀为一个二位手动阀, 二个出水口分别对应联通固定水管和蓄水管, 在 切换阀芯内的固定出水通道上设有虹吸孔, 在固定喷头出水状态下它联通蓄水管到蓄水 筒。 0013 所述蓄水筒为一透明材料, 上设有水位刻度, 在蓄水筒上设有溢流孔。 0014 所述冷热水调节阀的出水口处设有一个温度传感器, 它联接一个温度显示器, 温 度显示器上置有设定按键, 温度到达设定值后温度显示器发出声音报警。。
16、 0015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 0016 蓄水管和固定水管整体联接在切换阀的出水口上, 蓄水筒上的固定套管可以套接 在蓄水管和固定水管上, 也可以在蓄水管和固定水管上设有外螺纹, 蓄水筒的固定套管通 过其内螺纹设置在蓄水管和固定水管上。 0017 在蓄水管的上开口设有一个上盖, 浮球杆通过蓄水管上盖的一个缺口联接蓄水管 内的浮球阀芯, 浮球阀芯为一个半圆形的空芯管, 其管壁作为阀门挡板, 浮球落下, 阀门挡 板封住自动出水口, 打开蓄水口, 浮球上浮, 阀门挡板封住蓄水口, 打开自动出水口。 0018 在浮球上方的浮球杆顶部设有一个限位挡板, 它的截面积尺寸等于固定水管出水 口的截面积, 限。
17、位挡板与联接调节套管的截面积之差应保证能通过足够的水流量, 浮球和 浮球杆的重量之和应小于水流的冲击力。 0019 浮球阀芯的下端部不能盖住虹吸孔, 以保证在手持出水状态下通过虹吸通道将蓄 水筒内的水全部抽走, 蓄水筒蓄满水时, 浮球上浮, 通过蓄水孔和虹吸孔与虹吸通道配合将 蓄水筒内的水抽走, 蓄水筒水位下降, 浮球阀芯将蓄水孔关闭, 虹吸孔与虹吸通道配合将蓄 水筒内的水抽走。 0020 当浮球杆上的限位挡板盖住固定水管的出水口时, 浮球处于最低位, 浮球阀芯应 说 明 书 CN 103791619 A 5 3/6 页 6 将蓄水孔全部开启, 自动出水孔全部封住, 浮球在浮球杆上的位置, 应。
18、保证蓄水筒内的水量 达到清除管道内凉水的要求, 当浮球上浮到最高位与联接调节套管接触并限定蓄水筒的最 高水位, 此时浮球阀芯应将自动出水口全部开启, 蓄水孔全部封住。 0021 上述虹吸孔及相关的管孔均要符合虹吸原理对截面积的要求, 使其能够产生负压 将蓄水筒内的水抽出, 虹吸孔和虹吸通道的截面积小于固定水管、 蓄水通道、 固定出水通道 和自动出水孔的截面积。 0022 上述切换阀在操作中要求切换到位, 即上、 中、 下位置之间差 90, 0023 密封隔板 A、 B、 C 要求与切换阀和切换阀芯的联接表面具有相同的圆弧度, 以保证 密封可靠。 0024 在蓄水筒上设有溢流孔, 在保证溢流的同。
19、时可作为排气孔使用。 0025 不管水位高低, 联接调节套管上的拨杆都应插入拨杆孔中。 0026 如果在固定水管上设有外螺纹和在联接调节套管上设有内螺纹, 同时又在浮球杆 上设有外螺纹和在浮球内径上设有内螺纹, 旋转联接调节套管, 其拨杆通过浮球上的拨杆 孔使浮球在浮球杆上上下移动, 调节浮球在蓄水筒内的高低位置, 从而调节蓄水量, 上述二 组内外螺纹要求螺距应相同, 以保证限位挡板与固定水管出水口的相对位置, 浮球杆插入 联接调节套管内的部分没有螺纹。 0027 为了使用上的便利, 可以在蓄水筒上设置一个温度显示器, 在冷热水调节阀的出 水口上设置温度传感器, 根据实际显示的温度数, 及时调。
20、整浮球的位置或操作手动切换阀。 0028 设置在冷热水调节阀下方的蓄水筒可以放置在地面上进行支撑, 蓄水和虹吸共用 一个管道, 管道口要置于蓄水筒的底部。 0029 工作中, 热水器在自动出水状态下, 将切换阀置于蓄水位置, 切换阀芯内的蓄水通 道联通蓄水管, 经蓄水孔向蓄水筒供水, 当蓄水筒内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 浮球开始上浮其 浮球阀芯将自动出水孔打开, 在水流冲击力的作用下, 经过固定水管的水将其出水口的限 位挡板快速顶起并始终保持打开状态, 同时浮球阀芯将蓄水孔关闭, 其蓄水筒内的水经蓄 水管上的虹吸孔和自动出水孔到固定水管, 当蓄水筒内的水位下降时, 在水流冲击下浮球 阀芯将蓄水孔置。
