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一种用阳离子氟碳表面活性剂实现岩心表面气湿反转的方法.pdf

  • 上传人:32
  • 文档编号:614155
  • 上传时间:2018-02-26
  • 格式:PDF
  • 页数:8
  • 大小:357.88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353364.4

    申请日:

    2011.11.09

    公开号:

    CN102504790A

    公开日:

    2012.06.2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C09K 8/584登记生效日:20180104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蒋官澄变更后权利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102249 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18号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变更后权利人:102249 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18号|||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9K 8/584申请日:20111109|||公开

    IPC分类号:

    C09K8/584; E21B43/22

    主分类号:

    C09K8/584

    申请人:

    蒋官澄

    发明人:

    蒋官澄; 马莉; 王彦玲; 刘承杰; 金家锋; 徐超

    地址:

    102249 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18号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代理人:

    赵龙群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阳离子氟碳表面活性剂实现岩心表面气湿反转的方法。所用的润湿反转处理剂含有阳离子氟碳表面活性剂、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和极性流体;优选的所用的润湿反转处理剂由FC911、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水配成。本发明还提供将砂岩表面转变为气体润湿性的方法,用含有阳离子氟碳表面活性剂0.1-1wt%的润湿反转处理剂泵入气油井岩石地层中,使岩石地层的砂岩表面全部浸泡于所述润湿反转处理剂中,实现岩心表面气湿反转,能有效的将砂岩表面从液体润湿性转变为气体润湿性,本发明的方法简便易行。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润湿反转处理剂, 包含至少一种阳离子氟碳表面活性剂 ; 至少一种季铵盐表面 活性剂 ; 和至少一种极性流体 ; 所述的阳离子氟碳表面活性剂为全氟辛基磺酰胺季铵碘盐 或含氟烷基酰胺季铵碘盐。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润湿反转处理剂,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阳离子氟碳表面活性剂选 自分子式为 C8F17SO2NH(CH2)3(CH3)3I 的 FC911 或 C7F15CONH(CH2)3N(CH3)I。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润湿反转处理剂,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季铵盐表面活性剂选自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 十二烷基三 甲基溴化铵或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4: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润湿反转处理剂, 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性流体包含水或盐水。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润湿反转处理剂,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与所述 的全氟辛基磺酸季胺碘化物的质量比为 1 ∶ 98 ~ 99。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润湿反转处理剂,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阳离子氟碳表面活性剂在 润湿反转处理剂中的质量浓度为 0.1% -1% ; 优选的, 该质量浓度是 0.2% -0.3%。
    7: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润湿反转处理剂, 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湿反转处理剂由 FC911、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水组成,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与 FC911 的质量比为 1 ∶ 98 ~ 99, 所述润湿反转处理剂中 FC911 的质量浓度为 0.1% -1% ; 优选的, 所述润湿反转处理剂 溶液中 FC911 的质量浓度是 0.2% -0.3%。
    8: 一种将砂岩表面转变为气体润湿性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 : 将权利要求 1 ~ 7 任一项所述的润湿反转处理剂泵入岩石地层中, 使岩石地层的砂岩 表面全部浸于所述润湿反转处理剂中, 使部分砂岩表面从液体润湿性转变为气体润湿性, 达到明显的中间气湿, 油气固三相接触角 θ 从 0°转变为 50 ~ 80°。
    9: 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将砂岩表面转变为气体润湿性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砂岩表 面在润湿反转处理剂中浸泡处理时间为 10 ~ 12 小时 ; 优选的, 所述润湿反转处理剂与砂岩 表面接触处理的温度条件为 20 ~ 60℃。
    10: 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将砂岩表面转变为气体润湿性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由十六烷 基三甲基溴化铵与阳离子氟碳表面活性剂 FC911 按 1 ∶ 98 ~ 99 的质量比组成润湿反转 剂, 加水配成 FC911 浓度为 0.1-1wt %的稀释溶液作为润湿反转处理剂, 将该润湿反转处 理剂泵入气油井岩石地层中, 使岩石地层的砂岩表面全部浸泡于所述润湿反转处理剂中, 地下温度 25 ~ 60℃, 处理时间为 10 ~ 12 小时 ; 优选的, 润湿反转处理剂中 FC911 浓度为 0.2-0.3wt%。

