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车辆轮对快速探伤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车辆探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铁路车辆轮对快速探伤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高速铁路的迅猛发展,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的需求,我国铁路
事业蓬勃发展。在铁路运输中,安全是重中之重,铁路车辆运行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和财产
安全,因此,车辆经过一定时间的运行之后,必须对车辆的走行部分和制动部分进行分解检
验和维修,淘汰一些不再符合标准的零部件,其中车辆轮轴的质量尤为重要,如果车辆轮轴
出现裂纹,就有可能在车辆运行中断裂,造成严重损失,只有通过检验合格后,方可重新组
装后继续运行,由此可见,对铁路车辆轮对进行探伤工作对车辆安全极其重要。
铁路车辆轮对是铁路车辆上与钢轨相接触的部分,由左右两个车轮牢固地压装在
同一根车轴上所组成。轮对的作用是保证机车车辆在钢轨上的运行和转向,承受来自机车
车辆的全部静、动载荷,把它传递给钢轨,并将因线路不平顺产生的载荷传递给机车车辆各
零部件。此外,机车车辆的驱动和制动也是通过轮对起作用的。
目前我国的铁路车辆轮对的探伤是利用超声波探伤方法,大多引进国外的相控阵
超声波探伤设备,而超声波探伤技术还停滞不前,只能采用普通的超声波探伤技术,其需要
人工进行操作,检测效率和准确率低,不稳定因数多,无法适应我国铁路车辆高速运行发展
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的铁路车辆轮对快
速探伤方法,它将超声波技术和磁粉探伤技术相结合,可以达到快速探伤,探伤效率高,准
确率高且稳定,满足我国铁路车辆高速运行发展的需要,为确保铁路运输效率和行车安全,
提供有力的保证。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它先将铁路车辆轮
对进行磁化,铁路车辆轮对周围放置磁粉,当缺陷方向与磁场方向成一定角度时,由于缺陷
处的磁导率的变化,磁力线逸出轮对表面,产生漏磁场,吸附磁粉形成磁痕,可对轮对的表
面裂纹进行探伤,同时,使用便携式的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对轮对进行A型探头扫描,
在均匀的材料中,缺陷的存在将造成材料的不连续,造成缺陷和钢材料之间形成一个不同
介质之间的交界面,交界面之间的声阻抗不同,当发射的超声波遇到这个界面之后,就会发
生反射,反射回来的能量可以被A型探头接受到,从反射波的高度和形状可分辨出缺陷的具
体情况,A型探头与计算机及专用探伤软件处理系统、图像显示系统相连接,计算机可接收A
型探头扫查到的信息,通过探伤专用软件进行处理,通过图像显示系统显示出来,通过磁粉
和超声波探伤技术相结合,可以快速分辨出轮对的具体缺陷位置和缺陷尺寸。
进一步的,所述计算机及专用探伤软件处理系统包括系统控制、管理软件和检测
数据处理软件。
本发明有益效果为:它将超声波技术和磁粉探伤技术相结合,可以达到快速探伤,
探伤效率高,准确率高且稳定,满足我国铁路车辆高速运行发展的需要,为确保铁路运输效
率和行车安全,提供有力的保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
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
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先将铁路车辆轮对进行磁化,铁路车辆轮
对周围放置磁粉,当缺陷方向与磁场方向成一定角度时,由于缺陷处的磁导率的变化,磁力
线逸出轮对表面,产生漏磁场,吸附磁粉形成磁痕,可对轮对的表面裂纹进行探伤,同时,使
用便携式的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对轮对进行A型探头扫描,在均匀的材料中,缺陷的存
在将造成材料的不连续,造成缺陷和钢材料之间形成一个不同介质之间的交界面,交界面
之间的声阻抗不同,当发射的超声波遇到这个界面之后,就会发生反射,反射回来的能量可
以被A型探头接受到,从反射波的高度和形状可分辨出缺陷的具体情况,A型探头与计算机
及专用探伤软件处理系统、图像显示系统相连接,计算机可接收A型探头扫查到的信息,通
过探伤专用软件进行处理,通过图像显示系统显示出来,通过磁粉和超声波探伤技术相结
合,可以快速分辨出轮对的具体缺陷位置和缺陷尺寸。
进一步的,所述计算机及专用探伤软件处理系统包括系统控制、管理软件和检测
数据处理软件。
系统控制和管理软件主要是控制检测系统的各部动作,进行整体的系统管理和控
制,检测数据处理软件用于调整和设定超声波检测系统的工艺数据,并对检测数据进行处
理,生成扫描图像,并对检测数据和结果进行管理。
本具体实施方式将超声波技术和磁粉探伤技术相结合,可以达到快速探伤,探伤
效率高,准确率高且稳定,满足我国铁路车辆高速运行发展的需要,为确保铁路运输效率和
行车安全,提供有力的保证。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
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