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4

一种岩矿石标本真电参数测试方法及装置.pdf

  • 上传人:zhu****69
  • 文档编号:6130370
  • 上传时间:2019-04-17
  • 格式:PDF
  • 页数:14
  • 大小:1.86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133117.7

    申请日:

    2014.04.03

    公开号:

    CN103913634A

    公开日:

    2014.07.0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1R 27/02申请日:20140403|||公开

    IPC分类号:

    G01R27/02; G01R29/00

    主分类号:

    G01R27/02

    申请人:

    中色地科矿产勘查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庆乙; 王生; 邱钢; 代丽; 张楠

    地址: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科学园南里风林绿洲I乙号楼110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代理人:

    贾磊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岩矿石测量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岩矿石标本真电参数测试方法及装置。将测试装置夹持岩矿石标本两端的测试电极盒对接测试,得出该测试装置的本底极化率ηb和本底电阻率ρb;测试待测岩矿石标本,得到所述待测岩矿石标本的视极化率ηs和所述待测岩矿石标本的视电阻率ρs;根据上述得到的测试参数,通过本发明特定公式来计算所述待测岩矿石标本的真极化率η0和真电阻率ρ0。通过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和装置,可以大幅度提高了岩矿石电参数测试精度,对电(磁)法金属矿找矿提供了基础电性信息。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岩矿石标本真电参数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测试装置夹持岩矿石标本两端的测试电极盒对接测试,得出该测试装置的本底极化率ηb和本底电阻率ρb,及供电电流脉冲宽度T时刻的测试的本底电位值ΔUb(T),对接测试时所述测试电极两极间的距离Lb;
    测试待测岩矿石标本,得到所述待测岩矿石标本的视极化率ηs和所述待测岩矿石标本的视电阻率ρs,及供电电流脉冲宽度T时刻的测试电极间的电位值ΔUMN(T),所述测试电极之间的距离LMN;
    根据上述得到的测试参数,通过本发明的公式:
    η0=ηs+(ηs-ηb)*ΔUb(T)ΔUMN(T)-ΔUb(T),]]>
    ρ0=ρs+(ρs-ρb)*LbLMN-Lb,]]>
    来计算所述待测岩矿石标本的真极化率η0和真电阻率ρ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矿石标本真电参数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恒流源进行供电。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矿石标本真电参数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测试参数的接收机具有uV级测试精度与109Ω以上的输入阻抗。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矿石标本真电参数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装置具有4个电极,分别为2个不极化电极的电位电极和2个不极化电极的电流电极。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岩矿石标本真电参数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2个不极化电极的电位电极和2个不极化电极的电流电极均采用相同的铜一硫酸铜溶液的不极化电极,或者采用铅-氯化铅的不极化电极。

