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帕米尔高原高寒高海拔地区玛咖栽培种植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适用帕米尔高原高寒高海拔地区玛咖栽培种植的方法.pdf(11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6003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8.06 CN 103960031 A (21)申请号 201410222614.4 (22)申请日 2014.05.25 A01G 1/00(2006.01) C05G 3/00(2006.01) (71)申请人 龚意科 地址 8300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幸福路北一巷 26 号自治区党委家属院 4 号楼 1 单元 102 室 申请人 朱光辉 (72)发明人 闫论 朱光辉 龚意科 (54) 发明名称 一种适用帕米尔高原高寒高海拔地区玛咖栽 培种植的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帕米尔高原。
2、高寒高海 拔地区玛咖栽培种植的方法。通过采用大棚育 苗基质培育成苗, 将腐熟剂肥料培土施用, 大棚 育苗应对玛咖种子和棚室进行紫外线消毒处理, 营养土配制及苗床以土壤与育苗基质按重量份比 5 1 的比例充分混匀, 添加 1% 的草木灰, 采用甜 菜内生微杆菌 (Microbacteriummaritypicum) 作 为拮抗菌, 以灌根方式拮抗菌悬液加入根部基质 土, 定植栽培按照每亩施入优质腐熟有机肥按照 2000-2500 公斤 / 亩, 耕翻深度 15 20cm ; 平播 作畦。玛咖栽培周期缩短了 2 个月, 首次在海拔 3500米至4500米帕米尔高原种植玛咖成功, 成活 率 98% 。
3、以上, 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8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8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60031 A CN 103960031 A 1/2 页 2 1. 一种适用帕米尔高原高寒高海拔地区玛咖栽培种植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按照重 量百分比计, 具体种植栽培方法如下 : (1) 玛咖种子预处理 : 玛咖种子在播种前需经过低温处理, 在1至5下保存7 10天, 在育苗前用约45%百菌清600倍液和5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拌种, 晾干备用 ; 播种前采用浸种催芽处。
4、理, 将种子用凉水在室温下浸种 16h-24h 再捞出摊平, 不时翻动, 浸 湿种子即可用于育苗 ; (2) 采用大棚基质育苗 : 播种前的需要大棚育苗, 选用大棚育苗设施, 育苗应对玛咖种 子和棚室进行紫外线消毒处理, 创造适合玛咖幼苗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 营养土配制及苗 床以土壤与育苗基质按重量份比 5 : 1 的比例充分混匀, 添加 1% 的草木灰, 苗床地土壤选择 海拔 2700m 至 3200m, 选择向阳背风地块, 选择肥沃疏松的中性沙壤土, 要求疏松、 保肥、 保 水, 将配制好的营养土均匀铺在播种床上, 厚度 10cm15cm 待播 ; 玛咖培育苗床采用穴盘 育苗, 玛咖播种。
5、量按照每亩 20 30 克核计 ; 将穴盘整齐地排放在大棚内平整的地上, 然后 浇足水即可, 棚室要保证充足的光照, 每年 2 月中下旬播种育苗, 苗龄 30 50 天后可定植 移栽, 一般 7 天后玛咖真叶逐渐长出, 14 天后真叶长到 2 3 cm, 30 50 天后玛咖真叶长 到 6 8 cm 高进行移栽 ; 期间采用甜菜内生微杆菌 (Microbacterium maritypicum) 作为 拮抗菌, 以灌根方式拮抗菌悬液加入, 灌根处理采用按照 1% 的拮抗菌喷洒根部基质土, 浇 灌拮抗菌浓度为 108cfu/mL 的菌悬液 ; (3) 定植穴盘播种 : 定植前应整地, 结合深翻每。
6、亩施入优质腐熟有机肥按照 2000-2500 公斤/亩, 耕翻深度1520cm ; 平播作畦, 选择南北向起垄作畦, 垄宽80cm, 垄距40cm, 垄高 25 30cm ; 定植要求在 10cm 土温 (地温) 稳定达到 12后定植, 一般在 4 月中下旬定植, 定 植采用株行距2030cm, 8000-10000株/亩, 定植后当天栽不浇水, 次日一次性浇透, 生长 期 710 天浇一次水, 适时中耕除草, 全生育期 180 天左右。 2. 一种适用帕米尔高原高寒高海拔地区玛咖栽培种植的育苗基质, 其特征在于, 所 述的育苗基质通过将小麦、 玉米秸秆粉碎成 1-10mm 的段状, 加水至含。
