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5

一种自动上锁的防盗门锁.pdf

  • 上传人:r5
  • 文档编号:610825
  • 上传时间:2018-02-26
  • 格式:PDF
  • 页数:15
  • 大小:708.42K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035922.7

    申请日:

    2012.02.17

    公开号:

    CN102587743A

    公开日:

    2012.07.1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5B 59/00申请日:20120217|||公开

    IPC分类号:

    E05B59/00; E05B15/10; E05B3/00

    主分类号:

    E05B59/00

    申请人:

    嘉兴美可泰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彭日临

    地址:

    314300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西塘桥镇元通工业区盐嘉公路88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代理人:

    徐雪波;方闻俊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上锁的防盗门锁,包括锁壳,方锁舌,方锁舌的下端固定在锁舌拖板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联动板,限位在锁壳内只能沿锁壳作左右横向移动,该联动板与锁舌拖板传动连接;触发件,穿设在锁壳的上侧壁上并仅能上下纵向滑移,锁壳内设有第二扭簧,触发件的后部具有向上凸起的卡柱,联动板上开有供卡柱在其内滑移的孔道,该孔道的上侧壁上开有供卡柱卡入的卡槽。关门时,触发件与阻挡物(门框)碰撞会向下内缩进锁壳内,触发件上的卡柱脱离卡槽,解除对联动板的横向锁定,联动板会在第一扭簧的作用下左移,联动板的左移会带动锁舌拖板及方锁舌外向上伸出锁壳进行锁定,无需转动钥匙便能达到迅速、安全、方便关门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自动上锁的防盗门锁,包括锁壳(1),锁壳(1)的上侧壁上穿设有仅能上下纵
    向滑移的方锁舌(4),方锁舌(4)的下端固定在锁舌拖板(2)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联动板(3),限位在锁壳(1)内只能沿锁壳(1)作左右横向移动,该联动板(3)与锁舌拖
    板(2)传动连接,以使联动板(3)的左移能带动方锁舌(4)伸出锁壳(1),联动板(3)的右移能
    带动方锁舌(4)缩进锁壳(1),锁壳(1)内设有作用于联动板(3)而使联动板(3)保持左移趋势
    的第一扭簧(5a);
    触发件(6),穿设在锁壳(1)的上侧壁上并仅能上下纵向滑移,锁壳(1)内设有作用于
    触发件(6)而使触发件(6)保持上移外伸出锁壳(1)趋势的第二扭簧(5b),触发件(6)的后部
    具有向上凸起的卡柱(63),所述联动板(3)上开有供卡柱(63)在其内滑移的孔道(31),该孔
    道(31)的上侧壁上开有供卡柱(63)卡入的卡槽(311),在联动板(3)左移至使方锁舌(4)外伸
    出锁壳(1)的状态下,所述触发件(6)在第二扭簧(5b)作用下上移至使卡柱(63)卡入所述卡
    槽(311)将联动板(3)横向锁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锁的防盗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板(3)和锁
    舌拖板(2)之间通过呈L形的叶片板(7)连接在一起,所述叶片板(7)的中部转动连接在锁
    壳(1)内,叶片板(7)的上部设有向上延伸的第一导向柱(71),叶片板(7)的下部设有向上延
    伸的第二导向柱(72),所述第一导向柱(71)插设在位于锁舌拖板(2)侧部横向设置的导向
    槽(21)内,所述第二导向柱(72)插设在位于联动板(3)上的竖向设置的导向孔(32)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锁的防盗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件(6)由触
    发体(61)和触发头(62)组成,所述触发头(62)转动连接在触发体(61)的上端而能前后摆动,
    触发头(62)的前后端面(621)均为斜面,所述第二扭簧(5b)的一个自由端插设在触发体(61)
    内而使触发件(61)保持上移趋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上锁的防盗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壳(1)的底面
    上设有两向上延伸且左右间隔设置的挡壁(11),所述触发体(61)约束在该两挡壁(11)之
    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锁的防盗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壳(1)的上侧
    壁上穿设有仅能上下纵向滑移的活动锁舌(8),该活动锁舌(8)由两个斜面锁舌头(81)和一
    块锁舌体(82)组成,两斜面锁舌头(81)分别转动连接在锁舌体(82)上端的左右两侧,两斜
    面锁舌头(81)中的斜面朝内相对设置,所述锁壳(1)内设有作用于锁舌体(82)而使锁舌体
    (82)上的两斜面锁舌头(81)保持向上外伸出锁壳(1)趋势的第三扭簧(5c),所述锁舌体(82)
    上设有阻挡件(83),所述联动板(3)的上侧壁开有给阻挡件(83)提供向下移动余量的缺口
    (33),在联动板(3)左移的状态下,所述阻挡件(83)被联动板(3)的上侧壁阻挡而阻止锁舌
    体(82)下移,在联动板(3)右移的状态下,所述缺口(33)对准阻挡件(83)而使锁舌体(82)能
    下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上锁的防盗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件(83)为转
    动连接在锁舌体(82)上端面的滚轮,所述锁舌体(82)的底部具有凹槽部(821),所述第三
    扭簧(5c)的自由端抵靠在该凹槽部(821)的上内壁上而使锁舌体(82)保持上移趋势。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上锁的防盗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板(7)的中
    部通过转轴(73)转动连接在锁壳(1)底壁,所述联动板(3)上开有第一横向导槽(34),转轴
    (73)向上穿过该第一横向导槽(3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锁的防盗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板(3)右侧
    的下端面上固定有向下延伸的第一挡轴(35),所述第一扭簧(5a)的一个自由端抵靠在所述
    第一挡轴(35)上而使联动板(3)保持左移趋势,所述锁壳(1)的底壁上开有第二横向导槽
    (12),所述第一挡轴(35)向下穿过第二横向导槽(12)。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自动上锁的防盗门锁,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壳(1)内设有由钥匙驱动而转动的主拨叉(10)、及由手柄驱动而转动的牛角拨叉
    (9),所述锁舌拖板(2)的左侧壁设有与主拨叉(10)相配的开口(22),所述主拨叉(10)的转
    动能推动联动板(3)右移,同时也能与开口(22)的下内壁接触而推动锁舌拖板(2)下移,所
    述牛角拨叉(9)的转动能带动联动板(3)右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上锁的防盗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板(3)中部
    的下端面上固定有向下延伸的第二挡轴(36),所述牛角拨叉(9)的转动能使牛角拨叉(9)
    的左侧杆部(91)与第二挡轴(36)推动配合,锁壳(1)内设有第四扭簧(5d),该第四扭簧(5d)
    的自由端作用于牛角拨叉(9)的右侧杆部(92)而使牛角拨叉(9)的左侧杆部(91)保持向左远
    离第二挡轴(36)趋势。