    6.  一种岩矿石标本真电参数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底电参数获取单元,视电参数获取单元,真电参数计算单元;
    所述本底电参数获取单元,用于对测试装置夹持岩矿石标本两端的测试电极盒对接测试,得到测试装置的本底极化率ηb和本底电阻率ρb,及供电电流脉冲宽度T时 刻的测试电极的本底电位值ΔUb(T),对接测试时所述测试电极两极间的距离Lb;
    所述视电参数获取单元,根据测试待测岩矿石标本的结果,得到所述待测岩矿石标本的视极化率ηs和所述待测岩矿石标本的视电阻率ρs,及供电电流脉冲宽度T时刻的测试电极间的电位ΔUMN(T),所述测试电极之间的距离LMN;
    所述真电参数计算单元,用于根据上述得到的测试参数,通过
    η0=ηs+(ηs-ηb)*ΔUb(T)ΔUMN(T)-ΔUb(T),]]>
    ρ0=ρs+(ρs-ρb)*LbLMN-Lb,]]>
    来计算所述待测岩矿石标本的真极化率η0和真电阻率ρ0。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岩矿石标本真电参数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恒流源进行供电。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岩矿石标本真电参数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检测参数的接收机具有uV级测试精度与109Ω以上的输入阻抗。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岩矿石标本真电参数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4个电极,分别为2个不极化电极的电位电极和2个不极化电极的电流电极,所述2个电位电极和2个电流电极均分别位于岩矿石标本两端。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岩矿石标本真电参数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2个电位电极和所述2个电流电极均采用相同的铜一硫酸铜溶液的不极化电极,或者采用铅-氯化铅的不极化电极。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岩矿石标本真电参数测试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矿石测量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岩矿石标本真电参数测试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测试岩矿石标本的电参数。了解矿体与围岩电性的差异,是决定电(磁)法能否有效找矿的物性前提。也是正演计算与反演解释的客观依据。对地球物理找矿来说,具有基础性的重要意义。
    现有国内外岩矿石标本电参数测试系统种类繁多,国内“激电规范”推荐有蜡封法、物性架、面团法等,国外有俄(BИTP)、美(Zonge)、加(GDD)等国的产品。
    岩矿石标本电参数的测试,一般都是仿效野外找矿测试装置与方法。测试系统由测试标本架、小功率发送机与接收机(或借用找矿接收机)等组成。加拿大GDD公司SCIP测试系统采用了二极装置(已有文献指出其测试原理有误)。
    测试岩矿石标本的电参数,应该是标本的真电参数,但现有的国内外岩矿石标本电参数测试系统,所测的电参数不是真电参数,而是一种错误很大的视电参数。
    造成错误原因是,标本的测试条件与技术要求,都缺乏原位的规范化,以及测试系统存在本底电参数的干扰。主要有:
    ①为了提高测试精度,通常在测试中加大电流密度,该电流密度大大超过电(磁)法勘查时岩矿石经受的电流密度,对于良导矿石受电流非线性干扰,使所测标本电参数不是原位电参数。
    ②在标本电参数测试中,供电源都采用电压源,导致所测电参数受电流电极的极化干扰。所测参数不是标本真实的参数。
    ③测试标本的所用接收机,不同时具备高精度与高输入阻抗的技术要求,导致低阻标本电位测试精度不够,高阻标本分流MN回路导致不极化电极产生极化,所测电参数受到双重干扰。
    ④测试中未能消除测试系统存在的本底电参数干扰,导致所测良导矿石的电参 数,与其真值有数量级的差别。不少找矿资料中还把所测错误参数当作真电参数在应用。
    造成电参数测试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对电参数的测试条件与技术要求认识不足。缺乏对测试岩矿标本真电参数的研究。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激电法技术规定”中对测试精度要求以重复相对误差来衡量。相对误差反映的是测试中的偶然误差,而精度是指测试值与真值接近的程度,精度误差不仅反映偶然误差,同时反映系统误差。在岩矿石标本电参数测试中,两种误差都存在。但是如果只注意重复相对误差,忽略系统误差,对于良导块状矿石所测电参数将出现重大错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正确测试岩矿石标本的真电参数,本发明规范了测试条件与技术要求,并在测试中消除由本发明发现的测试系统存在的本底电参数干扰,据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岩矿石标本真电参数的测试方法,包括,