7、水量 60-80%, 然后按 体积比每立方米加入尿素 2-3kg, 羊粪和牛粪按照重量比 1:1 组成农家肥 5-10kg, 生石灰 1-2kg, 发酵复合菌剂 500-1000g, 并混合均匀, 在空气温度 15-40下密封堆积发酵, 密封 堆积发酵是在覆盖塑料膜或草帘下进行, 发酵开始后每 10 天翻堆一次, 翻堆时补水至含水 量 60%, 发酵时间持续 40 天 ; 发酵完成后采用微波或者紫外消毒法摊晾至干燥后即可制备 获得育苗基质。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适用帕米尔高原高寒高海拔地区玛咖栽培种植的育苗基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发酵复合菌剂为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亚种 (Klebsi。
8、ella pneumoniae subsp pneumonaiae) 、 胶 冻 样 芽 胞 杆 菌 (Bacillus mucilaginosus) 、 巨 大 芽 胞 杆 菌 (Bacillus megaterium) 、 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 subtilis) 和绿色木霉 (Trichoderma viride) 、 铜绿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 和白色链霉菌 (Streptomyces albus) 按照重量比 1:1:2:1:2 : 3 : 1 混合制备获得。 4. 一种适用帕米尔高原高寒高海拔地区玛咖栽培种植的腐熟有机肥, 其特征在于。
9、, 所述的腐熟有机肥由菌种、 载体和辅料构成 ; 所用的菌种发酵液按如下比例配伍 : 其中 菌种的组分及重量份数为, 灰色链霉菌 (Streptomyces griseus) 20-50 份, 高山被孢霉 (Mortierella alpina) 5-15份, 斯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 5-15份, 沼泽红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960031 A 2 2/2 页 3 假单胞菌 (Rhodosedoseudomouas padustris) 20-40 份, 四种菌配伍后的混合菌液充分吸 附于载体 ; 载体为小麦、 玉米或豆科秸秆单独或者混合粉碎物, 颗。
10、粒大小为 1-30mm ; 辅料为 尿素和农家肥, 其中尿素与农家肥的重量比为 1:3 ; 载体和辅料的重量比为 5:1 ; 将小麦、 玉 米或豆科秸秆粉碎成 1-30mm 的段状, 加水至含水量 40-70%, 然后按体积比每立方米加入腐 熟有机肥 100-300g, 并混合均匀, 在空气温度 20-40下密封堆制 ; 密封堆制是在密封条件 下进行, 堆制开始后每 30 天翻堆一次, 翻堆时补水至含水量 40-70%, 堆制时间持续 60 天 ; 堆制完成后摊晾至干燥后获得。 5. 一种采用甜菜内生微杆菌 (Microbacterium maritypicum) 作为拮抗菌在玛咖栽培 种植中。
11、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以灌根方式拮抗菌悬液加入, 灌根处理采用按照 1% 的拮抗菌 喷洒根部土壤。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960031 A 3 1/8 页 4 一种适用帕米尔高原高寒高海拔地区玛咖栽培种植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药材栽培种植的技术领域。具体的说, 本发明涉及一种玛咖适应高海 拔高纬度条件下的大田栽培种植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玛咖 (Lepidium meyenii Walp.) 又称玛卡、 马卡, 英文俗称 MACA, 为十字花科独 行菜属两年生草本植物。药用部分为地下萝卜状或倒圆锥形肉质根茎, 长约 1014cm, 直径 约 35cm, 。
12、根据颜色不同可分为白、 黑、 红、 黄等多个类型。叶片绿色, 为羽状复叶, 基生于根 茎, 匍匐于地面, 叶子有1220 片, 条形, 长约1020cm, 宽12cm, 有平坦的肉质轴, 现 状深裂, 叶片呈玫瑰花形排列, 新的叶子不断从玫瑰形的中心长出来进行更新。 玛咖一般第 一年为营养生长期, 第二年才开花结籽, 花期 36 月份, 为总状花序。总状花序顶生, 花小而 多, 正常有六个雄蕊, 一般只有两个完整的, 极少数有三个完整的。 玛咖主要为自花授粉, 花 期12个月, 大多数花可以形成果实, 果实呈短角状, 长45cm, 分裂成两个隆起的小管, 每一个果实里面有一粒种子。果实 5 个。
