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窄边框液晶模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窄边框液晶模组.pdf(9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01662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7.02 CN 103901662 A (21)申请号 201410118189.4 (22)申请日 2014.03.27 G02F 1/1335(2006.01) G02F 1/1333(2006.01) (71)申请人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518132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塘明大 道 9-2 号 (72)发明人 王将峰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 44298 代理人 刘敏 (54) 发明名称 一种窄边框液晶模组 (57) 摘要 一种窄边框液晶模组包括 : 一液晶面板, 一导 光模块。
2、, 其包括至少一组光学薄膜和导光板, 所述 导光板置于光学薄膜的后侧 ; 一胶框, 其架设于 导光板上, 并承托起光学薄膜的边缘 ; 其中, 所述 光学薄膜中包括一棱镜层, 所述棱镜层与胶框之 间相互部分交叠或无交叠, 当两者部分交叠时, 棱 镜层在胶框上伸出的宽度不超过 2mm, 以减小胶 框在液晶面板边缘上折射成像而产生的暗带。通 过精确控制棱镜层的宽度, 有效减少液晶面板上 胶框周围的暗带, 在保障液晶面板显示效果的前 提下, 定量化地控制棱镜层与胶框之间的交叠宽 度或相互间距, 明显减小了胶框在棱镜层上的成 像而产生的暗带, 从而优化了液晶模组的显示品 质。 (51)Int.Cl. 权。
3、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01662 A CN 103901662 A 1/1 页 2 1. 一种窄边框液晶模组, 其特征在于包括 : 一液晶面板, 一导光模块, 其包括至少一组光学薄膜和导光板, 所述导光板置于光学薄膜的后侧 ; 一胶框, 其架设于导光板上, 并承托起光学薄膜的边缘 ; 其中, 所述光学薄膜中包括一棱镜层, 所述棱镜层与胶框之间相互部分交叠或无交叠, 当两者部分交叠时, 棱镜层在胶框上伸出的宽度不超过 2mm, 以减小胶框在。
4、液晶面板边缘上 折射成像而产生的暗带。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窄边框液晶模组, 其特征在于 : 当两者部分交叠时, 棱镜层在 胶框上伸出的宽度不超过 0.7mm。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窄边框液晶模组, 其特征在于 : 当两者无交叠时, 棱镜层与胶 框之间的间距差为 0-3mm。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窄边框液晶模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液晶模组进一步包括散 热组件和导光板, 所述胶框一端固定于散热组件上, 另一端叠放于导光板上, 所述导光板设 于光学薄膜的后侧, 通过胶框将光学薄膜托起于导光板的上方。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窄边框液晶模组, 其特征在于 : 。
5、所述棱镜层选用 0 度棱镜片 或 90 度棱镜片, 所述 0 度棱镜片的棱镜长边平行于胶框的上侧和下侧, 90 度棱镜片的棱镜 长边平行于胶框的左侧和右侧。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窄边框液晶模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棱镜层为 0 度棱镜片时, 当棱镜层与胶框的上侧或下侧部分交叠时, 棱镜层在胶框的上侧或下侧伸出的宽度不超过 0.7mm ; 当两者无交叠时, 棱镜层与胶框的上侧或下侧之间的间距差为 0-3mm。 7.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窄边框液晶模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棱镜层为 90 度棱镜片 时, 当棱镜层与胶框的左侧或右侧部分交叠时, 棱镜层在胶框的左侧或右侧伸出的宽度不。
