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上锁的防盗门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自动上锁的防盗门锁.pdf(15页完整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587743A43申请公布日20120718CN102587743ACN102587743A21申请号201210035922722申请日20120217E05B59/00200601E05B15/10200601E05B3/0020060171申请人嘉兴美可泰科技有限公司地址314300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西塘桥镇元通工业区盐嘉公路888号72发明人彭日临74专利代理机构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2代理人徐雪波方闻俊54发明名称一种自动上锁的防盗门锁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上锁的防盗门锁,包括锁壳,方锁舌,方锁舌的下端固定在锁舌拖板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联动板,。
2、限位在锁壳内只能沿锁壳作左右横向移动,该联动板与锁舌拖板传动连接;触发件,穿设在锁壳的上侧壁上并仅能上下纵向滑移,锁壳内设有第二扭簧,触发件的后部具有向上凸起的卡柱,联动板上开有供卡柱在其内滑移的孔道,该孔道的上侧壁上开有供卡柱卡入的卡槽。关门时,触发件与阻挡物门框碰撞会向下内缩进锁壳内,触发件上的卡柱脱离卡槽,解除对联动板的横向锁定,联动板会在第一扭簧的作用下左移,联动板的左移会带动锁舌拖板及方锁舌外向上伸出锁壳进行锁定,无需转动钥匙便能达到迅速、安全、方便关门的目的。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5页附图7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5页附图7。
3、页1/2页21一种自动上锁的防盗门锁,包括锁壳1,锁壳1的上侧壁上穿设有仅能上下纵向滑移的方锁舌4,方锁舌4的下端固定在锁舌拖板2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联动板3,限位在锁壳1内只能沿锁壳1作左右横向移动,该联动板3与锁舌拖板2传动连接,以使联动板3的左移能带动方锁舌4伸出锁壳1,联动板3的右移能带动方锁舌4缩进锁壳1,锁壳1内设有作用于联动板3而使联动板3保持左移趋势的第一扭簧5A;触发件6,穿设在锁壳1的上侧壁上并仅能上下纵向滑移,锁壳1内设有作用于触发件6而使触发件6保持上移外伸出锁壳1趋势的第二扭簧5B,触发件6的后部具有向上凸起的卡柱63,所述联动板3上开有供卡柱63在其内滑移的孔道31。
4、,该孔道31的上侧壁上开有供卡柱63卡入的卡槽311,在联动板3左移至使方锁舌4外伸出锁壳1的状态下,所述触发件6在第二扭簧5B作用下上移至使卡柱63卡入所述卡槽311将联动板3横向锁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锁的防盗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板3和锁舌拖板2之间通过呈L形的叶片板7连接在一起,所述叶片板7的中部转动连接在锁壳1内,叶片板7的上部设有向上延伸的第一导向柱71,叶片板7的下部设有向上延伸的第二导向柱72,所述第一导向柱71插设在位于锁舌拖板2侧部横向设置的导向槽21内,所述第二导向柱72插设在位于联动板3上的竖向设置的导向孔32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锁的防盗门锁,其。
5、特征在于所述触发件6由触发体61和触发头62组成,所述触发头62转动连接在触发体61的上端而能前后摆动,触发头62的前后端面621均为斜面,所述第二扭簧5B的一个自由端插设在触发体61内而使触发件61保持上移趋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上锁的防盗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壳1的底面上设有两向上延伸且左右间隔设置的挡壁11,所述触发体61约束在该两挡壁11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锁的防盗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壳1的上侧壁上穿设有仅能上下纵向滑移的活动锁舌8,该活动锁舌8由两个斜面锁舌头81和一块锁舌体82组成,两斜面锁舌头81分别转动连接在锁舌体82上端的左右两侧,两斜面锁舌头81中的。
