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0

用于触摸面板的导电膜及包括其的触摸面板和显示设备.pdf

  • 上传人:xia****o6
  • 文档编号:6100735
  • 上传时间:2019-04-11
  • 格式:PDF
  • 页数:30
  • 大小:2.43MB
  •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443657.4

    申请日:

    2016.06.20

    公开号:

    CN106257385A

    公开日:

    2016.12.28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F 3/041申请日:20160620|||公开

    IPC分类号:

    G06F3/041

    主分类号:

    G06F3/041

    申请人: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明人:

    许养旭; 李廷勋; 金珉哲

    地址:

    韩国首尔

    优先权:

    2015.06.19 KR 10-2015-0087752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代理人:

    李辉;刘久亮

    PDF完整版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用于触摸面板的导电膜及包括其的触摸面板和显示设备。讨论了一种触摸面板,该触摸面板包括:基膜;形成在所述基膜的一个表面上的第一电极,该第一电极被设置有包括第一导体的第一传感器部;以及形成在所述基膜的另一表面上的第二电极,该第二电极被设置有包括不同于所述第一导体的第二导体的第二传感器部。所述第一传感器部的电阻高于所述第二传感器部的电阻。第一面积比大于第二面积比,所述第一面积比是形成有所述第一传感器部的面积与所述第一传感器部的外边缘内侧的面积之比,所述第二面积比是形成有所述第二传感器部的面积与所述第二传感器部的外边缘内侧的面积之比。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触摸面板,该触摸面板包括:
    基膜;
    形成在所述基膜的一个表面上的第一电极,该第一电极被设置有包括第一导体的第一
    传感器部;以及
    形成在所述基膜的另一表面上的第二电极,该第二电极被设置有包括不同于所述第一
    导体的第二导体的第二传感器部,
    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部的电阻高于所述第二传感器部的电阻,并且
    其中,第一面积比大于第二面积比,所述第一面积比是形成有所述第一传感器部的面
    积与所述第一传感器部的外边缘内侧的面积之比,所述第二面积比是形成有所述第二传感
    器部的面积与所述第二传感器部的外边缘内侧的面积之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部内的所述第一导体的填充
    密度低于所述第二传感器部内的所述第二导体的填充密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所述第一导体包括透明导电氧化物或者构成
    网状结构的金属纳米材料,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导体包括金属颗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所述第一导体包括构成网状结构的金属纳米
    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所述第一导体具有在10nm至35nm的范围内的
    宽度以及在20μm至40μm的范围内的长度,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导体具有在100nm至300nm的范围内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所述第一导体包括具有多个接触点的多条纳
    米线,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部内的所述第一导体的所述接触点的数量为每mm2 1000个或更
    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部具有在10Ω/sq.至270Ω/
    sq.的范围内的薄层电阻,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传感器部具有在1Ω/sq.至50Ω/sq.的范围内的薄层电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部在没有开口的情况下形成
    在所述第一传感器部的所述外边缘内侧的整个区域中,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传感器部包括在交点处彼此交叉的多个电极部分,使得在所述第二传
    感器部的所述外边缘内侧的区域中形成至少一个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所述第一面积比为95%或更大,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面积比在0.01%至5%的范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在所述第二传感器部中所述电极部分彼此
    交叉的交点的数量在每mm23个至50个的范围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部比所述第二传感器部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部具有200nm或更小的厚
    度,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传感器部具有在0.5μm至2μm的范围内的厚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部的表面粗糙度小于所述
    第二传感器部的表面粗糙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部的镜面反射率小于所述
    第二传感器部的镜面反射率。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所述第一导体包括构成网状结构的金属纳
    米材料,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部的漫反射率大于所述第二传感器部的漫反射率。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部的透射率高于所述第二
    传感器部的透射率。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部的透射率在88%至92%
    的范围内,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传感器部的透射率在87%至91%的范围内。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包括连接至所述第一传感器
    部的第一布线部,
    其中,所述第二电极包括连接至所述第二传感器部的第二布线部,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布线部和所述第二布线部具有比所述第一传感器部的填充密度高的填
    充密度以及比所述第二面积比大的面积比。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面板,其中,所述第一导体包括构成网状结构的金属纳
    米材料,
    其中,所述触摸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基膜和所述第一电极之间的第一硬涂层,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包括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导体的厚度的残余部分,该残余部分包含
    树脂,并且
    其中,所述触摸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上的覆盖层,该覆盖层具有比所述第
    一硬涂层的厚度小的厚度并且被配置为包封并覆盖从所述残余部分向上突出的所述第一
    导体。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触摸面板,该触摸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基膜和所述第二电
    极之间的第二硬涂层。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触摸面板,该触摸面板还包括被配置为覆盖所述第二电极
    的绝缘层,
    其中,所述绝缘层的介电系数小于所述覆盖层的介电系数。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面板,该触摸面板还包括:
    覆盖基板,该覆盖基板被设置在所述触摸面板的前表面上;以及
    透明粘合层,该透明粘合层被设置在所述触摸面板和所述覆盖基板之间以将所述触摸
    面板接合到所述覆盖基板。
    23.一种用于触摸面板的导电膜,该导电膜包括:
    基膜;
    形成在所述基膜的一个表面上的第一电极,该第一电极被设置有包括第一导体的第一
    传感器部;以及
    形成在所述基膜的另一表面上的第二电极,该第二电极被设置有包括不同于所述第一
    导体的第二导体的第二传感器部,
    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部的电阻高于所述第二传感器部的电阻,并且
    其中,第一面积比大于第二面积比,所述第一面积比是形成有所述第一传感器部的面
    积与所述第一传感器部的外边缘内侧的面积之比,所述第二面积比是形成有所述第二传感
    器部的面积与所述第二传感器部的外边缘内侧的面积之比。
    24.一种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面板;以及
    与所述显示面板集成的触摸面板,
    其中,所述触摸面板包括:
    基膜;
    形成在所述基膜的一个表面上的第一电极,该第一电极被设置有包括第一导体的第一
    传感器部;以及
    形成在所述基膜的另一表面上的第二电极,该第二电极被设置有包括不同于所述第一
    导体的第二导体的第二传感器部,
    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部的电阻高于所述第二传感器部的电阻,并且
    其中,第一面积比大于第二面积比,所述第一面积比是形成有所述第一传感器部的面
    积与所述第一传感器部的外边缘内侧的面积之比,所述第二面积比是形成有所述第二传感
    器部的面积与所述第二传感器部的外边缘内侧的面积之比。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触摸面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前侧或
    者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内部。

    说明书

    用于触摸面板的导电膜及包括其的触摸面板和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用于触摸面板的导电膜以及包括该导电膜的触摸面板和
    显示设备,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用于触摸面板的具有改进的配置的导电膜以及包括该导
    电膜的触摸面板和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近来,为了用户便利,触摸面板已被应用于例如显示设备的各种电子设备。这种触
    摸面板可包括用于感测触摸的设置有第一电极的第一导电膜以及设置有第二电极的第二
    导电膜、设置在第一导电膜和第二导电膜的正面上的最上层以构成外表面的覆盖玻璃基板
    以及在它们之间用于接合的粘合层。

    在如上所述的触摸面板中,当设置有第一电极的第一导电膜和设置有第二电极的
    第二导电膜分开形成时,触摸面板需要具有复杂的层叠结构并且较厚和笨重。另外,触摸面
    板的制造成本增加,这可使价格竞争力变差。

    发明内容

    因此,鉴于上述问题做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
    一种用于触摸面板的导电膜以及包括该导电膜的触摸面板和显示设备,所述导电膜允许以
    较低的制造成本制造具有简化的结构的触摸面板。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上和其它目的可通过提供一种触摸面板来实现,该触
    摸面板包括:基膜;形成在所述基膜的一个表面上的第一电极,该第一电极设置有包括第一
    导体的第一传感器部;以及形成在所述基膜的另一表面上的第二电极,该第二电极设置有
    包括不同于所述第一导体的第二导体的第二传感器部,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器部的电阻高
    于所述第二传感器部的电阻,并且其中,第一面积比大于第二面积比,所述第一面积比是形
    成有所述第一传感器部的面积与所述第一传感器部的外边缘内侧的面积之比,所述第二面
    积比是形成有所述第二传感器部的面积与所述第二传感器部的外边缘内侧的面积之比。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征和其它优点将从以下结合附图进行的
    详细描述更清楚地理解,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的平面图;