6、 超过 0.7mm ; 当两者无交叠时, 棱镜层与胶框的左侧或右侧之间的间距差为 0-3mm。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901662 A 2 1/3 页 3 一种窄边框液晶模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模组, 尤其是指一种窄边框的液晶模组。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窄边框的液晶模组具有显示区域大, 外观美等特点, 越来越受欢迎。在现有 窄边框的液晶模组中, 胶框压在导光板上, 光学薄膜放在胶框上方, 为了达到规定的亮度, 光学薄膜中通常包含有棱镜片, 棱镜片会使得下方的物体成像, 这样, 参照图1和图2所示, 当棱镜片放置于胶框上方时, 胶框会被棱镜片成像, 胶框的像。
7、投入液晶模组的显示区, 导致 液晶模组的边缘形成暗带。当棱镜片盖住胶框宽度为 2.5-3.5mm 时, 在液晶模组的边缘将 会产生宽为 2-3mm 的暗带, 从而影响了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可减小液晶面板边缘的胶 框在棱镜层上投影成像而产生的暗带, 优化显示效果的窄边框液晶模组。 000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窄边框液晶模组, 其包括 : 0005 一液晶面板, 0006 一导光模块, 其包括至少一组光学薄膜和导光板, 所述导光板置于光学薄膜的后 侧 ; 0007 一胶框, 其架设于导光板上, 并承托起光学薄膜的边缘 ; 0008 其中,。
8、 所述光学薄膜中包括一棱镜层, 所述棱镜层与胶框之间相互部分交叠或无 交叠, 当两者部分交叠时, 棱镜层在胶框上伸出的宽度不超过 2mm, 以减小胶框在液晶面板 边缘上折射成像而产生的暗带。 0009 优选地, 当两者部分交叠时, 棱镜层在胶框上伸出的宽度不超过 0.7mm ; 当两者无 交叠时, 棱镜层与胶框之间的间距差为 0-3mm。通过控制棱镜层伸出或间离胶框的距离, 来 缩小胶框透过棱镜层成像产生的暗带。 0010 优选地, 所述液晶模组进一步包括散热组件和导光板, 所述胶框一端固定于散热 组件上, 另一端叠放于导光板上, 所述导光板设于光学薄膜的后侧, 通过胶框将光学薄膜托 起于导光。
9、板的上方。 0011 优选地, 所述棱镜层选用 0 度棱镜片或 90 度棱镜片, 所述 0 度棱镜片的棱镜长边 平行于胶框的上侧和下侧, 90 度棱镜片的棱镜长边平行于胶框的左侧和右侧。 0012 所述棱镜层为 0 度棱镜片时, 当棱镜层与胶框的上侧或下侧部分交叠时, 棱镜层 在胶框的上侧或下侧伸出的宽度不超过 0.7mm ; 当两者无交叠时, 棱镜层与胶框的上侧或 下侧之间的间距差为 0-3mm。 0013 所述棱镜层为 90 度棱镜片时, 当棱镜层与胶框的左侧或右侧部分交叠时, 棱镜层 在胶框的左侧或右侧伸出的宽度不超过 0.7mm ; 当两者无交叠时, 棱镜层与胶框的左侧或 右侧之间的间。
10、距差为 0-3mm。 说 明 书 CN 103901662 A 3 2/3 页 4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 在本发明窄边框液晶模组通过精确控制棱镜层的宽度, 有效减 少液晶面板上胶框周围的暗带, 在保障液晶面板显示效果的前提下, 经过多次试验检验, 定 量化地控制棱镜层与胶框之间的交叠宽度或相互间距, 对光学薄膜中的棱镜层进行裁切, 明显减小了胶框在棱镜层上的成像而产生的暗带, 从而优化了液晶模组的显示品质。 附图说明 0015 图 1 为现有窄边框液晶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 0016 图 2 为现有窄边框液晶模组中胶框在棱镜层上的成像光路图 ; 0017 图 3 为本发明窄边框液晶模组的实。
11、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 0018 图 4 为本发明窄边框液晶模组中胶框在棱镜层上的成像光路图 ; 0019 图 5 为本发明窄边框液晶模组中胶框在裁切前 0 度棱镜片上的成像效果图 ; 0020 图 6 为本发明窄边框液晶模组中胶框在裁切前 90 度棱镜片上的成像效果图 ; 0021 图 7 为本发明窄边框液晶模组中胶框在裁切后 0 度棱镜片上的成像效果图 ; 0022 图 8 为本发明窄边框液晶模组中胶框在裁切后 90 度棱镜片上的成像效果图 ; 0023 图 9 为本发明窄边框液晶模组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针对窄边框液晶模组中, 在液晶面板发光过程中, 用于固定。
12、液晶面板周壁的胶框 往往会在液晶面板上成像投影, 产生暗带, 影响液晶面板上的整体成像效果。 为了消除这种 边缘暗带, 参照图 3 所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窄边框液晶模组, 其包括 : 一液晶面板 1, 一导 光模块 2, 其包括至少一组光学薄膜 20 和导光板 22, 所述导光板 22 置于光学薄膜 20 的后 侧 ; 一胶框 3, 其架设于导光板 22 上, 并承托起光学薄膜 20 的边缘 ; 其中, 所述光学薄膜 20 中包括一棱镜层 202, 所述棱镜层 202 与胶框 3 之间相互部分交叠或无交叠, 当两者部分交 叠时, 棱镜层 202 在胶框 3 上伸出的宽度不超过 2mm, 以减。