6、斜面朝内相对设置,所述锁壳1内设有作用于锁舌体82而使锁舌体82上的两斜面锁舌头81保持向上外伸出锁壳1趋势的第三扭簧5C,所述锁舌体82上设有阻挡件83,所述联动板3的上侧壁开有给阻挡件83提供向下移动余量的缺口33,在联动板3左移的状态下,所述阻挡件83被联动板3的上侧壁阻挡而阻止锁舌体82下移,在联动板3右移的状态下,所述缺口33对准阻挡件83而使锁舌体82能下移。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上锁的防盗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件83为转动连接在锁舌体82上端面的滚轮,所述锁舌体82的底部具有凹槽部821,所述第三扭簧5C的自由端抵靠在该凹槽部821的上内壁上而使锁舌体82保持上移趋势。7根。
7、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上锁的防盗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板7的中部通过转轴73转动连接在锁壳1底壁,所述联动板3上开有第一横向导槽34,转轴73向上穿过该第一横向导槽34。权利要求书CN102587743A2/2页3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锁的防盗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板3右侧的下端面上固定有向下延伸的第一挡轴35,所述第一扭簧5A的一个自由端抵靠在所述第一挡轴35上而使联动板3保持左移趋势,所述锁壳1的底壁上开有第二横向导槽12,所述第一挡轴35向下穿过第二横向导槽12。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自动上锁的防盗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壳1内设有由钥匙驱动而转动的主拨叉10、及。
8、由手柄驱动而转动的牛角拨叉9,所述锁舌拖板2的左侧壁设有与主拨叉10相配的开口22,所述主拨叉10的转动能推动联动板3右移,同时也能与开口22的下内壁接触而推动锁舌拖板2下移,所述牛角拨叉9的转动能带动联动板3右移。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上锁的防盗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板3中部的下端面上固定有向下延伸的第二挡轴36,所述牛角拨叉9的转动能使牛角拨叉9的左侧杆部91与第二挡轴36推动配合,锁壳1内设有第四扭簧5D,该第四扭簧5D的自由端作用于牛角拨叉9的右侧杆部92而使牛角拨叉9的左侧杆部91保持向左远离第二挡轴36趋势。权利要求书CN102587743A1/5页4一种自动上锁的防盗门锁。
9、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盗门锁,尤其涉及一种无需钥匙刻意上锁,只要关门就可以伸出方锁舌的自动上锁的防盗门锁。背景技术0002现有的一些多锁舌的门锁,虽然具有防盗、防撬作用的方锁舌,及能自动上述的斜锁舌,但方锁舌的开启都需要转动钥匙来实现,如果时间匆忙或者忘记上锁,只有斜锁舌起到锁定作用,其防盗性会降低。针对前述现状,为增强门锁的安全性,有人发明了多种无需钥匙刻意上锁,只要关门就可以伸出方锁舌的自动上锁的防盗门锁。0003如专利号为ZL2010206883890公告号为CN20194346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能自动上锁的门锁,如专利号为ZL2010201919010公告号为CN20。
10、169579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锁具的自动上锁机构,如专利号为ZL03279360X公告号为CN2654803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自动锁,它们分别披露了这样一种无需钥匙刻意上锁,只要关门就可以伸出方锁舌的自动上锁的防盗门锁。0004然前述专利提及的自动上锁的防盗门锁均存在结构复杂、成本高的缺点。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结构简单合理、只要关门无需钥匙转动便能伸出方锁舌进行锁定的自动上锁的防盗门锁。0006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上锁的防盗门锁,包括锁壳,锁壳的上侧壁上穿设有仅能上下纵向滑移的方锁舌,方锁舌的下端固。