13、星期可以成熟, 并分裂释放种子。种子呈椭圆形, 长 2 2.5cm, 微红灰色。玛咖为八倍体植株, 64 条染色体。 0003 玛咖不仅是营养丰富的食品, 也是具有多种神奇功效的药草, 据现代科学研究, 玛 咖有多种营养成分, 如蛋白质、 氨基酸、 多糖、 多种维生素等, 此外, 玛咖还含有具有特殊功 效的天然活性成分玛咖烯、 玛咖酰胺、 芥子油、 生物碱、 矿物质微量元素, 具有提高免疫力、 改善性功能、 调节内分泌、 抗疲劳、 抗氧化、 抗肿瘤等药理药效, 在临床上可用于提高和治疗 性功能、 改善更年期综合症、 治疗贫血、 增强体力、 降血脂等。 0004 由于玛咖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特殊的功。
14、能功效, 使其受到全世界的瞩目。在玛咖开 发领域, 市场上多利用玛咖 “药膳两用” 的性质开发各种各样的保健食品与营养补充剂, 在 国际上具有良好地市场前景。 0005 1961 年秘鲁生物学家 GloriaChacon 首次公布玛咖 (Maca) 的研究成果得到业界 的极大关注 ;1992 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罗马宣言将玛咖 (Maca) 作为一种难得的营养补充剂 向世界推荐。1992 年国际植物遗传资源研究所将玛咖 (Maca) 列为珍稀植物。1998 年美洲 植物疗法研究所出版玛咖 (Maca) 专著 玛咖 (Maca) 秘鲁药用和营养植物 ;2000 年国际登 山组织联盟 (UIAA) 将。
15、玛咖 (Maca) 列为指定产品。2001 年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 (FDA) 通 过了玛咖 (Maca) 保健药品进入美国的论证。2001 年美国专利局批准第一项从玛咖 (Maca) 中提取有效成分的专利技术。 2001 年美国将在玛咖 (Maca) 中发现的两种新物质命名为玛 咖烯和玛咖酰胺。 2001 年美国太空总署 (NASA) 首次将玛咖 (Maca) 作为宇航员的太空食 品。 2001 年路透社报道玛咖 (Maca) 的神奇功效。2001 年中国中央电视台 “新闻 30 分” 专 题报道玛咖 (Maca) 最新研究成果。 2001 年中国兴奋剂及运动营养测试研究中心确认玛咖 (Ma。
16、ca) 不含国际奥委会禁用成分。2001 年中国工程院院士肖培根 MACA 全球瞩目的保 健食品 一文发表。2002 年玛咖 (Maca) 成为韩日世界杯运动员指定营养品。2002 年中国 卫生部正式批准玛咖 (Maca) 进入中国。 说 明 书 CN 103960031 A 4 2/8 页 5 0006 2001 年 MACA 就通过美国 FDA 的认证 ( 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 , 通过 FDA 检验的 产品是在安全和效果问题上得到首肯的 , 成为全球家喻户晓的保健品, 并在国际的医学舞 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11 年国家卫生部正式将玛咖粉批准为新资源食品。2011 年5月18日。
17、, 卫生部下文, 将玛卡粉列入新资源食品目录新资源食品在中国新研制、 新 发现、 新引进的无食用习惯的, 符合食品基本要求, 对人体无毒无害的物品称新资源食品。 0007 目前, 随着玛咖在云南的种植推广, 玛咖在山区农民中具有越来越大的吸引力。 但 是至今未见有关报道在针对适用帕米尔高原高寒高海拔3500米至4500米地区玛咖栽培种 植的方法。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针对现有未见针对帕米尔高原高海拔高纬度条件下的大田栽培种植玛咖 的现状,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适用帕米尔高原高寒高海拔地区玛咖栽培种植的方法的技术 方案, 创造性提供一种适用帕米尔高原高寒高海拔地区玛咖栽培种植的方法, 通过采。