21、于关闭状态 ; 在手动出水状态下, 当蓄水筒内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 手动将 切换阀置于固定出水位置, 水经过切换阀芯内的固定出水通道到固定水管将其出水口上的 限位挡板顶起并向固定喷头供水, 在水流冲击下固定水管的出水口始终保持开启状态, 同 时浮球阀芯将自动出水孔打开, 蓄水筒内的水经蓄水管上的虹吸孔和自动出水孔到固定水 管 ; 如果手动将切换阀置于手持出水位置, 水经过切换阀芯内的手持出水通道和手持出水 口到手持喷头, 同时蓄水筒内的水经蓄水管上的虹吸孔和切换阀芯内的虹吸通道被手持出 水通道内的水流抽走 ; 上述三种喷头出水状态下都可以将蓄水筒内的水自动抽走, 在蓄水 筒内为下次蓄水留出空间。
22、, 从而实现消除热水器管道内凉水的问题。 0030 该发明的优点是结构简单, 安全可靠, 在现有热水器的基础上所变动的部分都在 出水控制端, 不需要循环泵和加热器, 也不需要铺设双管路, 使用透明并带水位刻度的蓄水 筒, 操作者可根据蓄水筒内水位的高低, 及时操作切换阀开启喷头, 也可根据季节温度的变 化, 通过调节浮球上限来调整蓄水筒的水位高低, 在蓄满水后从自动出水孔向固定喷头供 水, 在切换阀的三种状态下通过阀内外的虹吸孔都可以将蓄水筒内的水抽出, 达到蓄水筒 循环使用的目的, 该技术方案具有实施性强, 可适应不同种类热水器的特点, 是一个解决热 说 明 书 CN 103791619 A。
23、 6 4/6 页 7 水器管道内凉水问题较为实用的技术方案。 0031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32 图 1 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 1 外形示意图 0033 图 2 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 1 结构分解示意图 0034 图 3-1 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 1 蓄水状态图 0035 图 3-2 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 1 自动出水状态图 0036 图 4 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 1 固定出水状态图 0037 图 5 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 1 手持出水状态图 0038 图 6-1 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 2 的蓄水状态图 0039 图 6-2 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 2 出水状。
24、态图 0040 图 7-1 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 3 蓄水状态图 0041 图 7-2 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 3 出水状态图 0042 图 8-1 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 4 蓄水状态图 0043 图 8-2 是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 4 出水状态图 0044 图中 : 1、 进水管 2、 冷热水调节阀 3、 冷热水调节手柄 4、 切换阀进水口 5、 切 换阀 6、 切换手柄 7、 手持出水口 8、 蓄水筒 9、 手持水管 10、 固定联接水管 11、 联 接调节套管 12、 手持喷头 13、 固定喷头 14、 调节阀出水口 15、 切换阀芯 16、 蓄水管 17、 虹吸孔 A 18、 蓄水孔 19。