    图2是沿着图1的线II-II截取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设置在触摸面板的第一传感器部的第一导体的照
    片;

    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设置在触摸面板的第一传感器部的
    构成网状结构的纳米材料第一导体的立体图;

    图5示出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一传感器部、第二传感器部、第
    一布线部和第二布线部的示图;

    图6是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应用的第一电极的一部分的照片;

    图7是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应用的第二电极的一部分的照片;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的截面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截面图;以及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然而,将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
    施方式,其各种修改也是可能的。

    在附图中,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清楚和简明描述,未示出与本发明的实施方
    式的描述无关的部分,贯穿说明书使用相同的标号来指代相同或相当相似的部分。另外,在
    附图中为了描述清晰,厚度、宽度等被夸大或缩小,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厚度、宽度等不限
    于附图的例示。

    还将理解,贯穿本说明书,当一个元件被称作“包括”另一元件时,术语“包括”指明
    存在另一元件,但是不排除其它附加元件的存在,除非上下文清楚地另外指示。另外,将理
    解,当诸如层、膜、区域或板的一个元件被称作“在”另一元件“上”时,所述一个元件可直接
    在所述另一元件上,或者也可存在一个或更多个中间元件。相反,当诸如层、膜、区域或板的
    一个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一个或更多个中间元件。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一种用于触摸面板的导电膜以及包括该导电膜的触摸
    面板和显示设备,所述导电膜允许制造具有简化的结构的触摸面板并且能够降低触摸面板
    的制造成本。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的平面图,图2是沿着图1的线
    II-II截取的示意性截面图。为了清楚和简明例示,在图1中,主要示出第一电极14和第二电
    极24。

    参照图1和图2,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由标号100指代)可包括有效区域AA
    以及位于有效区域AA周围的非有效区域NA。有效区域AA是布置有第一电极14和第二电极24
    的传感器部142和242以感测用户的手或者输入装置(例如,手写笔)的触摸的区域。非有效
    区域NA是布置有例如柔性印刷电路板(FPCB)19和29以及连接至FPCB 19和29的第一电极14
    和第二电极24的布线部144和244的区域,FPCB 19和29连接至外部组件(外部电路,例如控
    制显示设备的触摸面板100的触摸控制单元)以用于传输在有效区域AA中感测的信息。另
    外,例如,可在非有效区域NA中布置有边框或黑色印刷层,其用于物理地保护例如构成触摸
    面板100的各种层和元件并且覆盖这些元件以及布置在非有效区域NA中的各种其它元件。
    本实施方式示出非有效区域NA围绕有效区域AA的外周形成。然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
    于此,各种其它修改也是可能的,例如,在正视图或平面图中非有效区域NA不可见。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100包括导电膜110,在导电膜110的一个表面设置有
    第一电极14的第一传感器部142(以及另外,第一布线部144),在导电膜110的另一表面设置
    有第二电极24的第二传感器部242(以及另外,第二布线部244)。此时,例如,第一传感器部
    142和第二传感器部242的电阻、形成有第一传感器部142和第二传感器部242的区域以及第
    一传感器部142和第二传感器部242中的导体14a和24a的填充密度可变化以便使触摸面板
    100或导电膜110的结构简化并且改进触摸面板100的特性。这将在下面更详细地描述。另
    外,触摸面板100还可包括覆盖基板130以及将覆盖基板130和导电膜110彼此附接的透明粘
    合层120。然而,覆盖基板130和透明粘合层120不是必要的,各种其它修改也是可能的。

    覆盖基板130可由可保护触摸面板100免受外部冲击并且允许光透射通过触摸面
    板100的材料形成。例如,覆盖基板130可由玻璃或塑料形成。然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
    于此,关于例如覆盖基板130的构成材料的各种其它修改也是可能的。

    透明粘合层120可夹在覆盖基板130与导电膜110之间(即,可与其接触)以将它们
    彼此接合。由于触摸面板100可通过使用上述的单个透明粘合层120来制造,所以触摸面板
    100的层叠结构可简化。

    透明粘合层120可由这样的材料形成,该材料有粘性以便允许设置在其两侧的层
    附着到其并且还可以是半透明的,更具体地讲,可由光学透明粘合剂(OCA)形成。光学透明
    粘合剂具有优异的粘合力以及高耐湿性、耐热性和可加工性以防止第一电极14和/或第二
    电极24的劣化。透明粘合层120可由各种已知的光学透明粘合剂中的任一种形成。

    导电膜110包括基膜10、形成在基膜10的一个表面上的第一电极14以及形成在基
    膜10的另一表面上的第二电极24。另外,导电膜110可包括夹在基膜10与第一电极14之间的
    第一硬涂层12、被设置为覆盖至少有效区域AA中的第一电极14和基膜10(更具体地讲,第一
    硬涂层12)的覆盖层16、夹在基膜10与第二电极24之间的第二硬涂层22以及被设置为覆盖
    第二电极24和基膜10(更具体地讲,第二硬涂层22)的绝缘层26。

    第一硬涂层12形成在基膜10的一个表面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硬涂层12可夹
    在基膜10与第一电极14之间以便改进第一电极14的各种特性。这将在首先描述第一电极14
    和覆盖层16之后在下面详细描述。

    此时,第一电极14可包括位于有效区域AA中的第一传感器部142以及位于非有效
    区域NA中并且电连接至第一传感器部142的第一布线部144。另外,第二电极24可包括位于
    有效区域AA中的第二传感器部242以及位于非有效区域NA中并且电连接至第二传感器部
    242的第二布线部244。

    基膜10可采取膜或片的形式,例如,基膜10由具有光透射性和绝缘性并且维持导
    电膜110的机械强度的材料形成。基膜10可由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2,
    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酰亚胺、聚酰胺亚胺、聚醚砜、聚醚醚酮、
    聚碳酸酯、聚芳酯、纤维素丙酸酯、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乙烯醇、聚醚酰亚胺、聚苯硫
    醚、聚苯醚、聚苯乙烯等中的至少一种形成。例如,基膜10可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形成。
    然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基膜10可由除了上述材料以外的各种其它材料中的任
    一种形成。

    第一传感器部142包括第一传感器部分142a以及将各个邻近的第一传感器部分
    142a彼此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分142b。第一传感器部分142a具有比第一连接部分142b的宽度
    大的宽度并且基本上用于感测输入装置或者用户的手指的触摸。图1示出第一传感器部分
    142a具有菱形形状并且连同第二传感器部242的第二传感器部分242a一起占据有效区域AA
    中的较宽区域以有效地感测触摸。然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第一传感器部分142a
    可具有各种其它形状中的任一个,例如包括三角形和矩形形状的多边形形状、圆形形状或
    者椭圆形状。另外,在第二传感器部242中多个电极部分240彼此交叉的交点的数量可每mm2
    3至50个。然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关于电极部分240的交点的数量的各种其它修
    改也是可能的。

    第一连接部分142b在第一方向(图1的水平方向或者图1的X轴)上将第一传感器部
    分142a彼此连接。因此,第一传感器部142可在有效区域AA中在第一方向上延伸较长长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传感器部142包括呈现导电性和光透射性的透明导电材料。
    例如,第一传感器部142可包括第一导体14a,第一导体14a由具有网状结构的金属纳米材料
    (例如,诸如银纳米线、铜纳米线或铂纳米线的金属纳米线,最优选地,银纳米线)形成。这
    里,网状结构可被理解为这样的结构,其中邻近的纳米材料导体(例如,纳米线)在其接触点
    处交缠以形成例如不规则的网结构,从而经由接触点实现电连接。这将在下面参照图3和图
    4更详细地描述。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的第一传感器部142的第一导体14a的照
    片,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设置在触摸面板的第一传感器部142的构
    成网状结构的纳米材料第一导体14a的立体图。参照图3和图4,在本实施方式中,由纳米线
    形成的第一导体14a分布于第一传感器部142中并且在接触点14c处彼此接触以彼此电连
    接。