    规范测试条件与技术要求,以及每块待测岩矿石标本必须经过两次测试结果,经发明公式计算得到每块岩矿石标本的真电参数。第一次测试是测试的待测岩矿石标本,得到所述待测岩矿石标本的视极化率ηs和所述待测岩矿石标本的视电阻率ρs,及供电电流脉冲宽度T时刻电位值ΔUMN(T),所述测试电位电极之间的距离LMN;
    第二次测试是测试系统存在的本底电参数干扰,即取下已测试视电参数的岩矿石标本,将两测试盒对接测试,得出该系统装置的本底极化率ηb和本底电阻率ρb,及供电电流脉冲宽度T时刻的测试本底电位值ΔUb(T),对接测试时所述电位电极间的距离Lb;
    根据上述得到的测得参数,通过发明的公式:
    η0=ηs+(ηs-ηb)*ΔUb(T)ΔUMN(T)-ΔUb(T),]]>
    ρ0=ρs+(ρs-ρb)*LbLMN-Lb,]]>
    来计算所述待测岩矿石标本的真极化率η0和真电阻率ρ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一种岩矿石标本真电参数测试方法的一个进一步的方面,采用恒流源进行供电。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一种岩矿石标本真电参数测试方法的再一个进一步的方 面,接收所述测试参数的接收机具有uV级测试精度与109Ω以上的输入阻抗。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一种岩矿石标本真电参数测试方法的另一个进一步的方面,所述测试装置为4极排列装置,分别为2个不极化电极的电位电极和2个不极化电极的电流电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一种岩矿石标本真电参数测试方法的另一个进一步的方面,所述2个不极化电极的测试电极和2个不极化电极的电流电极均处于两个相同的铜一硫酸铜溶液的不极化电极盒内,或者铅-氯化铅的不极化电极内,分别置于岩矿石标本两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岩矿石标本真电参数测试装置,包括,
    视电参数获取单元,本底电参数获取单元,真电参数计算单元;
    所述视电参数获取单元,根据测试待测岩矿石标本的结果,得到所述待测岩矿石标本的视极化率ηs和所述待测岩矿石标本的视电阻率ρs,及供电电流脉冲宽度T时刻的测试电位值ΔUMN(T),所述测试电极之间的距离LMN;
    所述本底电参数获取单元,是在取下已测视电参数的岩矿石标本后用于对两电极盒对接测试,得到测试装置的本底极化率ηb和本底电阻率ρb,及供电电流脉冲宽度T时刻的电位电极的本底电位值ΔUb(T),对接测试时所述电位电极两极间的距离Lb;
    所述真电参数计算单元,用于根据上述得到的测试参数,通过发明公式:
    η0=ηs+(ηs-ηb)*ΔUb(T)ΔUMN(T)-ΔUb(T),]]>
    ρ0=ρs+(ρs-ρb)*LbLMN-Lb,]]>
    来计算所述待测岩矿石标本的真极化率η0和真电阻率ρ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一种岩矿石标本真电参数测试装置的一个进一步的方面,采用恒流源进行供电。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一种岩矿石标本真电参数测试装置的再一个进一步的方面,接收所述测试参数的接收机具有uV级测试精度与109Ω以上的输入阻抗。
    通过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和装置,可以大幅度提高了岩矿石电参数测试精度,对电(磁)法金属矿找矿提供了真实的基础电性信息。
    附图说明
    结合以下附图阅读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以及额外的特征和优点,将会更加清楚。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岩矿石标本真电参数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岩矿石标本真电参数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测试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岩矿石标本真电参数测试方法的具体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描述可以使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和应用中所提供的描述信息仅为示例。这里所描述的实施例的各种延伸和组合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发明定义的一般原则可以应用到其他实施例和应用中。因此,本发明不只限于所示的实施例,本发明涵盖与本文所示原理和特征相一致的最大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岩矿石标本真电参数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包括步骤101,将夹持岩矿石标本两端的测试电极盒对接测试,得出该装置的本底极化率ηb和本底电阻率ρb,及供电电流脉冲宽度T时刻的测试电极的本底电位值ΔUb(T),对接测试时所述测试电极两极间的距离Lb。
