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1

一种吊顶面板分层安装的集成吊顶.pdf

  • 上传人:大师****2
  • 文档编号:613800
  • 上传时间:2018-02-26
  • 格式:PDF
  • 页数:31
  • 大小:915.35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370324.0

    申请日:

    2011.11.21

    公开号:

    CN102518244A

    公开日:

    2012.06.2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E04B 9/06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海盐法狮龙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变更后:法狮龙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314300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武原镇盐湖公路工业新区一星路3号变更后:314300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武原镇盐湖公路工业新区一星路3号|||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E04B9/06; E04B9/10; E04B9/12; E04B9/18; E04B9/24

    主分类号:

    E04B9/06

    申请人:

    海盐法狮龙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沈正华

    地址:

    314300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武原镇盐湖公路工业新区一星路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33209

    代理人:

    杨显俭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吊顶面板分层安装的集成吊顶。目前还没有一种可实现吊顶面板分层安装的结构。本发明包括数根主龙骨和数根上层三角龙骨,其特征是:还包括上层面板、下层面板、一号三角龙骨、二号三角龙骨、连接卡板、边框和数根下层三角龙骨,一号三角龙骨和二号三角龙骨之间形成下凸区域,连接卡板围成一圈下凸结构,横安装平面和横压条之间形成横安装槽,竖安装平面和竖压条之间形成竖安装槽,下层三角龙骨位于下凸区域内,下层面板卡接在竖安装槽和下层三角龙骨中,上层面板卡接在横安装槽和上层三角龙骨中,该上层面板位于下凸区域外。本发明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性能可靠,可实现吊顶面板高低分层安装。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吊顶面板分层安装的集成吊顶, 包括数根主龙骨和数根上层三角龙骨, 所述数 根主龙骨之间相互平行, 所述数根上层三角龙骨均安装在主龙骨下方, 该数根上层三角龙 骨均与主龙骨垂直, 其特征在于 : 还包括上层面板、 下层面板、 一号三角龙骨、 二号三角龙 骨、 连接卡板、 边框和数根下层三角龙骨, 所述一号三角龙骨和二号三角龙骨均安装在数根 上层三角龙骨上, 该一号三角龙骨和二号三角龙骨之间形成下凸区域 ; 所述连接卡板包括 卡板本体、 卡条、 横压条和竖压条, 所述卡条固定在卡板本体的顶部, 所述横压条固定在卡 板本体的上部, 该横压条位于卡板本体的一侧, 所述横压条呈横向结构, 所述竖压条固定在 卡板本体的底部, 该竖压条呈竖向结构, 所述卡条卡接在围成下凸区域的一号三角龙骨、 二 号三角龙骨和上层三角龙骨上, 所述连接卡板围成一圈下凸结构, 所述竖压条位于上层三 角龙骨的下方 ; 所述边框的顶部设置有横安装平面, 该边框的下部设置有竖安装平面, 所述 边框的一侧与卡板本体的一侧固定, 所述横安装平面和横压条配合, 该横安装平面和横压 条之间形成横安装槽, 所述竖安装平面和竖压条配合, 该竖安装平面和竖压条之间形成竖 安装槽 ; 所述下层三角龙骨安装在上层三角龙骨下方, 该下层三角龙骨位于下凸区域内, 所 述下层面板卡接在竖安装槽和下层三角龙骨中 ; 所述上层面板卡接在横安装槽和上层三角 龙骨中, 该上层面板位于下凸区域外, 所述上层面板卡接在横安装槽中的一侧设置有横向 卡接边。