    再参照图2,包括构成网状结构的纳米材料第一导体14a的第一传感器部142可按
    照这样的方式形成,使得纳米材料第一导体14a位于具有均匀厚度的层中,或者使得在纳米
    材料第一导体14a之间限定空洞(void)。实际上,通过施加纳米材料第一导体14a与例如极
    其少量的溶剂或粘结剂的混合物来形成第一传感器部142。因此,在第一传感器部142中,由
    溶剂或粘结剂残留物形成并且包括树脂的残余部分140被形成为相对薄的第一厚度T1,并
    且第一导体14a延伸至残余部分140之外。通过此配置,由第一导体14a构成的网状结构可具
    有相对厚的第二厚度T2。在下文中,第一传感器部142的厚度不是残余部分140的第一厚度
    T1,而是表示残余部分140以及从残余部分140向上突出的第一导体14a的层的总厚度(即,
    第二厚度T2)。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传感器部142包括构成网状结构的纳米材料第一
    导体14a,其可降低材料成本并且改进各种特性。第一传感器部142将稍后更详细地描述。

    第一布线部144位于非有效区域NA中。第一布线部144可延伸较长的长度并且连接
    至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19。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布线部144的结构和材料可以例如不同于
    第一传感器部142的结构和材料,这将稍后详细描述。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布线部144可形成在第一传感器部142的通过去除覆盖层16
    而暴露的部分上,以与第一传感器部142的暴露部分接触。在对第一电极14进行构图的过程
    中,在将要设置第一布线部144的位置处可容易地去除具有较小厚度的覆盖层16。另选地,
    在施加用于形成第一布线部144的金属糊剂(例如,银糊剂)之后,在对所施加的金属糊剂进
    行焙烧的过程中可自然地去除具有较小厚度的覆盖层16。然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
    此。因此,可通过例如附加的构图工艺来去除覆盖层16。另外,第一布线部144可被设置在与
    第一传感器部142的同一平面中,使得第一布线部144和第一传感器部142的侧表面彼此接
    触。另选地,第一布线部144可位于第一传感器部142上方(二者间夹着覆盖层16),以电连接
    至第一传感器部142。各种其它修改也是可能的。

    第一布线部144可连接至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19以进行外部连接。第一柔性印刷
    电路板19可包括基础构件以及形成在基础构件上的布线部。随着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19的
    布线部和第一布线部144彼此接触,第一布线部144和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19可彼此电连
    接。然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导电粘合构件(例如,各向异性导电粘合剂(ACA)、各
    向异性导电糊剂(ACP)或者各向异性导电膜(ACF))可位于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19的布线部
    与第一布线部144之间以将其彼此电连接。

    图1示出两个第一布线部144分别位于第一传感器部142的两端以实现双布线结
    构。这用于减小具有相对较长的长度的第一传感器部142的电阻,从而防止由于电阻引起的
    任何损耗。然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各种其它结构中的任何结构(例如,第一布线
    部144仅连接至第一传感器部142的一侧的单布线结构)也是可能的。

    另外,图1示出第一布线部144经由位于有效区域AA两侧的两个非有效区域NA来连
    接至任何外部组件。然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第一布线部144可经由位于有效区
    域AA的一侧的单个非有效区域NA来连接至外部组件,或者可延伸至有效区域AA的上侧和下
    侧中的任一个以经由有效区域AA的对应侧连接至外部组件。各种其它修改也是可能的。

    设置在基膜10的一个表面上以覆盖基膜10和第一传感器部142的覆盖层16用于物
    理地和化学地保护第一传感器部142。更具体地讲,覆盖层16被配置为包封延伸出残余部分
    140之外的第一导体14a的外表面,以便防止对第一导体14a的损坏或者第一导体14a的氧
    化。更具体地讲,覆盖层16可物理地保护从残余部分140向上突出的第一导体14a,以便防止
    第一导体14a由于例如外力而弯曲。另外,由于第一导体14a在长时间暴露于外部空气时可
    能氧化,从而呈现出降低的电导率,所以可形成覆盖层16以覆盖第一导体14a,以便防止上
    述问题。在本实施方式中,考虑到第一传感器部142包括构成网状结构的纳米材料第一导体
    14a,提供了能够改进第一导体14a的物理稳定性并且防止第一导体14a的氧化的覆盖层16。
    例如,覆盖层16的一部分可被引入第一导体14a之间的空洞中以填充空洞,覆盖层16的剩余
    部分可存在于第一导体14a上方。与本实施方式不同,即使在第一导体14a被包括在残余部
    分140中,而非从残余部分140向上突出的情况下,覆盖层16也可通过例如防止外部空气被
    引入残余部分140中来防止第一导体14a被氧化。为此,覆盖层16可被形成为与第一传感器
    部142或第一导体14a直接接触。

    覆盖层16可整个形成在基膜10上以覆盖第一传感器部142。这里,术语“整个形成”
    可不仅表示完整形成而没有空白区域,而且表示在不可避免地省略一些部分的情况下形
    成。

    如上所述的覆盖层16可由树脂形成。例如,覆盖层16可由丙烯酸树脂形成。然而,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覆盖层16可由各种其它材料中的任何材料形成。另外,覆盖层
    16可被形成为经由各种涂覆方法中的任何方法来覆盖整个第一传感器部142。

    覆盖层16的厚度可小于第一硬涂层12或第二硬涂层22的厚度。例如,覆盖层16的
    厚度的范围可从5nm至50nm。当覆盖层16的厚度低于5nm时,覆盖层16可能无法充分地防止
    第一导体14a的氧化。当覆盖层16的厚度超过50nm时,材料成本会增加。然而,本发明的实施
    方式不限于此,覆盖层16的厚度可变化为各种其它值。

    附图和上述实施方式示出第一传感器部142的残余部分140和覆盖层16被配置为
    不同的层。然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方式中,通过施加例如作为第一
    传感器部142的第一导体14a和残余部分140以及上述覆盖层16的构成材料的混合物的油
    墨,第一导体14a可被包括在单个覆盖层16中。当然,各种其它修改也是可能的。

    接下来,将再次描述位于基膜10和第一电极14之间的第一硬涂层12。如上所述,在
    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传感器部142的第一导体14a由具有网状结构的纳米材料形成,所
    以导电膜110或用于形成其的结构在移动以进行涂覆的过程中可能易于受到外力损坏。即,
    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对导电膜110施加较小的外力,这也对构成网状结构的纳米材料(例
    如,纳米线)之间的接触特性有影响,这会使第一传感器部142的电导率发生变化。因此,在
    本实施方式中,具有相对高的硬度(即,高于第一电极14和覆盖层16的硬度)的第一硬涂层
    12可位于基膜10和第一电极14(更具体地讲,第一传感器部142)之间以增加整个导电膜110
    的硬度。这样,即使对导电膜110施加外力,第一传感器部142内的第一导体14a可维持增强
    的接触特性。

    另外,基膜10具有不平的上表面,其具有相对高的表面粗糙度。基膜10的该不平表
    面可增加漫反射。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应用具有网状结构的第一导体14a的情况下,漫反
    射的发生可能由于例如网状结构(其可增加雾度(浊度)并且使光透射率变差)而恶化。另
    外,在第一传感器部142被形成在上述基膜10的粗糙表面上的情况下,难以赋予由具有网状
    结构的纳米材料形成的第一传感器部142以恒定的厚度。因此,可能出现未涂覆区域并且第
    一传感器部142可能呈现增大的薄层电阻偏差。