13、小胶框 3 在液晶面板 1 边缘上折 射成像而产生的暗带。 0025 其中, 液晶面板 1 的四臂由外边框固定, 液晶面板 1 卡入外边框形成的内腔中固 定。导光模块 2 包括光学薄膜 20 和导光板 22, 光学薄膜 20 覆盖于导光板 22 上, 影像透过 光学薄膜 20 成像于液晶面板 1 上。所述液晶模组进一步包括散热组件 4, 所述胶框 3 一端 固定于散热组件 4 上, 另一端叠放于导光板 22 上, 所述导光板 22 设于光学薄膜 20 的后侧, 通过胶框 3 将光学薄膜 20 托起于导光板 22 的上方。 0026 所述光学薄膜20为多层结构, 其中设有一棱镜层202, 各组薄。
14、膜相互平行相叠。 在 本发明中, 所述棱镜层 202 为第三层, 通过控制棱镜层 202 与胶框 3 之间的交叠面积, 以减 小胶框 3 在棱镜层 202 上投影成像产生的暗带。以下通过两个实施例说明对棱镜层与胶框 之间的位置关系。 0027 参照图 4 所示, 示出胶框经裁切后的棱镜层成像的光路图, 其中, 虚线光路是上方 光线的反向延长线, 虚线方框为光线由棱镜层折射所成的影像。由于棱镜层 202 缩短了, 其 对胶框 3 的遮挡减少了, 因此, 原胶框投射成像缩小或消失了, 即暗带 3a 缩小或消失了。 0028 实施例一 0029 参照图 3 所示, 当棱镜层 202 与胶框 3 相互。
15、交叠时, 两者部分交叠, 棱镜层 202 在 说 明 书 CN 103901662 A 4 3/3 页 5 胶框 3 上伸出的宽度 a 不超过 0.7mm, 优选为 0.5mm, 即棱镜层 202 盖住胶框 4 的宽度 a 不 超过0.7mm, 这样, 胶框3透过棱镜层202产生的暗带基本消失, 通过精确控制棱镜层202的 宽度, 有效减少液晶面板上胶框周围的暗带。 0030 所述棱镜层 202 可选用 0 度棱镜片或 90 度棱镜片。参照图 5 所示, 所述 0 度棱镜 片的棱镜长边平行于胶框 3 的上侧和下侧 ; 参照图 6 所示, 90 度棱镜片的棱镜长边平行于 胶框 3 的左侧和右侧。。
16、 0031 当采用 0 度棱镜片时, 裁切前, 上侧和下侧的胶框透过棱镜层成像形成暗带, 这 时, 参照图 7 所示, 对棱镜层 202 的上侧面或下侧面裁切, 使得当棱镜层 202 与胶框 3 的上 侧或下侧部分交叠时, 棱镜层 202 在胶框 3 的上侧或下侧伸出的宽度不超过 0.7mm, 胶框 3 透过棱镜层 202 产生的暗带基本消失。 0032 当采用 90 度棱镜片时, 裁切前, 左侧和右侧的胶框透过棱镜层成像形成暗带, 这 时, 参照图 8 所示, 对棱镜层 202 的左侧面或右侧面裁切, 使得当棱镜层 202 与胶框 3 的左 侧或右侧部分交叠时, 棱镜层 202 在胶框 3 。
17、的左侧或右侧伸出的宽度不超过 0.7mm, 胶框 3 透过棱镜层 202 产生的暗带基本消失。 0033 实施例二 0034 参照图 9 所示, 当棱镜层 202 与胶框 3 相互无交叠时, 棱镜层 202 与胶框 3 之间的 间距 b 差为 0-3mm, 优选为 2.5mm。即棱镜层 202 伸出胶框的距离 b 不超过 3mm, 这样, 胶框 3 透过棱镜层 202 产生的暗带完全消失, 且不影响图像在液晶面板上呈现效果。 0035 当采用 0 度棱镜片时, 裁切前, 上侧和下侧的胶框透过棱镜层成像形成暗带, 这 时, 对棱镜层 202 的上侧面或下侧面裁切, 使得当棱镜层 202 与胶框 。
18、3 的上侧或下侧之间的 间距位于 0-3mm 时, 胶框 3 透过棱镜层 202 产生的暗带完全消失。 0036 当采用 90 度棱镜片时, 裁切前, 左侧和右侧的胶框透过棱镜层成像形成暗带, 这 时, 对棱镜层 202 的左侧面或右侧面裁切, 使得当棱镜层 202 与胶框 3 的左侧或右侧之间的 间距位于 0-3mm 时, 胶框 3 透过棱镜层 202 产生的暗带完全消失。 0037 在本发明窄边框液晶模组通过精确控制棱镜层的宽度, 有效减少液晶面板上胶框 周围的暗带, 在保障液晶面板显示效果的前提下, 经过多次试验检验, 定量化地控制棱镜层 与胶框之间的交叠宽度或相互间距, 对光学薄膜中的棱镜层进行裁切, 明显减小了胶框在 棱镜层上的成像而产生的暗带, 从而优化了液晶模组的显示品质。 说 明 书 CN 103901662 A 5 1/4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01662 A 6 2/4 页 7 图 3 图 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01662 A 7 3/4 页 8 图 6 图 7 图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01662 A 8 4/4 页 9 图 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901662 A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