    说明书

    一种自动上锁的防盗门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盗门锁,尤其涉及一种无需钥匙刻意上锁,只要关门就可以伸出
    方锁舌的自动上锁的防盗门锁。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些多锁舌的门锁,虽然具有防盗、防撬作用的方锁舌,及能自动上述的斜
    锁舌,但方锁舌的开启都需要转动钥匙来实现,如果时间匆忙或者忘记上锁,只有斜锁
    舌起到锁定作用,其防盗性会降低。针对前述现状,为增强门锁的安全性,有人发明了
    多种无需钥匙刻意上锁,只要关门就可以伸出方锁舌的自动上锁的防盗门锁。

    如专利号为ZL201020688389.0(公告号为CN20194346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
    种能自动上锁的门锁》,如专利号为ZL201020191901.0(公告号为CN201695799U)的中国
    实用新型专利《锁具的自动上锁机构》,如专利号为ZL03279360.X(公告号为CN2654803Y)
    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自动锁》,它们分别披露了这样一种无需钥匙刻意上锁,只要关门
    就可以伸出方锁舌的自动上锁的防盗门锁。

    然前述专利提及的自动上锁的防盗门锁均存在结构复杂、成本高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结构简
    单合理、只要关门无需钥匙转动便能伸出方锁舌进行锁定的自动上锁的防盗门锁。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上锁的防盗门锁,包括锁
    壳,锁壳的上侧壁上穿设有仅能上下纵向滑移的方锁舌,方锁舌的下端固定在锁舌拖板
    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联动板,限位在锁壳内只能沿锁壳作左右横向移动,该联动板
    与锁舌拖板传动连接,以使联动板的左移能带动方锁舌伸出锁壳,联动板的右移能带动
    方锁舌缩进锁壳,锁壳内设有作用于联动板而使联动板保持左移趋势的第一扭簧;触发
    件,穿设在锁壳的上侧壁上并仅能上下纵向滑移,锁壳内设有作用于触发件而使触发件
    保持上移外伸出锁壳趋势的第二扭簧,触发件的后部具有向上凸起的卡柱,所述联动板
    上开有供卡柱在其内滑移的孔道,该孔道的上侧壁上开有供卡柱卡入的卡槽,在联动板
    左移至使方锁舌外伸出锁壳的状态下,所述触发件在第二扭簧作用下上移至使卡柱卡入
    所述卡槽将联动板横向锁定。