    在本实施方式中,考虑到上述问题,第一硬涂层12被整个施加到基膜10以用于使
    基膜10的上表面平坦化。即,第一硬涂层12的上表面可具有低于基膜10的上表面(或第一硬
    涂层12的下表面)的表面粗糙度。通过第一硬涂层12使基膜10的表面平坦化可使雾度和漫
    反射最小化并且使光透射率最大化。因此,导电膜110的光学特性可改进。另外,第一电极14
    (例如,第一传感器部142)的涂覆特性可改进。这样,可使诸如第一传感器部142的薄层电阻
    和光学特性的各种特性的偏差最小化。

    第一硬涂层12可包括能够增加硬度并且改进第一传感器部142的涂覆特性的各种
    材料。例如,第一硬涂层12可包括聚氨酯类树脂、三聚氰胺类树脂、醇酸类树脂、环氧类树
    脂、丙烯酸类树脂、聚酯类树脂、聚乙烯醇类树脂、氯乙烯类树脂、偏二氯乙烯类树脂、聚芳
    酯类树脂、砜类树脂、酰胺类树脂、亚胺类树脂、聚醚砜类树脂、聚醚酰亚胺类树脂、聚碳酸
    酯类树脂、硅类树脂、含氟类树脂、聚烯烃类树脂、苯乙烯类树脂、乙烯基吡咯烷酮类树脂、
    纤维素类树脂、丙烯腈类树脂等中的至少一种。具体地讲,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硬涂层12
    可包括丙烯酸类树脂。然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第一硬涂层12可由各种其它材料
    中的任何材料形成。

    第一硬涂层12可具有1H至5H的铅笔硬度。当第一硬涂层12的铅笔硬度低于1H时,
    可能难以充分地实现上述效果。当第一硬涂层12的铅笔硬度超过5H时,第一硬涂层12的制
    造可能困难。另外,第一硬涂层12可具有40°至60°的水接触角以及20达因/厘米(dyne/cm)
    至50达因/厘米的表面张力。第一硬涂层12的接触角和表面张力可具有比另一层(例如,基
    膜10或者夹在基膜10与第一硬涂层12之间的基层)的接触角和表面张力低的值。因此,第一
    传感器部142可容易地形成在第一硬涂层12上。

    第一硬涂层12的厚度可被确定为在增加导电膜110的硬度的同时使得导电膜110
    的表面能够平坦化。为此,第一硬涂层12可具有比第一传感器部142和覆盖层16更大的厚
    度。然而,由于当第一硬涂层12的厚度过分增加时导电膜110的厚度会不必要地增加,所以
    第一硬涂层12可具有比基膜10的厚度小的厚度。

    例如,第一硬涂层12的厚度的范围可从1μm至10μm。当第一硬涂层12的厚度低于1μ
    m时,可能难以充分地实现上述第一硬涂层12的效果。当第一硬涂层12的厚度超过10μm时,
    材料成本增加并且可能难以减小厚度。在充分考虑第一硬涂层12的效果和厚度减小的情况
    下,第一硬涂层12的厚度的范围可从3μm至5μm。然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第一硬
    涂层12可具有不同的厚度。

    此外,第二硬涂层22还可被设置在基膜10的另一表面上。第二硬涂层22用于保护
    导电膜110免受在处理过程中可能生成的损伤(例如,刮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硬涂
    层22上方形成第一电极14之后形成第二电极24。第二硬涂层22可用于防止在形成第二电极
    24之前形成第一电极14或对第一电极14进行构图时对基膜10的损伤。

    第二硬涂层22的各种特性(例如,其材料和厚度)可与第一硬涂层12相同或极其相
    似,因此本文中将省略其详细描述。作为设置上述第一硬涂层12和第二硬涂层22二者的结
    果,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导电膜110可具有2H或更大(例如,在2H至10H的范围内)的铅笔硬度。

    位于基膜10的另一表面上(更具体地讲,第二硬涂层22上)的第二电极24可包括:
    在有效区域AA内的第二传感器部242,第二传感器部242包括第二传感器部分242a和第二连
    接部分242b,该第二连接部分242b被配置为将各个邻近的第二传感器部分242a彼此连接;
    以及第二布线部244,其从有效区域AA内的第二传感器部分242a或第二连接部分242b延伸,
    从而位于非有效区域NA中。

    第二连接部分242b在第二方向(图1的垂直方向或者图1的Y轴)上连接第二传感器
    部分242a以允许第二电极24纵向上位于有效区域AA中的第二方向上。除了第二传感器部
    242延伸的方向以外,第一传感器部142的描述也可被直接应用于第二传感器部242。第二布
    线部244位于非有效区域NA中的第二硬涂层22上。第二布线部244可延伸较长长度,从而连
    接至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29。

    图1将第二布线部244示出为具有单布线结构。因此,第二布线部244形成在位于有
    效区域AA的下侧的非有效区域NA中。然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第二布线部244可
    位于有效区域AA的上侧、下侧、左侧和/或右侧,各种其它修改也是可能的。

    第一布线部144和第一柔性印刷电路板19的描述可被直接应用于第二布线部244
    和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29,因此,本文中将省略第二布线部244和第二柔性印刷电路板29的
    详细描述。

    绝缘层26可被设置在基膜10的另一表面上以覆盖第二硬涂层22和第二电极24。绝
    缘层26用于配置触摸面板100的外表面以用于保护触摸面板100。绝缘层26可由具有F或更
    大的铅笔硬度的材料(例如,丙烯酸树脂)形成,并且可具有比覆盖层16更大的厚度(例如,1
    μm或更大,更具体地讲,在1μm至20μm的范围内)。另外,绝缘层26可具有比覆盖层16低的介
    电系数。例如,绝缘层26的介电系数可在1至3的范围内,覆盖层16的介电系数可在3至4的范
    围内。由于绝缘层26位于导电膜110与显示面板(图9的标号212)之间,所以提供具有低介电
    系数的绝缘层26用于防止由显示面板212生成的噪声被传递至用于感测触摸的导电膜110。
    然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关于例如绝缘层26的材料、铅笔硬度和厚度的各种修改
    也是可能的。

    尽管图2将绝缘层26示出为被设置在第二电极24上,在第二电极24被朝着覆盖基
    板130设置并且第一电极14与第二电极24相对的情况下,绝缘层26可位于第一电极14和覆
    盖层16之间。然而,绝缘层26不是必要的。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可通过向第一电极14的第一传感器部142提供构成网
    状结构的纳米材料第一导体14a来改进各种特性。然而,可能在进行处理以在形成有包括第
    一导体14a的第一电极14的基膜10的另一表面上形成包括相同导体的第二电极方面有困
    难,并且可能由第一导体14a导致的问题会加剧。更具体地讲,包括第一导体14a的第一传感
    器部142可呈现便宜的材料成本和良好的光透射率,但是可易于由于例如外力而经受电连
    接特性的劣化,并且可能遭受可观的漫反射。在设置有包括第一导体14a的第一传感器部
    142的基膜10上形成包括附加第一导体14a的第二传感器部242的情况下,当形成第二传感
    器部242时第一传感器部142的电连接特性劣化,这增加了导电膜110的缺陷产品率,因此可
    使得本发明的实践困难。另外,包括第一导体14a的第一传感器142和第二传感器242的漫反
    射导致导电膜110的过度反射,这可导致用户的眼睛感知到第一传感器142和第二传感器
    242从而带来问题。

    考虑到上述问题,第二传感器部242具有第二导体24a,该第二导体24a具有例如与
    第一导体14a不同的结构和形状。另外,用于外部连接的第一布线部144和第二布线部244也
    可具有例如不同于第一传感器部142和/或第二传感器部242的结构和形状,这可进一步改
    进外部连接特性。

    图5示出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一传感器部142(图5的(a))、第
    二传感器部242(图5的(b))、第一布线部144(图5的(c))和第二布线部244(图5的(d))的示
    图。