11、定在锁舌拖板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联动板,限位在锁壳内只能沿锁壳作左右横向移动,该联动板与锁舌拖板传动连接,以使联动板的左移能带动方锁舌伸出锁壳,联动板的右移能带动方锁舌缩进锁壳,锁壳内设有作用于联动板而使联动板保持左移趋势的第一扭簧;触发件,穿设在锁壳的上侧壁上并仅能上下纵向滑移,锁壳内设有作用于触发件而使触发件保持上移外伸出锁壳趋势的第二扭簧,触发件的后部具有向上凸起的卡柱,所述联动板上开有供卡柱在其内滑移的孔道,该孔道的上侧壁上开有供卡柱卡入的卡槽,在联动板左移至使方锁舌外伸出锁壳的状态下,所述触发件在第二扭簧作用下上移至使卡柱卡入所述卡槽将联动板横向锁定。0007上述联动板和锁舌拖板之间。
12、通过呈L形的叶片板连接在一起,所述叶片板的中部转动连接在锁壳内,叶片板的上部设有向上延伸的第一导向柱,叶片板的下部设有向上延伸的第二导向柱,所述第一导向柱插设在位于锁舌拖板侧部横向设置的导向槽内,所述第二导向柱插设在位于联动板上的竖向设置的导向孔内。通过叶片板将联动板和锁舌拖板连接在一起结构简单合理,当然也可通过轴与斜槽配合的方式,使联动板的横向移动带动锁舌拖板上下移动。0008上述触发件由触发体和触发头组成,所述触发头转动连接在触发体的上端而能前说明书CN102587743A2/5页5后摆动,触发头的前后端面均为斜面,所述第二扭簧的一个自由端插设在触发体内而使触发件保持上移趋势。由于触发头的。
13、前后端面均为斜面因此无论触发头从向前或向后遇到阻挡物门框,都能偏转并带动触发头和触发体一起内缩进锁壳。0009上述锁壳的底面上设有两向上延伸且左右间隔设置的挡壁,所述触发体约束在该两挡壁之间。挡壁对长方体起到进一步约束作用,更好地确保触发件仅能上下滑移。0010进一步地改进,上述锁壳的上侧壁上穿设有仅能上下纵向滑移的活动锁舌,活动锁舌由两个斜面锁舌头和一块锁舌体组成,所述两斜面锁舌头分别转动连接在锁舌体上端的左右两侧,两斜面锁舌头中的斜面朝内相对设置,所述锁壳内设有作用于锁舌体而使锁舌体上的两斜面锁舌头保持向上外伸出锁壳趋势的第三扭簧,所述锁舌体上设有阻挡件,所述联动板的上侧壁开有给阻挡件提供。
14、向下移动余量的缺口,在联动板左移的状态下,所述阻挡件被联动板的上侧壁阻挡而阻止锁舌体下移,在联动板右移的状态下,所述缺口对准阻挡件而使锁舌体能下移。0011活动锁舌起到辅助锁定的作用,其作用相当于现有门锁中的斜锁舌,当然本活动锁舌和斜锁舌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两斜面锁舌头分别转动连接在锁舌体上端的左右两侧,两斜面锁舌头中的斜面朝内相对设置,因此无论斜面锁舌头向前或向后遇到阻挡物门框,都能偏转并带动整个活动锁舌后移,因此本门锁对安装方向不限制,安装更方便和人性化,另外活动锁舌的外伸仅通过扭簧实现,无需额外设置拨叉,活动锁舌的后退则通过联动板的上侧壁与阻挡件的阻挡实现,结构设计相当合理。0012上。
15、述阻挡件为转动连接在锁舌体上端面的滚轮。滚轮保证联动板横向滑移时,联动板收到阻挡件的阻力减小,联动板滑移更轻松。上述锁舌体的底部具有凹槽部,所述第三扭簧的自由端抵靠在该凹槽部的上内壁上而使锁舌体保持上移趋势。0013上述叶片板的中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锁壳底壁,所述联动板上开有第一横向导槽,转轴向上穿过该第一横向导槽。转轴不但起到转动连接叶片板的目的,而且还起到对联动板横向约束的作用,结构设计合理。0014上述联动板右侧的下端面上固定有向下延伸的第一挡轴,所述第一扭簧的一个自由端抵靠在所述第一挡轴上而使联动板保持左移趋势,所述锁壳的底壁上开有第二横向导槽,所述第一挡轴向下穿过第二横向导槽。第一挡。
16、轴不但起到对第一扭簧提供施力位的作用,还起到对联动板横向约束的作用,结构设计合理。0015上述锁壳内设有由钥匙驱动而转动的主拨叉、及由手柄驱动而转动的牛角拨叉,所述锁舌拖板的左侧壁设有与主拨叉相配的开口,所述主拨叉的转动能推动联动板右移,同时也能与开口的下内壁接触而推动锁舌拖板下移,所述牛角拨叉的转动能带动联动板右移。采用两个独立的驱动件实现开门,为常规的门锁涉及方式。0016上述联动板中部的下端面上固定有向下延伸的第二挡轴,所述牛角拨叉的转动能使牛角拨叉的左侧杆部与第二挡轴推动配合,锁壳内设有第四扭簧,该第四扭簧的自由端作用于牛角拨叉的右侧杆部而使牛角拨叉的左侧杆部保持向左远离第二挡轴趋势。。