25、、 固定套管 20、 浮球阀芯 21、 浮球杆 22、 浮球 23、 固定 水管 24、 蓄水通道 25、 固定出水通道 26、 自动出水孔 27、 浮球限位挡板 28、 虹吸通 道 29、 手持出水通道 30、 阻塞板A 31、 阻塞板B 32、 虹吸孔B 33、 密封隔板A 34、 密 封隔板 B 35、 密封隔板 C 36、 分隔板 37、 溢流孔 38、 拨杆 39、 拨杆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45 实施例 1 : 本实施例中切换阀 (5) 为三位阀, 一个进水口和三个出水口, 一个出水 口为手持出水口(7)经手持水管(9)到手持喷头(12), 另二个出水口分别经蓄水管(16)到 蓄水。
26、筒 (8) 和经固定水管 (23) 到固定喷头 (13), 蓄水筒 (8) 为一透明的筒体, 上设有水位 刻度。 0046 如图 1 和图 2 所示, 冷热水调节阀 (2) 上设有进水管 (1) 和冷热水调节手柄 (3), 其调节阀出水口 (14) 联接切换阀进水口 (4), 在切换阀 (5) 内设有切换阀芯 (15), 在切换 阀 (5) 的一侧设有切换手柄 (6), 另一侧设有手持出水口 (7), 手持出水口 (7) 联接一个手 持水管 (9) 到手持喷头 (12), 在切换阀 (5) 的上方设有蓄水管 (16) 和固定水管 (23), 二者 组合成圆管联接在切换阀 (5) 的出水口上, 。
27、蓄水管 (16) 的管壁上设有虹吸孔 A(17) 和蓄水 孔(18), 在蓄水筒(8)的底部设有固定套管(19), 其上也设有虹吸孔A(17)和蓄水孔(18), 固定套管 (19) 联接在蓄水管 (16) 和固定水管 (23) 上, 它们之间的虹吸孔 A(17) 和蓄水 孔 (18) 分别对齐, 在蓄水管 (16) 和固定水管 (23) 的隔板上设有自动出水孔 (26), 在蓄水 筒 (8) 内设有浮球 (22), 其上设有浮球杆 (21), 浮球 (22) 上设有半圆形通孔套在固定水管 (23)上, 浮球杆(21)的端部设有浮球阀芯(20)插入蓄水管(16)中, 浮球杆(21)上端部设 说 。
28、明 书 CN 103791619 A 7 5/6 页 8 有限位挡板(27), 在浮球(22)低位时, 限位挡板(27)盖住固定水管(23)的出水口, 浮球阀 芯 (20) 使自动出水孔 (26) 关闭, 蓄水孔 (18) 和虹吸孔 A(17) 打开, 在蓄水筒 (8) 的上方 设有圆孔, 一个联接调节套管 (11) 通过圆孔套接在浮球杆 (21) 和固定水管 (23) 上, 联接 调节套管 (11) 内设有内螺纹, 在固定水管 (23) 上设有外螺纹, 浮球杆 (21) 在联接调节套 管 (11) 内可上下移动, 固定联接水管 (10) 设置在联接调节套管 (11) 上, 固定喷头 (13)。
29、 联 接固定联接水管 (10)。 0047 如图 3-1 和图 3-2 所示, 蓄水状态下, 切换阀 (5) 一侧的切换手柄 (6) 置于水平位 置, 切换阀芯 (15) 上的固定出水通道 (25) 处于关闭状态, 蓄水通道 (24) 处于联通状态, 水 通过蓄水通道(24)经蓄水管(16)上的蓄水孔(18)到蓄水筒(8), 浮球(22)和浮球杆(21) 套接在固定水管 (23) 上, 当蓄水筒 (8) 内的水位较低时, 浮球 (22) 和浮球杆 (21) 靠自身 重量处于低位, 此时限位挡板 (27) 盖住固定水管 (23) 的出水口, 虹吸孔 A(17) 和蓄水孔 (18) 全部打开, 当。