    参照图5的(a),如上所述,第一传感器部142遍及与第一传感器部142对应的区域
    形成,第一导体14a被布置在第一传感器部142中以在接触点14c处与第一传感器部142接
    触。如上所述,第一导体14a构成网状结构,因此并非布置在第一传感器部142的一部分中,
    而是布置在整个第一传感器部142中。

    即,第一传感器部142在没有例如开口的情况下遍及第一电极14的传感器功能区
    域(用作或者被设计为用作第一传感器部142的区域,即,在第一传感器部142的外边缘内侧
    的区域,第一传感器部142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菱形形状,但是也可使用其它形状)形
    成。例如,形成有第一传感器部142的面积与第一传感器部142的外边缘内侧的面积之比
    (即,第一面积比)可为95%或更大(例如,在99%至100%的范围内)。即,第一传感器部142
    的开口比可为5%或更小(例如,在0%至1%的范围内)。第一传感器部142的该开口比可以
    是例如处理误差的结果。例如,并且如先前关于图2和图3所描述的,第一导体14a形成为网
    状结构,其具有交缠在一起的绞线、纤维、线、或其它细丝状元件。在这些元件之间可以是少
    量空洞,例如不交叠部分或间隙,由此包括第一导体14a的第一传感器部142也包括空洞。在
    被限定为第一传感器部142的区域内,开口比(例如,空洞与第一传感器部142之比)可为5%
    或更小。另外,在被定义为第一传感器部142的区域内,面积之比(例如,第一导体14a与第一
    传感器部142之比)可为95%或更大。

    另一方面,由于第一导体14a被布置为在形成有第一传感器部142的区域中构成网
    状结构,所以第一导体14a并非被布置在第一传感器部142的一部分中,而是被布置在整个
    第一传感器部142中。例如,第一传感器部142所在的区域中的第一导体14a的填充密度可在
    1%至30%的范围内。这里,填充密度可表示从平面图看时,形成有第一传感器部142的部分
    内形成有第一导体14a的部分的密度。因此,在形成有第一传感器部142的部分内在第一传
    感器部142的70%至99%的范围内可没有第一导体14a。当第一导体14a的填充密度低于1%
    时,第一传感器部142的电阻可增大。当第一导体14a的填充密度超过30%时,第一传感器部
    142的光透射率可变差。通过此填充密度,包括第一导体14a的第一传感器部142可具有高透
    明度。

    例如,第一传感器部142中的第一导体14a的接触点14c的数量可为每mm2 1000或
    更多个(例如,在每mm2 1000至1000000个的范围内)。当提供该数量的接触点14c时,第一传
    感器部142可实现低电阻和优异的电特性。

    然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第一面积比、填充密度和接触点数量可
    具有各种其它值。

    此时,第一导体14a(即,纳米线)可具有较长的长度和相对短的宽度,因此呈现出
    较大的纵横比。例如,第一导体14a可具有在10nm至35nm的范围内的宽度(短轴)以及在20μm
    至40μm的范围内的长度(长轴)。该较大纵横比的范围(例如,从1:600至1:4000的范围)可确
    保网状结构的良好形成并且防止第一传感器部142被用户容易地感知。

    第一传感器部142可通过所需工艺成本低于沉积的湿式涂覆来形成。即,第一传感
    器部142可通过经由湿式涂覆(其中,施加包含例如纳米线形式的纳米材料第一导体14a的
    例如糊剂、油墨、混合物或溶液)形成电极层,随后对所形成的电极层进行构图来形成。此
    时,湿式涂覆中所使用的溶液、混合物或糊剂中的纳米材料第一导体14a的密度非常低(例
    如,1%或更小)。因此,形成第一传感器部142所需的成本可降低,导致生产率提高。

    另外,当第一传感器部142包括纳米材料第一导体14a时,第一传感器部142可具有
    低电阻和优异的电特性以及高光透射率。例如,由于银(Ag)纳米颗粒的表面具有多个结晶
    面,因此可容易地引起异向生长,所以可容易地制造银纳米线。银纳米线具有大约10Ω/sq.
    至400Ω/sq.的电阻,因此实现低电阻(例如,在10Ω/sq.至150Ω/sq.的范围内)。因此,可
    形成具有宽范围内的任何电阻的第一传感器部142。具体地讲,可形成电导率好于铟锡氧化
    物(具有大约在200Ω/sq.至400Ω/sq.的范围内的电阻)的第一传感器部142。另外,银纳米
    线可具有优于铟锡氧化物的光透射率,例如,可具有88%或更大(例如,在88%至92%的范
    围内)的光透射率。另外,银纳米线为柔性的,因此可被应用于柔性设备并且确保稳定的材
    料供应。

    第一传感器部142的厚度可根据触摸面板100的大小、所需电阻值和第一传感器部
    142的材料按照各种方式变化。此时,当包括具有网状结构的金属纳米线时,第一传感器部
    142可具有最小厚度。例如,第一传感器部142可具有200nm或更小(例如,在5nm至15nm的范
    围内)的厚度。这是因为此厚度范围确保了制造尽管其厚度较小但是具有期望的电阻的第
    一传感器部142。因此,第一传感器部142的表面粗糙度也可具有相对低的值(例如,在5nm至
    15nm的范围内)。然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第一传感器部142的厚度和表面
    粗糙度可具有各种值中的任何值。

    由于第一传感器部142包括构成网状结构的纳米材料第一导体14a,所以它具有相
    对低的镜面反射率(8°反射率)和相对高的漫反射率(8°反射率)。例如,针对波长为380nm至
    780nm的光,第一传感器部142的镜面反射率可在3%至15%的范围内,针对波长为380nm至
    450nm的光,第一传感器部142的漫反射率可在2%至10%的范围内。然而,本发明的实施方
    式不限于此,例如,第一传感器部142的镜面反射率和漫反射率可具有各种其它值。

    第二电极24的第二传感器部242包括不同于第一导体14a的第二导体24a。与第一
    导体14a不同,第二导体24a不是由构成网状结构的纳米材料形成的。第二传感器部242可具
    有包括多个电极部分240的网格结构(mesh structure)。

    更具体地讲,参照图5的(b),第二传感器部242部分地形成在第二传感器部242的
    外边缘内侧的区域中,第二导体24a分布于形成有第二传感器部242(即,电极部分240内侧)
    的整个部分上。包括第二导体24a的电极部分240可为不透明的,因为它们具有低于第一传
    感器部142的光透射率,并且包括电极部分240的网格结构的第二传感器部242可被感知为
    透明的。

    即,电极部分240被设置为在第二电极24的传感器功能区域(用作或者被设计为用
    作第二传感器部242的区域,即,第二传感器部242的外边缘内侧的区域)中彼此交叉,开口
    240a形成在没有形成电极部分240的区域中,这些开口240a可周期性地或者随机地布置。另
    外,这些开口240a可具有特定形状或者可具有随机形状。因此,形成有第二传感器部242
    (即,电极部分240)的面积与第二传感器部242的外边缘内侧的面积之比(即,第二面积比)
    可小于第一面积比。另一方面,第二导体24a可分布于形成有第二传感器部242的整个区域
    (即,布置有电极部分240的区域)上。因此,第二传感器部242中的第二导体24a的填充密度
    可大于第一传感器部142中的第一导体14a的填充密度。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传
    感器部242包括第二导体24a,第二导体24a的填充密度大于分布于第一传感器部142中的第
    一导体14a的填充密度,并且第二传感器部242的第二面积比小于第一传感器部142的第一
    面积比。这可减小形成有第二传感器部242的区域,以允许第二传感器部242具有与第一传
    感器部142相似的电阻,这可使得材料成本可观地降低并且改进第二传感器部242的光透射
    率。