18、用大 棚统一育苗基质培育成苗, 将腐熟剂肥料培土施用, 采用拮抗菌保障玛咖苗生长期内的营 养需求和防治病虫害都起到良好的应用效果, 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0009 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 :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帕米尔高原高寒高海拔地区玛咖栽培种植的方法, 通过采用大棚 统一育苗基质培育成苗, 将腐熟剂肥料培土施用, 采用拮抗菌保障玛咖苗生长期内的营养 需求和防治病虫害, 克服了现有现有未见针对高海拔大田种植玛咖存在的技术瓶颈, 对于 培育高存活率、 高产率、 高品质的玛咖种植都起到良好的应用效果, 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应 用价值。 0010 进一步,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帕米尔高原高寒高。
19、海拔地区玛咖栽培种植的方法, % 按照重量百分比计, 具体种植栽培方法如下。 0011 (1) 玛咖种子预处理 : 玛咖种子在播种前需经过低温处理, 在 1至 5下保 存 7 10 天, 在育苗前用约 45% 百菌清 600 倍液和 55%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拌种, 晾干备用 ; 播种前采用浸种催芽处理, 将种子用凉水在室温下浸种 16h-24h 再捞出摊平, 不 时翻动, 浸湿种子即可用于育苗。 0012 (2) 采用大棚基质育苗 : 播种前的需要大棚育苗, 选用大棚育苗设施, 育苗应对玛 咖种子和棚室进行紫外线消毒处理, 创造适合玛咖幼苗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 营养土配制 及苗。
20、床以土壤与育苗基质按重量份比 5 : 1 的比例充分混匀, 添加 1% 的草木灰, 苗床地土壤 选择海拔 2700m 至 3200m, 选择向阳背风地块, 选择肥沃疏松的中性沙壤土, 要求疏松、 保 肥、 保水, 将配制好的营养土均匀铺在播种床上, 厚度 10cm15cm 待播 ; 玛咖培育苗床采用 穴盘育苗, 玛咖播种量按照每亩 20 30 克核计 ; 将穴盘整齐地排放在大棚内平整的地上, 然后浇足水即可, 棚室要保证充足的光照, 每年 2 月中下旬播种育苗, 苗龄 30 50 天后可 定植移栽, 一般 7 天后玛咖真叶逐渐长出, 14 天后真叶长到 2 3 cm, 30 50 天后玛咖真 。
21、叶长到 6 8 cm 高进行移栽 ; 期间采用甜菜内生微杆菌 (Microbacterium maritypicum) 作为拮抗菌, 以灌根方式拮抗菌悬液加入, 灌根处理采用按照 1% 的拮抗菌喷洒根部土壤, 浇灌拮抗菌活菌数不低于 108cfu/mL 的菌悬液。 0013 (3)育苗基质 : 通过将小麦、 玉米秸秆粉碎成 1-10mm 的段状, 加水至含水量 说 明 书 CN 103960031 A 5 3/8 页 6 60-80%, 然后按体积比每立方米加入尿素 2-3kg, 羊粪和牛粪按照重量比 1:1 组成农家肥, 农家肥按体积比每立方米加入 5-10kg, 生石灰按体积比每立方米加入。
22、 1-2kg, 发酵复合菌 剂按体积比每立方米加入 500-1000g, 并混合均匀, 在空气温度 15 -40下密封堆积发 酵, 密封堆积发酵是在覆盖塑料膜或草帘下进行, 发酵开始后每 10 天翻堆一次, 翻堆时补 水至含水量 60%, 发酵时间持续 40 天 ; 发酵完成后采用微波或者紫外消毒法摊晾至干燥后 即可制备获得育苗基质。 0014 (4)定植穴盘播种 : 定植前应整地, 结合深翻每亩施入优质腐熟有机肥按照 2000-2500 公斤 / 亩, 耕翻深度 15 20cm ; 平播作畦, 选择南北向起垄作畦, 垄宽 80cm, 垄 距 40cm, 垄高 25 30cm ; 定植要求在 。
23、10cm 土温 (地温) 稳定达到 12后定植, 一般在 4 月 中下旬定植, 定植采用株行距2030cm, 8000-10000株/亩, 定植后当天栽不浇水, 次日一 次性浇透, 生长期 710 天浇一次水, 适时中耕除草, 全生育期 180 天左右。 0015 (5) 腐熟有机肥由菌种、 载体和辅料构成 ; 所用的菌种发酵液按如下比例配伍 : 其 中菌种的组分及重量份数为, 灰色链霉菌 (Streptomyces griseus) 20-50 份, 高山被孢霉 (Mortierella alpina) 5-15份, 斯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 5-15份, 沼。
24、泽红 假单胞菌 (Rhodosedoseudomouas padustris) 20-40 份, 四种菌配伍后的混合菌液充分吸 附于载体 ; 载体为小麦、 玉米或豆科秸秆单独或者混合粉碎物, 颗粒大小为 1-30mm ; 辅料为 尿素和农家肥, 其中尿素与农家肥的重量比为 1:3 ; 载体和辅料的重量比为 5:1 ; 将小麦、 玉 米或豆科秸秆粉碎成 1-30mm 的段状, 加水至含水量 40-70%, 然后按体积比每立方米加入腐 熟有机肥 100-300g, 并混合均匀, 在空气温度 20-40下密封堆制 ; 密封堆制是在密封条件 下进行, 堆制开始后每 30 天翻堆一次, 翻堆时补水至含水。