30、蓄水筒 (8) 内的水位到一定高度时, 浮球 (22) 受到浮力, 浮球杆 (21) 带 动浮球阀芯 (20) 向上移动将固定水管 (23) 与蓄水管 (16) 之间隔板上的自动出水孔 (26) 打开, 经过固定水管 (23) 的水流将其出水口上的限位挡板 (27) 顶起, 使浮球 (22) 快速上 升到最高点, 同时将蓄水孔 (18) 关闭, 水通过蓄水管 (16) 和自动出水孔 (26) 经固定水管 (23) 向固定喷头 (13) 供水, 同时蓄水筒 (8) 内的水通过虹吸孔 A(17) 被经过蓄水管 (16) 的水流抽走。 0048 如图 4 所示, 固定出水状态下, 切换手柄 (6) 。
31、置于向上位置, 固定出水通道 (25) 两 端的密封隔板 A(33) 和密封隔板 B(34) 单独不能封住其通道, 固定出水通道 (25) 接通, 蓄 水通道 (24) 处于关闭状态, 虹吸通道 (28) 的端口联接切换阀进水口 (4), 在切换阀进水口 (4) 上设有分隔板 (36) 联接一个密封隔板 C(35), 它将虹吸通道 (28) 封住, 在手持出水通 道 (29) 的出水口设有阻塞板 A(30), 在手持出水口 (7) 中设有阻塞板 B(31), 二个错位将手 持出水口 (7) 封住, 在固定水管 (23) 出水口的水流作用下, 蓄水管 (16) 上的蓄水孔 (18) 关闭, 蓄水。
32、筒 (8) 内的水通过其虹吸孔 A(17) 和自动出水孔 (26) 被流过固定水管 (23) 的 水流抽走。 0049 如图 5 所示, 手持出水状态下, 切换手柄 (6) 置于向下位置, 固定出水通道 (25) 两 端的密封隔板 A(33) 和密封隔板 B(34) 在同一端将其出水口封住, 固定出水通道 (25) 处于 关闭状态, 蓄水通道 (24) 也处于关闭状态, 虹吸通道 (28) 的端口联通蓄水管 (16), 切换阀 进水口(4)联通手持出水通道(29), 此时密封隔板C(35)两侧设有通道, 阻塞板A(30)和阻 塞板 B(31) 二个同位, 手持出水通道 (29) 联通手持出水口。
33、 (7), 水通过手持出水通道 (29) 到手持出水口 (7), 同时蓄水筒 (8) 内的水通过虹吸孔 A(17) 或蓄水孔 (18) 经虹吸通道 (28) 被抽走。 0050 实施例 2 : 本实施例中切换阀 (5) 为二位阀, 一个进水口和二个出水口, 二个出水 口分别联接蓄水管 (16) 和固定水管 (23)。 0051 如图 6-1 所示, 蓄水状态下, 切换手柄 (6) 置于水平位置, 切换阀芯 (15) 上的固定 出水通道 (25) 处于关闭状态, 蓄水通道 (24) 处于联通状态, 水通过蓄水通道 (24) 经蓄水 管 (16) 上的蓄水孔 (18) 到蓄水筒 (8), 当蓄水筒。
34、 (8) 内的水位较低时, 浮球 (22) 和浮球 杆 (21) 靠自身重量处于低位, 此时浮球 (22) 顶部的限位挡板 (27) 盖住固定水管 (23) 的 出水口, 虹吸孔 A(17) 和蓄水孔 (18) 全部打开, 当蓄水筒 (8) 内的水位升到一定高度时, 浮 说 明 书 CN 103791619 A 8 6/6 页 9 球 (22) 受到浮力, 浮球杆 (21) 向上移动其联接的浮球阀芯 (20) 将自动出水口 (26) 打开, 限位挡板 (27) 在水流作用下, 带动浮球阀芯 (20) 将蓄水孔 (18) 关闭, 同时将自动出水孔 (26) 完全打开, 水通过自动出水孔 (26)。
35、 和固定水管 (23) 向固定喷头 (13) 供水, 同时流过 蓄水管 (16) 的水流通过虹吸孔 A(17) 将蓄水筒 (8) 内的水抽走。 0052 和图 6-2 所示, 固定出水状态下, 切换手柄 (6) 置于向上位置, 固定出水通道 (25) 接通, 蓄水通道 (24) 关闭, 当蓄水筒 (8) 水位较高时, 蓄水孔 (18) 关闭, 蓄水筒 (8) 内的水 通过其虹吸孔 A(17) 和自动出水孔 (26) 被固定水管 (23) 的水流抽走, 当蓄水筒 (8) 水位 较低时, 在水流冲击下将浮球限位挡板 (27) 顶起, 其联接的浮球阀芯 (20) 使蓄水孔 (18) 保持关闭状态, 。