17、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关门时,触发件与阻挡物门框碰撞会向下内缩进锁壳内,触发件上的卡柱脱离卡槽,解除对联动板的横向锁定,联动板会在第一扭簧的作用下左移,联动板的左移会带动锁舌拖板及方锁舌外向上伸出锁壳进行锁定,无需转动钥匙便能达到迅速、安全、方便关门的目的,该门锁结构的传动部分涉及部件少,结构说明书CN102587743A3/5页6简单合理。附图说明0018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开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0019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开门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去掉主拨叉状态;0020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关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0021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关门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去掉主拨叉状态;0。
18、022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去掉联动板、方锁舌、锁舌拖板和活动锁舌状态;0023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连接有锁舌拖板的方锁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24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联动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25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触发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0026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活动锁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7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0028如图19所示,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0029一种自动上锁的防盗门锁,包括锁壳1,锁壳1由底座和盖板对合组成,盖板在图纸中没有显示,锁壳1的上侧壁上穿设有仅能上下纵向滑移的方锁舌4,方锁舌4的下端固定在锁舌拖板2上,锁舌。
19、拖板2通过轴槽约束结构约束在锁壳1内而仅能上下纵向滑移。0030联动板3,通过轴槽配合结构限位在锁壳1内只能沿锁壳1作左右横向移动,该联动板3与锁舌拖板2传动连接,以使联动板3的左移能带动方锁舌4伸出锁壳1,联动板3的右移能带动方锁舌4缩进锁壳1,锁壳1内设有作用于联动板3而使联动板3保持左移趋势的第一扭簧5A;联动板3右侧的下端面上固定有向下延伸的第一挡轴35,第一扭簧5A的一个自由端抵靠在所述第一挡轴35上而使联动板3保持左移趋势,锁壳1的底壁上开有第二横向导槽12,第一挡轴35向下穿过第二横向导槽12。0031联动板3和锁舌拖板2之间通过呈L形的叶片板7连接在一起,叶片板7的中部通过转轴。
20、73转动连接在锁壳1内,联动板3上开有第一横向导槽34,转轴73向上穿过该第一横向导槽34,叶片板7的上部设有向上延伸的第一导向柱71,叶片板7的下部设有向上延伸的第二导向柱72,第一导向柱71插设在位于锁舌拖板2侧部横向设置的导向槽21内,第二导向柱72插设在位于联动板3上的竖向设置的导向孔32内。0032触发件6,穿设在锁壳1的上侧壁上并仅能上下纵向滑移,锁壳1内设有作用于触发件6而使触发件6保持上移外伸出锁壳1趋势的第二扭簧5B,触发件6的后部具有向上凸起的卡柱63,联动板3上开有供卡柱63在其内滑移的孔道31,该孔道31的上侧壁上开有供卡柱63卡入的卡槽311,在联动板3左移至使方锁舌。