    步骤102,测试待测岩矿石标本,得到所述待测岩矿石标本的视极化率ηs和所述待测岩矿石标本的视电阻率ρs,及供电电流脉冲宽度T时刻的测试电极的测试电位值ΔUMN(T),所述测试电极之间的距离LMN。
    上述步骤101和102的执行顺序不分先后,在本例中只是举例,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步骤103,根据上述得到的检测参数,通过测试参数
    η0=ηs+(ηs-ηb)*ΔUb(T)ΔUMN(T)-ΔUb(T),]]>
    ρ0=ρs+(ρs-ρb)*LbLMN-Lb,]]>
    来计算所述待测岩矿石标本的真极化率η0和真电阻率ρ0。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步骤102中,所述待测岩矿石标本通过的测试 电流密度j0≤1-3uA/cm2。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步骤102中,将所述待测岩矿石标本浸泡地下水24小时以后,再取出擦干后进行检测。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岩矿石标本电参数测试装置具有4个电极,分别为2个不极化电极的电位电极和2个不极化电极的电流电极。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采用恒流源进行供电。
    接收所述的接收机具有uV级测试精度与109Ω以上的输入阻抗。所述接收机将测试电极采集到的测试参数传送给本底电参数获取单元和视电参数获取单元,接收机符合0.1~1uV的测试精度,保证了对低阻(10-3ΩM)矿石标本电参数的测试,109Ω输入阻抗保证了高阻(106ΩM)岩石测试中的不分流MN回路。国内外现有的接收机输入阻抗为10MΩ,当标本电阻率ρ0=105ΩM时,其电阻可高达R0=4*106Ω,这样,10MΩ接收机测试的电阻率要减小30%。同时,由于分流导致MN不极化电极极化,产生双重干扰。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2个电位电极MN和2个电流电极AB采用(AMNB)排列方式,将AM与BN分别置于两个铜-硫酸铜溶液的极化电极盒内,置于待测岩矿石标本的两端实施供电与电位测试。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测试电极与所述被测岩矿石标本之间还具有含水垫片,含水垫片的面积与所述岩矿石标本的横截面积相等,可消除MN电极(金属)直接接触标本,带来的不稳定的电极电位极差的干扰。
    通过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了岩矿石电参数测试精度,对电(磁)法金属矿找矿提供了正确的基础电性信息。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岩矿石标本真电参数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包括,本底电参数获取单元201,视电参数获取单元202,真电参数计算单元203。
    所述本底电参数获取单元201,用于将夹持岩矿石标本两端的电极盒对接测试,得到测试装置的本底极化率ηb和本底电阻率ρb,及供电电流脉冲宽度T时刻的测试电极的本底电位值ΔUb(T),对接测试时所述检测电极两极间的距离Lb。
    所述视电参数获取单元202,根据检测待测岩矿石标本的结果,得到所述待测岩矿石标本的视极化率ηs和所述待测岩矿石标本的视电阻率ρs,及供电电流脉冲宽度T 时刻的测试电极的测试电位值ΔUMN(T),所述测试电极之间的距离LMN。
    所述真电参数计算单元203,用于根据上述得到的测试参数,通过公式(本发明)
    η0=ηs+(ηs-ηb)*ΔUb(T)ΔUMN(T)-ΔUb(T),]]>
    ρ0=ρs+(ρs-ρb)*LbLMN-Lb,]]>
    来计算所述待测岩矿石标本的真极化率η0和真电阻率ρ0。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视电参数获取单元202对所述待测岩矿石标本通过的测试电流密度为j0≤1-3uA/cm2。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将所述待测岩矿石标本浸泡地下水24小时以后,再取出擦干后进行检测。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采用恒流源进行供电。