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吊顶面板分层安装的集成吊顶,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一号三角 龙骨和二号三角龙骨均与上层三角龙骨齐平。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吊顶面板分层安装的集成吊顶,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一号三角 龙骨和二号三角龙骨平行, 该一号三角龙骨和二号三角龙骨均与上层三角龙骨垂直。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所述的吊顶面板分层安装的集成吊顶, 其特征在于 : 还包 括双层吊钩, 所述双层吊钩包括双层吊钩本体, 所述双层吊钩本体的上部设置有龙骨孔, 该 双层吊钩本体的下部设置有龙骨卡槽 ; 所述下层三角龙骨通过双层吊钩安装在上层三角龙 骨下方, 所述上层三角龙骨穿接在龙骨孔中, 所述下层三角龙骨穿接在龙骨卡槽中。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所述的吊顶面板分层安装的集成吊顶, 其特征在于 : 还包 括十字连接件, 所述十字连接件包括连接件本体、 一号连接头、 二号连接头和三号连接头, 所述一号连接头、 二号连接头和三号连接头均固定在连接件本体上 ; 所述一号连接头的背 面设置有一号卡槽, 所述二号连接头的背面设置有二号卡槽, 所述三号连接头的背面设置 有三号卡槽, 所述一号卡槽、 二号卡槽和三号卡槽形成 “T” 字型结构 ; 所述一号三角龙骨和 二号三角龙骨均通过十字连接件安装在上层三角龙骨上。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所述的吊顶面板分层安装的集成吊顶, 其特征在于 : 所述 连接卡板中的横压条和竖压条均为弧形结构。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所述的吊顶面板分层安装的集成吊顶, 其特征在于 : 所述 连接卡板还包括角片固定槽和龙骨支撑肩, 所述角片固定槽固定在卡板本体的下部, 该角 片固定槽位于卡板本体的另一侧 ; 所述龙骨支撑肩固定在卡板本体的上部, 该龙骨支撑肩 位于卡板本体的另一侧。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所述的吊顶面板分层安装的集成吊顶,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连 接卡板还包括一号凸筋和二号凸筋, 所述一号凸筋固定在卡板本体的一侧, 该一号凸筋位 于横压条的下方, 所述边框中设置有一号凹槽, 所述一号凸筋卡接在一号凹槽中 ; 所述二号 2 凸筋固定在卡板本体的一侧, 该二号凸筋位于横压条的下方, 所述边框中设置有二号凹槽, 所述二号凸筋卡接在二号凹槽中。
    9: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吊顶面板分层安装的集成吊顶,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十字连接 件还包括四号连接头, 所述四号连接头固定在连接件本体上, 该四号连接头的背面设置有 四号卡槽, 所述一号卡槽、 二号卡槽、 三号卡槽和四号卡槽形成 “十” 字型结构。
    10: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吊顶面板分层安装的集成吊顶,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十字连接 件中一号连接头的背面设置有一号左侧边和一号右侧边, 该一号左侧边和一号右侧边之间 形成一号卡槽 ; 所述二号连接头的背面设置有二号左侧边和二号右侧边, 该二号左侧边和 二号右侧边之间形成二号卡槽 ; 所述三号连接头的背面设置有三号左侧边和三号右侧边, 该三号左侧边和三号右侧边之间形成三号卡槽。

