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齿轮疲劳极限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定齿轮疲劳极限的方法.pdf(4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80850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5.21 CN 103808506 A (21)申请号 201210443522.X (22)申请日 2012.11.08 G01M 13/02(2006.01) (71)申请人 陶建臣 地址 110168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新区南堤东 路 1 号上河城 C5-3-1 (72)发明人 陶建臣 黄海涛 黄广凤 (54) 发明名称 测定齿轮疲劳极限的方法 (57) 摘要 测定齿轮疲劳极限的方法属于测定齿轮疲劳 极限的方法的改进。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就是提供 一种误差率低, 并且能快速完成对齿轮测试的方 法。 本发明采用以下。
2、技术方案。 一、 通过夹具将待 测齿轮夹持, 并保证载荷沿齿宽均匀分布 ; 二、 通 过显微硬度计分别对齿的中心部位、 齿面和齿根 的硬度 ; 三、 在轮齿未发生断裂的情况下, 测试最 大静载荷 ; 四、 在相同分级增载的条件下, 使用应 力台阶试验方法, 设置每级最大循环次数。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808506 A CN 103808506 A 1/1 页 2 1. 测定齿轮疲劳极限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一、 通过夹具将待测齿轮夹。
3、持, 并保证载荷沿齿宽均匀分布 ; 二、 通过显微硬度计分别对齿的中心部位、 齿面和齿根的硬度 ; 三、 在轮齿未发生断裂的情况下, 测试最大静载荷 ; 四、 在相同分级增载的条件下, 使用应力台阶试验方法, 设置每级最大循环次数。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测定齿轮疲劳极限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步骤二中使用 M -400-H1 型显微镜。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测定齿轮疲劳极限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步骤三中使用 STRON1603 电磁谐振疲劳试验机。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808506 A 2 1/2 页 3 测定齿轮疲劳极限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4、 本发明属于测定齿轮疲劳极限的方法的改进。 背景技术 0002 由于金属的冶炼在国内外均有一些差异, 使得即使同样组分的金属, 也会有不同 的性质, 因此, 为了保证合理设计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齿轮的抗疲劳强度的测量就尤为重 要。 0003 目前, 现有的齿轮抗疲劳强度的测量方法通常是使用大量的产品, 进行全寿命测 试 ; 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得到齿轮的全寿命概率, 但是, 由于这种方法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 生产出足够的待测件进行测试 ; 还需要等待待测件完成全寿命周期的时间 ; 这是对资金和 时间的极大浪费。 0004 另外, 这种测量方式的误差率也较高 ; 如果想要降低误差率, 则被测件的数量。
5、也会 提高 ; 那么所消耗的资金还会大幅度增加 ; 得不偿失。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 提供了一种误差率低, 并且能快速完成对齿轮测试的 方法。 0006 为达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 一、 通过夹具将待测齿轮夹持, 并保证载荷沿齿宽均匀分布。 0008 二、 通过显微硬度计分别对齿的中心部位、 齿面和齿根的硬度。 0009 三、 在轮齿未发生断裂的情况下, 测试最大静载荷。 0010 四、 在相同分级增载的条件下, 使用应力台阶试验方法, 设置每级最大循环次数。 001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12 1、 操作方法简单。 0013 本发。
6、明的操作方法是 : 一、 通过夹具将待测齿轮夹持, 并保证载荷沿齿宽均匀分 布 ; 二、 通过显微硬度计分别对齿的中心部位、 齿面和齿根的硬度 ; 三、 在轮齿未发生断裂 的情况下, 测试最大静载荷 ; 四、 在相同分级增载的条件下, 使用应力台阶试验方法, 设置每 级最大循环次数 ; 五、 通过公式算出抗疲劳强度, 步骤少, 操作非常简单。 0014 2、 节约工作时间。 0015 本发明通过上述步骤, 即可测出齿轮的抗疲劳强度, 无需进行全寿命实验 ; 因此, 大大节约了检测的时间 ; 提高生产效率。 0016 3、 测量结果精确。 0017 由于本发明的测试方法简单, 并且步骤少 ; 产。
7、生误差的环节也大大减少 ; 测试方 法步骤和步骤之间配合较为合理, 并且紧密结合 ; 从而确保了测量结果的精确度。 误差不超 过百分之四。 说 明 书 CN 103808506 A 3 2/2 页 4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9 一、 通过夹具将待测齿轮夹持, 并保证载荷沿齿宽均匀分布。 0020 二、 通过显微硬度计分别对齿的中心部位、 齿面和齿根的硬度。 0021 三、 在轮齿未发生断裂的情况下, 测试最大静载荷。 0022 四、 在相同分级增载的条件下, 使用应力台阶试验方法, 设置每级最大循环次数。 0023 实施例。 0024 选用精度为 7 级, 基。
8、节平均偏差为 18.4m, 采用渗碳 + 淬火 + 低温回火热处理工 艺。 0025 测出齿中心部位硬度为 614HV0.025, 齿面洛氏硬度为 52HRC, 齿根洛氏硬度为 20-30HRC。 0026 步骤三中, 最大静载荷为 100kN。 0027 步骤四中, 最大循环次数设置为 2.0105。 0028 实验完成, 7 个试验点均为单个轮齿失效, 未出现两轮齿都越出现象。 0029 最后算出弯曲疲劳极限最大值为 424.250-453.967MPa, 考虑到实验方法的误差, 可取 424.250MPa 作为齿轮的疲劳极限。 0030 所述的显微镜为 M -400-H1 型显微镜。 0031 本发明可采用 STRON1603 电磁谐振疲劳试验机。 说 明 书 CN 103808506 A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