    接收测试参数的接收机具有uV级测试精度与109Ω的输入阻抗。所述接收机将测试电极采集到的测试参数传送给本底电参数获取单元和视电参数获取单元,所述接收机符合0.1~1uV的测试精度,保证了对低阻(10-3ΩM)矿石标本电参数的测试,109Ω输入阻抗保证了高阻(106ΩM)岩石测试中的不分流MN回路。国内外现有的接收机输入阻抗为10MΩ,当标本电阻率ρ0=105ΩM时,其电阻可高达R0=4*106Ω,这样,10MΩ接收机测试的电阻率要减小30%。同时,由于分流导致MN不极化电极极化,产生双重干扰。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电位电极与所述被测岩矿石标本之间还具有含水垫片,所述含水垫片与所述岩矿石标本保持良好接触,接触所述岩矿石标本的面积与所述岩矿石标本的横截面积相等,可消除MN电极(金属)直接接触标本,带来的不稳定的电极电位极差的干扰。
    通过上述实施例的装置,可以大幅度提高了岩矿石电参数测试精度,对电(磁)法金属矿找矿提供了基础电性信息。
    通过如图3所示的测试装置获得本底电参数和视电参数,通过真电参数计算单元的计算从而可以获得岩矿石标本真电参数,在该图3中包括了电流电极A、电流电极B,铜质的电位电极M、电位电极N,硫酸铜溶液3,陶瓷渗透板4,岩矿石标本5,含水垫片6,弹簧7,夹力传感器8,夹紧螺杆9,本底电参数获取单元10,视电参 数获取单元11,真电参数计算单元12,接收机13,恒流源14。
    所述夹紧螺杆9夹持所述岩矿石标本电参数测试的夹力,应与取下岩矿石标本夹紧两不极化电极盒对接(有含水垫片)测试本底电参数有相同夹力,夹力为5kg由夹力计显示。
    所述本底电参数获取单元10和视电参数获取单元11分别通过接收机13与铜质的电位电极M、电位电极N相连接,所述本底电参数获取单元10和视电参数获取单元11还与真电参数计算单元12相连接。该接收机13可以由109高阻抗和32位的模/数转换器(A/D转换器)构成,所述电位电极MN与所述高阻抗连接,所述高阻抗与所述32位A/D转换器相连接,再通过微控制器将所述检测电极MN检测到的参数通过无线通信单元发送给本底电参数获取单元10和视电参数获取单元11,所述无线通信单元可以为蓝牙单元或者WIFI单元。
    所述电流电极A、电流电极B还与恒流源14相连接,其中,供电电流IAB的数值可以通过恒流源14传送给所述本底电参数获取单元10、视电参数获取单元11,对接测试时所述测试电极两极间的距离Lb和测试岩矿石标本时的测试电极之间的距离LMN均可以通过测量获得,例如通过红外线测距仪器获得上述距离信息,或者还可以通过刻度尺进行测量,通过向本底电参数获取单元10和视电参数获取单元11输入读数实现。
    电参数测试中的岩矿石标本,应与它在自然界有相同的赋存状态,测试结果才有真实性。岩矿石标本在自然界赋存于地下水环境,在电(磁)法勘查时,承受着极低电流密度的激励,对于AB之间的距离=1000m,供电10A,AB中点深部100m处的电流密度仅为0.001uA/cm2。实验表明,岩矿石的电参数是流过的电流密度的函数。特别是金属矿石在电流密度j0≤1-3uA/cm2范围内,与电参数呈线性关系,且阴阳极化差异不明显。因此待测岩矿石标本需浸泡地下水24小时以上,取出表面擦干后方可上架测试,测试电流密度应控制在1-3uA/cm2范围内。
    电学中物体真电参数的测试要求由高导电金属电极直接与标本相接触测试,但是,岩矿石标本是在潮湿条件下测试的,它又不允许金属电极直接接触标本,否则,AB电流极在电流通过时,将在电子导体与离子导体界面上产生极化效应,直接干扰电参数的测试。而MN电位电极如直接与岩矿石标本接触,将产生不稳定的电极电位,其较大的极差干扰电参数的测试。此外,岩矿石标本的电参数的范围要远比野外找矿 所测视电参数要大的多(η0=0.1-0.99%ρ0=10-3-106ΩM)。较高、较低电阻率的标本,对测试系统的要求很高(与野外找矿测试系统相比),因此,正确测试岩矿标本视电参数,需要对岩矿石标本真电参数测试条件进行如下约束:
    (1)AB电流电极不能直接接触标本的情况下,采用四个电极进行测试,即电流电极A、B,检测电极M、N,同时用AB恒流源供电,是消除电流电极极化对电参数测试干扰的较好方法。现有的二极装置,即使也采用恒流源供电,仍会产生干扰。
    (2)MN电位电极采用两个相同的铜一硫酸铜溶液的不极化电极(或者铅-氯化铅等类似不极化电极),通过含水(不是硫酸铜溶液)垫片与岩矿石标本保持良好接触,可消除MN电位电极(金属)直接接触标本,带来的不稳定的电极电位极差的干扰。
    (3)接收检测电极MN检测参数的接收机13必须同时具备uV级测试精度与109Ω以上的输入阻抗。0.1~1uV的测试精度,保证了对低阻(10-3ΩM)矿石标本电参数的测试,109Ω输入阻抗保证了高阻(106ΩM)岩石测试中的不分流MN回路。国内外现有的接收机输入阻抗为10MΩ,当标本电阻率ρ0=105ΩM时,其电阻可高达R0=4*106Ω,这样,10MΩ接收机测试的电阻率要减小30%。同时,由于分流导致MN不极化电极极化,产生双重干扰。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岩矿石标本真电参数测试方法的具体流程图。
    包括步骤401,在检测装置不放入岩矿石的情况下检测装置的本底电参数,将检测电极MN对接进行测试(根据上述图3的实施例将含水垫片对接)。
    在恒流源相同的AB电流IAB激励下,在相同的夹紧压力下(与测试岩矿石时的夹紧力相同,可以通过夹力传感器8进行调节),测试电极MN之间的本底电位值ΔUb(0)与ΔUb(T)。其中,T是电流脉冲宽度(时基),0与T各为供电零时刻与T时刻。由此可求得系统本底干扰的电参数极化率ηb和电阻率ρb