    说明书


    一种吊顶面板分层安装的集成吊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吊顶, 尤其是涉及一种吊顶面板分层安装的集成吊顶, 属于 建材吊顶装饰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集成吊顶的使用相当广泛, 集成吊顶通常通过主龙骨固定在建筑物的 室内顶部, 三角龙骨通过连接件与主龙骨相连接, 然后面板或电器依设计而成的形状如正 方形、 长方形等与龙骨配合, 如通过卡接等方式安装成整体吊顶。
         虽然现有的集成吊顶可以使室内的吊顶处于同一水平面内, 但是, 在上述现有的 集成吊顶结构中, 三角龙骨通常是横向平行排布或者纵向平行排布, 而位于同一水平面中 的三角龙骨的排布方向只能择一选取, 即同一水平面中的三角龙骨只能横向平行排布或者 纵向平行排布, 不能在同一水平面中出现三角龙骨相交叉的情况。 由此可知, 在安装吊顶面 板时, 一块吊顶面板仅仅只能通过吊顶面板两侧的卡接边角分别安装在相互平行的两根三 角龙骨上, 降低了集成吊顶的结构牢固度, 仅凭两根三角龙骨难以将重量较重的集成吊顶 电器牢固的固定在集成吊顶上, 从而给安装重量较重的集成吊顶电器或者重量较重的其他 吊顶装置带来极大的不便。
         此外, 随着用户生活要求的提高以及房屋结构的多样性发展, 对于集成吊顶只在 同一平面内的结构已不能满足现有用户的需求, 有很多用户希望室内吊顶更加个性化, 需 要吊顶的整体存在高低层次, 即采用在同一吊顶的空间内, 现实吊顶面板的高低分层。 有些 用户还希望在分层处安装装饰灯等吊顶电器来进行装饰, 如果采用现有技术的吊顶方式, 由于吊顶分层后使得安装面板的高度不同, 导致安装面板的三角龙骨的高度不同。
         若需要在同一吊顶的空间内实现吊顶面板的高低分层, 现有技术中需要改变主龙 骨或三角龙骨的高底安装才可实现吊顶面板高低分层安装, 这虽然可以达到吊顶面板分层 的目的, 但是安装起来非常麻烦, 比如需要安装前事先计算主龙骨或三角龙骨的高度差, 对 于安装来说效率相当低, 并且在同一室内安装完成的高低分层的面板后, 不同层的面板结 合处非常不美观, 从而大大影响集成吊顶的整体效果。例如, 公开日为 2011 年 07 月 27 日, 公开号为 CN201908381U 的中国专利中, 公开了一种集成吊顶, 该集成吊顶包括悬架和复数 个扣板, 悬架包括悬挂在室内上部空间的复数行主龙骨、 和固定在该主龙骨下方的复数列 三角龙骨, 悬架包括第一层悬架和位于该第一层悬架下方的第二层悬架, 该第一层悬架上 嵌入扣板而形成第一层吊顶, 该第二层悬架上嵌入扣板而形成第二层吊顶, 该第一层吊顶 和第二层吊顶的衔接处设有相互嵌合的 L 型三角龙骨和 L 型扣板 ; 该集成吊顶通过第一层 悬架和第二层悬架来铺设的第一层吊顶和第二层吊顶, 不仅使得分层吊顶安装时的工作量 大, 而且给分层吊顶的安装带来较大的不便, 难以方便的对齐吊顶。
         综上所述, 目前还没有一种可实现吊顶面板分层安装的结构, 从而给吊顶面板的 分层安装带来较大的不便, 影响集成吊顶的效果, 阻碍了集成吊顶行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 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设计 合理, 使用方便, 性能可靠, 可实现吊顶面板高低分层安装的吊顶面板分层安装的集成吊 顶。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该吊顶面板分层安装的集成吊顶包括 数根主龙骨和数根上层三角龙骨, 所述数根主龙骨之间相互平行, 所述数根上层三角龙骨 均安装在主龙骨下方, 该数根上层三角龙骨均与主龙骨垂直, 其结构特点在于 : 还包括上层 面板、 下层面板、 一号三角龙骨、 二号三角龙骨、 连接卡板、 边框和数根下层三角龙骨, 所述 一号三角龙骨和二号三角龙骨均安装在数根上层三角龙骨上, 该一号三角龙骨和二号三角 龙骨之间形成下凸区域 ; 所述连接卡板包括卡板本体、 卡条、 横压条和竖压条, 所述卡条固 定在卡板本体的顶部, 所述横压条固定在卡板本体的上部, 该横压条位于卡板本体的一侧, 所述横压条呈横向结构, 所述竖压条固定在卡板本体的底部, 该竖压条呈竖向结构, 所述卡 条卡接在围成下凸区域的一号三角龙骨、 二号三角龙骨和上层三角龙骨上, 所述连接卡板 围成一圈下凸结构, 所述竖压条位于上层三角龙骨的下方 ; 所述边框的顶部设置有横安装 平面, 该边框的下部设置有竖安装平面, 所述边框的一侧与卡板本体的一侧固定, 所述横安 装平面和横压条配合, 该横安装平面和横压条之间形成横安装槽, 所述竖安装平面和竖压 条配合, 该竖安装平面和竖压条之间形成竖安装槽 ; 所述下层三角龙骨安装在上层三角龙 骨下方, 该下层三角龙骨位于下凸区域内, 所述下层面板卡接在竖安装槽和下层三角龙骨 中; 所述上层面板卡接在横安装槽和上层三角龙骨中, 该上层面板位于下凸区域外, 所述上 层面板卡接在横安装槽中的一侧设置有横向卡接边。由此使得本发明无需改变主龙骨或 三角龙骨的高底就能够实现吊顶面板高低分层安装的目的, 上层的吊顶面板安装在横安装 平面和横压条之间的横安装槽中, 下层的吊顶面板安装在竖安装平面和竖压条之间的竖安