    说明书


    一种用阳离子氟碳表面活性剂实现岩心表面气湿反转的方 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凝析气藏产量和保护油气层的方法,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阳离 子氟碳表面活性剂将地层岩石表面润湿性从油湿或水湿转变为中间气湿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油气资源正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 油气层岩石表面的润湿 性不仅是控制油气层流体在孔隙介质中流动和分布的关键因素, 而且对油气层中油、 气、 水 相对渗透率及采收率也有很大影响。在致密低渗气藏中, 常常由于水的堵塞和凝析油的聚 集使气体渗透率显著降低。水堵塞是由于水力压裂注入的水引起的。随着压力降低到露点 压力以下凝析油会聚集。 液体在岩石中滞留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强的液体润湿使液体运移速 度很慢。 将岩石润湿性从强的液体润湿变为中性气湿可以提高液体的运移速率从而提高气 体产量。
         2008 年, 姚同玉等在 《油田化学》 第 25 卷第 2 期第 101-104 页发表了名为 “气湿 对凝析气藏渗透特征的影响” 的文章, 报道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辛基苯酚聚氧乙烯醚 OP-15、 二甲基硅油 GB-2201、 二氯二甲基硅烷等化学剂能够有效的将 砂岩表面从强的液湿性转变为气湿性, 但是它们使用起来不方便, 并且具有一定危险。
         CN102076809A(CN200980123817.5) 提供了一种用于改变岩石地层可润湿性的方 法, 该方法包括 : 将水润湿性处理剂泵入岩石地层中, 其中所述水润湿性处理剂组合物选自 微乳液、 纳米乳液、 乳液和细乳液, 水润湿性处理剂中的单相微乳液 (SPME) 和原位形成的 微乳液可以在泵送高降滤失挤压处理剂或交联处理剂或其它水基处理剂之前用于逆转先 前用油基泥浆或合成基泥浆钻取的地下岩石的可润湿性。 当水润湿性处理剂接触非极性物 质时通过将非极性物质溶入微乳液中而发生这种润湿性逆转。 可以在一种或多种表面活性 剂和极性相 ( 例如水或盐水 ) 以及最终若干量的有机相接触储层地层并且逆转多孔介质中 发现的可润湿性时形成原位微乳液。 所述微乳液有效用于逆转由非极性物质产生的可润湿 性。
         以上方法中所使用的表面活性剂未能将岩心表面转变为理想的优先气湿表面, 其 中有机硅和聚合物使用操作不方便、 造成地层的损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气湿反转的方法和所用化学剂的缺点和不足, 本发明提供一种润湿反 转处理剂, 本发明还提供将砂岩表面转变为气体润湿性的方法, 用含有阳离子氟碳表面活 性剂的润湿反转处理剂实现岩心表面气湿反转, 能有效的将砂岩表面从液体润湿性转变为 气体润湿性并且简便易行。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
         一种润湿反转处理剂, 包含至少一种阳离子氟碳表面活性剂 ; 至少一种季铵盐表
         面活性剂 ; 和至少一种极性流体 ; 所述的阳离子氟碳表面活性剂为全氟辛基磺酰胺季铵碘 盐或含氟烷基酰胺季铵碘盐。
         进一步优选的, 所述阳离子氟碳表面活性剂选自 FC911 或 C7F15CONH(CH2)3N(CH3)I。
         所述的季铵盐表面活性剂选自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CTAB)、 十二烷基三甲基溴 化铵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 (1227)、 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或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 铵。
         所述极性流体包含水或盐水。