25、量 40-70%, 堆制时间持续 60 天 ; 堆制完成后摊晾至干燥后即可直接施用于种植玛咖的土壤中。 0016 本发明中采用的玛咖育苗基质 : 通过将小麦、 玉米秸秆粉碎成 1-10mm 的段状, 加 水至含水量60-80%, 然后按体积比每立方米加入尿素2-3kg, 羊粪和牛粪按照重量比1:1组 成农家肥, 农家肥按体积比每立方米加入 5-10kg, 生石灰按体积比每立方米加入 1-2kg, 发 酵复合菌剂按体积比每立方米加入 500-1000g, 并混合均匀, 在空气温度 15 -40下密封 堆积发酵, 密封堆积发酵是在覆盖塑料膜或草帘下进行, 发酵开始后每 10 天翻堆一次, 翻 堆时。
26、补水至含水量 60%, 发酵时间持续 40 天 ; 发酵完成后采用微波或者紫外消毒法摊晾至 干燥后即可制备获得育苗基质。 0017 本发明中采用的发酵复合菌剂为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亚种 (Klebsiella pneumoniae subsp pneumonaiae) 、胶 冻 样 芽 胞 杆 菌 (Bacillus mucilaginosus) 、巨 大芽胞杆菌 (Bacillus megaterium) 、 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 subtilis)和绿色木 霉 (Trichoderma viride) 、 铜 绿 假 单 胞 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 。
27、、 白 色 链 霉 菌 (Streptomyces albus) 按照重量比1:1:2:1:2 : 3 : 1混合制备获得 ; 在充分固体发酵的情况 下, 小麦、 玉米秸秆粉碎物的颜色将从浅黄色变成深褐色, 同时粉碎物的发酵堆不再产生发 霉的气味, 发酵完成后摊晾至干燥后即可制备获得基质。 0018 本发明中采用的玛咖栽培中使用的腐熟有机肥, 腐熟有机肥由菌种、 载体和辅 料构成 ; 所用的菌种发酵液按如下比例配伍 : 其中菌种的组分及重量份数为, 灰色链霉 菌 (Streptomyces griseus) 20-50 份, 高山被孢霉 (Mortierella alpina) 5-15 份,。
28、 斯氏 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 5-15 份 , 沼泽红假单胞菌 (Rhodosedoseudomouas 说 明 书 CN 103960031 A 6 4/8 页 7 padustris) 20-40 份, 四种菌配伍后的混合菌液充分吸附于载体 ; 载体为小麦、 玉米或豆 科秸秆单独或者混合粉碎物, 颗粒大小为 1-30mm ; 辅料为尿素和农家肥, 其中尿素与农家 肥的重量比为 1:3 ; 载体和辅料的重量比为 5:1 ; 将小麦、 玉米或豆科秸秆粉碎成 1-30mm 的 段状, 加水至含水量 40-70%, 然后按体积比每立方米加入腐熟有机肥 100-300。
29、g, 并混合均 匀, 在空气温度 20-40下密封堆制 ; 密封堆制是在密封条件下进行, 堆制开始后每 30 天翻 堆一次, 翻堆时补水至含水量 40-70%, 堆制时间持续 60 天 ; 堆制完成后摊晾至干燥后即可 直接施用于种植玛咖的土壤中。 0019 本发明采用的腐熟有机肥可以有效的将种植土壤改良为微酸性砂质土壤, 这对于 目前帕米尔高原高寒高海拔地区土壤偏碱性不利于玛咖大田种植的现实问题具有重要的 作用和意义。 0020 本发明中, 所选用的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亚种 (Klebsiella pneumoniae subsp pneumonaiae) 、 胶冻样芽胞杆菌 (Bacillus。
30、 mucilaginosus) 、 巨大芽胞杆菌 (Bacillus megaterium) 、 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 subtilis) 和绿色木霉 (Trichoderma viride) 、 铜 绿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 和白色链霉菌 (Streptomyces albus) 尽管都为常 见的菌种,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公众渠道获得, 但是, 本领域未见采用上述七种菌 种采用混合复合发酵应用在固体物料发酵中, 也未见应用在作为玛咖基质固体物料的发酵 中, 尽管本发明采用的上述菌种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过程中选用的培养基及培养 条件。