         装槽上。 本发明中的下层面板形成下凸结构, 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要求, 例如可以使得室内 的集成吊顶上下分层, 增强室内立体感, 有利于个性化设置 ; 又如当室内顶部存在下凸结构 时, 无需整体下移整个集成吊顶, 只需将本实施例中的下凸区域设置在下凸结构的位置即 可, 能够提高集成吊顶的高度, 从而能够提高室内空间的利用率。
         作为优选, 本发明所述一号三角龙骨和二号三角龙骨均与上层三角龙骨齐平。
         作为优选, 本发明所述一号三角龙骨和二号三角龙骨平行, 该一号三角龙骨和二 号三角龙骨均与上层三角龙骨垂直。
         作为优选, 本发明还包括双层吊钩, 所述双层吊钩包括双层吊钩本体, 所述双层吊 钩本体的上部设置有龙骨孔, 该双层吊钩本体的下部设置有龙骨卡槽 ; 所述下层三角龙骨 通过双层吊钩安装在上层三角龙骨下方, 所述上层三角龙骨穿接在龙骨孔中, 所述下层三 角龙骨穿接在龙骨卡槽中。
         作为优选, 本发明还包括十字连接件, 所述十字连接件包括连接件本体、 一号连接 头、 二号连接头和三号连接头, 所述一号连接头、 二号连接头和三号连接头均固定在连接件 本体上 ; 所述一号连接头的背面设置有一号卡槽, 所述二号连接头的背面设置有二号卡槽, 所述三号连接头的背面设置有三号卡槽, 所述一号卡槽、 二号卡槽和三号卡槽形成 “T” 字型 结构 ; 所述一号三角龙骨和二号三角龙骨均通过十字连接件安装在上层三角龙骨上。由此 使得本发明通过十字连接件能够将相互交叉的三角龙骨安装在同一平面中, 有利于安装重量较重的吊顶组件。
         作为优选, 本发明所述连接卡板中的横压条和竖压条均为弧形结构。
         作为优选, 本发明所述连接卡板还包括角片固定槽和龙骨支撑肩, 所述角片固定 槽固定在卡板本体的下部, 该角片固定槽位于卡板本体的另一侧 ; 所述龙骨支撑肩固定在 卡板本体的上部, 该龙骨支撑肩位于卡板本体的另一侧。
         作为优选, 本发明所述连接卡板还包括一号凸筋和二号凸筋, 所述一号凸筋固定 在卡板本体的一侧, 该一号凸筋位于横压条的下方, 所述边框中设置有一号凹槽, 所述一号 凸筋卡接在一号凹槽中 ; 所述二号凸筋固定在卡板本体的一侧, 该二号凸筋位于横压条的 下方, 所述边框中设置有二号凹槽, 所述二号凸筋卡接在二号凹槽中。
         作为优选, 本发明所述十字连接件还包括四号连接头, 所述四号连接头固定在连 接件本体上, 该四号连接头的背面设置有四号卡槽, 所述一号卡槽、 二号卡槽、 三号卡槽和 四号卡槽形成 “十” 字型结构。
         作为优选, 本发明所述十字连接件中一号连接头的背面设置有一号左侧边和一号 右侧边, 该一号左侧边和一号右侧边之间形成一号卡槽 ; 所述二号连接头的背面设置有二 号左侧边和二号右侧边, 该二号左侧边和二号右侧边之间形成二号卡槽 ; 所述三号连接头 的背面设置有三号左侧边和三号右侧边, 该三号左侧边和三号右侧边之间形成三号卡槽。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 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 无需改变主龙骨或者三角龙骨的 高底安装就可以实现吊顶面板高低分层安装的功能, 而且能够使得不同高低位置的吊顶面 板结合相当美观, 在一号三角龙骨和二号三角龙骨之间形成的下凸区域可以为矩形或者正 方形的外凸结构, 有利于提高集成吊顶的整体品质。本发明除了能够实现面板吊面高低分 层之外, 还可以在一个平面内安装其它装饰物, 如吊灯等。本发明扩大了集成吊顶的适用 面, 提高了室内空间的利用率, 当室内顶部局部出现凸块时, 无需整个集成吊顶的位置下 移。只需将本发明中的下凹区域设置在有凸块的位置即可。
         本发明中双层吊钩的结构简单, 设计合理, 上层三角龙骨穿接在龙骨孔中, 下层三 角龙骨穿接在龙骨卡槽中, 从而实现三角龙骨高低分层安装的目的, 同时保证分层安装的 下层龙骨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有利于提高整体分层吊顶的美观度。
         本发明中集成吊顶中的三角龙骨能够卡接在十字连接件的一号卡槽、 二号卡槽、 三号卡槽和四号卡槽中, 使得三角龙骨能够在同一平面内交错排布, 一方面, 可使吊顶面板 或者吊顶电器与三角龙骨之间的安装面增多, 有利于增强固定吊顶面板或者安装其他吊顶 电器的强度, 尤其是便于将重量较重的吊顶面板或者吊顶电器安装到三角龙骨上, 减少了 安装过程中的工作量, 提高了集成吊顶的安全性能 ; 另一方面, 由于三角龙骨能够在同一平 面内实现交错排布, 可使集成吊顶的结构和设计更加多样化, 有利于集成吊顶的花样结构 或者设计效果得以方便的实施和安装, 增强集成吊顶在装饰方面的效果, 有利于促进集成 吊顶行业的发展。
         本发明的结构简单, 设计合理, 安装方便, 可实现吊顶面板高低分层安装, 有利于 促进集成吊顶行业更好的发展。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吊顶面板分层安装的集成吊顶的结构示意图。图 2 是图 1 中 A-A 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 3 是图 1 中 B-B 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 4 是图 1 中 C-C 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 5 是图 1 中 D-D 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 6 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号三角龙骨和二号三角龙骨之间形成的下凸区域的结 构示意图。