         所述的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与所述的阳离子氟碳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 1 ∶ 98 ~ 99。
         所述的阳离子氟碳表面活性剂在润湿反转处理剂中的质量浓度为 0.1 % -1 %。 进 一 步 优 选 的, 所述润湿反转处理剂溶液中阳离子氟碳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浓度是 0.2% -0.3%。
         术语说明 :
         FC911 分子式为 : C8F17SO2NH(CH2)3(CH3)3I。
         所述 FC911 和 C7F15CONH(CH2)3N(CH3)I 均为阳离子氟碳表面活性剂, 均为公知原 料, 可市购。
         根据本发明, 优选的, 所述润湿反转处理剂由 FC911、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水 组成,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CTAB) 与 FC911 的质量比为 1 ∶ 98 ~ 99, 所述润湿反转处理 剂中 FC911 的质量浓度为 0.1% -1%。进一步优选的, 所述润湿反转处理剂溶液中 FC911 的质量浓度是 0.2% -0.3%。
         本发明所述润湿反转处理剂用于实现岩心表面气湿反转处理。具体方法如下 :
         一种将砂岩表面转变为气体润湿性的方法, 该方法包括 :
         将润湿反转处理剂泵入岩石地层中, 其中所述润湿反转处理剂如上所述, 包含 :
         至少一种阳离子氟碳表面活性剂 ; 至少一种季铵盐表面活性剂 ; 和至少一种极性 流体 ;
         使岩石地层的砂岩表面全部浸于所述润湿反转处理剂中, 使部分砂岩表面从液 体润湿性转变为气体润湿性, 达到明显的中间气湿, 油气固三相接触角 θ 从 0° 转变为 50-80°。
         进一步优选的, 所述砂岩表面在润湿反转处理剂中浸泡处理时间为 10-12 小时。
         进一步优选的, 所述润湿反转处理剂与砂岩表面接触处理的温度条件为 20 ~ 60℃。
         根据本发明, 一种优选的方案是 : 将砂岩表面转变为气体润湿性的方法, 由十六烷 基三甲基溴化铵与阳离子氟碳表面活性剂 FC911 按 1 ∶ 98 ~ 99 的质量比组成润湿反转 剂, 加水配成 FC911 浓度为 0.1-1wt %的稀释溶液作为润湿反转处理剂, 将该润湿反转处 理剂泵入气油井岩石地层中, 使岩石地层的砂岩表面全部浸泡于所述润湿反转处理剂中, 地下温度 25 ~ 60 ℃, 处理时间为 10-12 小时。优选的, 润湿反转处理剂中 FC911 浓度为 0.2-0.3wt%。
         本发明中用含氟碳表面活性剂的润湿反转处理剂获得气湿性岩心的机理如下 :
         氟碳表面活性剂具有既疏水又疏油的特殊性能, 是由于氟原子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氟原子体积比较小, 范德华半径仅比氢原子的大 10%左右, 会将碳骨架严密裹住, 所 以氟碳分子会采取 “Z” 字形排部, 进而使得外面的原子很难进入氟碳分子中, 又由于氟的强 电负性, 使得 C-F 键的共用电子对偏向氟原子, 在碳骨架外围形成一种负电保护层, 其他的 电负性亲核试剂由于同性电荷的排斥很难接近碳原子, 从而使得氟碳表面活性剂具有屏蔽 作用。 氟是所有元素中原子电负性最大的, 为 4.0, 所以与碳氢分子相比较, 氟碳分子极其难 -1 被氧化 ; C-F 的键能为 484kJ·mol , 比其他单键键能都大, 比 C-H 键能大 69kJ·mol-1, 并且 极化率比较小, 故 C-F 键非常牢固, 很难以共价键的均裂方式断裂分解, 也难以共价键的异 裂方式分解, 从而使得氟碳表面活性剂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 而且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碳氟键的极化率也小, 因此含有大量 C-F 键的化合物的分子间凝聚力小, 结果使表面自由 能也降低, 形成了对各种液体很难润湿、 很难附着的特有性质。