    ηb=ΔUb(T)-ΔUb(0)ΔUb(T)---(1)]]>
    ρb=ΔUb(0)IAB*SbLb---(2)]]>
    式中Sb为含水垫片面积,它与被测岩矿石标本的截面积相同(Sb=S0),Lb为对接测试时,MN两铜极间的距离。
    AMNB4电极直接接触岩矿石标本测试真电参数
    步骤403,设岩矿石标本的真电参数。
    包括极化率参数η0与电阻率参数ρ0。它们的定义分别为:
    η0=ΔU0(T)-ΔU0(0)ΔU0(T)---(3)]]>
    ρ0=ΔU0(0)IAB*S0L0---(4)]]>
    式中ΔU0(0)、ΔU0(T)分别为MN回路,测得的电流脉冲零时刻与T时刻的电位差值,IAB由恒流源供电单元的电表指示。
    步骤402,测量岩矿石标本的视电参数。
    由于岩矿石标本是在含水条件下测试电参数,AMNB4电极只能间接接触标本,所测电参数为视电参数,包括视极化率参数ηs和视电阻率ρs,实测MN电位分别为ΔUMN(0)与ΔUMN(T)。可求得岩矿石标本的视极化率参数ηs:
    ηs=ΔUMN(T)-ΔUMN(0)ΔUMN(T)---(5)]]>
    由实测测量电极MN电位ΔUMN(0),可得岩矿石标本视电阻率ρs:
    ρs=ΔUMN(0)IAB*S0LMN---(6)]]>
    式中IAB是恒流源激励的电流强度,LMN为两不极化电极的铜极间的距离。
    步骤404,根据所述视电参数和本底电参数计算所述岩矿石标本的真电参数。
    根据η0=ηs+(ηs-ηb)*ΔUb(T)ΔUMN(T)-ΔUb(T)]]>计算岩矿石标本的真极化率参数η0,
    根据ρ0=ρS+(ρS-ρb)*LbLMN-LB]]>计算岩矿石标本的真电阻率参数ρ0。
    以下作为一个实施例,测试岩矿石两块,一块为斑岩类岩石标本,另一块为条带状黄铁矿、黄铜矿中等含量矿石标本。
    两块标本的尺寸相同,长度Lo=0.1m,截面So=0.05m*0.05m=0.0025m2;电位电极MN之间无标本对接测试(包括含水垫片等)MN距离,Lb=0.027m;两标本供电时基与电流强度为,时基T=2S(秒),电流强度IAB=25uA(j0=1uA/cm2);电位电极MN电位测试值为,岩石标本:,矿石标本: 无标本对接测试:ΔUb(0)=2.65mVΔUb(T)=2.73mV.]]>
    岩石标本实测视电参数为:ηS=956.8-913.7956.8=0.045ρS=913.7*10-325*10-6*0.00250.127=719ΩM;]]>
    岩石标本真电参数为:η0=0.045+(0.045-0.029)*2.73956.8-2.73=0.045ρ0=719+(719-9.8)*0.0270.127=911ΩM;]]>
    视、真电参数的比值:
    矿石标本视电参数为:ηs=3.50-2.793.50=0.203ρs=2.79*10-325*10-0*0.00250.127=2.2ΩM;]]>
    矿石标本真电参数为:η0=0.23+(0.203-0.029)*2.723.50-2.73=0.81ρ0=2.2+(2.2-9.8)*0.27=0.15ΩM;]]>
    矿石视、真电参数对比为: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及装置优点在于:规范及岩矿石标本电参数测试条件与技术要求,对发现系统存在的本底电参数干扰得到证实,同时在理论上取得了求解真电参数的计算公式,从而使测得岩矿石标本电参数真实、可靠,解决了现有岩矿石标本测试系统不能测得真电参数的缺陷,提高了地球物理找矿的正反演的解释水平与提供找矿正确的电性信息。
    本发明可以以任何适当的形式实现,包括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本发明可以根据情况有选择的部分实现,比如计算机软件执行于一个或多个数据处理器以及数字信号处理器。本文的每个实施例的元素和组件可以在物理上、功能上、逻辑上以任何适当的方式实现。事实上,一个功能可以在独立单元中、在一组单元中、或作为其他功能单元的一部分来实现。因此,该系统和方法既可以在独立单元中实现, 也可以在物理上和功能上分布于不同的单元和处理器之间。
    在相关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本发明的实施例有许多可能的修改和组合,虽然形式略有不同,仍采用相同的基本机制和方法。为了解释的目的,前述描述参考了几个特定的实施例。然而,上述的说明性讨论不旨在穷举或限制本文所发明的精确形式。前文所示,许多修改和变化是可能的。所选和所描述的实施例,用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用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最好地利用本发明和各个实施例的针对特定应用的修改、变形。

    关 键  词:
    一种 矿石 标本 参数 测试 方法 装置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岩矿石标本真电参数测试方法及装置.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130370.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