21、4外伸出锁壳1的状态下,触发件6在第二扭簧5B作用下上移至使卡柱63卡入卡槽311将联动板3横向锁定。0033触发件6由触发体61和触发头62组成,触发头62转动连接在触发体61的上端而能前后摆动,锁壳1的底面上设有两向上延伸且左右间隔设置的挡壁11,触发体61约束在该两挡壁11之间。触发头62的前后端面621均为斜面,第二扭簧5B的一个自由端插设说明书CN102587743A4/5页7在触发体61内而使触发件61保持上移趋势。0034锁壳1的上侧壁上穿设有仅能上下纵向滑移的活动锁舌8,该活动锁舌8由两个斜面锁舌头81和一块锁舌体82组成,两斜面锁舌头81分别转动连接在锁舌体82上端的左右两侧。
22、,两斜面锁舌头81中的斜面朝内相对设置,锁壳1内设有作用于锁舌体82而使锁舌体82上的两斜面锁舌头81保持向上外伸出锁壳1趋势的第三扭簧5C,锁舌体82的底部具有凹槽部821,第三扭簧5C的自由端抵靠在该凹槽部821的上内壁上而使锁舌体82保持上移趋势;锁舌体82上设有阻挡件83,阻挡件83为转动连接在锁舌体82上端面的滚轮,联动板3的上侧壁开有给阻挡件83提供向下移动余量的缺口33,在联动板3左移的状态下,阻挡件83被联动板3的上侧壁阻挡而阻止锁舌体82下移,在联动板3右移的状态下,缺口33对准阻挡件83而使锁舌体82能下移。0035锁壳1内设有由钥匙驱动而转动的主拨叉10、及由手柄驱动而转。
23、动的牛角拨叉9,锁舌拖板2的左侧壁设有与主拨叉10相配的开口22,主拨叉10的转动能推动联动板3右移,同时也能与开口22的下内壁接触而推动锁舌拖板2下移,牛角拨叉9的转动能带动联动板3右移。联动板3中部的下端面上固定有向下延伸的第二挡轴36,牛角拨叉9的转动能使牛角拨叉9的左侧杆部91与第二挡轴36推动配合,锁壳1内设有第四扭簧5D,该第四扭簧5D的自由端作用于牛角拨叉9的右侧杆部92而使牛角拨叉9的左侧杆部91保持向左远离第二挡轴36趋势。0036本防盗门锁的工作原理及过程如下0037如图3、4所示,关门过程无需钥匙,只要在关门过程中,触发件6中的触发头62与阻挡物门框碰撞,触发体61和触发。
24、头62会一起向下内缩进锁壳1内,触发体61上的卡柱63脱离卡槽311,解除对联动板3的横向锁定,联动板3会在第一扭簧5A的作用下左移,联动板3的左移,通过第二导向柱72与导向孔32的作用带动叶片板7顺时针转动,通过第一导向柱71与锁舌拖板2侧部横向设置的导向槽21的配合,叶片板7的顺时针转动带动锁舌拖板2及方锁舌4外向上伸出锁壳1进行锁定,无需转动钥匙便能达到迅速、安全、方便关门的目的。同时阻挡件83在联动板3的上侧壁推动下,使活动锁舌8向上外伸出锁壳1进行锁定,阻挡件83被联动板3的上侧壁阻挡而阻止锁舌体82下移。0038如图1、2所示,在门外用钥匙开门过程用钥匙带动主拨叉10转动,主拨叉1。
25、0先推动联动板克服第一扭簧5A的压力右移,直至卡槽311与卡柱63位于同一轴线上,触发体61在第二扭簧5B的作用下上移,直至卡柱63卡入卡槽311,将联动板3定位在最右端位置,通过第二导向柱72与导向孔32的作用带动叶片板7逆时针转动,通过第一导向柱71与锁舌拖板2侧部横向设置的导向槽21的配合,叶片板7的逆时针转动带动锁舌拖板2及方锁舌4外向下缩进锁壳1内,此时缺口33对准阻挡件83而使锁舌体82能下移,因为活动锁舌8本身能转动,因此只要拉动门把手便可开门。0039如图1、2所示,在门内用把手开门,转动把手,牛角拨叉9顺时针转动,牛角拨叉9的左侧杆部91与第二挡轴36推动配合,推动联动板3右。
26、移,通过第二导向柱72与导向孔32的作用带动叶片板逆时针转动,通过第一导向柱71与锁舌拖板2侧部横向设置的导向槽21的配合,叶片板7的逆时针转动带动锁舌拖板2及方锁舌4外向下缩进锁壳1内,此时缺口33对准阻挡件83而使锁舌体82能下移,因为活动锁舌8本身能转动,因此只要拉动门把手便可开门,同时触发件在第二扭簧5B作用下上移,直至卡柱63卡入卡槽311,将联说明书CN102587743A5/5页8动板3定位在最右端位置。说明书CN102587743A1/7页9图1说明书附图CN102587743A2/7页10图2说明书附图CN102587743A103/7页11图3说明书附图CN102587743A114/7页12图4说明书附图CN102587743A125/7页13图5说明书附图CN102587743A136/7页14图6图7说明书附图CN102587743A147/7页15图8图9说明书附图CN102587743A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