31、都为本领域常见和熟知。 0021 本 发 明 中, 所 选 用 的 灰 色 链 霉 菌 (Streptomyces griseus) 、 高 山 被 孢 霉 (Mortierella alpina) 、 斯氏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stutzeri) 和沼泽红假单胞菌 (Rhodosedoseudomouas padustris) 尽管都为常见的菌种, 但是经过玛咖大田应用反复验 证, 现有技术记载的采用腐熟剂或者腐熟有机肥配方中采用多脂鳞伞 (Pholiota adiposa) 和柱状黄杆菌 (Flavobacterium columnare) 与灰色链霉菌 (Streptomy。
32、ces griseus) 、 高 山被孢霉 (Mortierella alpina) 、 斯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 和沼泽红假单 胞菌 (Rhodosedoseudomouas padustris) 混合发酵客观上存在菌种相互抵触, 明显存在使 用原现有技术采用的菌种组合, 特别是采用多脂鳞伞 (Pholiota adiposa) 和柱状黄杆菌 (Flavobacterium columnare) 与其他常见的菌种复合混合发酵带来土壤的板结不利因素, 不适合玛咖种植需要砂土质的需求, 玛咖种植需要的土质应该为砂质土壤, 土质疏松。为 此, 本发明针对玛咖种植中选。
33、配的腐熟剂中不能选用多脂鳞伞 (Pholiota adiposa) 和柱状 黄杆菌 (Flavobacterium columnare) 与其他常见的菌种复合混合固体发酵。 0022 本发明中, 所用的菌种灰色链霉菌 (Streptomyces griseus) 、 高山被孢霉 (Mortierella alpina) 、 斯氏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stutzeri) 和沼泽红假单胞菌 (Rhodosedoseudomouas padustris) 发酵液按照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方法及相应培养基制备 获得。 0023 本领域熟知, 在玛咖种植中可能发生病虫害的种类主要有根径钻蛀虫、 。
34、叶致霉菌 等, 本发明按照以 “农业防治、 物理防治、 生物防治为主, 化学防治为辅” 的无害化治理原则, 采用甜菜内生微杆菌 (Microbacterium maritypicum) 作为拮抗菌, 该菌种为常见的土传病 害的微生物菌株, 采用灌根方式加入拮抗菌悬液, 灌根处理采用低浓度的拮抗菌喷洒根部 土壤, 浇灌拮抗菌活菌数不低于 108cfu/mL 的菌悬液 10mL。 说 明 书 CN 103960031 A 7 5/8 页 8 0024 本发明在玛咖幼苗在移栽前, 采用低浓度的拮抗菌喷洒根部基质土, 及时剔除病 株, 检查苗盘内的玛咖苗有无病株, 如发现病株应及时剔除防止传染给其它健。
35、苗、 壮苗, 造 成损失, 可采取加大喷洒拮抗菌的次数或者适时增加喷洒拮抗菌的浓度。 0025 本发明实行严格轮作耕作制度, 每 1-2 年玛咖种植与苜蓿种植轮作, 按照测土配 方施肥, 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不施化肥, 防止土壤富营养化。 0026 通过实施本发明具体的发明内容, 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 (1) 本发明提供的玛咖栽培种植的方法针对新疆的塔什库尔干县位于远离海洋的帕米 尔高原, 为较高纬度的高海拔山区, 农田灌溉主要靠高山冰川和积雪融水为主。 种植玛咖的 地址选择位于北纬 38、 东径 76, 平均海拔高度 3000-5500 米种植, 在海拔 4500m 帕米尔 高原地区。
36、气候严寒而干旱, 昼夜温差可达28。 本发明依据玛咖的生物学特性, 在新疆帕米 尔高原高纬度、 高海拔的条件下, 提供一套玛咖高产高效栽培方法, 采用温室基质育苗、 大 田移栽的方法, 首次在海拔 3500 米至 4500 米帕米尔高原严寒而干旱的气候条件下种植玛 咖成功。 0027 (2) 在南美秘鲁山区, 玛咖一般在 9 10 月播种, 播种后约两个月进行间苗, 使植 株有足够的生长空间。本发明提供的适用帕米尔高原高寒高海拔地区玛咖栽培种植的方 法, 玛咖的种植是34月份在温室育苗, 5月份将幼苗移植到大田, 当年10月底至11月份 即可收获产品, 整个生育期为78个月, 比原产地秘鲁缩短。
37、了2个月 ; 在移栽方面, 改变了 过去传统的移苗方式, 规范了整地、 起垅、 栽苗技术规程, 总结了一套适应当地的栽苗技术 管理措施, 当天栽不浇水, 次日一次性浇透, 成活率 98% 以上。 0028 (3) 本发明提供的适用帕米尔高原高寒高海拔地区玛咖栽培种植的方法, 通过采 用大棚统一育苗基质培育成苗, 将腐熟剂肥料培土施用, 采用拮抗菌保障玛咖苗生长期内 的营养需求和防治病虫害, 克服了现有技术未见针对高海拔大田种植玛咖存在的技术瓶 颈, 缩短玛咖的栽培周期, 比原产秘鲁国或我国云南生产玛咖周期缩短了近 2 个月, 达到了 当年栽培当年收获。通过检测玛咖蛋白质含量为 17.5%, 多。