         图 7 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一号上层三角龙骨、 一号三角龙骨、 二号上层三角龙骨 和二号三角龙骨组成的下凸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 8 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带有横向卡接边的上层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 9 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双层吊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 10 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双层吊钩安装在上层三角龙骨和下层三角龙骨上的结 构示意图。
         图 11 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双层吊钩的安装在集成吊顶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 12 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连接卡板和边框之间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 13 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边框的主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 14 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边框的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 15 是图 14 中 C 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 16 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连接卡板的主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 17 是图 16 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 18 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连接卡板的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 19 是图 17 中 A 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 20 是图 18 中 B 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 21 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连接卡板和边框安装在集成吊顶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 22 是图 21 中 D 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 23 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十字连接件的主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 24 是图 23 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 25 是图 23 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 26 是图 23 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 27 是图 23 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 28 是图 23 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 29 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十字连接件在安装在集成吊顶上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 30 是图 2 中 E 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 31 是图 3 中 F 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 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参见图 1 至图 31, 本实施例中吊顶面板分层安装的集成吊顶包括数根主龙骨 1、 数根上层三角龙骨 21、 数根下层三角龙骨 22、 数块上层面板 31、 数块下层面板 32、 一号三角龙 骨 41、 二号三角龙骨 42、 数个双层吊钩 5、 四块连接卡板 6、 四个边框 7 和数个十字连接件 8。