    上述联动板和锁舌拖板之间通过呈L形的叶片板连接在一起,所述叶片板的中部转
    动连接在锁壳内,叶片板的上部设有向上延伸的第一导向柱,叶片板的下部设有向上延
    伸的第二导向柱,所述第一导向柱插设在位于锁舌拖板侧部横向设置的导向槽内,所述
    第二导向柱插设在位于联动板上的竖向设置的导向孔内。通过叶片板将联动板和锁舌拖
    板连接在一起结构简单合理,当然也可通过轴与斜槽配合的方式,使联动板的横向移动
    带动锁舌拖板上下移动。

    上述触发件由触发体和触发头组成,所述触发头转动连接在触发体的上端而能前后
    摆动,触发头的前后端面均为斜面,所述第二扭簧的一个自由端插设在触发体内而使触
    发件保持上移趋势。由于触发头的前后端面均为斜面因此无论触发头从向前或向后遇到
    阻挡物(门框),都能偏转并带动触发头和触发体一起内缩进锁壳。

    上述锁壳的底面上设有两向上延伸且左右间隔设置的挡壁,所述触发体约束在该两
    挡壁之间。挡壁对长方体起到进一步约束作用,更好地确保触发件仅能上下滑移。

    进一步地改进,上述锁壳的上侧壁上穿设有仅能上下纵向滑移的活动锁舌,活动锁
    舌由两个斜面锁舌头和一块锁舌体组成,所述两斜面锁舌头分别转动连接在锁舌体上端
    的左右两侧,两斜面锁舌头中的斜面朝内相对设置,所述锁壳内设有作用于锁舌体而使
    锁舌体上的两斜面锁舌头保持向上外伸出锁壳趋势的第三扭簧,所述锁舌体上设有阻挡
    件,所述联动板的上侧壁开有给阻挡件提供向下移动余量的缺口,在联动板左移的状态
    下,所述阻挡件被联动板的上侧壁阻挡而阻止锁舌体下移,在联动板右移的状态下,所
    述缺口对准阻挡件而使锁舌体能下移。

    活动锁舌起到辅助锁定的作用,其作用相当于现有门锁中的斜锁舌,当然本活动锁
    舌和斜锁舌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两斜面锁舌头分别转动连接在锁舌体上端的左右两
    侧,两斜面锁舌头中的斜面朝内相对设置,因此无论斜面锁舌头向前或向后遇到阻挡物
    (门框),都能偏转并带动整个活动锁舌后移,因此本门锁对安装方向不限制,安装更方便
    和人性化,另外活动锁舌的外伸仅通过扭簧实现,无需额外设置拨叉,活动锁舌的后退
    则通过联动板的上侧壁与阻挡件的阻挡实现,结构设计相当合理。

    上述阻挡件为转动连接在锁舌体上端面的滚轮。滚轮保证联动板横向滑移时,联动
    板收到阻挡件的阻力减小,联动板滑移更轻松。上述锁舌体的底部具有凹槽部,所述第
    三扭簧的自由端抵靠在该凹槽部的上内壁上而使锁舌体保持上移趋势。

    上述叶片板的中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锁壳底壁,所述联动板上开有第一横向导槽,
    转轴向上穿过该第一横向导槽。转轴不但起到转动连接叶片板的目的,而且还起到对联
    动板横向约束的作用,结构设计合理。

    上述联动板右侧的下端面上固定有向下延伸的第一挡轴,所述第一扭簧的一个自由
    端抵靠在所述第一挡轴上而使联动板保持左移趋势,所述锁壳的底壁上开有第二横向导
    槽,所述第一挡轴向下穿过第二横向导槽。第一挡轴不但起到对第一扭簧提供施力位的
    作用,还起到对联动板横向约束的作用,结构设计合理。