    例如,第二面积比可在0.01%至5%的范围内(例如,0.01%至2%的范围内),第二
    传感器部242的开口比可在95%至99.9%的范围内(例如,98%至99.99%的范围内)。另外,
    第二导体24a的填充密度可为95%或更大(例如,在99%至100%的范围内)。上述第二面积
    比和填充密度用于调节第一传感器部142和第二传感器部242的电阻以使得它们彼此相似,
    并且降低第二传感器部242的材料成本。然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第二导体
    24a的第二面积比和填充密度可具有各种其它值。

    图5的(b)示出第二传感器部242的电极部分240在触摸面板100的水平方向和垂直
    方向上成角度以彼此交叉,从而形成菱形开口240a。然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
    如,电极部分240的形状和开口240a的形状可按照各种方式变化。例如,开口240a可具有三
    角形、矩形、平行多面体、五边形或者任何其它不规则形状。具体地讲,由于当开口240a具有
    五边形或不规则形状时第二传感器部242不会具有规则的形状,所以可防止由规则形状的
    重复导致的莫尔(moiré)现象。

    上述第二传感器部242可通过各种方法来形成。例如,第二传感器部242可这样形
    成:经由湿式涂覆形成电极层(其中施加包含感光材料和第二导体24a的例如糊剂、油墨、混
    合物或溶液(以下称作糊剂)),随后经由例如曝光、显影和蚀刻工艺的实现方式对所形成的
    电极层进行构图和热处理。另选地,第二传感器部242可通过施加构图的糊剂并且对糊剂进
    行干燥和/或焙烧来形成。这样,可在不对形成有包括第一导体14a的第一传感器部142的基
    膜10施加冲击的情况下形成第二传感器部242。

    用于形成第二传感器部242的糊剂可包括溶剂、感光材料、第二导体24a以及各种
    其它添加剂。溶剂可包括例如基于挥发性醇的材料或者基于酯的材料,并且可在每100重量
    份5至40重量份的范围内。感光材料可包括热固性树脂,并且可在每100重量份5至20重量份
    的范围内。第二导体24a可包括各种金属中的任一种,例如可包括银。第二导体24a可在每
    100重量份45至90重量份的范围内。上述含量被限制以使得第二传感器部242能够稳定形成
    并且减小第二传感器部242的电阻,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第二导体24a可由彼此接触以紧凑地填充形成有第二传感器部242的区域的多个
    金属颗粒形成。第二导体24a可具有各种形状中的任何形状(例如,球形或薄片形状)以形成
    为恒定的直径或宽度。因此,第二导体24a可具有比第一导体14a小的纵横比。例如,第二导
    体24a的直径(或者长轴宽度和短轴宽度)可在100nm至300nm的范围内,并且可大于第一导
    体14a的宽度,但是小于其长度。另外,第二导体24a的纵横比可具有大约1的值。然而,本发
    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第二导体24a的形状、直径和纵横比可具有各种其它值。

    当第二传感器部242包括如上所述由金属颗粒形成的第二导体24a时,第二传感器
    部242可实现相当低的电阻和优异的电特性。因此,如上所述,即使第二传感器部242的第二
    面积比减小,第二传感器部242仍可具有低电阻。例如,第二传感器部242的薄层电阻可在1
    Ω/sq.至50Ω/sq.的范围内。在这种范围内,第二传感器部242可具有充分低的电阻,而薄
    层电阻与第一传感器部142没有太大差异。然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第二传感器
    部242的电阻可按照各种方式变化。

    第二传感器部242的厚度可根据触摸面板100的大小、所需电阻值和第二传感器部
    242的材料按照各种方式变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传感器部242通过施加糊剂来形成,并
    且可比第一传感器部142厚。例如,第二传感器部242的厚度可在0.5μm至2μm的范围内。这是
    因为具有上述厚度的第二传感器部242可经由简化的工艺实现期望的电阻,并且材料成本
    可降低。因此,第二传感器部242的表面粗糙度的值可高于第一传感器部142(例如,在0.5μm
    至2μm的范围内)。然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第二传感器部242的厚度和表面
    粗糙度可具有各种其它值。

    第二传感器部242由填充有第二导体24a的金属层形成。因此,第二传感器部242具
    有比第一传感器部142高的镜面反射率(8°反射率)以及比第一传感器部142低的漫反射率
    (8°反射率)。例如,针对波长为380nm至780nm的光,第二传感器部242的镜面反射率可在8%
    至20%的范围内,针对波长为380nm至450nm的光,第二传感器部242的漫反射率可在0.5%
    至5%的范围内。由于第二传感器部242的漫反射率小于第一传感器部142的漫反射率,所以
    可防止第一传感器部142过度地增加漫反射率或雾度。另外,由于第二传感器部242具有网
    格结构以实现较小的第二面积比,可使由于镜面反射率的增加而可能发生的问题最小化。
    因此,可避免包括金属颗粒的第二传感器部242的黑化处理,这可简化例如结构或制造工
    艺。然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第二传感器部242的镜面反射率和漫反射率可
    具有各种其它值。

    另外,由填充有第二导体24a的金属层形成的第二传感器部242可具有比第一传感
    器部142的光透射率低的光透射率。例如,第二传感器部242的光透射率可在87%至91%的
    范围内。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传感器部242具有网格结构以实现较小的第二面积比,这可
    使由于第二传感器部242引起的导电膜110的光透射率减小最小化。

    另外,第一布线部144和第二布线部244可具有例如不同于第一传感器部142和第
    二传感器部242的材料和结构。更具体地讲,参照图5的(c)和(d),第一布线部144包括彼此
    接触以密集地遍及第一布线部144分布的金属颗粒14b。因此,第一布线部144可具有比第一
    传感器部142高的填充密度以及比第二传感器部242的第二面积比大的面积比。类似地,第
    二布线部244可包括彼此接触以密集地遍及第二布线部244分布的金属颗粒24b。因此,第二
    布线部244可具有比第二传感器部242高的填充密度以及比第二传感器部242的第二面积比
    大的面积比。例如,第一布线部144和第二布线部244可分别包括第二导体24a,所述第二导
    体24a被包括在第二传感器部242中以具有与第二传感器部242相同或相似的填充密度,并
    且可遍及第一布线部144和第二布线部244的外边缘内侧的区域形成以具有与第一传感器
    部142的第一面积比相同或相似的面积比。通过此结构,第一布线部144和第二布线部244即
    使薄也可具有充分低的电阻和优异的电特性。

    例如,第一布线部144和第二布线部244可具有与第二传感器部242相同或相似的
    填充密度(在10%的容差范围内),并且可具有与第一传感器部142的第一面积比相似的面
    积比(在10%的容差范围内)。即,第一布线部144和第二布线部244可具有95%或更大(例
    如,在99%至100%的范围内)的填充密度,并且可具有在0.01%至5%的范围内(例如,在
    0.01%至2%的范围内)的面积比。然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第一布线部144和第
    二布线部244的密度和面积比可具有任何其它值。

    第一布线部144和第二布线部244可通过各种方法形成。例如,在第一布线部144和
    第二布线部244包括与第二传感器部242的第二导体24a相同的导体的情况下,第一布线部
    144和第二布线部244可在形成第二传感器部242的工艺中一起形成。即,电极层通过经由涂
    覆(例如,湿式涂覆)在基膜10的一个表面上的非有效区域NA中并且遍及基膜10的另一表面
    施加包括感光材料和第二导体24a的糊剂来形成。第一布线部144和第二布线部244可经由
    例如曝光、显影和蚀刻工艺的实现方式连同第二传感器部242一起经受构图。此后,第二传
    感器部242以及第一布线部144和第二布线部244可经由热处理一起形成。另选地,第二传感
    器部242以及第一布线部144和第二布线部244可通过施加经构图的糊剂,随后对糊剂进行
    干燥和/或焙烧来形成。这样,第一布线部144和第二布线部244可经由简化的工艺来形成。