         本实施例中的双层吊钩 5 包括双层吊钩本体 51, 该双层吊钩本体 51 为不锈钢材 质。本实施例中双层吊钩本体 51 的上部设置有龙骨孔 52, 龙骨孔 52 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 置有左配合槽 521 和右配合槽 522, 该左配合槽 521 和右配合槽 522 均靠近龙骨孔 52 的顶 部。本实施例中的龙骨孔 52 为倒梯形结构。本实施例中双层吊钩本体 51 的下部设置有龙 骨卡槽 53, 龙骨卡槽 53 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左支撑槽 531 和右支撑槽 532。左支撑槽 531 和右支撑槽 532 均靠近龙骨卡槽 53 的顶部。本实施例中的龙骨卡槽 53 位于龙骨孔 52 的正下方。
         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卡板 6 包括卡板本体 61、 卡条 62、 横压条 63、 竖压条 64、 角片固 定槽 65、 一号凸筋 66、 二号凸筋 67、 龙骨支撑肩 68, 该连接卡板 6 为一体式结构。本实施例 中的卡条 62 固定在卡板本体 61 的顶部, 通过卡条 62 能够将连接卡板 6 固定到三角龙骨上。
         本实施例中的横压条 63 为弧形结构, 该横压条 63 固定在卡板本体 61 的上部。本 实施例中的横压条 63 位于卡板本体 61 的一侧, 该横压条 63 呈横向结构。需要说明的是, 本发明中所说的横压条 63 呈横向结构指的是广义上的横向结构, 即指的是横压条 63 是向 横向延伸的, 如向左延伸, 而且, 该横压条 63 与水平面之间是可以存在一定的角度的, 只要 横压条 63 与吊顶边框配合后能够将吊顶面板卡紧即可。本实施例中的竖压条 64 为弧形结 构, 该竖压条 64 固定在卡板本体 61 的底部, 本实施例中的竖压条 64 呈竖向结构。需要说 明的是, 本发明中所说的竖压条 64 呈竖向结构指的是广义上的竖向结构, 即指的是竖压条 64 是向下延伸的, 而且, 该竖压条 64 与竖直线之间是可以存在一定的角度, 只要竖压条 64 与吊顶边框配合后能够将吊顶面板卡紧即可。
         本实施例中的角片固定槽 65 固定在卡板本体 61 的下部, 该角片固定槽 65 位于卡 板本体 61 的另一侧。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卡板 6 在使用时, 采用角片及紧固件通过角片固定 槽 65 进行固定, 有利于增加牢固度, 尤其使得位于转角处的连接更加牢固 ; 采用相同结构 连接在一起并实现转角连接的连接卡板 6 的配合更加紧密, 吊顶扣板之间不会产生缝隙。
         本实施例中的一号凸筋 66 固定在卡板本体 61 的一侧, 该一号凸筋 66 位于横压条 63 的下方。本实施例中的二号凸筋 67 固定在卡板本体 61 的一侧, 该二号凸筋 67 位于横压 条 63 的下方。本实施例中的一号凸筋 66 位于二号凸筋 67 的上方。
         本实施例中的龙骨支撑肩 68 固定在卡板本体 61 的上部, 该龙骨支撑肩 68 位于卡 板本体 61 的另一侧。该龙骨支撑肩 68 既能够保持连接卡板 6 的平衡, 又能够限制连接卡 板 6 的上下位置关系, 便于连接卡板 6 的安装, 有利于确保吊顶面板的安装更加平整。本实 施例中的龙骨支撑肩 68 和横压条 63 相齐平, 其实, 本实施例中的横压条 63 在一定程度上 也能够起到类似龙骨支撑肩 68 的作用。
         本发明中所说的卡板本体 61 的顶部、 卡板本体 61 的上部、 卡板本体 61 的底部和 卡板本体 61 的下部的位置,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属于公知常识, 故此 处不再对上述位置关系进行详述。
         本发明中边框 7 的顶部设置有横安装平面 71, 该边框 7 的下部设置有竖安装平面 72。 本实施例中边框 7 的一侧与卡板本体 61 的一侧固定, 横安装平面 71 和横压条 63 配合, 该横安装平面 71 和横压条 63 之间形成横安装槽 91 ; 竖安装平面 72 和竖压条 64 配合, 该竖安装平面 72 和竖压条 64 之间形成竖安装槽 92。
         本实施例的边框 7 中设置有一号凹槽 75 和二号凹槽 76, 该一号凹槽 75 和二号凹 槽 76 分别与一号凸筋 66 和二号凸筋 67 相配合, 一号凸筋 66 卡接在一号凹槽 75 中, 二号 凸筋 67 卡接在二号凹槽 76 中。
         本实施例中边框 7 的一侧设置有受力台阶 73, 连接卡板 6 的下部顶在受力台阶 73 上, 使得面板分层安装结构的整体更加牢固。 本实施例中边框 7 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槽 74, 该 边框 7 可以通过螺丝固定在卡板本体 61 的一侧, 用于固定的螺丝穿接在固定槽 74 中。