         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特点和优良效果 :
         (1) 由于氟碳表面活性剂优良的疏水疏油性能, 处理后可使砂岩表面达到明显的 中间气湿, 可用于改善地层润湿性, 有利于提高凝析气井气体采收率以及改善地层堵塞现 象。
         (2) 本发明所使用的氟碳表面活性剂水溶性好, 无毒性, 因此使用安全方便。
         (3) 使用氟碳表面活性剂, 可以避免有机硅以及聚合物带来的对地层的污染以及 施工上的各种繁琐操作。附图说明
         图 1 是水滴在未处理的砂岩岩心表面的形状和接触角 θ, θ=0;
         图 2-6 是水滴在实施例 1-5 的处理后的砂岩岩心表面的形状和水气固三相接触角 大小 θ, θ = 65°, 72°, 80°, 40°, 40° ;
         图 7 是油滴在未处理的砂岩岩心表面的形状和接触角 θ, θ=0;
         图 8-12 是油滴在本发明实施例 1-5 的处理后的砂岩岩心表面的形状和油气固三 相接触角 θ 大小, θ = 64°, 68°, 74°, 52°, 76° ;
         其中, 水相为 0.2%的 NaCl, 油相为正癸烷。润湿反转处理剂配方为十六烷基三甲 基溴化铵与阳离子氟碳表面活性剂 FC911 的水溶液, 处理方法如实施例 1, 处理剂浓度分别 为 0、 0.1% FC911、 0.2% FC911、 0.3% FC911、 0.5% FC911、 1.0% FC9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但并不限制本发明。 除特别说明外, 实施 例中所有百分比均为质量百分比, 所用原料均为本领域常用材料。所使用的氟碳表面活性 剂 FC911、 C7F15CONH(CH2)3N(CH3)I 由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提供。
         实施例 1 :
         润湿反转处理剂是由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与阳离子氟碳表面活性剂 FC911 组 成的水溶液, FC911 质量百分比为 0.1%,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与 FC911 质量比为 1 ∶ 99。
         砂岩表面润湿反转实验方法 : 先将砂岩岩心切片, 制成直径 2.5cm, 厚度大约为 1cm 的岩心薄片, 并将其表面打磨光滑。然后将岩心片用乙醇、 丙酮清洗干净。将岩心片浸 泡在所述的润湿反转处理剂中, 在 25℃温度下处理 10 小时, 然后将岩心片取出在室温下晾干或烘干。
         上测定岩心薄片表面润湿性使用的是停滴法, 具体测定方法如下 :
         将处理后的岩心片放在仪器载物台上, 然后用微量进样器吸入水和油, 分别在岩 心表面滴下大小大约 0.3cm 的水滴和油滴。然后仪器拍照记入电脑, 采用量角法根据照片 计算出接触角的大小, 每块岩心重复此操作三次, 读取接触角的平均值。
         油为正癸烷 (n-C10), 相对密度为 0.73, 粘度 0.92cp, 空气 / 正癸烷表面张力 23.4mN/m。水为 0.2%的 NaCl, 密度 1.012, 粘度 1.0cp, 空气 / 盐水表面张力为 72.8mN/m。 测量温度为室温 25℃。
         本实施例中测量处理后岩心片表面接触角, 盐水 \ 空气 \ 砂岩系统接触角为 65° ( 如图 2 所示 ), 正癸烷 \ 空气 \ 砂岩系统接触角为 64° ( 如图 8 所示 )。
         实施例 2 :
         如实施例 1 所述, 不同的是润湿反转处理剂溶液中 FC911 质量浓度为 0.2%。
         本实施例测量处理后岩心表面接触角, 盐水 \ 空气 \ 砂岩系统接触角为 72° ( 如 图 3 所示 ), 正癸烷 \ 空气 \ 砂岩系统接触角为 68° ( 如图 9 所示 )。
         实施例 3 :