    在另一示例中,第一布线部144可连同第一传感器部142一起形成。例如,在有效区
    域AA中形成包括第一导体14a的电极层,在形成该电极层之前或之后,在非有效区域NA中形
    成包括第二金属颗粒14b的电极层。此后,对于激光构图,可形成第一传感器部142和第一布
    线部244。在这种情况下,形成在非有效区域NA中并且包括第二金属颗粒14b的电极层可通
    过印刷例如糊剂来形成。该糊剂可包括热固性树脂,而非如上所述形成第二传感器部242的
    糊剂中所使用的感光材料。另外,第二布线部244可如上所述连同第二传感器部242一起形
    成。

    然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第一布线部144和/或第二布线部244可经由与
    第二传感器部242不同的工艺来形成。另外,第一布线部144和第二布线部244可具有各种形
    状并且包括各种导电材料。例如,尽管本实施方式将第一传感器部142和第二传感器部242
    以及第一布线部144和第二布线部244示出为具有不同的结构,第一布线部144和第一传感
    器部142可被形成为使用相同材料的一体结构,和/或第二布线部244和第二传感器部242可
    被形成为使用相同材料的一体结构。例如,第一布线部144可按照与第一传感器部142相同
    的方式包括纳米材料第一导体14a。这可简化形成第一传感器部142和第一布线部144的制
    造工艺。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布线部144不位于第一传感器部142上面。即,第一传感器部142
    和第一布线部144可形成在基膜10上面的同一平面中,覆盖层16可被形成为覆盖第一传感
    器部142和第一布线部144二者。

    如上所述的导电膜110以及包括该导电膜110的触摸面板100的制造方法如下。

    通过施加用于形成第一传感器部142的油墨或糊剂并且随后利用激光或者通过湿
    式蚀刻对油墨或糊剂进行构图,在包括第一硬涂层12和第二硬涂层22的基膜10的一个表面
    上(更具体地讲,在第一硬涂层12上)形成第一传感器部142。此后,通过施加用于形成第二
    传感器部242的感光糊剂并且随后对糊剂进行构图,在基膜10的另一表面上(更具体地讲,
    在第二硬涂层22上)形成第二传感器部242。第一布线部144可在形成第一传感器部142之前
    或之后形成,或者可在形成第一传感器部142的工艺期间形成。第二布线部244可在形成第
    二传感器部242之前或之后形成,或者可在形成第二传感器部242的工艺期间形成。例如,第
    二传感器部242以及第一布线部144和第二布线部244可一起形成。导电膜110可按照这样的
    方式制造。由此,通过向单个导电膜110提供第一传感器部142和第二传感器部242二者,可
    降低材料成本并且可简化制造工艺。

    另外,通过将第一印刷电路板19和第二印刷电路板29以及透明粘合层120附着到
    导电膜110并且将覆盖基板130附着到透明粘合层120,可制造触摸面板100。这样,由于仅需
    要单个透明粘合层120来将单个导电膜110和覆盖板130彼此附着,可降低材料成本并且可
    简化制造工艺。

    图2示出第一传感器部142面向覆盖基板130并且第二传感器部242位于覆盖基板
    130的相对侧。因此,位于后侧的第二传感器部242用作滤光器以防止第二传感器部242的漫
    反射,从而有效地防止由于第一传感器部142的漫反射而引起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实现
    优异的可见性。然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第二传感器部242可面向覆盖基板130并
    且第一传感器部142可位于覆盖基板130的相对侧。由此,由于具有相对高的第一面积比的
    第一传感器部142与显示面板(图9的标号210)相邻地形成,所以可有效地屏蔽由显示面板
    210生成的噪声。各种其它修改也是可能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包括第二传感器部242的第二电极24可以是被施加电压的电极
    Tx,包括第一传感器部142的第一电极14可以是接收所施加的电压的电极Rx。另选地,包括
    第一传感器部142的第一电极14可以是被施加电压的电极Tx,包括第二传感器部242的第二
    电极24可以是接收所施加的电压的电极Rx。附图示出形成在长轴上以构成被施加电压的电
    极Tx的第一电极14包括第一导体14a(是构成网状结构的金属纳米材料),第二电极24包括
    由金属颗粒形成的第二导体14b。然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因此,形成在长轴上以
    被施加电压的电极Tx可用作具有相对低的薄层电阻的第二电极24以减小线电阻,形成在短
    轴上以接收所施加的电压的电极Rx可用作第一电极14。各种其它修改也是可能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邻近的第二电极24、第二硬涂层22、基膜10、第一硬涂层12、第一
    电极14和覆盖层16可彼此接触以形成尽可能简单的结构。然而,当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
    限于此,可在这些邻近的层之间设置附加层。

    下面将参照图6和图7更详细地描述可应用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的包括
    第一传感器部142和第一布线部144的第一电极14以及包括第二传感器部242和第二布线部
    244的第二电极24的结构。图6是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应用的第一电极的一部分的照
    片,图7是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应用的第二电极的一部分的照片。

    参照图6的(a),将理解,形成包括第一传感器部142和第一布线部144的第一电极
    14。参照以放大的比例示出第一传感器部142的图6的(b),将理解,具有纳米线形状的第一
    导体14a被布置为在接触点处彼此接触。如所示,尽管第一传感器部142的一些内部可设置
    有第一导体14a,第一传感器部142的一些内部可未设置第一导体14a。另外,参照以放大的
    比例示出第一布线部144的图6的(c),将理解,整个第一布线部144被由金属颗粒14b形成的
    导体填充。

    参照图7的(a),将理解,第一电极24包括设置有电极部分240和开口240a的第二传
    感器部242以及连接至第二传感器部242的第二布线部244。参照以放大的比例示出第二传
    感器部242的图7的(b),将理解,形成有第二传感器部242的部分(即,电极部分240的内部)
    完全被由金属颗粒形成的第二导体24a填充。另外,参照以放大的比例示出第二布线部244
    的图7的(c),将理解,整个第二布线部244被由金属颗粒24b形成的导体填充。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包括第一传感器部142的第一电极14形成在基膜10的
    一个表面上,包括第二传感器部242的第二电极24形成在同一基膜10的另一表面上。因此,
    与第一电极14和第二电极24形成在不同的基膜10上的情况相比,可减少基膜10或导电膜
    110的数量并且省略用于将它们接合的粘合层。这可使触摸面板100的厚度最小化并且实现
    触摸面板100的制造成本的降低和制造工艺的简化。此时,第一传感器部142和第二传感器
    部242可具有例如不同的结构和形状以防止当第一传感器部142和第二传感器部242具有相
    同的结构和相同的形状时所导致的问题,这可使得触摸面板100的特性改进。

    例如,与本实施方式不同,当第一传感器部142和第二传感器部242二者包括金属
    颗粒形式的第二导体24a,因此具有网格结构以实现第二面积比时,当所得触摸面板被应用
    于例如显示设备时难以有效地阻挡从显示面板210生成的噪声,这可导致例如故障、坐标扭
    曲或者断裂。另外,网格结构可导致莫尔现象并且使外观变差,较小的线宽可使大规模生产
    的稳定性或一致性变差,这可使得难以将触摸面板应用于高质量产品。另外,高镜面反射率
    需要黑化工艺的实现方式,这可增加制造成本。另选地,与本实施方式不同,第一传感器部
    142和第二传感器部242二者包括具有网状结构的纳米材料第一导体14a,由此第一导体14a
    的漫反射可导致所谓的浑浊现象。另外,可能难以实现足够低的电阻。

    另一方面,具有例如不同的结构和形状的第一传感器部142和第二传感器244可有
    效地防止上述问题。例如,可通过第一传感器部142的漫反射来使第二传感器部242的莫尔
    现象最小化。具体地讲,由于第二传感器部242(由于以高填充密度包括在其中的第二导体
    24a而具有低电阻)的第二面积比低于第一传感器部142(由于以低填充密度包括在其中的
    第一导体14a而具有较高电阻)的第一面积比,所以可有效地防止由第二传感器部242导致
    的问题。即,第二传感器部242具有相对低的光透射率和相对高的镜面反射率,而非具有低
    电阻,并且可通过减小第二传感器部242的第二面积比来防止由第二传感器部242导致的问
    题(例如,光透射率的变差和镜面反射率的增加)。