36、自动出水孔 (26) 打开, 同样蓄水筒 (8) 内的水被抽走。 0053 实施例 3 : 本实施例中切换阀 (5) 为二位阀, 一个进水口和二个出水口, 二个出水 口分别联接蓄水管 (16) 和固定水管 (23), 蓄水管 (16) 与固定水管 (23) 隔离, 蓄水筒 (8) 上的固定套管 (19) 的长度等于蓄水筒 (8) 的高度, 固定水管 (23) 的长度高于蓄水筒 (8) 的高度, 固定联接水管 (10) 设置在固定水管 (23) 上。 0054 如图 7-1 所示, 蓄水状态下, 切换手柄 (6) 置于水平位置, 固定出水通道 (25) 处于 关闭状态, 蓄水通道 (24) 接通。
37、, 水通过蓄水通道 (24) 经蓄水管 (16) 上的蓄水孔 (18) 到蓄 水筒 (8), 在蓄水筒 (8) 的上盖设有溢流孔 (37)。 0055 如图 7-2 所示, 固定出水状态下, 切换手柄 (6) 置于向上位置, 固定出水通道 (25) 接通, 蓄水通道(24)处于关闭状态, 固定出水通道(25)的管壁上设有虹吸孔B(32), 它联通 蓄水管 (16), 蓄水筒 (8) 内的水通过其蓄水孔 (18)、 蓄水管 (16) 和虹吸孔 B(32) 被固定出 水通道 (25) 的水流抽走。 0056 实施例 4 : 本实施例中蓄水筒 (8) 内的浮球 (22) 可以通过联接调节套管 (11。
38、) 上 的浮球拨杆 (38) 和浮球 (22) 上的拨杆孔 (39) 来调整浮球 (22) 在浮球杆 (21) 上的高低 位置, 用以改变蓄水筒 (8) 的蓄水量。 0057 如图8-1和图8-2所示, 浮球(22)内径上设有内螺纹, 浮球杆(21)上设有外螺纹, 浮球(22)旋置在浮球杆(21)上, 在浮球(22)上还设有拨杆孔(39), 联接调节套管(11)上 伸出一个拨杆 (38), 它插入拨杆孔 (39) 中, 在联接调节套管 (11) 上设有内螺纹, 固定水管 (23) 上设有外螺纹, 联接调节套管 (11) 设置在固定水管 (23) 上并套接在浮球杆 (21) 上, 浮球杆 (21。
39、) 可在联接调节套管 (11) 内上下移动, 调节蓄水量时, 旋转联接调节套管 (11) 沿固定水管 (23) 上下移动, 插入拨杆孔 (39) 中的拨杆 (38) 使浮球 (22) 绕浮球杆 (21) 上 下移动, 从而设定浮球 (22) 在蓄水筒 (8) 内的高低位置。 说 明 书 CN 103791619 A 9 1/9 页 10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791619 A 10 2/9 页 1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791619 A 11 3/9 页 12 图 3-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791619 A 12 4/9 页 13 图 3-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791619 A 13 5/9 页 14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791619 A 14 6/9 页 15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791619 A 15 7/9 页 1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791619 A 16 8/9 页 1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791619 A 17 9/9 页 1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791619 A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