38、糖含量为 14.3%。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 举实施例说明本发明, 但是, 本发明并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30 本发明中选用的所有中草药等原辅料都为本领域熟知选用的, 但不限制本发明的 实施, 另外, 在下述的说明中, 如无特别说明, 涉及的所有皆指 m/m 质量百分比。 0031 实施例一 : 适用帕米尔高原高寒高海拔地区玛咖的栽培种植 适用帕米尔高原高寒高海拔地区玛咖栽培种植的方法, % 按照重量百分比计, 具体种植 栽培方法如下 : (1) 玛咖种子预处理 : 玛咖种子在播种前需经过低温处理, 在1至5下保存7 10天, 在育苗前用约45%百菌清600倍液和55%多菌灵可湿。
39、性粉剂800倍液拌种, 晾干备用 ; 播种前采用浸种催芽处理, 将种子用凉水在室温下浸种 16h-24h 再捞出摊平, 不时翻动, 浸 湿种子即可用于育苗。 0032 (2) 采用大棚基质育苗 : 播种前的需要大棚育苗, 选用大棚育苗设施, 育苗应对玛 咖种子和棚室进行紫外线消毒处理, 创造适合玛咖幼苗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 营养土配制 及苗床以土壤与育苗基质按重量份比 5 : 1 的比例充分混匀, 添加 1% 的草木灰, 苗床地土壤 说 明 书 CN 103960031 A 8 6/8 页 9 选择海拔 2700m 至 3200m, 选择向阳背风地块, 选择肥沃疏松的中性沙壤土, 要求疏松、。
40、 保 肥、 保水, 将配制好的营养土均匀铺在播种床上, 厚度 10cm15cm 待播 ; 玛咖培育苗床采用 穴盘育苗, 玛咖播种量按照每亩 20 30 克核计 ; 将穴盘整齐地排放在大棚内平整的地上, 然后浇足水即可, 棚室要保证充足的光照, 每年 2 月中下旬播种育苗, 苗龄 30 50 天后可 定植移栽, 一般 7 天后玛咖真叶逐渐长出, 14 天后真叶长到 2 3 cm, 30 50 天后玛咖真 叶长到 6 8 cm 高进行移栽 ; 期间采用甜菜内生微杆菌 (Microbacterium maritypicum) 作为拮抗菌, 以灌根方式拮抗菌悬液加入, 灌根处理采用按照 1% 的拮抗菌。
41、喷洒根部土壤, 浇灌拮抗菌活菌数不低于 108cfu/mL 的菌悬液。 0033 (3)定植穴盘播种 : 定植前应整地, 结合深翻每亩施入优质腐熟有机肥按照 2000-2500 公斤 / 亩, 耕翻深度 15 20cm ; 平播作畦, 选择南北向起垄作畦, 垄宽 80cm, 垄 距 40cm, 垄高 25 30cm ; 定植要求在 10cm 土温 (地温) 稳定达到 12后定植, 一般在 4 月 中下旬定植, 定植采用株行距2030cm, 8000-10000株/亩, 定植后当天栽不浇水, 次日一 次性浇透, 生长期 710 天浇一次水, 适时中耕除草, 全生育期 180 天左右。 0034 。
42、实施例二 : 玛咖育苗基质的制备 本发明中采用的玛咖育苗基质 : 通过将小麦、 玉米秸秆粉碎成 1-10mm 的段状, 加水至 含水量 60-80%, 然后按体积比每立方米加入尿素 2-3kg, 羊粪和牛粪按照重量比 1:1 组成 农家肥 5-10kg, 生石灰 1-2kg, 发酵复合菌剂 500-1000g, 并混合均匀, 在空气温度 15-40 下密封堆积发酵, 密封堆积发酵是在覆盖塑料膜或草帘下进行, 发酵开始后每 10 天翻堆一 次, 翻堆时补水至含水量 60%, 发酵时间持续 40 天 ; 发酵完成后采用微波或者紫外消毒法摊 晾至干燥后即可制备获得育苗基质。 0035 本发明中采用的。
43、发酵复合菌剂为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亚种 (Klebsiella pneumoniae subsp pneumonaiae) 、胶 冻 样 芽 胞 杆 菌 (Bacillus mucilaginosus) 、巨 大芽胞杆菌 (Bacillus megaterium) 、 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 subtilis)和绿色木 霉 (Trichoderma viride) 、 铜 绿 假 单 胞 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 、 白 色 链 霉 菌 (Streptomyces albus) 按照重量比1:1:2:1:2 : 3 : 1混合制备获得 ; 在充分固体发酵的情。