    以下,将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以及包括根据本发明的
    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的显示设备。与上述内容相同或相似的内容相关的详细描述将被省
    略,下面将仅详细描述不同的内容。上述实施方式和可对其应用的修改以及下面的实施方
    式和可对其应用的修改可按照各种方式彼此组合。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的截面图。

    参照图8,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导电膜110中,第一电极14的第一传感器部142可包
    括透明导电材料,例如透明导电氧化物(TCO)。例如,第一传感器部142可包括铟锡氧化物
    (ITO)。此时,第一传感器部142具有例如高填充密度和硬度,因此不设置覆盖层(图2的标号
    16)来覆盖第一传感器部142。此时,第一硬涂层12可被设置在第一传感器部142下面。因此,
    当导电膜110被应用于柔性或弯曲的触摸面板100时,第一硬涂层12可防止例如当触摸面板
    100弯曲时对第一传感器部142的损伤。然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传感器部142可具有等于或高于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的包括
    纳米材料的第一传感器部142的电阻。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第一传感器部142的电阻可在10
    Ω/sq.至270Ω/sq.的范围内。这是因为透明导电氧化物的电阻高于纳米材料的电阻。例
    如,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第一传感器部142的电阻可在100Ω/sq.至270Ω/sq.的范围内。为了
    减小第一传感器部142的电阻,有必要增大第一传感器部142的厚度,因为第一传感器部142
    易碎并且当其厚度增大时难以被应用于触摸面板100。即,当第一传感器部142具有100Ω/
    sq.或更大的电阻时,可将第一传感器部142应用于柔性触摸面板100。

    例如,第一传感器部142的厚度可为200nm或更小(例如,在5nm至200nm的范围内)。
    当第一传感器部142的厚度低于5nm时,第一传感器部142的电阻可增大。当第一传感器部
    142的厚度超过200nm时,可能难以将第一传感器部142应用于柔性触摸面板100。因此,第一
    传感器部142的表面粗糙度具有在5nm至200nm的近似范围内的值。

    然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例如,第一传感器部142的电阻、厚度和表面粗
    糙度可具有任何其它值。

    第一传感器部142具有密集地填充有形成第一导体的透明导电氧化物的单层结
    构,因此可具有高第一面积比以及与第二传感器部242相同或相似的填充密度。例如,第一
    传感器部142的填充密度可为95%或更大(例如,在99%至100%的范围内),第一面积比可
    为95%或更大(例如,在99%至100%的范围内)。因此,具有单层结构的第一传感器部142不
    包括特定形状的导体。

    另外,第一传感器部142不由金属材料形成,因此与第二传感器部242相比具有较
    低的镜面反射率(8°反射率)和较低的漫反射率(8°反射率)。例如,针对波长为380nm至
    780nm的光,第一传感器部142的镜面反射率可在8%至11%的范围内,针对波长为380nm至
    450nm的光,第一传感器部142的漫反射率可在0%至3%的范围内。然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不限于此,例如,第一传感器部142的镜面反射率和漫反射率可具有各种其它值。

    第一传感器部142与第二传感器部242之间的未阐述具体数值或者未在上述描述
    中单独描述的特性差异与先前实施方式的描述中的那些相同。因此,本文中将省略其详细
    描述。

    此时,具有比第二传感器部242高的电阻的第一传感器部142可按照第一面积比形
    成,具有比第一传感器部142低的电阻的第二传感器可按照第二面积比形成。因此,第一传
    感器部142和第二传感器部242可维持优异的特性,因此改进触摸面板100的特性。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截面图。

    参照图9,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由标号200指代)可包括显示面板单元210
    以及与显示面板单元210集成的触摸面板100。显示面板单元210可包括基本上显示图像的
    显示面板212、设置在显示面板212的前表面上的前基板214以及设置在显示面板212的后表
    面上的后基板216。显示面板单元210还可包括例如向显示面板212提供光的背光单元以及
    驱动显示面板212的驱动单元。

    显示面板212可以是能够显示图像的各种结构的面板中的任一种。例如,显示面板
    212可以是液晶显示(LCD)面板。由于显示面板212可具有各种结构中的任何结构并且按照
    各种方式操作,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前基板214可包括透明基板214a以及附着到透明基板214a的顶部(更具体地讲,透
    明基板214a的内表面)的偏振器214b。偏振器214b用于使光偏振以显示期望的图像。偏振器
    214b可具有各种结构中的任何结构并且按照各种方式操作以使光偏振。然而,本发明的实
    施方式不限于此,除了偏振器214b以外的各种其它膜可被设置在前基板214上。

    后基板216可包括透明基板216a以及附着到透明基板216a的顶部(更具体地讲,透
    明基板216a的内表面)的偏振器216b。偏振器216b用于使光偏振以显示期望的图像。偏振器
    216b可具有各种结构中的任何结构并且按照各种方式操作以使光偏振。然而,本发明的实
    施方式不限于此,除了偏振器216b以外的各种其它膜可被设置在前基板216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触摸面板100被设置在显示面板单元210的整个前表面上,粘合
    层220被夹在触摸面板100与显示面板单元210之间以使其彼此附着。由于触摸面板100的第
    一导电膜10和第二导电膜20以及粘合层220被设置在显示面板单元210的前基板214上,所
    以触摸面板100可按照on-cell形式与显示面板单元210集成。此时,粘合层220的各个表面
    可与触摸面板100的后表面和显示面板210的前表面接触。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截面图。

    参照图10,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200可包括显示面板单元210以及与显示面
    板单元210集成的触摸面板100。此时,参照图9与显示面板单元210有关的描述可被直接应
    用于显示面板单元210,本文中将省略显示面板单元210的详细描述。

    在本实施方式中,前基板214可被设置在触摸面板100的前表面上,显示面板212和
    后基板216可被设置在触摸面板100的后表面上。此时,第一粘合层222可被夹在触摸面板
    100和前基板214之间以使其彼此附着,第二粘合层224可被夹在触摸面板100和显示面板
    212之间以使其彼此附着。由于触摸面板100位于显示面板单元210内部,所以触摸面板100
    可按照in-cell形式与显示面板单元210集成。

    尽管图9和图10将触摸面板100示出为具有图2的结构,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
    限于此,触摸面板100可具有各种结构中的任何结构。另外,尽管触摸面板100被示出为利用
    粘合层220、222和224与显示面板单元210集成,各种其它修改也是可能的。例如,间隔物可
    夹在触摸面板100和显示面板单元210之间,使得触摸面板100和显示面板单元210利用二者
    间的气隙被固定到彼此。

    从以上描述显而易见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包括第一传感器部的第一电极可形
    成在基膜的一个表面上,包括第二传感器部的第二电极可形成在同一基膜的另一表面上。
    因此,可减少基膜或导电膜的数量并且省略用于在二者间接合的粘合层。这样,可使触摸面
    板的厚度最小化,并且可按照降低的制造成本以简化的工艺制造触摸面板。此时,作为提供
    具有例如不同配置和形状的第一传感器部和第二传感器部的结果,当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
    感器具有相同的配置和相同的形状时所导致的任何问题被克服,这可使得触摸面板的特性
    改进。

    上述特征、配置、效果等被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不应仅限于一个
    实施方式。另外,如各个实施方式中所示的特征、配置、效果等可关于其它实施方式按照由
    本领域技术人员彼此组合或者修改的方式实现。因此,与这些组合和修改有关的内容应该
    被解释为被包括在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公开的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内。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5年6月19日提交于韩国知识产权局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5-
    0087752的优先权,其公开内容整体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关 键  词:
    用于 触摸 面板 导电 包括 显示 设备
      专利查询网所有文档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0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字符

    暂无评论,赶快抢占沙发吧。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用于触摸面板的导电膜及包括其的触摸面板和显示设备.pdf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lichaxun.net/p-610073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7-2018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