         本实施例的边框 7 中设置有角片安装槽 77, 本实施例中的边框 7 在使用时, 采用角 片及紧固件通过角片安装槽 77 进行固定, 有利于增加牢固度, 尤其使得位于转角处的连接 更加牢固, 采用相同结构连接在一起并实现转角连接的边框 7 的配合更加紧密, 吊顶扣板 之间不会产生缝隙。
         本实施例中的十字连接件 8 包括一号连接头 81、 二号连接头 82、 三号连接头 83、 四 号连接头 84 和连接件本体 85。 本实施例中的一号连接头 81、 二号连接头 82、 三号连接头 83 和四号连接头 84 均固定在连接件本体 85 上, 该连接件本体 85、 一号连接头 81、 二号连接头 82、 三号连接头 83 和四号连接头 84 为一体式结构。在一号连接头 81 的背面设置有一号卡 槽 813, 在二号连接头 82 的背面设置有二号卡槽 823, 在三号连接头 83 的背面设置有三号 卡槽 833, 在四号连接头 84 的背面设置有四号卡槽 843, 该一号卡槽 813、 二号卡槽 823、 三 号卡槽 833 和四号卡槽 843 形成 “十” 字型结构。 本发明中的十字连接件 8 也可以仅包括一号连接头 81、 二号连接头 82 和三号连接 头 83, 该一号连接头 81、 二号连接头 82 和三号连接头 83 均固定在连接件本体 85 上, 连接 件本体 85、 一号连接头 81、 二号连接头 82 和三号连接头 83 为一体式结构。在一号连接头 81 的背面设置有一号卡槽 813, 在二号连接头 82 的背面设置有二号卡槽 823, 在三号连接头 83 的背面设置有三号卡槽 833, 该一号卡槽 813、 二号卡槽 823 和三号卡槽 833 形成 “T” 字 型结构。
         本实施例十字连接件 8 中一号连接头 81 的背面设置有一号左侧边 811 和一号右 侧边 812, 该一号左侧边 811 和一号右侧边 812 之间形成一号卡槽 813, 一号左侧边 811 和一 号右侧边 812 与一号卡槽 813 的底面所成的角度均为锐角, 该锐角的角度为 70 度, 本发明 中该锐角的角度通常在 60 度 -80 度之间。本实施例中二号连接头 82 的背面设置有二号左 侧边 821 和二号右侧边 822, 该二号左侧边 821 和二号右侧边 822 之间形成二号卡槽 823, 二号左侧边 821 和二号右侧边 822 与二号卡槽 823 的底面所成的角度均为锐角, 该锐角的 角度为 70 度, 本发明中该锐角的角度通常在 60 度 -80 度之间。本实施例中三号连接头 83 的背面设置有三号左侧边 831 和三号右侧边 832, 该三号左侧边 831 和三号右侧边 832 之间 形成三号卡槽 833, 三号左侧边 831 和三号右侧边 832 与三号卡槽 833 的底面所成的角度均 为锐角, 该锐角的角度为 70 度, 本发明中该锐角的角度通常在 60 度 -80 度之间。本实施例 中四号连接头 84 的背面设置有四号左侧边 841 和四号右侧边 842, 该四号左侧边 841 和四 号右侧边 842 之间形成四号卡槽 843, 四号左侧边 841 和四号右侧边 842 与四号卡槽 843 的 底面所成的角度均为锐角, 该锐角的角度为 70 度, 本发明中该锐角的角度通常在 60 度 -80 度之间。
         在本实施例十字连接件 8 中的连接件本体 85、 一号连接头 81、 二号连接头 82、 三号
         连接头 83 和四号连接头 84 上均设置有加强槽, 有利于增强十字连接件 8 的强度。
         本实施例中的数根主龙骨 1 之间相互平行, 数根上层三角龙骨 21 均通过吊钩安装 在主龙骨 1 下方, 该数根上层三角龙骨 21 均与主龙骨 1 垂直。
         本实施例中的一号三角龙骨 41 和二号三角龙骨 42 均通过十字连接件 8 安装在上 层三角龙骨 21 上, 即一号三角龙骨 41 和二号三角龙骨 42 均安装在数根上层三角龙骨 21 上, 该一号三角龙骨 41 和二号三角龙骨 42 之间形成下凸区域 u, 如图 6 和图 7 所示, 本实 施例中的下凸区域 u 为矩形结构, 本实施例中一号三角龙骨 41 的上端和二号三角龙骨 42 的上端均顶在一号上层三角龙骨 21a 上, 该一号三角龙骨 41 的下端和二号三角龙骨 42 的 下端均顶在二号上层三角龙骨 21b 上。本发明中所说的一号三角龙骨 41 和二号三角龙骨 42 之间形成的下凸区域 u 的边界由四部分组成, 这四部分分别是一号三角龙骨 41、 二号三 角龙骨 42、 一号三角龙骨 41 的上端和二号三角龙骨 42 的上端之间的连线以及一号三角龙 骨 41 的下端和二号三角龙骨 42 的下端之间的连线, 本实施例中的一号三角龙骨 41 的上端 和二号三角龙骨 42 的上端均顶在一号上层三角龙骨 21a 上, 使得一号三角龙骨 41 的上端 和二号三角龙骨 42 的上端之间的连线与一号上层三角龙骨 21a 重叠 ; 而一号三角龙骨 41 的下端和二号三角龙骨 42 的下端均顶在二号上层三角龙骨 21b 上, 使得一号三角龙骨 41 的下端和二号三角龙骨 42 的下端之间的连线与二号上层三角龙骨 21b 重叠, 由此使得本实 施例中的下凸区域 u 的边界由一号上层三角龙骨 21a、 一号三角龙骨 41、 二号上层三角龙骨 21b 和二号三角龙骨 42 组成。 通常情况下, 本发明中一号三角龙骨 41 的上端和二号三角龙 骨 42 的上端是均顶在一号上层三角龙骨 21a 上的, 该一号三角龙骨 41 的下端和二号三角 龙骨 42 的下端是均顶在二号上层三角龙骨 21b 上的。