    上述锁壳内设有由钥匙驱动而转动的主拨叉、及由手柄驱动而转动的牛角拨叉,所
    述锁舌拖板的左侧壁设有与主拨叉相配的开口,所述主拨叉的转动能推动联动板右移,
    同时也能与开口的下内壁接触而推动锁舌拖板下移,所述牛角拨叉的转动能带动联动板
    右移。采用两个独立的驱动件实现开门,为常规的门锁涉及方式。

    上述联动板中部的下端面上固定有向下延伸的第二挡轴,所述牛角拨叉的转动能使
    牛角拨叉的左侧杆部与第二挡轴推动配合,锁壳内设有第四扭簧,该第四扭簧的自由端
    作用于牛角拨叉的右侧杆部而使牛角拨叉的左侧杆部保持向左远离第二挡轴趋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关门时,触发件与阻挡物(门框)碰撞会向下内
    缩进锁壳内,触发件上的卡柱脱离卡槽,解除对联动板的横向锁定,联动板会在第一扭
    簧的作用下左移,联动板的左移会带动锁舌拖板及方锁舌外向上伸出锁壳进行锁定,无
    需转动钥匙便能达到迅速、安全、方便关门的目的,该门锁结构的传动部分涉及部件少,
    结构简单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开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开门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去掉主拨叉状态);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关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关门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去掉主拨叉状态);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去掉联动板、方锁舌、锁舌拖板和活动锁舌状态);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连接有锁舌拖板的方锁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联动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触发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活动锁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9所示,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

    一种自动上锁的防盗门锁,包括锁壳1,锁壳1由底座和盖板对合组成,盖板在图纸
    中没有显示,锁壳1的上侧壁上穿设有仅能上下纵向滑移的方锁舌4,方锁舌4的下端固
    定在锁舌拖板2上,锁舌拖板2通过轴槽约束结构约束在锁壳1内而仅能上下纵向滑移。

    联动板3,通过轴槽配合结构限位在锁壳1内只能沿锁壳1作左右横向移动,该联动
    板3与锁舌拖板2传动连接,以使联动板3的左移能带动方锁舌4伸出锁壳1,联动板3
    的右移能带动方锁舌4缩进锁壳1,锁壳1内设有作用于联动板3而使联动板3保持左移
    趋势的第一扭簧5a;联动板3右侧的下端面上固定有向下延伸的第一挡轴35,第一扭簧
    5a的一个自由端抵靠在所述第一挡轴35上而使联动板3保持左移趋势,锁壳1的底壁上
    开有第二横向导槽12,第一挡轴35向下穿过第二横向导槽12。

    联动板3和锁舌拖板2之间通过呈L形的叶片板7连接在一起,叶片板7的中部通
    过转轴73转动连接在锁壳1内,联动板3上开有第一横向导槽34,转轴73向上穿过该
    第一横向导槽34,叶片板7的上部设有向上延伸的第一导向柱71,叶片板7的下部设有
    向上延伸的第二导向柱72,第一导向柱71插设在位于锁舌拖板2侧部横向设置的导向槽
    21内,第二导向柱72插设在位于联动板3上的竖向设置的导向孔32内。

    触发件6,穿设在锁壳1的上侧壁上并仅能上下纵向滑移,锁壳1内设有作用于触发
    件6而使触发件6保持上移外伸出锁壳1趋势的第二扭簧5b,触发件6的后部具有向上
    凸起的卡柱63,联动板3上开有供卡柱63在其内滑移的孔道31,该孔道31的上侧壁上
    开有供卡柱63卡入的卡槽311,在联动板3左移至使方锁舌4外伸出锁壳1的状态下,
    触发件6在第二扭簧5b作用下上移至使卡柱63卡入卡槽311将联动板3横向锁定。

    触发件6由触发体61和触发头62组成,触发头62转动连接在触发体61的上端而
    能前后摆动,锁壳1的底面上设有两向上延伸且左右间隔设置的挡壁11,触发体61约束
    在该两挡壁11之间。触发头62的前后端面621均为斜面,第二扭簧5b的一个自由端插
    设在触发体61内而使触发件61保持上移趋势。