44、况 下, 小麦、 玉米秸秆粉碎物的颜色将从浅黄色变成深褐色, 同时粉碎物的发酵堆不再产生发 霉的气味, 发酵完成后摊晾至干燥后即可制备获得基质。 0036 实施例三 : 玛咖栽培中腐熟有机肥的制备 本发明中采用的玛咖栽培中使用的腐熟有机肥, 腐熟有机肥由菌种、 载体和辅料 构成 ; 所用的菌种发酵液按如下比例配伍 : 其中菌种的组分及重量份数为, 灰色链霉菌 (Streptomyces griseus) 20-50 份, 高 山 被 孢 霉 (Mortierella alpina) 5-15 份, 斯 氏 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stutzeri) 5-15 份 , 沼泽红假单胞菌。
45、 (Rhodosedoseudomouas padustris) 20-40 份, 配伍后的菌液充分吸附于载体 ; 载体为小麦、 玉米或豆科秸秆单独 或者混合粉碎物, 颗粒大小为 1-30mm ; 辅料为尿素和农家肥, 其中尿素与农家肥的重量比 为 1:3 ; 载体和辅料的重量比为 5:1 ; 将小麦、 玉米或豆科秸秆粉碎成 1-30mm 的段状, 加水 至含水量 40-70%, 然后按体积比每立方米加入腐熟有机肥 100-300g, 并混合均匀, 在空气 温度 20-40下密封堆制 ; 密封堆制是在密封条件下进行, 堆制开始后每 30 天翻堆一次, 翻 堆时补水至含水量 40-70%, 堆制。
46、时间持续 60 天 ; 堆制完成后摊晾至干燥后即可直接施用于 土壤。 说 明 书 CN 103960031 A 9 7/8 页 10 0037 本发明采用的腐熟有机肥可以有效的将种植土壤改良为微酸性砂质土壤, 这对于 目前帕米尔高原高寒高海拔地区土壤偏碱性不利于玛咖大田种植的现实问题具有重要的 作用和意义。 0038 本发明中, 所选用的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亚种 (Klebsiella pneumoniae subsp pneumonaiae) 、 胶冻样芽胞杆菌 (Bacillus mucilaginosus) 、 巨大芽胞杆菌 (Bacillus megaterium) 、 枯草芽孢杆菌 (。
47、Bacillus subtilis) 和绿色木霉 (Trichoderma viride) 、 铜 绿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 、 白色链霉菌 (Streptomyces albus) 尽管都为常见 的菌种,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公众渠道获得, 但是, 本领域未见采用上述七种菌种 采用混合复合发酵应用在固体物料发酵中, 也未见应用在农作物基质固体物料的发酵中, 同时, 本发明采用的上述菌种发酵液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过程中选用的培养基及培养条 件都为本领域常见和熟知。 0039 本 发 明 中, 所 选 用 的 灰 色 链 霉 菌 (Streptomyce。
48、s griseus) 、 高 山 被 孢 霉 (Mortierella alpina) 、 斯氏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stutzeri) 和沼泽红假单胞菌 (Rhodosedoseudomouas padustris) 尽管都为常见的菌种, 但是经过玛咖大田应用反复验 证, 现有技术记载的采用腐熟剂或者腐熟有机肥配方中采用多脂鳞伞 (Pholiota adiposa) 和柱状黄杆菌 (Flavobacterium columnare) 与灰色链霉菌 (Streptomyces griseus) 、 高 山被孢霉 (Mortierella alpina) 、 斯氏假单胞菌(Pseu。
49、domonas stutzeri) 和沼泽红假单 胞菌 (Rhodosedoseudomouas padustris) 混合发酵客观上存在菌种相互抵触, 明显存在使 用原现有技术采用的菌种组合, 特别是采用多脂鳞伞 (Pholiota adiposa) 和柱状黄杆菌 (Flavobacterium columnare) 与其他常见的菌种复合混合发酵带来土壤的板结不利因素, 不适合玛咖种植需要砂质土壤的需求, 玛咖种植需要的土质应该为砂质土壤, 土质疏松。 为 此, 本发明针对玛咖种植中选配的腐熟剂中不能选用多脂鳞伞 (Pholiota adiposa) 和柱状 黄杆菌 (Flavobacterium columnare) 与其他常见的菌种复合混合固体发酵。 0040 本发明中, 所用的菌种灰色链霉菌 (Streptomyces griseus) 、 高山被孢霉 (Mortierella alpina) 、 斯氏假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