         本实施例连接卡板 6 中的卡条 62 卡接在围成下凸区域 u 的一号上层三角龙骨 21a、 一号三角龙骨 41、 二号上层三角龙骨 21b 和二号三角龙骨 42 上,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连 接卡板 6 中的卡条 62 是卡接在围成下凸区域 u 的一号三角龙骨 41、 二号三角龙骨 42 和上 层三角龙骨 21 上的, 从而使得连接卡板 6 也围成一个形状和大小均与下凸区域 u 相同的一 个矩形结构。本实施例中的竖压条 64 位于上层三角龙骨 21 的下方, 从而使得连接卡板 6 围成一圈下凸结构, 即连接卡板 6 的顶部位于上层三角龙骨 21 的下方。
         本实施例中边框 7 的一侧与卡板本体 61 的一侧固定, 横安装平面 71 和横压条 63 配合, 该横安装平面 71 和横压条 63 之间形成横安装槽 91, 竖安装平面 72 和竖压条 64 配 合, 该竖安装平面 72 和竖压条 64 之间形成竖安装槽 92。
         本实施例中的下层三角龙骨 22 通过双层吊钩 5 安装在上层三角龙骨 21 下方, 上 层三角龙骨 21 穿接在龙骨孔 52 中, 下层三角龙骨 22 穿接在龙骨卡槽 53 中。本实施例中 的下层三角龙骨 22 位于下凸区域 u 内, 下层面板 32 卡接在竖安装槽 92 和下层三角龙骨 22 中。本实施例中的上层面板 31 卡接在横安装槽 91 和上层三角龙骨 21 中, 该上层面板 31 位于下凸区域 u 外, 上层面板 31 卡接在横安装槽 91 中的一侧设置有横向卡接边 311, 使得 横向卡接边 311 能够卡接到横安装槽 91 中。本发明中与下凸区域 u 相邻的一圈上层面板 31 中至少有一条边是安装在横安装槽 91 中的, 在该与下凸区域 u 相邻的一圈上层面板 31 中, 安装在横安装槽 91 中的均为横向卡接边 311, 该横向卡接边 311 为横向结构, 能够横向 卡入横安装平面 71 和横压条 63 之间的横安装槽 91 中, 本实施例中没有与下凸区域 u 相邻 的上层面板 31 直接卡接在上层三角龙骨 21 中, 这些没有与下凸区域 u 相邻的上层面板 31中均无需设置横向卡接边 311, 直接通过面板扣边就能够卡接在上层三角龙骨 21 中。本发 明上层面板 31 中的横向卡接边 311 是指上层面板 31 需要安装到横安装槽 91 中的边为横 向卡边结构, 即用于卡接到横安装槽 91 中的边是横向结构的, 该横向卡接边 311 与上层面 板 31 的板面相齐平。
         本实施例中的一号三角龙骨 41 和二号三角龙骨 42 均与上层三角龙骨 21 齐平, 一 号三角龙骨 41 和二号三角龙骨 42 之间相平行, 该一号三角龙骨 41 和二号三角龙骨 42 均 与上层三角龙骨 21 垂直。
         本实施例中的集成吊顶能够形成下凸结构, 使得吊顶上下分层, 本实施例中的下 层面板 32 之间相互齐平, 上层面板 31 之间也相互齐平, 且上层面板 31 的位置高于下层面 板 32 的位置, 即集成吊顶中的下层面板 7 是向下凸出的, 从下往上看, 集成吊顶形成下凸 的结构, 本发明的集成吊顶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有多个下凸区域 u。由于下层面板 32 形成下凸结构, 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要求, 例如可以使得室内的集成吊顶上下分层, 增强室 内立体感, 有利于个性化设置 ; 又如当室内顶部存在下凸结构时, 无需整体下移整个集成吊 顶, 只需将本实施例中的下凸区域 u 设置在下凸结构的正下方即可, 使得室内顶部的下凸 结构位于下凸区域 u 内, 从而无需降低上层面板 31 的高度, 能够提高集成吊顶的整体高度, 提高了室内空间的利用率。
         此外, 需要说明的是,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 其零、 部件的形状、 所取名 称等可以不同,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 据本发明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 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 均包括于本发 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 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 只要不偏离本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 书所定义的范围, 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关 键  词:
    一种 吊顶 面板 分层 安装 集成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吊顶面板分层安装的集成吊顶.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1380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