         如实施例 1 所述, 所不同的是润湿反转处理剂溶液中 FC911 质量浓度为 0.3%。 本 实施例处理后测量岩心表面接触角, 盐水 \ 空气 \ 砂岩系统接触角为 80° ( 如图 4 所示 ), 正癸烷 \ 空气 \ 砂岩系统接触角为 74° ( 如图 10 所示 )。
         实施例 4 :
         如实施例 1 所述, 所不同的是润湿反转处理剂溶液中 FC911 质量浓度为 0.5%。 本 实施例测量处理后岩心表面接触角, 盐水 \ 空气 \ 砂岩系统接触角为 40° ( 如图 5 所示 ), 正癸烷 \ 空气 \ 砂岩系统接触角为 52° ( 如图 11 所示 )。
         实施例 5 :
         如实施例 1 所述, 所不同的是润湿反转处理剂溶液中 FC911 质量浓度为 1.0%。 本 实施例测量处理后岩心表面接触角, 盐水 \ 空气 \ 砂岩系统接触角为 40° ( 如图 6 所示 ), 正癸烷 \ 空气 \ 砂岩系统接触角为 76° ( 如图 12 所示 )。
         实施例 6 :
         润湿反转处理剂是由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与阳离子氟碳表面活性剂 FC911 组 成的水溶液, 溶液中 FC911 质量百分比为 0.3%,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与 FC911 质量比为 1 ∶ 98。
         砂岩表面润湿反转实验方法如实施例 1 所述, 所不同的是将岩心片浸泡在所述的 润湿反转处理剂中, 在 50℃下温度下处理 10 小时, 然后将岩心片取出在室温下晾干或烘 干。岩心片表面润湿性测定方法同实施例 1。本实施例处理后岩心表面接触角, 盐水 \ 空气 \ 砂岩系统接触角为 75°, 正癸烷 \ 空气 \ 砂岩系统接触角为 75°。
         实施例 7 :
         润湿反转处理剂是由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与阳离子氟碳表面活性剂 C7F15CONH(CH2)3N(CH3)I 组成的水溶液, 溶液中 C7F15CONH(CH2)3N(CH3)I 质量百分比为 0.3%,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与 C7F15CONH(CH2)3N(CH3)I 质量比为 1 ∶ 99。
         砂岩表面润湿反转实验方法如实施例 1 所述, 所不同的是将岩心片浸泡在所述的润湿反转处理剂中, 在 40 ℃下温度下处理 12 小时, 然后将岩心片取出在室温下晾干或烘 干。岩心片表面润湿性测定方法同实施例 1。本实施例处理后岩心表面接触角, 盐水 \ 空气 \ 砂岩系统接触角为 55°, 正癸烷 \ 空气 \ 砂岩系统接触角为 70°。
         实施例 8 : 应用例, 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 3# 凝析气井
         润湿反转处理剂是由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与阳离子氟碳表面活性剂 FC911 组 成的水溶液, 溶液中 FC911 质量百分比为 0.35%,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与 FC911 质量比为 1 ∶ 99。
         将砂岩表面转变为气体润湿性的方法, 将所述的润湿反转处理剂泵入气油井岩石 地层中, 使岩石地层的砂岩表面全部浸泡于其中, 地下温度 60℃, 处理时间 10-12 小时, 使 砂岩表面从液体润湿性转变为气体润湿性, 达到明显的中间气湿, 油气固三相接触角从 0° 变为约 75°。实际生产中, 间隔半年处理一次, 最终能使凝析气井的生产指数提高 2-3 倍。

    关 键  词:
    一种 阳离子 表面活性剂 实现 岩心 表面 反转 方法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用阳离子氟碳表面活性剂实现岩心表面气湿反转的方法.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1415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