    锁壳1的上侧壁上穿设有仅能上下纵向滑移的活动锁舌8,该活动锁舌8由两个斜面
    锁舌头81和一块锁舌体82组成,两斜面锁舌头81分别转动连接在锁舌体82上端的左
    右两侧,两斜面锁舌头81中的斜面朝内相对设置,锁壳1内设有作用于锁舌体82而使
    锁舌体82上的两斜面锁舌头81保持向上外伸出锁壳1趋势的第三扭簧5c,锁舌体82
    的底部具有凹槽部821,第三扭簧5c的自由端抵靠在该凹槽部821的上内壁上而使锁舌
    体82保持上移趋势;锁舌体82上设有阻挡件83,阻挡件83为转动连接在锁舌体82上
    端面的滚轮,联动板3的上侧壁开有给阻挡件83提供向下移动余量的缺口33,在联动板
    3左移的状态下,阻挡件83被联动板3的上侧壁阻挡而阻止锁舌体82下移,在联动板3
    右移的状态下,缺口33对准阻挡件83而使锁舌体82能下移。

    锁壳1内设有由钥匙驱动而转动的主拨叉10、及由手柄驱动而转动的牛角拨叉9,
    锁舌拖板2的左侧壁设有与主拨叉10相配的开口22,主拨叉10的转动能推动联动板3
    右移,同时也能与开口22的下内壁接触而推动锁舌拖板2下移,牛角拨叉9的转动能带
    动联动板3右移。联动板3中部的下端面上固定有向下延伸的第二挡轴36,牛角拨叉9
    的转动能使牛角拨叉9的左侧杆部91与第二挡轴36推动配合,锁壳1内设有第四扭簧
    5d,该第四扭簧5d的自由端作用于牛角拨叉9的右侧杆部92而使牛角拨叉9的左侧杆
    部91保持向左远离第二挡轴36趋势。

    本防盗门锁的工作原理及过程如下:

    如图3、4所示,关门过程:无需钥匙,只要在关门过程中,触发件6中的触发头62
    与阻挡物(门框)碰撞,触发体61和触发头62会一起向下内缩进锁壳1内,触发体61上
    的卡柱63脱离卡槽311,解除对联动板3的横向锁定,联动板3会在第一扭簧5a的作用
    下左移,联动板3的左移,通过第二导向柱72与导向孔32的作用带动叶片板7顺时针
    转动,通过第一导向柱71与锁舌拖板2侧部横向设置的导向槽21的配合,叶片板7的
    顺时针转动带动锁舌拖板2及方锁舌4外向上伸出锁壳1进行锁定,无需转动钥匙便能
    达到迅速、安全、方便关门的目的。同时阻挡件83在联动板3的上侧壁推动下,使活动
    锁舌8向上外伸出锁壳1进行锁定,阻挡件83被联动板3的上侧壁阻挡而阻止锁舌体82
    下移。

    如图1、2所示,在门外用钥匙开门过程:用钥匙带动主拨叉10转动,主拨叉10先
    推动联动板克服第一扭簧5a的压力右移,直至卡槽311与卡柱63位于同一轴线上,触
    发体61在第二扭簧5b的作用下上移,直至卡柱63卡入卡槽311,将联动板3定位在最
    右端位置,通过第二导向柱72与导向孔32的作用带动叶片板7逆时针转动,通过第一
    导向柱71与锁舌拖板2侧部横向设置的导向槽21的配合,叶片板7的逆时针转动带动
    锁舌拖板2及方锁舌4外向下缩进锁壳1内,此时缺口33对准阻挡件83而使锁舌体82
    能下移,因为活动锁舌8本身能转动,因此只要拉动门把手便可开门。

    如图1、2所示,在门内用把手开门,转动把手,牛角拨叉9顺时针转动,牛角拨叉
    9的左侧杆部91与第二挡轴36推动配合,推动联动板3右移,通过第二导向柱72与导
    向孔32的作用带动叶片板逆时针转动,通过第一导向柱71与锁舌拖板2侧部横向设置
    的导向槽21的配合,叶片板7的逆时针转动带动锁舌拖板2及方锁舌4外向下缩进锁壳
    1内,此时缺口33对准阻挡件83而使锁舌体82能下移,因为活动锁舌8本身能转动,
    因此只要拉动门把手便可开门,同时触发件在第二扭簧5b作用下上移,直至卡柱63卡
    入卡槽311,将联动板3定位在最右端位置。

    关 键  词:
    一种 自动 上锁 防盗 门锁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一种自动上锁的防盗门锁.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1082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